家父李世民,让你女儿怀孕怎么了 第237节

  而他更是隋炀帝杨广最忠实的藩属王。

  可半个月前,他得到了情报,吐谷浑可汗伏允全家子都被活捉了,送往长安。

  李世民的十几万大军,横扫了整个吐谷浑。

  他马上联络鄯善王达延芒结波,他拿下伊吾,从北线进攻玉门关,让鄯善王从南边阳关进攻阳关和沙洲,阻碍大唐军队西进。

  与此同时,西域诸国被西突厥裹挟,组成联军,前来相助。

  他再也淡定不住了,马上拔掉了李世民安插在他心脏的钉子户伊吾。

  率军过了冥河,突袭了玉门关。

  可玉门关还没捂热,南边的阳关传来了情报,吐谷浑达延芒结波八万大军,被唐军给捅了菊花。

  八万人马被唐军一波冲锋就干掉了一半,达延芒结波那个蠢货,带着人逃跑了。

  就连抢到的玉门关都扔掉不要了。

  而据情报,大唐援军竟然有八万多,并且都是骑兵,将领又分别是秦琼,柴韶,李大亮。

  这三个人,竟然没去吐谷浑王庭,而是偷偷躲在河西等着他们偷袭。

  这尼玛的,是钓鱼执法啊!

  八万人马打他,他虽然有十万人马,还有西突厥和西域诸国的联军,可这地方不行,没有退路。

  一旦唐军攻破玉门关,他背后就是水流湍急的冥河,只能喂鱼了。

  吓得他连忙下令,连夜让大军过河,放弃了玉门关这处险地,在河对面等着唐军,只要唐军敢过河,他就逮住往死里弄。

  可等唐军抵达这里后,领军的是李大亮,这家伙重新占领了玉门关后,压根就没有过河的意思,反而开始修筑工事。

  气的麴文泰跳脚骂娘。

  现在得到这份消息,那个可恶的小王八蛋也来了,竟然要攻打他。

  “报……”

  “王,唐军派遣人,渡船送来了国书,大唐向咱们高昌宣战了。”

  高昌王麴文泰怒道:“他向咱们宣战,凭什么?”

  “老子早就向他宣战了,老子打了他的玉门关。”

  高昌王麴文泰嘴上是这样骂,但心中还是很害怕,大唐向他高昌国宣战了,那么此事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只能拼死一战。

  “派人传去国书,本王也向大唐宣战了。”

  ……

  翌日中午,高昌王麴文泰的宣战书,也传到了阳关,放在李恪的案几上。

  汉时的玉门关,修筑长城,建里关卡,提防的时匈奴人,并且在冥河边上建立了大方城,用来储存粮草。

  到了魏晋时期,中原为了与伊吾加强联系,开辟了第二条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将玉门关设置在锁阳城(唐瓜州)西北一百多里地的冥河边。

  所以,从唐朝的玉门关到阳关,其实距离挺远的,恐怕十万火急的传递信息,也需要七八个时辰。

  “殿下,麴文泰向咱们也宣战了。”秦琼对于泯顽不灵的麴文泰很生气。

  李恪缓缓地站了起来,笑道:“那边应战!”

  “来人,换甲!”

  秦琼摸不清殿下什么意思,问道:“殿下,不可鲁莽,麴文泰已经放弃了玉门关,逃到了河对岸,斩断了所有梁桥,如今时汛期,人马皆不能过河。”

  “秦伯伯,本王休息了一晚上,已经休息够了,该是让麴文泰看看,本王也是有脾气的。”

  “杀了我大唐的伊吾王,还偷袭玉门关,斩杀我军将士,这口气怎么也的出吧!”

  “末将愿随王爷前往……”

  “不,你马上率军南下,千里追击达延芒结波,给我往死里弄。”

  “本王限你两月内拿下鄯善城,且末城。”

  秦琼:“……”

  “末将遵命!”

  秦琼紧捏拳头,也是时候展示一下自己威力 了。

  不然跟随王爷西来,到如今还是寸功未立,让人徒增笑话。

  “王爷,您可一定要小心啊!”

  李恪笑道:“放心吧!”

  李恪换上了内甲,又换上了外甲,抓起长刀,便带着自己的亲卫离开了阳关。

  “殿下,巳蛇传来密报,从此地出发,向西北进一百二十里,有一处河面能过人。”

  他们用绳索过河,暗杀了对方镇守的将士,桥梁已经搭建完毕,就等您前往了。

  “快速行军,赶在日落前抵达哪里,过河,沿着冥河北上,明晚开始斩首行动。”

  “是……”

  李恪此次带着燕云十八骑众人,还有暗影一百二十多人,李炳刀的一百人,共计二百五十人。

  而少年营的两百人,他并不打算现在使用,他们还是太弱了,并且李恪将他们培养的方向是将领级别,并非特种部队。

  要是这些人死了,太可惜了,而且大多是勋贵之后,论眼光和判断力,这些人远远超过其他人。

  暮色下,李恪带着两百五十人,过了浮桥,然后将浮桥砍断,让大水冲走了。

  而李恪等人骑着战马,隐入了夜色中,消失在茫茫的隔壁中。

第299章 看来,是本王太过谨慎了

  李恪带着属下,沿着冥河急行军三百余里,终于抵达玉门关对面三十里地远的一个渡口,这一路上,他们斩杀了一千多高昌巡视河面的斥候军。

  “少主,我等寻到了暗隐留下的密报。”

  “打开!”

  密报上画着一幅高昌国军事设防图,高昌王麴文泰并没有将大军全部放在河对岸,而是驻扎在北山上。

  按照地图上的标注,麴文泰在北上修筑了防御工事,将十万大军分成三部分,五万人驻扎在骆驼峰,这也是大本营。

  骆驼峰通道,是从玉门关通往伊吾最近的通道,十分险峻,可以说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三万人驻扎在北山最最北边马鬃山,这是怕唐军绕过冥河上游,从北山北麓穿过偷袭他们大本营。

  另外一万人驻扎在冥河西面的北山脚下。

  这就形成了一个犄角之势,退可守,进可攻,还可以相互支援。

  “看来,本王还是小瞧了这个麴文泰,他的军事才能不容小觑。”

  如果硬刚,麴文泰占尽了天时地利,这场决战,大唐会胜利,但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初侯君集打高昌的时候,伊吾可还握在大唐的手中,可现在伊吾被高昌拿走了。

  不过,麴文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带着二百人,对他进行斩首行动。

  尤其是目前,麴文泰已经破坏了桥梁,心里毫无防备。

  但让李恪抓狂的是,麴文泰去向不明,不知在三个军营的哪一边。

  李恪在渡口这边,寻了一处芦苇荡,人马全部藏在里面,只能苦苦等待暗影的消息。

  傍晚的时候,暗影的人再次传来情报,麴文泰昨日出现在冥河边,今日早晨,有一队人马,离开了冥河边的军营,去了北山。

  但这个消息不确定,麴文泰就麴了北山,斩首行动是一锤子买卖,一旦失败了,后续就很难完成斩首了。

  李恪继续等待。

  在这里,李恪等待了足足两天两夜,眼看着军队带来的粮草,就要全部吃完了,李恪心中也开始着急。

  而就在这一天的夜里,暗影的人终于传来了确切的消息,麴文泰出现了。

  人在骆驼峰。

  “就是今晚,突袭骆驼峰,对麴文泰进行斩首行动。”

  夜幕降临,突袭路线,撤退路线,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李恪发射了信号,一支穿云箭射向了玉门关方向。

  镇守玉门关的柴韶和李大亮看到穿云箭,顿时咆哮起来,让士兵架起船只,开始渡河。

  河边上摆了数百架小型投石机,将一个个火油球点燃,抛向了对方的营地。

  而火球升空后,同样照亮了整个河面,高昌的守将,先是被吓了一跳,随后就看着一个个火球,扔在岸边上,根本就烧不到他们的营地。

  河面上一艘艘船只,被湍急的河流,连人带船都冲走了。

  他们清楚地看到,大唐的将领,气急败坏地在岸边捶胸顿足。

  唐军就像跳梁小丑般地,挣扎了一会后,开始撤退了。

  “哈哈哈……”

  高昌守将哈哈大笑,随后让人传信给高昌王麴文泰,就说唐军借着夜色想过河,结果失败了。

  于此同时,李恪等人骑着战马,换上了他们从高昌国士兵身上扒来的军服,远远地跟上了这支传信的小队。

  经过两个时辰后,他们穿过了黑色的戈壁滩,爬上了北山骆驼峰。

  而这一路上,他们又干掉了各处关卡的敌人。

  就大摇大摆地站在关卡,等待那些人回来,抓住他们问清楚军营内的布置,以及麴文泰的方向,麴文泰就可以死了。

  那队骑兵去的快,来的也很及时,只不过等他们回来时,却被二百多人给包围了。

  很快,战斗就结束了,这七八个骑兵,战马被活活砍死,这些骑兵也时缺胳膊少腿。

  接下来就是分开审问,燕云大等几十个人,上前抓着这些人的脑袋,摁在黄沙里,将血淋淋的弯刀卡在脖子上,直接了当地问他们话。

  片刻功夫后,审问结果就出来了。

  虽然有些人撒谎,但七个人的口供,总有些一样的地方。

  据口供得知,麴文泰对他的布置很满意,麴文泰不在军营中央,而是在骆驼峰最北边的地方住着,身边有五百多亲卫,进出那边,都要经过仔细的排查。

  这个人当真时谨慎又小心。

  “五里地留一个人接应,其余人一起上吧,麴文泰及身边的蝼蚁们,鸡犬不留。”

  “殿下,您还是留下吧,吾等能完成任务。”

  李炳刀这一路上都是心惊胆战,蜀王是陛下最器重的皇子,万一要是有个不测,他回去怎么跟陛下交代?

  他带来的这些兄弟,一定会为蜀王殿下陪葬。

  燕云大也小声道:“殿下,您的安危关系到整个西北的战局,同样关系到兄弟们的将来……”

  “行,本王就在外面接应你们。”

  其实吧,李恪也不想冒险,他其实很怕死的,不然养这么多手下干什么?

首节上一节237/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