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 第357节

刘利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崔晋则是皱着眉,说道:

“未必,叔父只是说有可能,让我们最近注意一些陌生的面孔,还有就是,李员外的事情,要加快速度了。”

其实崔晋也不相信,陛下真的会亲自暗中调查。

加上崔融自己都不敢保证,只是一个猜想罢了。

在他的认知里,皇帝,是不可能轻易出宫。

这件事的概率还是很小。

宫中那么多人,陛下要出宫,多少还是有不少人知道消息。

事情知道的人越多,那暴露的几率就越大。

所以,他一个纨绔子弟都能想到,皇帝肯定也想到了。

他更加在意的是,李员外。

第308章 不,他绝对没有离开

李员外如今已经成为了他心中的一块石头。

总是悬浮着,感觉不解决这个绊脚石,他心中就始终不安。

从事情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小半年的时间了,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这让他很是不高兴。

再加上如今这李员外的身份也不简单,漕运的事情还没有结束,若是李员外出了什么事情。

一环套一环,他们崔氏,可就要倒霉了。

“王钊,李员外那边还是没有消息?”

崔晋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他已经不知道这句话问了多少遍了。

王钊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

“崔兄,我已经派人都差点将东武城县翻了个天,确实是没有找到。”

刘利也是苦笑一声:

“崔兄,会不会是咱们想多了,说不定李员外,就是走了。”

瞧见崔晋不说话,刘利继续说道:

“这个李员外,上了公文不错,但是还没有到皇宫就被拦截下来,刚好漕运一事发生。”

“他那个亲戚就在户部,一起被打入了大牢。”

“这么长时间了,李员外联系不到自己的亲戚,也该明白了。”

王钊也是补充道:

“是啊,何况他还是个生意人,脑子转得快,知道自己惹不起崔氏,要是还不走,说不定自己的命还要丢在这里。”

“咱们整日整夜的寻找,他再怎么躲,也该找到了,现在很有可能,他早就已经离开了东武城县。”

“再说了,长安城那边,有我们王家的人守着,他也进不去长安,就更不要说是面圣了。”

刘利甚至觉得,如今陛下生病,还真是一件好事,他继续分析道:

“他就算是成功到了长安,如今陛下谁也不见,连朝中大臣都见不到,他更不要说是告御状了。”

“对于咱们来说,这就是个机会啊!”

崔晋很显然也是被这番说辞给打动了。

他甚至很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

不知道多少次,连他自己都这样想过。

但是他知道,李员外没有走,也不会走。

崔晋是个纨绔子弟不错,不过也只是喜欢美人,他的脑子非常聪明。

这也是为什么崔融会和他合作,而不是和他的父亲崔县解。

崔晋从小表现出的聪慧就被崔融看中。

他就想着,让崔晋呆在东武城县,他在朝中。

两人一里一外,对于崔氏的发展才有更多的好处。

崔氏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这也是为什么,崔氏如此包容崔晋的原因。

连同漕运一事的具体行动全部都是崔晋一人策划。

也只有他有这个能力。

“不,他绝对没走,一定还在东武城县,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

崔晋摇摇头,非常笃定。

王钊和刘利对视一眼,他们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这件事他们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但每次,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崔晋就是不相信。

他们对此也非常困扰。

不明白为什么崔晋就这么的笃定。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件事崔晋和崔融也说过,最后得到的回复和他想的一样。

李员外是不可能走的。

从李员外的女儿被他杀害之后,李员外表现出的冷静让他感到非常意外。

他知道,自己遇到了对手了。

当然,他有时也会后悔。

不是后悔做出了这件事,而是自己不应该在漕运的紧要关头上做这件事。

若是再关上个一段时间就好了。

李员外也不敢肯定自己的女儿在自己的府上,也不会知道她是生是死。

自己也会安全一些。

让他更加后悔的是,事发之后,他没有第一时间杀了李员外,以绝后患。

以前的那种追猎的感觉让他养成了这种习惯。

他就是喜欢看到家属们很是着急,但又没有任何办法的样子。

最后只能屈服。

导致现在,他想要动手,却又找不到人。

“这段时间多派点人,关注一下东武城县来往的陌生面孔。”

崔晋最后还是决定先完成第一件事再说。

他心中其实也知道,王钊和刘利两人也只是自己的附庸,并不是对他死心塌地。

所以办起事来,也不会全力以赴。

他将这件较为简单的事交给他们去做,自己则是着重于对付李员外。

冥冥之中,他有一种直觉,李员外,要开始主动出击了!

……

王钊和刘利接下了崔晋的吩咐,带着各自府上的侍卫在街上游走。

“你说崔兄是不是着魔了,这个李员外就是个做生意的,他亲戚不过也就是个户部郎中。”

“真不知道有什么好怕的,现在户部又出了问题,六品以上官员全部压入大理寺审问。”

“他叔父就是大理寺卿,这人根本就出不来,陛下还病了,这不就是多此一举嘛?”

王钊发着牢骚,他这几天刚纳了小妾,还等着回家疼爱呢。

没事跑到街上来巡逻,他们又是府衙的官吏。

刘利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咱们也是靠着他才能像今天这般如鱼得水,他说什么照做就是了。”

“再有,这件事你以为和之前一样都是小数目吗?我可听说了,银两丢失了整整五十万两呢!”

听到这个数目,王钊有些惊讶,不过也仅此而已,不满道:

“不就是五十万两吗,快要被发现的时候,把钱补上不就行了,别说是崔氏了,就是咱们两家都能拿出这么多来。”

刘利看了一眼王钊,心中暗暗摇头,这哪里是钱的事情,这可是和士族的生存息息相关啊!

对于王钊,刘利也能理解,这家伙从小就没有出去见过世面,这也就是在冀州,在清河。

他们两个分支,若是换了别的地方,五十万虽然也能拿得出来,但也绝不会这么轻松。

徐茂公若是此时在场,听到这两个黄口小儿的满嘴胡言,估计要气的七窍生烟。

纵观整个大隋,黎明百姓中,大多数都是为了那一斗米折腰。

在往上,就是正常的生意人,家产也不过几百两。

比较赚钱的行当,千两也就到头。

剩下的,基本上也都是和士族挂钩。

像是李员外,若不是本就出身是士族。

家中有人入朝为官,怕是生意也做不得这么大。

第309章 杨昭一行人,被盯上了

像是李员外这样的,家产顶天不过万两。

再往上,那就是一般的士族了,家产过十万。

但是大部分还需要用于‘孝敬’家中官员。

家产有十万以上,百万以内的,就要数朝中为官的官员了,他们的钱,都是那些小士族供奉的。

像是清河崔氏这般底蕴,数量比较小。

因为家中有人在朝中身兼数职,权利不小,加上家族的传承,朝中大部分的官员都会尽量结交好。

同样,那些官员背后的士族们,也都是会拉好关系。

这样一来,就是大家双赢的局面。

首节上一节357/4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