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112节

  还有刚到了两万营州卫,转眼又要派出去一万五千人。留在京城的这五万人,我想把他们安置在城中。

  这样内城里,营州卫加御马监四卫,一共一万五千人。再把孙家三个兄弟派出京去,把勋贵的家丁们派出去一部分,就勉强算是比较安稳了。

  接下来,咱们就安安生生地等大军归来即可。”

  林香玉含而不言,只是一边哽唧,一边用眼神示意自己听明白了。

  一直到够了九十九下,林香玉才住了口,交给凝香接力。

  朱祁钰见自己的小王妃终于有闲了,便问道:“武定侯府分家分得怎么样了?等他们把家一分完,我就给他们下旨复爵。”

  林香玉笑道:“差不多了,财产都已经分好了,就等着搬了。大长公主为了尽力弥补双方这些年激烈纷争造成的裂痕,将侯府六成多的财产都给了二房,现在的武定侯府也留给了二房。”

  “啊?大长公主的格局可真大,那新的武定侯在哪里啊?要新建还是买现成的宅子?”

  林香玉摇摇头:“不建也不买。王振当权时,建了好几座大宅。其中内城最东边,靠近朝阳门的地方,有一处大宅,不论占地大小、建筑规模、奢华程度,都丝毫不输英国公府。

  奴家把那处宅子腾了出来,送给了武定侯府,算是孝敬父母的认亲礼了。”

  “嗯嗯,王妃倒是真大方。不过这样确实不错,让武定侯家搬到东城来,离咱们的王府也近,正好大家有个照应。”

  林香玉继续说道:“那处宅子东面,紧挨着就是智化寺。严格来说,那是王振的家庙,也被咱们抄家抄来了。

  奴家也把智化寺腾了出来,那里可以用来做大宁都司的新衙门。智化寺的北面有片空地,还有几处人家的小宅院,奴家都已经买了下来。

  把那一片拆掉,建成营房,可供数千将士居住。而且后期还可以继续买地,继续扩建。

  还有咱家北府西面的几户人家,母妃也出面劝说他们同意搬家了,咱们出高价把他们的宅院买下来,改建成营房,供营州中卫居住。

  咱们齐府前院的一部分,则改造成营州卫的指挥中枢。不知夫君以为如何?”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你办事,我放心。大宁都司搬到朝阳门附近,既可以作为中枢,集中管理、指挥营州卫、天策卫、朵颜三卫;又可以就近看守城门,保障内城的安全,还方便城内和城外的亲卫调动换防,真是一举多得。

  营州卫的指挥中枢放在齐王府,既方便统一管理、调配九个分卫,又离东安门不远,可以就近威慑皇城,这安排也很得体。

  若是万一我有个头疼脑热,无法理事,和母妃也可以就近指挥营州卫压制叛乱。”

  林香玉点点头,然后又示意暮雨让开,想要继续接力。

  朱祁钰笑着摆摆手:“好了好了,我已经很有感觉了,你们三个到床上并排趴好吧。”

  ……

  一日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等朱祁钰来到西厅,听了大臣们的汇报,便有些傻眼了。

  昨天皇帝的诏命一发,京城上下踊跃响应,短短一下午就聚集了八千人。

  其中两千多人是在京的忠勇壮士,剩下五千多全是勋贵们的家丁。

  朱祁钰心里都冒凉气:难怪曹吉祥一个太监就敢在京城造反呢,难怪他侄子曹钦带着叛军打得那么激烈呢,这勋贵家丁可真不是个小数目。

  至于眼下的勋贵们如此踊跃的原因,是想积极为国效力,还是急于去营救太上皇?嗯,也很难讲啊。

第218章 皇帝强硬人事调整 内城兵权全部易手

  眼下北京城里这些勋贵,在朱祁钰心中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现在内城之中,从理论上讲能造皇帝反的,就是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以及多个勋贵共同集结起来的家丁。

  如果只有一个勋贵造反,撑死也就三五百家丁,这还好说。如果是几个勋贵聚在一起,凑三四千家丁,那别说还真有兴风作浪的可能。

  最重要的是,勋贵带家丁造反,大明历史上还真有人实践过,而且就在天顺朝,倒霉的又是我们可爱的叫门皇帝。

  千年来唯一起兵造反的太监曹吉祥,及其侄子昭武伯曹钦,带着大批死士攻入皇城。朱祁镇又损失了亲信锦衣卫指挥同知逯杲、恭顺侯吴瑾等人。

  从这里就能看出两个事实:一是勋贵的家丁有非常强的战斗力,不可小视。二是锦衣卫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废物,别说让他们保卫皇帝了,连自家的指挥使都保全不了。好几万的锦衣卫就跟过家家闹着玩一样。

  仅仅昨天一下午,在京勋贵们就响应朝廷,凑出了五千多人。虽然勋贵们如此积极,既可能是齐心协力想去参与营救太上皇,也可能是想向皇帝示好,但不管怎么样,都深深地触发了皇帝的忌讳。

  朱祁钰不和众臣讨论,便强硬地下达了诏命:“掌右军都督府事的驸马都尉薛桓,改任南京右军都督府左都督;阳武侯薛诜,任南京右军都督府右都督。

  丰城侯李贤,任南京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武安侯郑宏,任南京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泰宁侯陈泾,任南京前军都督府右都督。

  这五人即刻出发,前往南京整顿军队。正旦大朝会,他们也不必再参加了,国事要紧。

  兵部尚书于谦,改任南直隶总督,负责整顿南京兵马,旨到之日,即刻出发。”

  大臣们闻言颇为惊讶,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如此激动。好在文臣历来都与勋贵不对付,皇帝要把大批勋贵发配到南京去,大臣们自然是乐观其成的。

  这几个勋贵之中,属驸马都尉薛桓最让朱祁钰感到不适。他娶的是孙太后的亲女儿,常德公主。而且薛桓的亲侄子还是阳武侯薛诜。

  也就是说,这薛家人肯定是要站在太上皇一方的,而且能量还不容小视。

  朱祁钰现在也不管吃相好不好看了,如果在自己威望大盛,眼看要坐稳皇位之际,让别人偷了家,那可就好玩了。

  反正现在已经跟孙家翻了脸,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彻底收了内城的兵权。

  于是朱祁钰继续发布了第二道强硬诏命:“颖国公后人傅瑛,在京城保卫战中英勇杀敌,忠君报国,大有先祖之风,着即刻恢复颖川侯爵位,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充任总兵官,率昨天召集的八千新军前往宣府支援。

  永平公主之孙李舆,袭封富阳侯,升左军都督府右都督,充任副总兵,与傅瑛共同统领新军。”

  陈循、王文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没说什么,直接表示奉诏。

  在场的重臣们都看出来了,今天的皇帝态度非常地强硬和坚决,一副要杀人的样子,反对也没什么用。

  而且众人也早已经总结出了规律,皇帝每次朝会,都会在一开始奠定基调。一旦上来就非常强硬,那整场朝会就会一直强硬到底。如果一开始就很好说话,那整场朝会都会非常的好说话。

  今天恰好就赶上皇帝强硬了。果然,见没人反对,朱祁钰下达了第三道诏命:“现任东城兵马司指挥钱雄改任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现任西城兵马司指挥周寿,改任南城兵马司指挥,现任西城兵马司副指挥周,改任南城兵马司副指挥。

  永嘉大长公主之孙郭昌,袭爵武定侯,并升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掌锦衣卫事,兼任东城兵马司指挥。

  仁宗曾以郭铭之女为贵妃故,封郭铭之子郭为武定侯。朕亦念亲亲之谊,不忍将郭铭一脉夺爵。

  且郭之子郭聪在京师保卫战中,奋勇向前,杀敌有功,着以戚恩、军功并封,赐爵文信侯。

  文信侯郭聪,升任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同知锦衣卫事,兼掌西城兵马司指挥。

  锦衣卫指挥佥事吴忠,兼任中城兵马司指挥;锦衣卫指挥佥事吴诚,兼任中城兵马司副指挥。”

  大臣们都有些听愣了,今天的人员调动如此密集,合着这算是皇帝自己发动政变了吧。

  尤其是内城中的重要军权,多数都发生了改易。

  不过大臣们对此更不愿意出言反对了,因为这全都是涉及到皇帝安危的敏感军权,一个大臣跳出来指手划脚,这不是生怕引不来皇帝的猜忌吗。

  王文换了个角度,向皇帝问道:“陛下,虽然郭家既是外戚恩亲,又有保卫京师之功,但是一门两侯,是不是有些不好服众?”

  大臣们闻言,也都集中精神,听皇帝怎样回答。毕竟前一阵子郭家人频繁出入齐王府,今日又大获封赐,众人也都想知道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朱祁钰也不卖关子了:“给郭家一门两侯,除了考虑到营国公巨大的功勋,以及仁宗郭贵妃的关系外,对朕来说,郭家还另有一层身份。

  武定侯郭昌,已经将朕的王妃林氏认为女儿,待武定侯、文信侯分家完成,便宴请百官,正式举行认女仪式。

  到时候武定侯就是朕的国丈,朕觉得这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给郭家一门两侯,也不算特别过分。

  而且大同副总兵郭登如果能再立功勋,朕也会赐以伯爵,到时候郭家就是一门三爵。”

  朱祁钰用了‘国丈’一词,初步试探一下众臣的态度。

  在场的大臣那也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略一思考,就明白了皇帝的意图。皇帝这小算盘打得是真响,这样一弄,王妃就成了勋贵之女,有武定侯府和永嘉大公长主保驾护航,从此地位彻底稳固。

  陈循、王文、江渊、何文渊、罗通等新君派接受的最快,毕竟皇帝赶紧顺顺利利生下嫡子,对这些明确站队支持新君的大臣们来说,实在是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当然弊端也有,那就是部分勋贵会因此得势。

  好在,这些还在新君派亲信的接受范围之内,毕竟土木堡之变勋贵集团大受损伤,之后皇帝又将大批勋贵调出了北京。至少旧勋贵已经一蹶不振了,大臣们也不好一步到位,彻底赶尽杀绝。

  如今皇帝给勋贵的这点甜头,并不能从根本上挽回勋贵的颓势,所以还在大臣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第219章 西路大军再度遇伏 皇帝淡定布置合围

  大臣们没人反对,皇帝的全部人事调动顺利获得通过。

  如今锦衣卫被皇帝彻底拿了过来,由郭家、吴家、胡家共同掌管,这三家要么是国丈,要么是国舅,还是比较稳妥的。

  五城兵马司,北城、南城由周家统领,中城由吴家统领,东城、西城由郭家统领。

  至此,孙太后、钱皇后的娘家被彻底踢出了局。只剩周皇后家,作为皇帝展示亲亲之谊的牌坊,被竖在那里。

  这样一来,君臣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不仅皇帝想牢牢抓住内城兵权,就是大臣们也希望皇帝位置稳固、京中安稳祥和,不要再折腾了,最近大臣们已经被一桩桩一件件的动乱折腾怕了。

  聊完了严肃的事情,便聊点轻松的事情。

  朱祁钰又下了一道非常温和的诏命:“南宫本来就是太宗为宣宗建的皇太孙宫,朕准备自己出三万两,整修其中的崇质殿,作为太子的居所;再出银三万两,整修旁边的玉芝宫,作为重庆公主的居所。

  另外还有在十王府,挨着现在的王府旁边,出三万两,改建东吴郡王府,出三万两,改建西吴郡王府,作为两位郡王的临时居所。

  朕出银子,太监阮安、阮昔负责建造,工部负责协助。”

  这个大臣们也能理解,皇帝这是要展示对太子的关爱。虽然大家全都心知肚明,皇帝变了,太子肯定也是要变的。

  自古以来,也没有皇帝有子,却硬将位置传给侄子的。

  而且真要是让现在的太子朱见深继了位,那这些拥立景泰的大臣们又该如何自处?

  所以大臣们真的会因为什么嫡庶之别,就反对改易太子吗?

  众人现在领的都是新君的俸禄,真的要吃景泰皇帝的饭,砸景泰皇帝的锅?

  朱祁钰一边站起身,准备往外走,一边吩咐道:“我看内廷养了一大堆鸟啊雀啊的,还有什么老虎、狮子、豹子之类的,都是些各地进贡的珍禽异兽。

  但是养着这么些鸟兽,对国家对百姓有什么好处呢?内阁下旨强调一下,从现在起,任何人不得再继续进贡,否则将严惩不贷。”

  大臣们听了都有些无语,皇帝的改革是真往自己身上砍啊,这样荒唐的皇帝真是亘古少有。

  朱祁钰不管大臣们怎么想,起身回后院跟自家王妃通报政变成果去了。然后接下来的两天,便是皇帝带着王妃与太妃,频繁接待郭、吴两家,以及营州卫的将官,开始安排具体事宜,彻底接管了北京内城的防务。

  两天时间,勿勿过去,北京城内的军权,也顺利完成了交接。至此,锦衣卫、五城兵马司的主官全部换成了皇帝的亲信。

  朱祁钰终于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安稳觉。

  十一月二十日,冷风凛冽,阴云密布。

  虽然一早就醒了,但朱祁钰只是赖在被窝里,压着小王妃的玉体做早课。

  可惜正做到兴头上,暮雨便端着早点急急忙忙走了进来。

  朱祁钰见状,还开玩笑道:“啊,晨雨没来,暮雨倒先来了。这么急急忙忙地做什么?小心把早饭撒了,若是烫了爱妃那纤纤玉手,寡人岂不心疼。”

  暮雨急忙回道:“夫君,朝廷好像出大事了,一众大臣早早就来了,奴家端着饭菜从厨房出来时,他们正在外面扯着嗓子叫唤呢。”

  “哼,老天爷爷啊,瞧瞧宣德和正统留下的这个破烂摊子吧,我这个代皇帝连玩个女人都玩不安稳,一早的兴致全被搅和黄了。”

  抱怨完,朱祁钰从暮雨手中接过一碗肉粥,胡乱喝了,这才穿戴整齐来到西厅。

  一众大臣早就已经在西厅里团团转了。

  朱祁钰不慌不忙地歪在榻上,风淡云轻地把手一伸。

  罗通见状,连忙把军报递到了皇帝手中。

  朱祁钰打开军报一看,好家伙,西路大军在大同城与浑源县城之间的一片山谷里中伏。具体的战场叫做马头山,山间有座寺庙叫做龙凤寺。

  从龙凤寺往前再走不到五里,就能进入平原了,偏偏却在这里中了埋伏。由于在山谷之中,大军无法展开,明军的人数优势发挥不出来。

  孙镗、兴安、杨善率领的前军无法抗衡瓦剌主力,大败亏输。

  好在石亨的中军极力支援,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退了瓦剌大军。孙镗、兴安、杨善的前军得以避免了灭顶之灾。

首节上一节112/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