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62节

  比如日本幕府将军的未婚妻,现在好像才十四岁,被人们称为‘玉美人’,哎,可惜啊,与寡人无缘了。”

第622章 太子上书一请辞位 正统实录编修

  朱祁钰紧接着又补充道:“给朵颜卫无论男女老少,都发两套衣被。人过上安逸生活了,就不会老想着造反了。

  然后再开办卫所学堂,让他们的孩子冬天读书,夏天再去跟着放牧。

  有个两三代人,就彻底汉化掉了。

  至于大宁新建的两座城池,一座作为宁王和大宁行都司驻地,主要供汉人居住。另一座用来进行互市贸易。

  我们不收税,靠朝廷、宁王府倒卖货物,低买高卖赚钱。”

  “又不收税了?”

  “对,靠做官办生意赚钱吧。收税这个事情啊,你想的挺美好,做着做着就执行烂了。

  到时候多收点税少收点税倒是无所谓,关键你把那些好容易安抚下来的蒙古人逼反了,又麻烦了。

  土木堡之变不就这样嘛,是王振自作聪明,非要在朝贡贸易上趾高气扬地刁难瓦剌使团,结果给人家惹毛了吧。

  真要灭瓦剌,有的是办法,朱祁镇和王振非选择这种小家子气的玩法。然后他的精锐军队还全都在南方,结果当场傻眼了吧。

  咱不学他们,要么就好好做生意,要么就彻底灭了蒙古人,做人最怕就是搞不左不右的半吊子。”

  林香玉揶揄道:“好好的皇帝,却整天想着免税,那些士绅富商老爷们,高低得给夫君立个碑。”

  朱祁钰叹了口气:“没办法啊,都是被逼的,我现在开始倒贴着铸币了。

  你想想,大明有六千万人,假定每人有一两白银,那就需要六千万两白银。

  凭有什么矿山,都挖不出这么多白银啊。

  所以只能哄着士绅富户们,把家里地窖中藏的银子拿出来,我给他们铸成等值银币,然后开海,让大批货物流入大明,促使他们把这些钱拿到市场上流通。

  而且光靠银子肯定不行,必须还得铸制更大规模的铜钱。

  这个铸币啊,是真让人挠头。铸币厂还只能设在北京,不能让地方搞。

  否则的话,好好的钱,地方官府就会开始瞎铸,往里面乱掺乱添,弄出一大堆劣质货币来。

  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又是一场大贬值。”

  林香玉笑道:“夫君这个对后代认真负责的劲头儿,是真让人敬佩。您是想着让大明兴盛三百年呢啊。”

  “能给后人做多少,就硬着头皮做多少吧。不止铸币,就连铠甲和火器的制作,我也都放在了南、北两京。

  比如我给了肃王那么多兵马,也不是没留制约手段。他光有兵马,但是铠甲和火器,必须由两京提供。

  这样想造朝廷的反,很难很难的。”

  林香玉点点头:“咱们嫡系的藩王,还有汉王守在西安、夏王守在宁夏、魏王守在东胜,这个反不好造啊。”

  “算了,不说这些烦心的了,还是吃奶吧。吃了奶,我才能为徐文芳使出吃奶的力气干活。”

  大冬天的,除了南方几省在玩命地造船,剩下的人都在窝冬,为明年大干一场积蓄力量。

  转眼便到了新的一年。

  与去年一样,朱祁钰免除了正旦大朝,吴太后也免除了命妇朝贺。

  平平静静过完年,很快就到了景泰六年,三月初六。

  春暖开,又到了那个啥的季节,朱祁钰最近开始频繁召见另外六位皇妃,准备再生一批儿子,用来占领日本和朝鲜。

  这日一早,朱祁钰一睁眼,紧急军报就被递到了面前。

  经过半年多的用兵,徐有贞、杨信民再度指挥着两广狼兵,攻下了占城国。

  看到这军报,朱祁钰开始挠头了:“南方那些小国,看来已经无力与大明军队相抗衡了。

  问题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这占城国,又是一个省的规模,光是派官,就费大劲了。

  关键还得封至少一个藩王过去,我现在有三个没封王的儿子,但是朝鲜和日本还需要封好几个亲王呢。

  登基前做梦也没想到啊,开疆拓土的瓶颈,竟然卡在生儿子上了。

  生儿子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攻城略地的速度。哎,愁啊。

  而且虽然占城打得很容易,但毕竟是这么大的地盘,我不得不给徐有贞封个伯爵了。”

  浅雪把朱祁钰手中的军报拽回来,然后又塞过来另一份奏本:“夫君看看吧,太子给您上奏本了,请求辞去太子之位,降为怡王世子。”

  朱祁钰吃了一惊:“太子还真上奏本请求辞位啊,我以为只是说着玩玩的呢。刘定之他们能同意?”

  “他们不同意有什么用,有怡王妃在,很多事情都可以绕过他们。”

  朱祁钰摇摇头:“一个袁诚,一个阎礼,恐怕没少在背后使劲吧,不然太子不会这么主动的。”

  浅雪笑道:“阎礼确实有传消息回来,说王翱、于谦这两位已经彻底不说话了,就整天待在户部埋头干活。涉及到怡王和太子的事情,完全不闻不问不参与。

  咱们这边的成敬、俞山、俞纲差不多也是这样,安安静静,什么都不参与。

  刘定之、叶盛、林聪等太子属官们,也不大跳了。离开了北京,再在南京上蹿下跳,也没多大意思。他们都在等着看朝鲜之战的结果呢。

  剩下的人,对于改易太子,都持比较正面的态度。”

  朱祁钰点点头:“这倒是有可能,南京那帮人,主要是开国派的。靖难派的在迁都时,都跟着太宗来北京了。

  开国派在太宗登基之后一直备受打压,不支持宣庙和正统,很正常。

  我给开国派的李璇恢复了曹国公爵位,给汤杰恢复了信国公爵位,还把守备南京的重任交给了魏国公。

  他们支持我,非常符合正常的人性。”

  “那太子请辞,怎么回复?”

  “那肯定不能同意啊,温言抚慰之吧,怎么着也得经过三辞三让啊。”

  浅雪点点头:“另一件事情,何宜让您出去呢,说是《正统实录》,前五年的《景泰实录》都已经编修完成了。”

  “直接让他们把书送进来不就得了?”

  “不能,何宜想拉您去面谈,因为得给所谓的《正统实录》另外取个名。

  按照我们苦心经营后的结果来讲,您才是正统啊,原来的正统皇帝都变成怡王了,再叫《正统实录》多别扭啊。”

  感谢诛邪道人打赏 1000点币

第623章 筹划更改正统年号 景泰实录先声

  朱祁钰对此也挠头了,叫《明英宗实录》肯定不行,这世上已经没有明英宗了。

  叫《正统实录》也不行,天天正统正统得叫个没完没了,你是正统我是啥,杂种吗?

  朱祁钰摇头晃脑地琢磨了半天,忽然蹦出来了一句:“我把正统这个年号改了,是不是有点过于荒唐了?”

  “正统朝已经过去了,还能倒改年号?”

  “能,建文的年号不就直接废了嘛,然后建文帝执政的那几年改成了洪武。

  有人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把正统这个年号改了吧,换个名字。”

  凝香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夫君打算改成什么?”

  朱祁钰清清嗓子,一脸郑重地问道:“叫元狩如何?”

  凝香击掌赞叹道:“妙妙妙,这个年号取的好。汉武帝元狩年间,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大振汉家声威。

  给怡王个元狩年号,兄友弟恭、体体面面的,天下人也无话可说。”

  “行,就这么办。”

  朱祁钰穿戴整齐,来到青云阁中。

  阁楼上,两份实录整整齐齐堆满了桌案。朱祁钰先翻了翻自己的《景泰实录》。

  何宜在一旁主动介绍道:“我们编写《景泰实录》时,与以前的明实录有很大不同。

  并没有过多地专门记录藩王变动、官员升迁等事,而且与《史记》类似,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地围绕景泰朝前五年的大小事件展开,让哪怕只是粗略读过几年书的人,都能在看完之后,对景泰朝有个直观的了解。

  朱祁钰点点头,听懂了何宜的潜台词。什么叫与《史记》类似?其实就是在大体框架不错的前提下,有很多艺术性的加工成分呗。

  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到最后只剩二十八骑,自度不得脱,于是谓其骑曰:……。

  慷慨激昂说一大堆,然后呢,项羽自己战死了,二十八骑也战死了。

  那问题来了,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都死了,那项羽说的这一大堆话,你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呢?

  所以写史书,该艺术处理就得艺术处理。

  有艺术处理和没艺术处理,有时候差别大了去了。

  比如被公认为中国歼灭战史第一人的白起,杀俘,身败名裂。

  项羽,杀俘,再加屠城,大英雄!

  都是杀俘,区别?司马迁极力推崇项羽而已。

  这找谁说理去!

  艺术处理太可怕了,这也是朱祁钰非要现在就修《景泰实录》的原因。

  我要来个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我干过什么我自己说了算,后世的文官别想瞎搞。

  翻完《景泰实录》,朱祁钰一边翻看《正统实录》,一边向何宜提出了更改年号的想法。

  出人意料的是,何宜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反而对把正统改为元狩大加赞美。

  什么叫元狩?就是去北元狩猎呗,又可简称为北狩。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自明。

  但是,别人还不好出言反对,毕竟明面上这是汉武帝用过的年号,汉朝元狩期间,正是霍去病战绩最辉煌的时候。

  至于北元狩猎这层意思,大家只能心里明白了。你大大咧咧说出来,非要认定皇帝在影射土木堡之变,那就是诋毁当今圣上,大不了全家砍头呗,应该也不至于夷三族。谁这么有勇气,谁这么豁的出去,就尽管试试好了。

  不过何宜又给补充了一点:“如果要改年号,《元狩实录》就得晚点发布了。最好是等怡王薨逝、太子退位之后。”

  朱祁钰点点头,懂了懂了,太宗已经探过路了,我作为后人有样学样即可。

  看完实录,朱祁钰又问道:“芳哥儿最近在学些什么?”

  何宜回道:“在学《诗经》和唐诗,因为芳哥儿又不需要考状元,我先带着他从游山玩水、陶冶情操开始,顺便吟吟诗、写写字。”

  朱祁钰点点头,游山玩水好,反正自己对鸡娃不感兴趣,也不想给世子太大压力。不然把人也整成好圣孙那样,可就要了亲命了。

  朱祁钰对朱文芳唯一的要求,就是我好容易打下的疆土,别再给我送出去了。

  好在,我死了之后,你们干啥缺德事儿我也不知道了。事实证明,人死了是不会有在天之灵的,否则我大明太宗皇帝早就被他的好圣孙气得从长陵里爬出来了。

  大家光说太宗文治武功多么多么厉害,其实大家较真地算计一下,他占下什么土地了?死了不到三年,打下来的土地全让好圣孙送光了,啥也没剩下。

  不仅没剩下,还倒贴了呢,广西西平州、广西禄州、云南宁远州被好圣孙进献给了安南国王黎利。

  朱祁钰越想越好笑,何宜、黄七都在一旁感到莫名其妙。

  黄七问道:“皇爷,好好的,您笑什么?”

  朱祁钰收敛起情绪,摇摇头:“没什么,以后再开朝会的时候,带上你们小爷。我得从小就教他怎么处理军政事务,也不用他立即就学会什么,耳濡目染、慢慢熏陶吧。”

首节上一节362/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