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一个碗 第257节

“这…”这人一愣,随即便知道自己说错话了,那是大汉的祖制,跟大明可没有任何关系。

杨凌摆摆手,阻止了他的狡辩,看向跪了一地的朝臣,笑道:“诸位觉得,科举制与察举制相比,孰优孰劣?”

众人无言,科举制明显比察举制更加优异,他们也不可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杨凌笑眯眯的看向一人,问道:“辛爱卿,汝来说说,为何反对科举制?”

辛评一愣,连忙拜道:“陛下,察举制虽然有所不足,然而毕竟已经实行了四百年,若是贸然更改,恐怕…”

“恐怕什么?爱卿是说,士族会反对科举,引发混乱?”杨凌打断道。

辛评连忙拜道:“陛下英明,我大明虽然实力强大,然毕竟尚未统一天下,若是因科举而引发士人不满,难保他们不会倒向其他诸侯,若如此,我大明一统天下的时间将会大大延长!”

杨凌眼睛一眯,辛评难道想威胁自己?想到这里,杨凌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换上了一抹冷意,说道:“辛爱卿的意思是,若朕实行科举制,世家大族便准备背叛大明?”

“臣不敢!”见到杨凌脸上的冷意,辛评浑身一抖,连忙拜了下去!

“砰!”

杨凌的手重重的拍了下去,起身看向众人,冷笑道:“诸位爱卿认为,大明必须依靠你们,才能一统天下吗?”

“臣等不敢!”嘴上说着不敢,众人可没有任何谦虚,脸上的神情无疑承认,大明必须依靠他们才能一统天下。

杨凌冷哼一声,看向郭嘉等人,意思是该你们出来说话了。

郭嘉连忙出列道:“陛下,臣以为,科举选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仅可网罗天下英才,为我大明效力,同时会让我大明百姓更加愿意读书,让我大明文化更加繁荣,臣赞同!”

杨凌点点头,笑道:“奉孝言之有理!”

待郭嘉退下,贾诩等人也一个个出列,支持杨凌!

虽然人数不多,不过,支持杨凌的都是大明最位高权重的那些人,同时,在朝中的武将们几乎无人反对。

第419章 投票

与文官大多数出自世家不同,武将之中却是有大量的寒门,甚至干脆是平民出身的,他们对于科举制并不反对,相反,有些人还在琢磨,今后要让自家小子好好学习,以后考个科举。

毕竟,他们都是靠战场搏命,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让自己的后代跟自己一样,在战场上搏取富贵。

杨凌满意的点点头,只要自己的麾下的大将和郭嘉这些顶尖人才支持,他便有信心把科举制推行下去!

普通官员若是不满意,大不了让他滚蛋,毕竟,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做官的人。

不过,想了想,杨凌还是开口道:“诸位爱卿认为,天下有多少人反对科举制?”

“陛下,察举制已经使用多年,深得人心,若是贸然改变,必然招致天下士子反对。”逄纪也站了出来,说道。

杨凌笑了笑,问道:“元图意思是说,天下士子皆会反对科举?朕倒不这么认为,不知元图可敢与朕打个赌?”

逢纪一愣,连忙拜道:“臣不敢。”

“哈哈,元图不必紧张,尔等不是说,天下士子皆会反对科举制吗?朕也不是听不进忠言的昏君,不如,朕便与诸位爱卿打个赌,如何?”杨凌哈哈一笑,毫不在意的说道。

众人一喜,难道,陛下已经妥协了?只是,想找个台阶下?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要给杨凌面子,毕竟,自己这些人可是还要大明官场混的。

于是,所有反对科举制的官员一齐拜道:“请陛下明示。”

杨凌点点头,开口道:“诸位爱卿不是说,科举制会招致天下士子反对?朕却不这么认为。”

说着,杨凌笑了笑,意味深长道:“朕打算,在宫门口设一投票箱,让洛阳所有大家族子弟,实行不记名投票,然后进行统计,若是反对的多,科举之事,就此作罢,若是赞同者多,则改察举制为科举制,如何?”

众人一愣,随即便是大喜,陛下果然是让步了,只不过,拉不下面子,这才弄出这么一个赌注。

不过,也有人担心杨凌玩心眼,毕竟,随着纸质书籍的流传,洛阳也出现了大量的寒门士子甚至是平民士子。

这些家伙没有机会举孝廉,自然会赞同科举制的。

辛评连忙拱手道:“陛下是说,洛阳的世家子弟才能投票?”

杨凌肯定的点点头,笑道:“这是自然,投票过程诸位爱卿可以全程派人监督,只要是洛阳各大家族的子弟,无论旁系还是直系,皆可投一票,并且,采用无记名投票模式,投票持续三天,结束之后,便在大殿之上,统一验票,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善,臣答应了。”辛评听完,顿时就放松下来。

全程公开投票,自己也可以派人监督,怕什么?

就洛阳这些大家族子弟,谁会赞成科举制?这可是给自己增加对手啊,谁赞成谁就是傻子。

众臣显然也想到了这个结果,一个个全都点头答应下来。

于是洛阳皇宫门口便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投票箱,箱子面前坐着杨凌派来管理此事的郭图。

周围还有洛阳各大家族派来监督的人!

至于皇宫里面的对赌,也在整个洛阳传开了,各大家族子弟纷纷行动起来,准备参与投票。

甚至于一些距离洛阳较近的家族,都在催促自己的家族子弟,赶紧去洛阳投票。

这是很正常的,虽然说是洛阳各大家族,不过,只要时间赶得及的家族子弟都可以参与。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比如弘农杨氏,家族大本营在弘农,然而,你能说他杨家不是洛阳大家族?

洛阳一处大宅中,这里是洛阳马氏的宅院,马家当代家主马启坐在主位上。

下面都是马家年轻一辈的优秀子弟,马启先把今天的对赌向众人说了一遍。

顺便还解释了一下科举制。

听得一众年轻子弟双眼放光,他们都是年轻人,对自己才华颇有信心!

认为自己之所以一直没能出仕,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才华不够,而是举孝廉名额有限,自己又不是直系子弟,这才一直没能轮到自己!

如今,陛下英明,想要改察举为科举,这对自己这些怀才不遇的旁系子弟,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看着这些家族子弟的眼神,马启感觉有些不好了,他冷冷道:“你们想干什么?我以家主的身份,命令你们,明日便去投票反对科举。”

一众年轻子弟顿时就不爽了,你是家主不假,可是,你特么的这是要断了自己还有自己子子孙孙的前途啊!

因此,这些人脸上的神情都有些诡异!

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拱手道:“大伯,您认为,科举制是否能够推行下去?若是不能,不知何时可以为侄儿举孝廉?”

马启眉头一皱,不悦道:“子胜啊,你兄长尚且没有机会举孝廉,你的事恐怕还需要等几年。”

青年名叫马丁,是马启一个堂弟的儿子,算是洛阳马氏一个隔得不算远的旁系子弟,颇有才华!

只不过,马氏在洛阳也算不上一个多大的家族,因此,一直没有机会举孝廉,就连马启的儿子,如今都还没能举孝廉,要轮到马丁,恐怕还需要很久。

马丁听了马启的话,并没有任何意外,只是拱了拱手,便不再说话。

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既然举孝廉轮不上他,那么科举考试,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在场的马氏子弟大多数也是这样的想法,虽然并没有与马启硬刚,不过,既然是不记名投票,他们便有了自己的打算。

类似的场景,在洛阳各大家族发生,那些没有机会举孝廉的旁系子弟,都有了各自的想法。

毕竟,有机会举孝廉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的!

可是,科举制不同,虽然机会同样不多,但是,那是公平竞争啊,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第420章 投票结果

一转眼,三天时间便过去了,今天便是统计票数的时候。

大明的大臣们早早就来到皇宫,等着杨凌的到来。

对于这次的打赌,他们同样充满了信心,毕竟,他们都交代了各自的家族子弟,要投反对票的!

郭图只是微笑着站在一旁,有些怜悯的看了这些家伙一眼!

他虽然也是士族出身,可是,对于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那就是像笮融一样!

对于杨凌,他非常有信心,这些家伙,想跟陛下作对,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就在众人焦急等待之时,一声尖锐的嗓音响起!

“陛下驾到!”

众人一喜,便见杨凌带着一些大臣走了过来!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连忙拜道。

杨凌虚扶一下,笑道:“诸位爱卿平身。”

众人起身,杨凌看着这些家伙焦急的表情,笑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点票吧,为了公平,诸位可以推举一人,与郭公则一起点票。”

众人互视一眼,辛评开口道:“如此,便请文先公作证吧!”

文先是杨彪的字,这家伙虽然是汉室忠臣,不过,看到刘协不行了,就主动抽身,没有跟马日这些家伙掺和了。

虽然没有再出仕大明,不过,他的儿子杨修却是在大明为官。

其态度不言而喻,虽然杨彪已经不再为官,不过,身为弘农杨氏的家主,其威望,依旧无人能及!

杨凌点点头,看向杨彪道:“既然如此,就麻烦文先公了。”

杨彪也不客气,对杨凌行了一礼,便到了投票箱面前。

“既然如此,便开始点票吧。”杨凌坐在一把刚刚被手下搬来的椅子上说道。

郭图点点头,对杨彪行了一礼,笑道:“文先公,下官就开始计票了,还请先生监督。”

杨彪点头,示意郭图开始!

于是,郭图的帮手便将箱子打开,然后打开一个票子,说道:“反对!”

郭图连忙计上。

随后…

“反对…”

“反对…”

……

众人暗自点头,果然,与他们所料的一般,都是反对票。

不过,随着计票的继续,很快便出现了赞同的声音!

“赞成…”

“赞成…”

……

众人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不过,计票才刚刚开始,众人倒是没有太过担心!

只是,随着计票的继续,在场众人大臣眉头都皱成了川字,就连逢纪这些人也一样!

“这怎么可能?”

“这不应该啊…”

随着时间推移,尽管没有去看具体的票数,众人也明显可以感觉到,赞成票明显比反对票多。

杨凌稳如老狗,一边喝茶,一边微笑着与郭嘉等人交谈,根本没有任何担心!

计票整整持续了两个时辰,此时,杨彪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首节上一节257/4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