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一个碗 第259节

杨凌笑道:“益恩,有话直说便是。”

郑益拜道:“臣想随舰队出发,前往这所谓的罗马,也可在远洋途中,找出船只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哦?益恩要亲自前往?要知道,此行何止万里,沿途可能遇到各种危险,益恩真的想好了?”杨凌一愣,随即问道。

郑益神色坚定,抱拳道:“陛下,臣不怕,还请陛下应允。”

“好,既然如此,爱卿便作为此次的正使,到时候,让兴霸带来的人做你的副手。”杨凌笑着说道。

“多谢陛下。”郑益大喜,连忙拜道。

半个月后

甘宁便带着一个名叫卫温的年轻人到了杨凌的御书房!

“叮!扫描到三流人才!”

姓名:卫温

武力:72

统率:76

智力:63

政治:52

魅力:53

忠诚度:95

技能:水战,当卫温统率水军作战时,统率值增加5点,水上战斗时,武力值增加3点。

杨凌一愣,居然是他,卫温在三国并不出名,然而,他却是发现宝岛的人,身为穿越者,杨凌自然知道此人,只是,却是没想到,此人早就在大明海军之中了。

“末将甘宁、卫温,拜见陛下。”二人来到杨凌面前,便恭敬拜道。

尤其是卫温,脸上满是激动之色,他只是一个小将,想不到居然能见到大明皇帝!

“平身。”杨凌笑着说道。

二人起身,甘宁倒是比较随意,卫温此时激动的都有些颤抖了!

“兴霸,这段时间辛苦了,不过,东海舰队不能放松,等到攻打孙权之时,东海舰队还有大用。”杨凌笑着对甘宁说道。

“请陛下放心,末将明白。”甘宁抱拳道。

杨凌点点头,看向卫温,笑道:“不必紧张,你叫卫温?此次让兴霸带你前来,主要是有个任务需要交给你。”

“请陛下吩咐。”卫温激动道。

随即,杨凌便将准备派遣舰队前往罗马帝国的事情说了一遍。

甘宁和卫温听得目瞪口呆,自家陛下的想法还真是天马行空,居然要派舰队前往万里之外的国度。

“朕打算派你统领这支舰队,保护益恩前往罗马,不知你可有信心?”杨凌最后对卫温笑道。

卫温大喜,陛下居然让他统率舰队前往,他连忙点头道:“陛下放心,末将誓死完成任务。”

杨凌满意的点点头,笑道:“不必紧张,路上听从益恩安排即可。”

“诺!”卫温领命。

杨凌又看向甘宁道:“兴霸,此次前往罗马的舰队,朕打算从东海舰队抽调,另外,还需从东海舰队抽调一万海军陆战队随行。”

“诺!”甘宁应道。

对于抽调船只,甘宁并没有什么意见,如今的东海舰队,可不像当初那么穷了!

舰船无数,只是一级战列舰都有不下十艘,其余舰船无数,海军陆战队也有三万。

随后,杨凌亲自带着庞倍、甘宁等人出发,直奔徐州朐县而去!

朐县大概也就是后世的江苏连云港,现在的地理环境与两千年后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如今的朐县,乃是东海舰队一个重要的港口!

一行人很快便抵达了朐县,庞倍等人一路从洛阳,抵达徐州,也算真正见识了大明的强大和富庶。

尤其是随行的大明中央军团,给了庞倍非常大的震撼!

说实话,一直以来,西方都流传着东方的富庶,庞倍一直以为,罗马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可是,见到大明的军队,庞倍有些怀疑了,罗马帝国的军队,恐怕不是明军的对手。

当抵达朐县,见到了大明的舰队,庞倍再次被震撼了!

明军的战舰之大,即便是西方最擅长航海的腓尼基人,恐怕都不可能建造出来!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庞倍感叹了一声。

说的并不是汉语,因此,杨凌等人都没有接话。

这次从海上前往罗马,杨凌从东海舰队之中,一共抽调了包括两艘一级战列舰在内的二十多艘战舰,运输船只三十多艘。

随行人员不仅包括一万海军陆战队,还有一些大明的低级官吏,造船工匠,水手等等,整支船队好几万人。

第423章 汉室孤忠

看着眼前的舰队,杨凌郑重的说道:“益恩,此行遥远,一路之上会遇到很多国家,不可灭了我大明的威风,若是遇到胆敢挑衅我大明帝国之人,绝不姑息,要弘扬大明之武威于域外。”

“请陛下放心,臣明白。”郑益郑重的拱手道。

庞倍也凑了过来,感叹道:“大明的战舰真是庞大,士兵也是异常强大。”

庞倍是真的有感而发,大明的士兵一个个人高马大,可不是那些罗马士兵可以比拟的。

杨凌点点头,非常自然的接受了庞倍的称赞!

毕竟,这个时代的华夏人,身高可不是那些西方人能比的。

西方人的身高超过华夏,那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营养丰富之后,才慢慢超越的,在古代,华夏就是人类身高的天花板。

随后,郑益的舰队出发了,大小几十艘船,运输船上装满了大明所产的丝绸、瓷器等货物。

他们不仅会通过与沿途国家之间的贸易,赚取大量财富,还将向途经国家宣扬东方大明的武力。

另一边,刘备和孙权退兵之后,孙权开始将目光转向南方。

一边派人开始肃清山越,解决东吴的后顾之忧,一边开始积极向南方的交州扩张势力,意图扩大东吴的战略纵深。

而刘备只能在襄阳瑟瑟发抖,时刻等着大明的临幸,哦,不对,是时刻等着大明的进攻。

蜀中的曹操此时也没有闲着,早在刘备准备进攻大明之时,就派出使者,想要邀请曹操一同进攻。

只是,曹操这人鸡贼得很,根本不看好刘备和孙权。

在他看来,刘备也知道,自己进攻大明,胜算非常小,只是,刘备根本没有任何退路,因为,他只有长江以北的小半个荆州。

一旦杨凌腾出手来,必然会大举南下,荆州必然不保。

所以,刘备哪怕只有一丝胜算,也要抓住机会,放手一搏。

但是,曹操不一样,已经坐拥整个巴蜀的曹操并没有这样的窘迫。

面对强大的大明,曹操此时心里已经没有了一统天下的想法,似乎,偏安一隅也是不错。

这便是曹操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过,外人并不知道。

有了这样的想法,曹操便将自己麾下的文武给召集了过来,荀、程昱、满宠、夏侯兄弟、乐进、于禁、张松、孟达、黄权、张任、严颜等人都在场。

此时,曹操麾下文武鼎盛,就算是江东,也略逊一筹。

“拜见丞相。”曹操坐在案几前,看着手中一份情报,见到众人到来,微微抬头。

“坐下说。”曹操指了指一排座位,笑着对众人说道。

“谢丞相。”众人行了一礼,这才按照各自的地位落座。

如今,曹操正是大汉的丞相,当然了,他这个丞相是大汉宣统皇帝的丞相,只能管到蜀中。

见众人落座,曹操开口道:“刘备和孙权退兵了。”

说着,将手中情报递给离他最近的荀。

荀看完,接着递给下方的程昱…

“此事不是早就在主公的预料之中吗?”荀微笑道。

曹操点点头,神色有些凝重道:“确实如此,不过,孤却是没有想到,张辽和徐晃连援军都不需要,便可以轻易击败孙权和刘备。”

说到这里曹操感叹一声,这才继续道:“徐晃,世之名将也,火烧博望坡,一举全灭张飞的三万先锋,极大的打击了荆州军的士气,这才让刘备无奈撤兵。”

“徐晃的确是一员良将,不过,比之八百劫营的张辽,却是差了一筹。”荀也感叹道。

“天下人才何其多,为何尽入杨凌之手?可惜、可恨啊!”曹操忍不住说道。

见曹操这副样子,程昱忍不住劝道:“主公,大明一家独大已成定局,我等应该考虑的是我军的出路。”

曹操闻言,点点头,笑道:“仲德有何看法?”

程昱微微一笑,抱拳道:“蜀道难行,短时间来说,明军对我军威胁并不大,况且,自从主公夺取巴蜀之后,轻徭薄赋,百姓皆心向主公,又有永年等众多蜀中俊杰投奔,人心向背,可见一般,如此一来,我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无惧明军。”

曹操点点头,程昱说得非常有理,虽然他已经没有信心击败大明,一统天下,不过,对于守住蜀中,曹操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不过,荀乃是心怀汉室之人,对于篡汉的杨凌抱有极大的敌意。

他立刻出列道:“仲德虽然言之有理,不过,我军可不仅仅是为了自保,主公身为大汉丞相,理应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然而,以我军目前的实力,想要北大中原,恐怕很难啊。”

大殿中的人听到荀的话,个个神色有些古怪!

在场众人之中,恐怕也只有荀一人,在心心念念的想要匡扶汉室吧?

就连曹操,此时都没有了这样的想法,不过,荀跟着曹操多年,将他治下的内政打理得井井有条。

因此,曹操也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闻言只是无奈道:“文若啊,孤知道你的心意,只是,大明太过强大,想要北大中原,谈何容易,蜀中,毕竟只是一州之地罢了。”

对于荀的坚持,曹操心里还是很佩服的,毕竟,这也曾经是他曹操的理想。

只是,时过境迁!

荀这样的汉室孤忠,已经越来越少了。

“主公,既然实力不足,我等自当抓紧时间,扩充实力才是。”荀拱手道。

曹操眉头一皱,不解道:“文若,我益州北边是关中,向东则是荆州,往西往南都是丛山峻岭,如何扩充实力?”

众人皆点点头,蜀道难行,对于曹军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敌人不容易打进来,同样的,自己想要打出去,也将非常困难,很容易便被敌人困在蜀中!

因此,曹操军想要扩充实力非常困难!

荀显然早有准备,闻言微微一笑,指向南方!

第424章 大军南下

看向荀所指方向,曹操眉头一皱,问道:“文若的意思是向南扩张?”

荀点点头,肯定道:“正是。”

曹操的眉头皱了起来,苦笑道:“文若应当知道,南蛮所生活的地方,到处都是毒虫瘴气,我军想要攻打,恐怕非常困难,即便取胜,也将损失惨重,况且,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地,花费巨大代价拿下,恐怕得不偿失。”

首节上一节259/4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