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25节

  “袁绍的权势,就会比董卓更甚。”

  “而这,长安的天子不能忍、董卓不能忍、长安的公卿百官也不能忍。”

  “若让袁绍得逞,他们都成伪帝叛臣了。”

  “董卓为了维持权势,就不得不引兵攻打袁绍公孙瓒,夺回传国玉玺。”

  “不论董卓败还是胜,都能让汉室的威望更甚往日。”

  “然,二虎竞食,必有一伤。”

  “不论董卓败,还是董卓胜,对于真正想要匡扶汉室的青州刘使君而言,都是定乱的机会!”

  “唯有青州能定天下,也唯有刘使君能匡扶汉室,让社稷幽而复明,让百姓离而复安。”

  郑平话锋一转,开始在刘虞面前狂夸刘备。

  “显谋,你过誉了。”刘备有些汗颜。

  这讨论大势,怎么就变成猛夸自己了?

  郑平淡然一笑。

  跟刘虞论什么大势啊,即便刘虞听懂了又能如何?

  执掌大势的是刘备而不是刘虞。

  郑平不过是趁机让刘虞将注意力放在刘备身上罢了。

  刘虞忽然反应过来,惊诧的看向刘备,语气多了几分惊诧:“玄德,难道你是故意将传国玉玺送到老夫处的?”

  “你知道公孙瓒肯定在老夫麾下安插了细作,也猜到袁绍公孙瓒肯定受不了拥立新君的诱惑。”

  “所以,袁绍和公孙瓒要拥立新君的时候,你才会保持中立?”

  啊这

  刘备没想到刘虞竟然会这般询问,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下意识的,刘备眼神示意郑平。

  回了刘备一个安心的眼神,郑平摇扇再道:“使君毕竟不似大司马有海内名望,仅有青州偏僻之地,就想扫荡这天下间的野心之辈,是很难的。”

  “若不能挑起猛虎相斗,又如何能借力打力,除掉如董卓袁绍这般的野心之辈?”

  “诚然,挑起猛虎相斗,会波及士民百姓。”

  “可不挑起猛虎相斗,猛虎就不会祸害士民百姓了吗?”

  “虎狼之辈,始终是虎狼之辈,他们不会因为牛羊的惊惧就收回獠牙。”

  “为求天下计,当抢先布局,请君入局,当一个执掌棋局的棋手,而非处处受人掣肘,徒让虎狼耻笑。”

  “唯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野心之辈逐个铲除,才是真正让国泰民安的良策。”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匡定天下,是不能只顾眼前利弊的而忽略未来成败的。”

  郑平没有在刘虞面前掩饰目的。

  挑起虎狼相斗、借力打力,一直都是郑平惯用的权略。

  与其在刘虞面前遮遮掩掩,让今后的青州出现不必要的争执,倒不如坦诚一些。

  若刘虞要生事,郑平也不介意将刘虞视为弃子。

  毕竟一开始,郑平本质不是在救刘虞,而是想让刘虞麾下的文武效力刘备。

  青州。

  跟刘虞的幽州是不同的!

  郑平的坦率,也让刘虞渐渐变得冷静。

  想到来时跟田间老农的交谈,刘虞也很清楚,刘备是一个真正爱民的州牧。

  青州虽然遭遇黄巾之祸而满目疮痍、处处废墟。

  但经过一年多的治理,青州又开始恢复了生机。

  刘备的功劳是不可否认的。

  而也正如郑平说的一样,青州偏僻之地,若不能引虎狼相斗,又如何能借力打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便是玄德追求的道吗?”

  “天子固然需要尊敬,但在民和社稷面前,即便是天子也得受下委屈。”

  “老夫,老了啊!”

  刘虞眼中的最后一丝愠怒也消失。

  “玄德,老夫既然是朱虚侯,就直接前往朱虚吧。”刘虞目光清明:“只让吾儿跟鲜于辅和鲜于银护卫老夫即可。”

  “其余如田丰、沮授、赵云以及一部分跟随老夫而来的文武佐吏,皆可跟随玄德前往临淄城。”

  刘备瞪了郑平一眼,连忙道:“大司马,下官”

  刘虞挥了挥手,打断道:“玄德,你的青州治理得比老夫的幽州更好,所以老夫不会干涉你在青州的任何事。”

  “老夫只是一个养病的朱虚侯。”

  “他日若有需要老夫的地方,玄德尽可来寻老夫。”

  “老夫也想看看,玄德是如何让社稷幽而复明、让百姓离而复安的。”

  刘备大受震撼,恭敬一礼道:“大司马器量,下官深敬。”

  刘虞单独召集了跟随的幽州文武,仔细交代了众人后,便带着刘和、鲜于辅和鲜于银前往朱虚县。

  刘备依旧令关羽引兵护送。

  而其余人,则是跟着刘备入了临淄城。

  这次跟随刘虞南下的幽州文武有二十余人,其中最令刘备器重的,就属沮授、田丰和赵云了。

  田丰以前在青州待过,刘备早知田丰的才能。

  而在邺城的时候,刘备就已经知道沮授的本事。

  赵云自是不用说,刘备早就招揽之意了。

  当夜。

  刘备在临淄城设宴。

  除了护送刘虞去朱虚的关羽和去扬州的太史慈、以及镇守各郡国的贤才外。

  文如郑平、刘惠、张昭、张、赵昱、简雍、孙乾、诸葛瑾、鲁肃、刘琰、满宠、国渊、宋霖等,武如张飞、典韦、田豫、牵招、麴义、于禁、陈到等,尽皆到场。

  再加上今日的贵客沮授、田丰、赵云和二十余幽州文武。

  这晚宴上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皆俊秀。

  待到夜半,刘备让陈到安排亲卫将众人或是护送回家或是护送到驿站,单独留下了郑平。

  青州一贯持的传统,有宴无酒,刘备自然也不会饮醉。

  “显谋,大司马留下的二十余人,这应当如何安排?”刘备询问道。

  虽然人才多了,但安排人才到合适的岗位上,依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

  今晚是宴请款待,明日就得给这些人准备职位了。

  总不能来了青州还要赋闲在家吧?

  郑平斟酌道:“田元皓和沮公与都是擅长大势的,使君可将二人留在州牧府听候。”

  “子经去年冬招募了青州六郡国的良家子训练新军,但军中尚缺一大将。”

  “可让子龙担任主将,子经担任副将,以沮公与兼任行军军师,兵将皆着以白袍,号为白袍营。”

  “再赋予白袍营督巡青州六郡国之职,以打击山贼土匪、提防贼兵入境为主。”

  “其余文武二十余人,将其委派至青州六郡国出仕,论功升迁。”

  刘备微微捋髯:“子龙初来就位于子经之上,恐怕有些不妥。”

  郑平道:“子经虽然善于练兵,但其武艺终究是欠缺了,让子经单独统兵,就难以跟先登营和锐士营并列了。”

  “子龙跟子经都是冀州人,相处应是不会太难。”

  “使君若不放心,可单独召子经,询问子经的意见。”

  “若子经不愿,就另立一营交由子龙训练。”

  刘备想了想,同意了郑平的提议:“为避免武将相争,我先跟子经商议,再行决断吧。”

  不多时。

  牵招到来。

  见郑平有意让赵云担任主将,牵招颇有不服:“使君,请恕我直言,我以六郡国良家子练兵,虽然目前只有七百人。”

  “但我选拔的兵将皆是能识文断字、略晓兵法、能识文书、精通鞍马骑射的。”

  “想当主将,就需要得到这七百人的认可。”

  “我不愿因私废公而坏使君大事,但也不希望随便来个人就能当我等主将。”

  “明日校场,可让赵云前来,若赵云文武皆胜于军中诸将,我便心服。”

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

  刘备暗暗松了口气。

  既然要按军中的规矩来,那这矛盾就容易解决了。

  牵招并非不愿意刘备新增主将,而是不希望来个理念不同的主将。

  就如同牵招不愿意训练由昔日黄巾贼构成的锐士营一样。

  理念不同,自然就难以视为袍泽兄弟,这精兵也就练不出来。

  待牵招退下,刘备的语气多有维护之意:“子经跟我是刎颈之交,虽有些傲气,但也是明事理的。”

  郑平轻摇羽扇,对此并不在意:“以子龙的能力,让子经和这七百人心服并不难。”

  “如今二虎竞食的局势已成,董卓和袁绍公孙瓒之间必然要分出一个胜负来。”

  “淮南的袁术骄矜自大,独斗豫徐荆扬四州之兵,汝南袁氏的底蕴,很快就会被袁术败光。”

  “天下纷乱,唯有青州最是安稳。”

  “使君可遣人在各州散布消息,青州欲修广固城,凡来青州之民,每户皆可获得三个月的钱粮补助用于安家。”

  “凡来青州之民,可自愿选择加入屯田,亦或者冶铁、漆器、铸铜、纺织、制盐等作坊劳作、参与广固城参与城池修建的方式赚取钱粮。”

  “有才识者,可参与青州的官吏选拔。”

  “聚流民于青州,养使君之仁望。”

首节上一节225/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