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32节

  啪的一声。

  曹操将书信一甩,拍案而起:“关羽匹夫,竟敢如此嚣狂!众将听令,立即进兵郯城,不破郯城不撤兵。区区两千兵马,如何抵挡本将!”

  “明公且慢!”戏志才连忙止住曹操,拾起关羽的书信。

  一扫书信内容,戏志才也有些按捺不住火气。

  但很快,戏志才又惊出一身冷汗,再劝道:“明公,关羽有激将之意,切勿轻易上当!关羽能瞒过曹洪将军的探子,极有可能早就藏兵东海了。”

  “藏兵东海,却坐视陶谦连战连败,直到曹洪将军兵进郯城的时候才出现,定然是早有预谋。”

  “如今又以书信激将,这是在诱明公前往郯城。”

  “倘若青州在东海,不止两千兵马呢?”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刘备的目的也是徐州,明公徒给刘备作嫁衣了。”

  曹操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愤怒也一扫而空:“志才言之有理。我等都打到郯城了,关羽才出现。”

  “青州显然另有它意啊。”

  顿了顿。

  曹操恢复了冷静:“大军正常推进郯城,将斥候都放出去,切勿再中了关羽诡计!”

  两日后,曹操大军抵达郯城。

  但斥候打探到的情报,让曹操忌惮不已。

  “关羽退兵三十里外扎营,郯城大张旗鼓的宣称劫营是陶谦亲自出城。”

  “不愧是卢子干的高徒,陶谦连战连败低迷的士气,因此恢复了。”

  “郯城城高水深,而我军要防着关羽,定然不能全力攻城,士气此消彼长,郯城就拿不下了。”

  “陶谦还能趁机告诉城内军民,青州援兵已经到了东海,城内士气就会空前高涨。”

  “好算计啊!”

  曹操握紧了拳头。

  现在的曹操有些骑虎难下了。

  攻打郯城吧,城内士气在恢复,关羽也在一旁虎视眈眈;不打郯城吧,曹操心有不甘。

  就在此时,人报关羽的兵马出现在北面,邀曹操叙话。

  曹操的眼神,变得更加的阴沉了。

  在许褚的护卫下,曹操来到阵前,见关羽的先登营旌旗挥舞、军容整齐,曹操不敢疏忽大意。

  只见关羽骑着赤兔神驹,提刀策马,单人来到两阵正中。

  “曹将军,别来无恙啊。”关羽眯着丹凤眼,语气冷冽而狂傲。

  曹操亦是策马出列,但却让许褚紧紧跟随。

  虽然关羽看似没有作战的意思,但曹操也不确定关羽会不会趁机阵前将自己生擒。

  这要是被关羽阵前生擒,那他曹操的脸就丢大了。

  “封丘城一别,关将军一如既往的英勇啊,曹某替子廉谢关将军释放之恩了。”曹操看向关羽的眼神,有忌惮,有钦慕,有遗憾。

  忌惮关羽的武勇,钦慕关羽的武勇,遗憾关羽不是自己的部将。

  关羽语气没有多少变化:“曹将军,看昔日情面,关某放曹洪离去,也书信劝曹将军退兵。为何今日,还要兵临郯城?”

  曹操冷笑:“陶谦强占小沛,曹某好言相劝他却增兵小沛,还出言讥讽。曹某若不将陶谦这老匹夫生擒,岂不是让这天下人都觉得曹某好欺负?”

  “反倒是关将军数日前的劫营,让曹某颜面大失啊。”

  关羽道:“曹将军连败陶谦,徐州兵马死伤万余。纵然有怒气,也该消了。”

  “这东海有青州十万乡民在屯田,却因曹将军的兵马而无端遭受兵祸。”

  “关某劫营,只为护青州乡民,别无他意。”

  曹操大笑:“关将军这样的理由,可不能令人信服啊。”

  关羽眯着丹凤眼:“曹将军,既然你说陶谦强占了小沛城,那关某替曹将军将小沛城归还给豫州如何?”

  曹操的笑容戛然而止:“关将军,你这话是何意?”

  关羽捋了捋美髯:“青州跟徐州本有盟约,徐州遭逢兵祸,青州又焉能不救?”

  “豫徐之争,在于小沛等城池的归属。”

  “曹将军不肯舍弃小沛城,陶谦也不愿放弃小沛城。”

  “为了避免伤了和气,这小沛城暂时就由青州接管吧。”

  “待曹将军退兵,青州自会将小沛城拱手相让,如此一来,曹将军得了实惠,而陶谦也不会再惦记小沛城。”

  “曹将军以为然否?”

  曹操吃了一惊:“你们进兵小沛城了?”

  关羽坦言道:“不必惊忧。吾弟翼德,这个时候应该刚刚得到命令。走南城到小沛,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曹将军可想清楚了,你真的要跟青州不死不休吗?”

  震慑!

  这是不加掩饰的震慑。

  正如关羽对鲁肃说的一样,行军打仗,只有占据优势的一方,才有资格去跟弱势的一方,析以利弊。

  要让曹操退兵,就得让曹操处于劣势。

  “青州此次南下,莫非又是郑显谋之策?”曹操敛容凝声。

  关羽徐徐而道:“曹将军,恕关某直言。倘若这次是显谋先生布计,曹将军可没机会这般跟关某对话。”

  “显谋先生若出手,曹将军就得跟封丘城下的袁术一般,孤身而逃了。”

  “不用感到愤怒,显谋先生真正出手也就两次。”

  “第一次,荡灭黄巾,助关某的兄长立足青州。”

  “第二次,击溃袁术,让背盟的袁术败退淮南。”

  “曹将军,你应该感到庆幸!”

  曹操下意识的握紧了剑柄。

  而身边的许褚却已经忍不住了:“明公,让褚去战关羽!”

  曹操制止了许褚。

  关羽的话虽然傲慢令人愤怒,但其道理却是不假。

  仅仅是一个关羽,就已经让曹操在徐州的谋划失败,若是继续招惹青州,那就真的是不死不休了。

  “陈国的刘宠还在,这个时候若是跟青州彻底翻脸,刘宠必定会出兵断我归路。”

  “刘玄德坐视陶谦在彭城国战败,故意让我军深入到郯城,便是欺我不能及时返回豫州。”

  “若不退兵,我死无葬身之地了。”

  “陈王刘宠,得尽快解决了。”

  曹操深深吸了一口气。

  如今不是曹操能争一时之气的时候。

  将袁术驱逐豫州不易,若是曹操在这个时候执意要打郯城,不仅进退不能,豫州也很可能落入刘备之手。

  曹操可不想丢了豫州,便宜了刘备。

  “哈哈哈!”曹操大笑三声:“关将军,曹某对刘青州颇为佩服,又岂会跟青州不死不休?是曹某未能约束军纪,让这青州的乡民受难了。”

  “劳烦关将军替曹某,向青州的乡民致歉。”

  “他日刘青州若有意,可来许县对酌共饮,曹某必定扫榻相迎啊!”

  见曹操服软,关羽也不再多言:“曹将军盛情,关某必定回禀兄长,请!”

  曹操转身,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好一个关羽!”

  “刘玄德有此兄弟,他日必成心腹之患。”

  曹操虽然也有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等宗族兄弟,但无一人能如关羽这般独当一面。

  论智论勇,曹仁等将无一人能比得上关羽!

  这让曹操忌惮的同时,也对刘备多了羡慕嫉妒之心。

  “立即撤兵回豫州!”

  曹操一回到本阵,就下达了撤兵命令。

  夏侯不解:“明公,陶谦丧胆,定然不敢轻易出城;不如我等集中兵力,先破关羽!以多打少,就不信关羽能挡得住!”

  曹洪亦是恨恨道:“明公,洪愿为先锋!劫营之仇,生擒之辱,洪定要让关羽付出代价!”

  曹操扫了一眼众将,摇头叹道:“诸位,暂忍今日之辱吧!张飞早已驻兵南城,若再不撤兵,我等无归路了。”

第211章 鬼才献谋,曹操臣服刘协

  即便心中再不情愿,曹操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犯浑、去争一时之气。

  关羽南下用兵,用的仅仅只是战术层面的兵法。

  不论是藏兵东海还是藏兵南城,求的都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单就这些战术层面的兵法,就让曹操疲于应对了。

  正如关羽说的一样,郑平并未真正出手介入豫徐战事,也未真正出手对付曹操。

  否则。

  就不仅仅只是关羽和张飞出现在徐州了。

  想想袁术。

  在封丘城遭关羽、张邈、曹操和刘备军四面合围,在淮南又遭陶谦、周昕、周昂、刘繇、袁遗、刘表、陆康等诸多势力围追堵截。

  袁术连战连败,皆有郑平在暗中推动局势。

  曹操很清楚。

  郑平对付袁术的手段,同样可以用来对付自己。

  陈王刘宠、荆州刘表、庐江陆康、徐州陶谦,皆可以成为刘备的盟友。

  效仿战国策士合纵连横、借力打力,才是郑平最可怕的手段。

  哪怕是跟刘备结了死仇的袁术,同样可能在郑平的推动下,再次出兵豫州跟曹操争抢。

  纵横术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各州郡势力越多,术的效果越强!

首节上一节232/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