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60节

  否则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就破了潼关。

  荀能得到消息,还是因为跟长安的好友钟繇有书信来往,这信使来往途中惊觉关中变故,这才急急的通知荀。

  得知吕布都破潼关了,荀心中同样不好受。

  吕布是武夫,但张邈陈宫不是啊!

  这个变故,直接让荀和毛阶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战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戏志才也收起了轻视。

  吕布勤王,和吕布张邈陈宫勤王,是不同的。

  前者只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后者是骁勇战将跟名仕谋士的互补。

  只要吕布张邈陈宫不内讧,这长安就等于出现了一个比董卓更难对付的权臣。

  郭嘉细思一阵,凝声问道:“明公可是想要,灭了袁术!”

  被吕布张邈捷足先登,曹操想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就变得更困难了。

  为今之计,若不想被吕布张邈以天子令辖制,就得让吕布张邈忌惮。

  灭袁术,得战功,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

  一个勤王大功,一个灭袁大功,哪怕是吕布张邈在长安,也不敢随意问罪州牧。

  否则,就不能服众!

  曹操点头:“不仅要灭袁术,还不能让刘备得了头功。”

  “袁术,必须由本将生擒。”

  “如此一来,本将才有机会引兵押送袁术入长安,交给天子问罪。”

  曹操的思维很清晰。

  天子不能被吕布和张邈掌控,必须要分掉两人的权势。

  而想分权,就得立下让吕布和张邈都不能无视的战功,然后去长安请天子封赏。

  曹操现在是豫州牧、征东将军、许侯。

  再往上封,就是三公将军了。

  刘备都能得假节之权,曹操灭了袁术难道不能得一个假节?

  官职比不过的时候,就要比战功、比实权。

  除非吕布张邈想效仿董卓李等人胡乱封赏,那么吕布张邈就得按照汉律的规矩来!

  不然曹操就能参吕布张邈一个专权之罪,再来一次清君侧!

  论奸诈,曹操是当世一流。

  郭嘉踱步细思道:“明公能得到消息,青州的刘备也必然能得到消息。”

  “以郑平的权略,肯定也会判断出吕布张邈入长安对局势的影响,所以,青州很可能会全力针对袁术。”

  “嘉以为,此时不宜再驻兵彭城了。”

  曹操凝声道:“奉孝是想让本将直接走沛国向淮南进兵吗?”

  郭嘉点头:“不仅如此,明公还要跟刘备盟约!”

  “以征讨伪帝刘陔赐封的九江公袁术为由,邀刘备一起进攻淮南。”

  “如此一来,明公可占大义,而刘备也难以暗中用诡计。”

  “至于谁能擒得袁术,就各凭本事了!”

  曹操低头静思:“各凭本事。这倒是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只是如此一来,徐州就只能让给刘备了。”

  郭嘉摇头:“并非如此!只要明公不同意,吕布张邈不同意,刘备委任的徐州牧,就只能是个伪职。”

  “刘备已经是青州牧、又有假节之权,他是不需要生擒袁术的这个战功的。”

  “唯一需要提防的,是刘备委任的这个徐州牧,生擒了袁术!”

  “一旦刘备委任的徐州牧生擒了袁术,以此战功表奏长安,足以让天子正式赐封。”

  曹操轻叹:“孟卓还真是给本将送了份大礼啊。”

  若无吕布张邈攻破潼关,曹操压根不用去征讨袁术,只要刘备袁术互相斗就行了。

  曹操也可以随便寻个理由去打徐州。

  毕竟李郭汜本就是挟持天子的叛贼,堂堂豫州牧、征东将军、许侯,需要听叛贼的矫诏吗?

  可吕布张邈执掌了长安,就不是叛贼,而是奉天子令了。

  曹操就不能随便进攻徐州了。

  跟郭嘉和戏志才商议了细节,曹操书信一封,遣王俊去青州送信,邀刘备来徐州会盟。

  见曹操面有忧色,郭嘉又献了一计:“明公,不如去冀州散布谣言,就言青州牧刘备,有意结连公孙瓒讨伐袁绍。”

  “袁绍有图谋公孙瓒之心,而刘备跟公孙瓒私交又厚,哪怕猜到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袁绍也不敢不去提防刘备。”

  “而袁绍一旦在边境调兵,青州的刘备也只能调兵遣将去提防袁绍。”

  “以此计,可分刘备之兵,让其不能全力对付袁术!”

  曹操闻言,顿时一喜。

第231章 刘备假节,憋屈的曹阿瞒

  虽说刘协赐与刘备假节之权,但对于公孙瓒的态度,刘备一直都很微妙。

  照理而言,刘备假节之后,就应该怒斥公孙瓒是伪帝逆臣,然后举兵讨伐,但刘备却没有明确表态。

  如若公孙瓒有难,刘备会不会举兵去救,一直都还是个谜。

  曹操细思了一阵,认可了郭嘉的判断。

  不论袁绍是否识破这谣言,也不敢去赌刘备的想法。

  虽说结连公孙瓒,是对刘协的不忠,但结连公孙瓒进攻袁绍,却可以被理解为是战术运用:并非是刘备要结连公孙瓒,只是在消灭袁绍的过程中用了计策罢了。

  只要最终灭了刘陔,那么在灭刘陔这个过程中是否结连公孙瓒,就无关紧要了。

  “奉孝良策,令人惊叹啊。”曹操不吝赞赏,笑道:“以本初的个性,定然会因为谣言一事而迟疑不决。只要本初迟疑了,就容易犯蠢。”

  对于袁绍的个性,曹操可太清楚了。

  若是没人给袁绍提及谣言一事,袁绍是不会在意的。

  可若是有人给袁绍将谣言一传,然后又给袁绍分析一阵,袁绍就会变得迟疑。

  迟疑,就会丧失正常的判断。

  王俊带着曹操的书信,再次来到了临淄城。

  “曹豫州,要邀请本将会盟讨伐袁术?”刘备眯着眼,仔细的扫视书信,又看向王俊,问道:“曹豫州可有圣旨?”

  王俊摇头:“没有圣旨。”

  刘备眼神深邃,徐徐而道:“既然无圣旨,曹豫州这就是擅自出兵淮南。若是天子怪罪,本将和曹豫州都得被问罪。”

  王俊暗道一声奸诈。

  天子问罪?

  天子巴不得袁术被灭掉,又岂会问罪?

  自上次出使青州,王俊就知道刘备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这般人畜无害。

  论权谋心计,刘备已经不弱于现在的曹操了。

  “刘使君,袁术是伪帝刘陔赐封的九江公,如今又击败了扬州刺史刘繇,十分嚣张。”

  “曹豫州深感世道艰难,天子屡遭挟持,若再让袁术这样的逆贼在淮南嚣狂,岂不是对汉室权威的挑衅?”

  “虽无圣旨,但曹豫州为了替大汉征讨逆贼,甘愿受到天子责罚。”

  王俊说得大义凛然,就差没将曹操塑造成一个大公无私为了大汉鞠躬尽瘁的赤胆忠臣了。

  刘备静静的敲着桌子,没有开口。

  敲击声在衙署回荡,王俊却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这刘青州到底是存了什么心思?”王俊内心嘀咕,暗暗擦了擦额角的冷汗。

  良久。

  刘备才徐徐开口:“曹豫州既无圣旨,又如何能擅自动兵?这岂不是在落人口实?”

  “曹豫州对大汉的忠心令人钦佩,但要擅自出兵却是没这个必要。”

  王俊顿时有些急:“刘使君,曹豫州并不在意旁人的私语,只想替大汉诛杀袁术这个逆贼。”

  “若刘青州不愿意会盟,曹豫州自会独自出兵。”

  刘备微微一笑:“王从事,你误会了。征讨袁术,本将责无旁贷。”

  “本将只是说,曹豫州不可擅自出兵落人口实,避免小人在天子面前谗言,让曹豫州蒙受冤屈。”

  王俊一愣,越来越看不懂刘备了:“刘使君,不妨直言。”

  刘备语气微微一抬:“曹豫州不可以擅自出兵,但却可以听本将的号令。”

  “本将有天子赐予的节杖,本就享有出兵平叛的权力。”

  “本将在青州事务繁忙,就不去徐州会盟了。”

  “既然曹豫州有征讨袁术的想法,本将会给曹豫州发一道檄文,就由王从事带回去,令其出兵征讨袁术,本将自会令暂领徐州牧的汉寿亭侯、也是本将的义弟关羽策应。”

  不会盟?

  让曹操奉刘备之令出兵征讨袁术?

  关羽策应?

  王俊顿时傻眼了。

  刘备怎么还会有这种想法?

  若将檄文带回去,王俊都感觉没脸见曹操了。

  “刘使君,曹豫州是征东将军、许侯。”王俊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刘备的眼神顿时变得不善:“王从事的意思是,本将只是个小小的镇西将军,还节度不了征东将军吗?”

  “若征东将军是这般意思,那你就请回吧。”

  “要征讨袁术,本将自会号令青徐之兵征讨,不用曹征东挂怀!”

  刘备在“曹征东”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见刘备发怒,王俊连忙赔礼道:“刘使君,曹豫州是真心想邀请刘使君征讨逆贼袁术的。”

首节上一节260/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