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08节

  刘备见荀攸和郑平哑谜一般的对话,内心好奇不已:“显谋,既然有万全之策,何不细说一二?”

  郑平徐徐而道:“使君跟袁绍,分属两国,即便有书面盟约也有撕毁盟约的时候,更何况如今只是口头盟约。”

  “袁绍跟使君本就有旧怨,如今使君又故技重施,袁绍定然是忍不了的。”

  “答应得如此爽快,无外乎将计就计,想趁机灭掉使君派往易京城的白袍营。”

  “然,这用计如对弈,我走一步,算对手十步;同样,对手走一步,也会算我十步。”

  “我能猜到袁绍必定反悔,袁绍麾下的谋士也定然能猜到我会留有后手。”

  “这是一个不断堆叠、互相计算的过程。”

  “要比拼的,是谁能先猜出对方的应对手段,谁能先识破对方计策中的陷井并将计就计改成新的陷阱,谁能先引出对方的破绽。”

  “以及最重要的一环:谁能先识破对方的最终目的!”

  刘备听得云里雾里,不由苦笑:“显谋,你这说了跟没说一样。”

  郑平轻笑:“使君,用计博弈,本就如此。对手的每一次应对,都是一个不同的变数,而我需要根据对手不同的应对方式,来推算出最适合的反制之策。”

  “想要在短时间内,将一个部署了几个月的计划说清楚讲明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部署了几个月的计划?

  一听到这话,刘备顿时收起了对具体行计的好奇心,敛容问道:“显谋可否告诉我,你这次用计的最终目的?”

  郑平手中的羽扇微微一顿,徐徐吐出几个字。

  而这几个字,让刘备和荀攸都忍不住脸色大变。

  良久。

  刘备倒吸了一口凉气,右手有些颤抖的端起水樽,饮了一口白水平复激荡的情绪:“不得不说,显谋你的想法,总是令人难以揣度。”

  “真是疯狂的想法!”

  荀攸亦是惊愕的看向郑平。

  虽然荀攸对郑平的布计有一些猜测,但听到郑平的最终目的后,荀攸忽然发现自己的思维还是太局限了。

  论解决矛盾的方式,荀攸一向都追求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解决。

  即便如此,荀攸还是小觑了郑平的胆略。

  “友若叔父,你可千万别掺和此事,否则即便刘使君不记前嫌,攸也难救你一命啊!”荀攸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向郑平的眼神多了几分凝重。

  论布局之广、论用计之狠、论诡计多端,天下间无人能出郑平之右!

  刘备没有再问。

  郑平如今是军师中郎将,总掌青徐扬三州军政。

  刘备对郑平有足够的信任,既然郑平已经部署了几个月,那就没必要再细究细节了。

  而郑平的最终目的,也着实将刘备吓了一跳。

  这也意味着,越少人知道,就越容易成功。

  ......

  白袍营。

  孙策已经在训练营当了多日的小卒了。

  原本孙策还不明白,为什么自家亲娘会更中意赵云。

  直到前几日,尚未激活天赋的孙权跑来白袍营说是要见见准姊夫,孙策才明白不是自家亲娘更中意赵云,而是自家亲娘担心将赵云这个准女婿给吓跑了!

  可如此一来,孙策更郁闷了。

  在训练营中,孙策又跟赵云比了几次。

  虽然每战都是点到即止,但孙策也明白赵云一直都在谦让。

  于是有豪迈气的孙策,私底下直接以“子龙兄”称呼赵云,又以愚弟自居。

  “子龙兄”变妹夫,孙策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赵云了。

  “阿瑜啊,为兄苦啊。”孙策向周瑜倒着苦水。

  周瑜也很无奈,这几日孙策天天来诉苦,让周瑜也很受折磨:“兄长,不就是一个称呼吗?何至于此!”

  “在军营称呼赵将军,在私底下称呼‘子龙兄’,至于妹夫这个称呼,忘掉吧。”

  见孙策纠结的模样,周瑜不由乐道:“兄长,你该不会是打不过赵将军,所以想喊一声妹夫来压压赵将军的威风吧?”

  孙策矢口否认:“阿瑜,休得胡说!为兄岂会是那种输不起的人!”

  周瑜心中更坚定了猜测,笑道:“若非如此,以兄长你往日的胸襟器量,又岂会在意一个称呼?”

  “这里就你我两人,说真话没人会听得到。”

  孙策顿时泄了气,下意识的扫了左右,压低了声音:“阿瑜,不瞒你说,我还真想喊‘子龙兄’几声妹夫。”

  “毕竟,孙淑可是我亲妹妹,我喊几声妹夫不为过吧?”

  话音刚落,帐外响起一阵轻咳。

  孙策和周瑜连忙起身。

  “是谁?”

  “军正夏侯兰。”

  夏侯兰推开帐帘,似笑非笑的看向孙策:“听说,你想喊子龙几声妹夫?”

  孙策大笑掩饰:“军正必然是听错了。”

  谁知夏侯兰下一刻语气一变:“其实,我也想听你喊子龙几声妹夫。”

  孙策的笑容戛然而止,愕然的看向夏侯兰。

  “不用这副惊讶的模样,子龙是一个敬畏礼法的人。”夏侯兰轻笑:“既然子龙娶了你的小妹,你唤一声妹夫也是符合礼法的,不用在意这事。”

  “子龙还奇怪,最近你怎么老躲着他,是不是上回用力过猛,败你太狠,让你连提枪的勇气都没了。”

  孙策脖子一忤:“我怎么可能连提枪的勇气都没有!”

  夏侯兰这一解释,孙策心中的别扭也逐渐消失。

  赵云都不介意这些小事,孙策又何必太在意?

  周瑜则是问道:“军正来寻我们,可有要事?”

  夏侯兰敛容道:“赵将军要挑选五百白袍营精骑,前往易京城护送公孙瓒的家眷回青州,你二人都要同往。”

  孙策一愣:“可我还没在训练营待满一年。”

  夏侯兰道:“这是郑军师下达的紧急任务,点名要你二人同往。”

  周瑜不解:“白袍营入了冀州,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袁绍可不是个善茬,我不认为他会让白袍营轻易的将公孙瓒的家眷护送回青州。”

  夏侯兰看向周瑜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赏:“你的疑惑,郑军师会替你解惑的。一起去帅帐吧,郑军师已经静候多时了。”

  周瑜心下一凛。

  郑平亲自来白袍营,又点名让自己和孙策同往,这次前往易京城不是单纯的护送公孙瓒家眷这么简单!

  周瑜和孙策对视一眼,跟着夏侯兰来到帅帐。

  只听得郑平不疾不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人来齐了,那就开始吧。你们这次的任务,除了要护送公孙瓒的家眷外,还要充当一次诱饵。”

  诱饵。

  周瑜神情一凛,隐隐有了猜测。

第267章 白袍初战,赵云被鄙视了

  官道上。

  战马疾驰,一阵阵的烟尘也随之扬起。

  凑近而看,这支骑兵人皆白袍披甲,长枪短剑,马背上还悬着强弓劲弩羽箭短矢,正是奉令前往易京城的五百白袍营精骑。

  河畔边。

  赵云、孙策、周瑜席地而坐,炙烤刚刚猎杀的鱼肉。

  这次来的只有精选的五百骑,都是白袍营中最精锐的将士。

  剩下的白袍营将士则是留在了青州,由副将牵招和军正夏侯兰统帅,去向未知。

  “阿瑜,这一路上你一直都沉默寡言,到底在想什么?”孙策将炙烤好的鱼肉递给周瑜,不解询问。

  周瑜默默的撕下一片鱼肉,在口中徐徐的咀嚼,道:“我在想郑军师的目的。”

  “目的?”孙策不似周瑜这般细嚼慢咽,一口就撕咬了一大块的烤鱼,大口咀嚼道:“郑军师的目的,不就是让我们去护送公孙瓒的家眷回青州,然后顺便当诱饵引出袁绍的伏兵,配合牵招将军反伏击吗?”

  周瑜无奈摇头:“兄长,倘若只是如此简单的反伏击,需要郑军师亲自来部署吗?我亦可独立部署反伏击,连牵招将军的伏兵都不需要。”

  “青州六营,临作战时,都会配有军师,这便是为了让六营都有独立的战术部署能力。”

  孙策不假思索:“父亲的破军营就没军师啊?阿瑜你当白袍营的军师,难道不是因为我来了白袍营吗?”

  周瑜的脸顿时变黑了,看向孙策的眼神仿佛要将孙策揍一顿。

  孙策似乎也觉察到了不对劲,抬头看到了周瑜那不妙的眼神,不由打了个冷颤。

  讪讪的将水囊递给周瑜,孙策打着哈哈:“阿瑜,吃烤鱼要喝水,不然会噎着。刚才是戏言,戏言,哈,哈哈,哈哈哈”

  “你继续,你继续。”

  周瑜接过水囊,使劲的饮了一口,然后将水囊放在了一旁。

  孙策想伸手过去拿,但又讪讪的缩回了手。

  “自袁术被生擒送往长安后,南面已经没了刘使君的对手。”周瑜一边细思一边道:“公达先生出任青州别驾后,郑军师就正式被授与了军师中郎将一职。”

  “虽说这军师中郎将只是征北将军的一个属官,以前都未曾有过这样的军职,但郑军师在青徐扬三州的权势地位是有目共睹的。”

  “以我之见,刘使君设立军师中郎将,是为了让郑军师统辖青徐扬三州的人力、财力、物力,以三州之力部署河北,以达到扫灭伪朝的目的。”

  孙策疑惑道:“现在说扫灭伪朝,未免太托大了吧。平原国虽然六营立旗,但除了父亲的破军营在平原国,其余五营都是在虚张声势。”

  周瑜再次撕下一片鱼肉,咀嚼道:“扫灭伪朝,不能寄希望于一时之功,而需要经年累月的部署,如棋盘落子一般,一步步的将伪朝蚕食。”

  “而白袍营去易京城,便是郑军师落的第一子!”

  孙策将鱼骨吐掉,又拿起一只烤鱼,应和道:“所以,郑军师的目的就是为了覆灭伪朝对吧?”

  “阿瑜你都明白了,还苦想什么?”

  周瑜顿时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兄长,覆灭伪朝,这是刘使君匡定天下必然要达成的战略目的,但不是郑军师这次派遣我等去易京城的真正目的。”

  而在一旁,默默的吃着烤鱼、静听周瑜和孙策谈论的赵云,忽然出声:“郑军师以白袍营为诱饵、引出袁绍的伏兵进行反伏击,这只是明面上给袁绍看的。”

  “白袍营会进行反伏击,袁绍的谋士也是能猜到的,所以这根本算不上郑军师的真正目的。”

  “史记有载,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粱、楚地九郡,都彭城。又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汉王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首节上一节308/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