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41节

  郑平全程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观察这个小天子的手段。

  “差一点啊,倘若这小天子肯放下帝王的身段,亲自为使君牵马执辔。”

  “哪怕是我心中再不愿,也只能助使君当一个忠心耿耿的大汉司徒了。”

  刘协有拉拢人的手段,当众识破袁绍的离间计,又拜刘备为大汉皇叔,刘备脸上的喜悦和钦佩是发自内心的。

  然而,刘协终究是长在深宫之中,又少年继位,没有刘备在底层的经验,这礼贤下士的水准始终恪守礼法。

  倘若刘协和刘备置换下身份,牵马执辔、倒履相迎、把臂同游、桃园品酒、促膝长谈、抵足而眠、织席编鞋,一连串的组合拳下去,再委以重任。

  即便郑平善于谋划全局,也不敢替刘备谋划称帝之路,否则以刘备的个性,被迫称帝之日就是郑平身死之时。

  刘协这恪守礼仪的礼贤下士,也让郑平坚定了替刘备谋划称帝之路的决心。

  刘备是真心待麾下文武,而刘协用的依旧是帝王心术。

  真心可以偷换明月,而帝王心术,却是如虎在侧!

  面对刘协的强横,不论是马日,还是陈宫、张邈都保持了沉默,连建威大将军吕布,亦是缄口不言。

  太庙。

  刘协让人准备了祭品,在宗正刘艾的主持下,祭拜天地和列祖列宗,正式拜刘备为皇叔。

  刘艾早准备了皇叔的金印紫绶,显然这不是刘协的一时兴起。

  赐了金印紫绶后,刘协将众公卿都留在了太庙外,只跟刘备一人独处。

  “皇叔,朕如今虽然亲政,但朝中诸事,并非事事能顺朕心意。”

  “张司徒、陈尚书、马太傅、杨太尉等人,各成一系,建威大将军吕布虽然听朕号令,但他跟张司徒和陈尚书走得很近,朕也难放心任用。”

  “朕本想迁都青州,奈何朝中公卿各执一词,有让朕去陈留的,有让朕去颍川的,有让朕去弘农的,甚至还有让朕回长安的。”

  “皇叔,朕到底应该迁都何处?”

  刘协希冀的看向刘备。

  这些天,迁都之议已经让刘协焦头烂额了。

  各说各有理,但就是彼此不服,每次一讨论迁都就会吵个不停。

  刘备谨记郑平的嘱咐,佯思一阵,道:“陛下,臣以为,可迁都颍川。”

  刘协吃了一惊:“迁都颍川?这是为何?难道朕不能去青州?”

  刘备轻叹:“陛下,青州无险可守,临淄城外又一马平川,倘若陛下前往青州,袁绍必定尽起幽冀并三州之兵来打青州。”

  “以青州一州之力,很难抵挡袁绍大军,而其余各州又难以在短时间内驰援青州。”

  “为陛下安全计,不可迁都青州。”

  刘协有些不甘心:“皇叔不是在修建广固城吗?难道不能迁都广固城?”

  刘备摇头:“陛下,若要完全修好广固城,至少得十年时间,现在的广固城还不堪用。”

  “更何况,臣本就受非议,若臣真的让陛下去青州,不知又有多少人会怀疑臣勾结袁逆。”

  “臣不愿陛下为难。”

  刘协顿时忿忿不已:“皇叔难道不信任朕吗?朕岂会是听信谗言的昏君?”

  刘备凝声道:“陛下,流言可畏,不可不防啊!”

  “如今袁逆灭了公孙瓒,威震河北,必须集齐六州之兵方可应对。”

  “倘若陛下执意迁都青州而让六州相互猜忌,岂不是让袁逆有了机会各个击破?”

  “还望陛下顾全大局,切勿因臣一人而坏国家大计。”

  “颍川之地有山川之险,可号令豫州之兵,向南可号令荆州,向东可号令青徐扬三州,向北可号令兖州,”

  “陛下唯有以颍川为根基,集六州之兵抵挡袁逆,方可觅得胜机,再复光武之志。”

  刘协沉默。

  虽然刘协很想迁都青州,但刘备的利弊分析也不能不考虑。

  袁绍有三州之兵,而青州又无险可守。

  若青州只有刘备,还可以从容应对。

  可刘协去了青州,袁绍完全可以分兵进攻刘协所在的地方,继而打乱刘备在青州的布防。

  危险太大了!

  “皇叔不在朝中,朕难以制衡朝中的公卿大臣。”刘协憋了半天,说出了心里话。

  去青州的根本目的,是刘协想利用刘备来牵制朝中公卿,用朝中公卿来牵制刘备。

  刘协相信,只要认了刘备当皇叔,那么刘备就必然不会如董卓一般专权,也不会如张邈陈宫一般时常干涉刘协。

  刘备凛然道:“陛下何出此言?朝中公卿大臣,谁敢对陛下不敬?只要陛下一句话,臣立即奉诏勤王!”

  不论刘协怎么说,刘备都坚持一个原则不松口。

  坚决服从圣旨的诏令,但决不赞同迁都青州。

  刘协无奈,心中对马日也多了愤恨。

  “皇叔还是忌惮流言!”

  “都怪马日这奸贼,否则朕肯定能去青州。”

  “如今皇叔恐惧流言,是绝不会赞同朕迁都青州了,可恶啊!”

  刘协不怪刘备,毕竟刘备兴致勃勃来献礼,结果马日诬陷刘备勾结袁绍有图谋刘协之心。

  这是个人都会有怨气!

  再加上这洛阳的流言,刘备哪里敢在这个时候提议迁都青州?

  刘协怪的是马日,怪马日为了一己私欲轻信流言,害得刘协不能顺利迁都青州。

  有些忿忿的出了太庙,刘协话也不多说,招呼近臣起驾回宫。

  “显谋,我似乎惹陛下不快了。”刘备将太庙中发生的事,简明扼要的给郑平陈述了一遍。

  郑平轻轻摇头,判断道:“使君多心了,陛下要恨,恨的也应该是马日。”

  “使君献传国玉玺一事,很快就会传到袁绍耳中,为了避免意外,还是尽快让陛下迁都颍川吧。”

  “虽然曹操这个人,算不得什么好人,但颍川之地山川险要,又跟河北隔了个兖州,袁绍想打颍川,得先越过兖州。”

  刘备点头:“要让陛下迁都颍川,仅有曹操支持还不行,还得说服张邈、陈宫和吕布。”

  “只要说服了这三人,其余公卿不足为虑。”

  真正能影响迁都的,目前也就刘备、曹操、和张邈三人。

  其余公卿哪怕嘴上喊得再欢,也是影响不了迁都的最终决定的。

  郑平轻摇羽扇:“张邈和陈宫一个是司徒一个是尚书,想说服他们去颍川几乎是不可能的。”

  “吕布倒是可以考虑下。”

  “使君可给吕布送一个拜帖,今夜就去大将军府会会吕布吧!”

  “毕竟,吕布曾经跟子干叔父合力诛董,与我等之间也能有些情义牵涉。”

  “说服了吕布,即便陈宫和张邈不想迁都,也由不得他们了。”

  “正好可以在颍川留下一个可以制衡曹操的人。”

  “总不能好处都让曹操给占了。”

第292章 布局颍川,刘备游说吕布

  洛阳城南。

  一处新修缮的府邸,便是建威大将军吕布的居所。

  洛阳残破,能寻到一处容身且宽敞的府邸已是不容易。

  秋冬多寒。

  吕布在院中燃起了火堆,炙烤着新宰的肥羊。

  除吕布外,张辽、成廉、魏续、宋宪和侯成六健将亦是围火堆而坐。

  这六将都是吕布在并州军中的亲信,追随吕布多年,皆是骁勇善战之辈。

  虽然是有称号的建威大将军,但吕布面对朝中的局势变化却没有应对之策。

  不论是长安的局势变化,还是如今洛阳错综复杂的局势,都让吕布感到一阵阵的心悸。

  直觉告诉吕布,这洛阳很危险。

  尤其是今日刘协于太庙拜刘备为皇叔,更让吕布感受到一阵危机。

  这建威大将军还能当多久,吕布心中是迷茫的。

  张辽六将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吕布,只是静静的围坐火堆旁,陪着吕布炙烤肥羊。

  沉闷间,仆人来报:“温侯,皇叔送来拜帖。”

  刘备?

  吕布讶异的抬头,接过仆人手中的拜帖。

  一扫拜帖的内容,吕布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欣喜,目光落在拜帖上“人中吕布”四个字上久久不能移开。

  “玄德不愧是卢公门人,知本侯之心啊!”吕布哈哈大笑,心中的郁闷之气也减少了大半。

  魏续见状,连忙问道:“温侯,刘备要来做什么?”

  吕布捋了捋美髯,大笑道:“玄德念及本侯昔日曾跟卢公一同诛董,特来一叙。诸位,这肥羊得等到玄德来了再吃了。”

  张辽若有所思:“征北将军白日才被陛下拜为皇叔,晚上就来拜访温侯。辽以为,卢公旧事是假,跟温侯谈利是真。”

  吕布点头:“不管刘备是什么来意,必然都是有求于本侯。尔等稍后,不可多言。”

  不多时。

  刘备携郑平、赵云和孙策到来。

  一见吕布,刘备就热情的迎上:“坊间有言,人中吕布,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啊!”

  吕布见刘备态度真诚不似作为,亦是热情迎道:“玄德过誉了,本侯不过五原一勇夫,侥幸得到陛下赏识,比不得皇叔出身尊贵。”

  刘备大笑:“奉先兄切勿妄自菲薄。备早年间,也不过是涿郡一刘氏子,家境贫寒,只能靠织席贩履谋生,也谈不上尊贵。”

  虽然都是客套之语,但吕布对于刘备的好感却是直线飙升。

  都是北方边州出身,刘备和吕布都有边州的豪迈之气,这短短的几句话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烤了羊肉,又岂能少了好酒。”刘备招了招手,陈到就将仙人酿端上。

  亲自给吕布斟了一樽仙人酿,刘备递上道:“奉先兄,尝尝这青州的独门秘酿,正适合驱逐秋冬寒气。”

  吕布一见这清彻如泉的仙人酿,这酒瘾就已经按捺不住了。

首节上一节341/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