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87节

  曹操又有些后悔,若是能早一点得知吕布擒了马超,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若曹操生擒了马超,别说换人质了,曹操能布计让马腾弃城而逃。

  逢纪这招,其实是在冒险。

  赌的就是曹操没来,吕布不会想太多。

  “逢纪这厮,欺负吕布有勇无谋。”

  “如今吕布被逢纪设计逼退,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整顿许都城防。”

  “许都难以攻下了。”

  曹操暗恨。

  本来吕布来打许都,就是为了打逢纪一个措手不及。

  结果吕布却中了逢纪的算计,忘记了原本的军事目的。

  “去邺城的使者怎么还没回来?”

  曹操再次皱眉。

  在马腾韩遂逢纪拿下许都后,曹操就遣人去质问袁绍。

  但一直未有消息传回。

  “或许,使者被刘备拦截了。”郭嘉猜测道:“明公,恐怕我等都中了郑平的算计了。”

  “逢纪回出现在洛阳,并擅自说服马腾韩遂进攻许都,必然是受了郑平的蛊惑。”

  “嘉现在最担心的,是袁绍可能会走河内郡出兵许都,增援马腾韩遂。”

  曹操吃了一惊:“奉孝以为,本初会反悔?”

  郭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袁绍既然跟明公议和了,通常而言是不会反悔的。可如今马腾韩遂占了许都,袁绍心中必然会再次权衡利弊。”

  “而这个时候,若刘备出兵攻打魏郡,袁绍就不得不撕毁跟明公的议和了。”

  如郭嘉的猜测一般。

  此刻,袁绍在黎阳的大营,遭到了关羽的奇袭!

  镇守黎阳大营的淳于琼,落败而逃。

第325章 四路并进,袁绍决意南征

  黎阳大营的淳于琼,原本是曹操退出魏郡后,临时驻扎的。

  淳于琼跟曹操也是老相识了,在曹操和袁绍议和后,淳于琼在黎阳大营几乎就没怎么戒备,每日里就是饮酒作乐。

  正常而言,刚刚议和,又怎么可能会有人来进攻黎阳大营?

  然而,淳于琼压根没想到,袁绍跟曹操议和了,可这跟刘备有什么关系呢?

  当关羽奇袭黎阳大营的时候,淳于琼整个人都是懵的。

  整个黎阳大营,两万人防守的军事重地,被关羽五千人就给击破了。

  当灰头土脸的淳于琼返回邺城,告诉袁绍黎阳大营被关羽攻占时,袁绍都以为淳于琼在说梦话。

  占据地利,又有两万兵马驻守的黎阳大营,轻易就被关羽攻占了?

  当听到淳于琼说喝了点酒的时候,袁绍气得当场就要将淳于琼给斩了。

  喝了点酒就能丢掉大营?

  那叫喝了点?

  必然是酗酒过后,酩酊大醉,被关羽打了个措手不及,导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两万黎阳大营的将士乱作一团。

  “这刘备,到底在想什么?”

  袁绍很不能理解。

  先是跟颜良在成平死磕,斩了颜良;在曹操退兵后,又抢占陈留将曹操拦截在东郡,一副要问罪曹操的模样。

  在马腾韩遂攻下许都后,又放曹操回许都,然后在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情况下奇袭黎阳大营。

  这漂浮不定的战术目标,让袁绍对刘备的真实目的猜不透摸不着。

  袁绍同样不能理解的是,明知议和了,马腾韩遂还要继续进攻许都,这等于将议和瞬间撕掉。

  想到审配替逢纪求情的信,袁绍对逢纪又多了几分恨意。

  “必然是逢纪这厮,煽动了马腾韩遂进攻许都。”

  “早不攻晚不攻,偏偏在本将跟孟德议和后再攻,这不是故意让孟德跟本将敌对吗?”

  “好好的分化之策,就因逢纪这厮,让孟德被迫跟刘备再度联手。”

  “腐儒坏本将大事!”

  袁绍现在很烦躁。

  袁绍一烦躁,就不想玩套路了。

  “子远,本将不想再等了!”

  “既然许都已经被马腾韩遂拿下,本将决定,征调幽、冀、并、乌桓三部和匈奴部各路大军,直接南下跟曹操刘备决战。”

  “再遣人去许都,让马腾韩遂杀了刘协。”

  “刘协一死,那些拥立刘协的南州士族,必然会因此迷茫、恐慌。”

  “只要本将赢了曹操刘备,这些人就得屈伏于四世三公袁氏威名之下。”

  “天下,指日可待!”

  反正许都已经拿下来了,还管什么承认刘协是正统的事?

  袁绍准备再次将河间王刘陔这个死人拉出来当旗号。

  至于之前的传檄?

  兵不厌诈,再传檄是河间王刘陔是诈死就行了。

  原本三州各县,对袁绍承认刘协是正统就感到疑惑,再得知是诈死夺许都,三州各县,只会拍手叫绝。

  许攸没有反驳。

  坐山观虎斗的前提,是曹操和刘备能厮杀。

  然而因为逢纪煽动马腾韩遂,擅自夺了许都,导致袁绍跟曹操彻底站到了对立面。

  刘备多奸诈啊!

  一见许都被夺,立马让出陈留让曹操去打许都,为了表示对曹操夺回许都的支持,还派关羽来打黎阳。

  这就好比:

  曹操跟刘备本来玩的正嗨,袁绍跑过来跟曹操说“跟我玩吧,刘备是坏人”,然后曹操就抛弃了刘备去跟袁绍玩,结果刚抛弃刘备就被袁绍背刺,偏偏这个时候,刘备又回来把袁绍揍一顿替曹操出气。

  刘备这是好人做到底了!

  袁绍想要再在曹操面前装好人,已经不可能办到了。

  为今之计,不能让曹操刘备互斗,就只能提前拉开决战序幕,避免时间拖久了,让曹操和刘备对南部各州的掌控力更强。

  若是拖着不决战,许都的马腾韩遂逢纪也会成为一支孤军。

  若这支孤军被击败,刘协的声望会再次提高,曹操又嫉恨袁绍背刺,同仇敌忾的心思会更强。

  到那个时候再决战,袁绍的压力会更大。

  “明公若要决战,可兵分四路。”

  “一路由高干汇合匈奴突骑,走河内入颍川,增援马腾韩遂。”

  “一路由袁熙汇合乌桓骑兵,走渤海入青州,攻刘备的临淄城。”

  “一路由袁尚汇合成平的审配,夺南皮入平原,进攻泰山郡,配合袁熙夺青州。”

  “一路则由明公亲率,夺回黎阳大营,渡河入濮阳,牵制刘备主力。”

  “最后,四路兵马会师兖州,则可彻底将曹操和刘备绞杀!”

  许攸很快就给袁绍制定了决战的策略。

  没了反对的人在,许攸献策,现在可以肆无忌惮。

  若有逢纪、郭图等人在,估计还会对许攸的四路并进挑三拣四,各种挑毛病,最后不了了之。

  袁绍拍手称绝:“子远之谋,甚妙啊!四路并进,看那刘备如何应对!”

  兵多就是任性!

  这是袁绍最大的优势。

  似那种聚百万大军于一处的方式,许攸是最为不屑的。

  有多线作战的能力,为何非得聚兵一处?

  不是谁都有指挥数十万大军的能力的!

  若无韩信一般的指挥力,数十万大军聚在一处,就会形成“兵多而不整”的劣势局面。

  粮草的运输和消耗,也会造成极大的弊端。

  许攸自知没有这个指挥力,也知道袁绍麾下无一人有这样的指挥力,故而将兵力分散,化为四路兵马。

  如果算上马腾韩遂那支,其实是五路兵马了。

  如此一来,指挥的压力就变小了。

  很快。

  袁绍就开始传檄三州及乌桓和匈奴,征调兵马积极备战。

  这几乎不加掩饰调兵遣将,很快就传到了刘备耳中。

  “四路并进,好大的手笔!”

  “袁绍这是要南下决战,一战定胜负了。”

  袁绍兵分四路,着实对刘备有不小的压力。

  但对于郑平而言,这样的局面早已推演了上百次。

  青州八营,属于精兵营。

  这是刘备最精锐的兵力,也是可以随时征调的机动兵力。

  但这不意味着,青徐扬三州,就只有四万兵马。

  只不过大部分的兵力,都用于驻守各地城池关隘。

  袁绍能征调北部三州和乌桓匈奴的兵马,刘备同样能征调南部三州和山越的兵马。

  “可授青州别驾荀攸,为青州都督,统辖青州各郡国兵马,授其便宜行事之权,抵挡袁熙和乌桓兵。”

  “可授徐州别驾田丰,为徐州都督,统辖徐州各郡国兵马,授其便宜行事之权,令其北上抵挡袁尚和审配。”

首节上一节387/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