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89节

  袁绍的四路大军,也相继南下。

  袁尚先一步率兵抵达成平。

  由于刘备已经不在南皮驻军,袁尚轻易拿下了南皮城。

  这让袁尚多了几分得意,以为刘备不敢跟自己打。

  “审先生,我等不如直接打临淄如何?”袁尚不太满意袁绍的调令。

  凭什么袁熙去打临淄,而自己只能打泰山?还要配合袁熙夺青州?

  袁熙,小妾子罢了!

  审配自然知道袁绍几个儿子之间的矛盾,略思一阵,道:“尚公子不可落人口实。此次调兵,必然是许攸所为。”

  “许攸一向不喜欢尚公子,谭公子又去了辽东,故而许攸想要示好熙公子。”

  “尚公子,可不要小觑了袁熙,明公也是庶出。”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啊!”

  审配这谗言十分巧妙,巧妙得让不知内情的人看不出这是谗言。

  毕竟,审配不仅没有破坏许攸的部署,还在力劝袁尚不要意气用事。

  只不过,这会让袁尚恨上许攸。

  袁尚果然受了蛊惑,对许攸颇为恼怒:“又是这个眼高于顶的家伙!仗着跟父亲自幼相识,从不正眼瞧我!”

  “待父亲击败曹操和刘备,定要让许攸知道,谁是主谁是臣!”

  审配暗暗冷笑。

  若不是遭到众人反对,许攸都是直呼“本初”的,又岂会向袁绍的儿子低头?

  说服了袁尚,审配便开始调兵遣将。

  走南皮去泰山郡,中间得经过平原国。

  但袁熙同样要经过平原国才能去打临淄城。

  想到这里,审配决定等袁熙抵达渤海郡后,再南下。

  如此一来,就可以借袁熙来吸引青州的兵力,奇兵南下泰山郡,打应邵一个措手不及。

  由于袁熙要汇合乌桓骑兵,这南下的时间就晚了些。

  不过袁熙这次南下,带的都是骑兵,行军速度更快。

  两日后,袁熙抵达渤海城,遇到了审配的信使。

  对于审配的心思,袁熙心知肚明,但也没点破。

  一开始,袁熙以为自己不受袁绍待见,直到袁熙当了幽州刺史,还负责维系乌桓三王的关系,袁熙这才明白袁绍的良苦用心。

  毕竟袁绍也是庶出子,又岂会真的不把袁熙当儿子看?

  “回去告诉袁尚,平原国的兵马,本刺史自然会抵挡,一个只会跟在父亲身边摇尾乞怜的废物,也就配去打个小小的泰山郡了。”

  袁熙生怕信使记不住,还让信使当面背诵一遍,让其原原本本的转述给袁尚。

  信使心中那个苦啊!

  这回去,还有命吗?

  我就是个小小的信使啊!

  信使万念俱灰的返回南皮城,将袁熙的话转述。

  袁尚听完,直接愣了半晌。

  随即,袁尚拍案而起:“本刺史要去打临淄,谁也不要拦!”

  相当于袁谭和袁熙,袁尚因为年龄最小所以也最得袁绍喜欢。

  袁尚也机伶,知道如果跟袁谭和袁熙一样远离袁绍,这感情会疏远。

  毕竟这优点,得让袁绍看见才叫优点。

  要是看不见,哪怕再优秀也抵不过一句谗言。

  这也是袁尚的生母刘夫人教的争权之道。

  然而,现在袁尚的小心思,被袁熙无情戳破,甚至还被骂成只会摇尾乞怜的废物。

  袁尚如何能忍?

  得知袁尚又要犯浑,审配连忙来劝:“尚公子,切勿中了袁熙的激将法!”

  “若尚公子去打临淄,袁熙必然会视尚公子和临淄城守兵为鹬蚌,他好在后面当渔翁。”

  “尚公子徒作嫁衣了!”

  “若赢了还好,倘若败阵,岂不是让袁熙再有机会去夺泰山郡?”

  “如此一来,袁熙就立大功了!”

  审配苦口婆心,好说歹说,才劝住袁尚。

  袁尚狠狠道:“袁熙小儿,欺人太甚!待本刺史拿下泰山郡,必夺青州!”

  袁绍的两路大军南下,荀攸和田丰两个临时任命的州都督,亦是迅速的调兵遣将,北上构建拦截阵线。

  两人虽然都是文人,平日里负责政务,但不论荀攸还是田丰,都是军政双精的六边形战士。

  统兵对两人而言,跟平日里处理政务没有太大的区别。

  统兵作战,在于将之调遣。

  调遣军中武将和调遣州府文吏,很多地方其实都是相通的。

  这也是为何,很多精通内政的文人,掌军也是一把好手。

  因为这些文人,懂得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以正兵稳扎稳打的破敌就可以了。

  管你什么阴谋诡计,我就一个字:

  稳!

  用兵之道,有正就有奇。

  荀攸田丰因为所将之兵不是精锐,所以求稳。

  但在兖州的郑平,却没兴趣跟袁绍稳扎稳打。

  袁绍半个月内在魏郡聚集了十万兵马,就想利用兵力优势,牵制刘备的主力兵马,给其他三路争取会师的时间。

  许攸给袁绍准备的策略很简单。

  步步为营!

  主打的就是一个,兵多将广甲胄齐全,不需要跟刘备玩阴谋诡计。

  不得不承认,许攸充分的利用了袁绍的兵力优势,又暂时规避了袁绍兵多而不整的劣势。

  兴平二年,冬十二月。

  郑平在东郡虚设旗帜,亲率破军营、锐士营、先登营、白袍营和射声营,配合东平国高顺的陷阵营,趁着袁尚跟应劭和田丰对阵的时候,忽然出现在袁尚军背后。

  关羽阵斩袁尚军大将韩猛,袁尚大败而归。

  击败袁尚后,郑平又自五营兵马中挑衅了五千精锐骑兵,以赵云孙策为将,趁着黄河水面短暂的结冰期,一夜之间出现在清河国。

  清河国本就败过一次,见郑平率军再来,大部分的城池直接就降了。

  得知消息的袁绍大惊失色,连忙遣文丑率兵去救清河国。

  然而文丑尚未抵达清河国,郑平已经率军出现在了钜鹿郡,直接劫了袁绍的军粮为己用。

  一个月内,郑平率五营兵马,先打清河国,再打钜鹿郡,兵马直上中山国。

  只打不守,以战养战。

  这疯狂的打法,直接将袁绍给打蒙了。

  不怪后方城池守不住,袁绍在魏郡聚集了十万兵马,袁熙和袁尚又分走了六万兵马,留在后方城池的,根本不是青州五营的对手。

  即便有善于守城的袁将在,也拦不住郑平这五千精骑。

  善守城?

  郑平直接不打绕道!

  能打就打,不打就换地儿。

  以“敌后战法”,配合“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思想,绕开袁绍在魏郡的兵力,在袁绍后方作战,零打碎敲地消灭袁绍的驻兵。

  郑平这招太损了。

  若不管郑平,郑平在袁绍的后方大肆攻城略池,劫掠物资,造成军民恐慌。

  若去管郑平,袁绍就得分兵去追,还得派骑兵去追!

  可郑平太奸了!

  兵多了,郑平直接避战而逃。

  兵少了,郑平反过来就将袁绍的兵给埋伏了。

  如闪电般的穿插战术,毫无逻辑的行军路线,让袁绍的骑兵如坠云雾,被牵着鼻子到处走。

  时不时还有骑兵被消灭,连大铠都被夺走了几十副。

  中山国。

  郑平率骑兵来到了甄氏的庄园。

  刘备初任青州刺史的时候,就举荐了甄尧为茂才。

  不过甄尧家大业大,并未去青州上任。

  见郑平出现在中山国,甄尧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郑军师,你为何会在此处?”

  “你不是自兖州跟袁绍决战吗?”

  甄尧揉了揉眼睛去,确定自己没认错人。

  郑平摇扇而笑:“用了些小伎俩,给袁绍添些麻烦,这次来中山国,是希望甄氏能借点粮草。”

  甄尧不假思索:“郑军师想要粮草,可在庄内自取。”

  郑平轻笑而问:“甄氏若让青州的兵取了粮草,袁绍问罪了,又当如何?”

  甄尧顿时愣住。

  刚才口快,只是答应了让郑平取粮草,却是没想过袁绍问罪的事。

  郑平很快就给了甄尧方案:“这一路上,我等都是以战养战,一路打劫袁绍的军仓,既然来了甄氏,亦不能例外。”

  甄尧很快反应过来:“郑军师妙计,如此一来,甄氏亦是受害者了。”

  顿了顿,甄尧又道:“郑军师,既然这粮草都抢了,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首节上一节389/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