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07节

可任何制度,都会随着时间走形。

后世的明朝卫所,已经彻底荒废,兵源越来越不堪不说,很多底层士兵,竟都成了百户千户等军头的家奴!

帮军头种田种地干私活,就是没有训练武力。甚至连吃饭都吃不饱,饿死无数!

指望卫所的战斗力,自然是虚妄。

朱高煜看出这一点,也正好借着今天 机会,帮大明解决这一顽疾,帮皇爷爷擦一下屁股。

“卫所,军屯……”

“好大孙说的有道理,还真可以这样处置!”

“将来在新大陆,多给他们分点田地,也算是对得起,当初跟着咱打一场天下了!”

朱高煜对于卫所兵,还是有感情的。

这样处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好大孙,你继续说!”

“迁移百姓,又该怎么做?”

朱高煜吃了几颗葡萄解渴,才不疾不徐,继续开口。

“皇爷爷,迁移百姓就更容易了。”

“每名百姓,将获得百倍的土地,用来耕种,成为这片大陆上的地主。到时候愿意前去探险的人,肯定会很多。”

“虽然到那么遥远荒凉的地方,彻底与家园断开联系,还是非常让人为难。但是,回报也相当惊人啊!只要能活着抵达这片大陆,所获得的回报也极其丰厚,土地根本就分配不完,想种多少地便种多少!”

移民迁移百姓,只要舍得给好处,还是有大把大把生活贫苦之人,愿意出去搏一搏的。

而对大明百姓来说,最大的好处,便是土地了。

在这大明的土地上,想从普通老百姓,变成地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可若愿意追随大明船队,前往这片大陆开荒,人人都可以变成大地主。心动的老百姓,绝对不会是少数。

只要肯给每人一百亩地,别说美洲了,就是月球火星,都有的是人肯来!

而偏偏,美洲新大陆,别的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朱高煜甚至什么都不用付出,只要一道圣旨,一个许诺,便有大批大批的底层百姓肯跟着乘船过来。

朱元璋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好大孙想的十分周到全面。

他目光炯炯,继续盯着朱高煜,满脸期待着他后面的话。

朱高煜也不含糊,舒了一口气,继续开口。

“三道政策,最后说囚犯。”

“大明的囚犯有数万之多,很多地方的牢房里,都快关不下了。他们大多都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一时冲动,触犯到了王法。”

“他们罪不至死,但也不能轻易放了,免得有损大明律法的尊严。可继续关在牢房里,也是浪费粮食!”

“不如免除他们的罪责,将他们一股脑都送到新大陆,去开荒种地,重获新生!”

第二百九十六章让大明百姓扎根

最后一条流放囚犯,古今中外都有例子。

唐宋时期,中原王朝天天搞流放岭南,最终让两广之地有了足够多的人口,逐步同化为汉家地盘。

后世的新西兰,澳洲,也都是流放囚犯的地方。

让没有犯下必死之罪的囚犯,去边疆殖民地生活,为国家开疆拓土,也是一种恕罪了。

“有道理,军屯,移民,流放囚犯!”

“这三策总结得妙啊!”

“论治国,好大孙,咱也不如你啊!”

朱高煜对朱高煜大加称赞,眼中满是欣喜。

这些结论,他提不出什么意见,都是十分实用之策。

“有了足够多的百姓和人口,只要把荒地开出来,种上粮食,他们就算在这片大陆扎下根了!”

“到时候等他们生下儿女,就算赶他们走,他们也不肯走!”

华夏百姓对土地的热爱是,会深入骨髓的。

不论到了什么地方,都要想方设法的种点东西。哪怕是在高楼上的花盆里,也要种几颗菜!

而一旦种下东西,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这片土地扎下了根,将其当成了第二个家乡。

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片新大陆,必将永远变得大明的国土!

“皇爷爷,正是这个道理!”

“只要能种东西的地方,都是我大明百姓的家!”

“新大陆这片沃土,不仅能大片大片的种粮食,还可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用来与大明本土吗贸易!”

“首当其冲的,就是棉花!”

“棉花可以用来纺织棉线,织布做衣服,还了做棉鞋棉被,帮人抵御寒冷,价值十分重大,甚至比苎麻还重要!”

“华夏神州的地方,都是百姓的口粮田,是不舍得用来种棉花的,若是让新大陆大面积种植,然后推动两处地方进行贸易。”

“不仅可以为我大明带来无尽的棉花棉布,还能保持两地的联系,时期不至于断绝沟通,断了感情之线,可谓是一举多得!”

朱元璋听完之后觉得可行。

朝廷的号召,加上开荒的口号,必然会有大量的百姓愿意前往新大陆。

而大明王朝急缺棉花等经济作物,棉花又是耐储存的物品,可以鼓励百姓在这片大陆上广泛种植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再用船只运回来,为大明王朝提供原材料。

甚至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直接建立新的作坊,生产成品棉布,运回大明。

大明朝的土地非常的紧张,都要用来种粮食。根本没有多余的土地来种各种经济作物。但是在这片陆地上种植就可以了。

反正都是无主之地,大片大片的荒地,根本开发不完,根本在意到底是种植粮食还是种植棉花。

只要有的种,有收获,百姓们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过,就会安心的再次安家落户!

“棉花不是个稀奇东西,但咱还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大的用途!”

“好大孙,你这个计划很好,肯定会得到百姓认同的!”

朱高煜淡淡一笑,他可是知道,后世的棉花纺织品贸易,到底有多么大的规模,养活了多少人。

而且,他的目的还不止于此。

棉纱纺织,更是纺织机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等在新大陆种植出了足够多的棉花,人工纺织不过来,必须用上蒸汽机等机器,那时候,历史的车轮一旦滚动起来,就会形成不可阻挡的大势!

“皇爷爷,种植棉花的重要性,甚至比粮食都重要!”

“我不仅会让大明的移民,在新大陆种棉花,还会雇佣招募当地的土著,也一起来种!”

“如此,只要他们肯听话,我们给吃的给喝的,甚至可以给工钱,帮他们建房子!”

“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驯化,乃至同化新大陆的土著,再利用通婚等等政策,将其彻底同化成我们的一部分!”

“有了新大陆的原住民,我大明就相当于一下子多了几百万的人口!”

“开发新大陆的进度,也可以快上不少!”

朱元璋非常的兴奋,越听眼神越亮。

今天朱高煜说的种种手段,他都是闻所未闻的。但越想却越觉得有道理,可以实行。

要是多管齐下,用心治理,用不了多久,原本一片荒芜的新大陆,就可以变成只属于大明的天府沃土!

“好大孙,你见解独到,眼光远超常人,连咱也自愧不如啊!”

“咱选你当监国太孙,果然没有选错!”

这个好大孙,果然是治世能臣,千古圣君啊!

竟然这么轻易,就将一片不比大明本土小的广阔陆地,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忍不住连连夸奖,让朱高煜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皇爷爷,你再夸我就要得意忘形了!”

“还是先把今天说的这些,都整理成册,准备到时候实行吧!”

两人继续在朱府小院中,对着地图,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

这一次出海航行,不但要带上大量的水军,还有囚犯,更要呼吁大明百姓,参与到新一轮的开荒行动当中。

除此之外,还要带上大量的官员以及工匠,用来建立城邦和秩序。

要在完全空白的大地之上,建立起这么多的城池,所需要的工匠数量是极其恐怖的,而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天工学院了。

虽然学院开办还没有很长时间,只有三个月时间。但是有一部分成绩优秀本身就有很好基础的学生已经会不少东西了。

最起码的读书识字,简单的算数计算,都是会了的。

放在新大陆,怎么也算是个人才,有不小用途了。

朱高煜决定,让这成绩最优秀的前10%的学生先行前往。后面成绩一般的学生再等后面几轮的航海。

“幸好我找早有准备,先一步建造了天工学院!”

“不然一时之间,要找这么多可用之人,还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不是大明找不到读书识字的人,而是过去这些人,都是儒门书生。

让他们考科举可以,让他们千里迢迢出海,去遥远的新大陆?

做梦吧!

还是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天工学院学生,才可堪一用!

第二百九十七章取名东唐

朱高煜和朱高煜商量了半天,终于理清楚了对新大陆的开发规划。

望着眼前厚厚一摞的文稿,两人都是漫漫的成就感。

“好大孙,这件事做成,咱爷孙也算是为华夏神州,开拓无尽疆土了。”

“后世青史之上,足以流芳千古!”

“咱老朱家的所有祖宗,都会光耀,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会因此享福!”

“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朱元璋异常高兴,拍着朱高煜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欣慰。

还有什么功劳,能够比得上帮华夏神州,再开一片广大的生存之地?

要是真正完成这个目标,别说秦皇汉武了,就算是上古的三皇五帝,神农轩辕,也不过如此!

后世之人,一定会把他们爷孙,都当做神仙圣人来祭拜,他们的地位,将比肩炎黄二帝!

首节上一节207/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