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42节

只是,所有人都默契的没去搭理还瘫坐在地上的朱允。

他们都明白,朱允的储位已经彻底飞了,那最好还是别牵扯上了吧。

走出奉天殿的众人被阳光一照,不自觉的就抖了抖身子。

刚刚不觉着,这会儿才感受到身上黏黏糊糊的,原来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在朝堂之上出了两身汗了。

没人在这个当下再去议论什么,所有人心中都一个想法,赶紧走!

倒是气势汹汹的走到后殿的老朱,在灌下一大杯茶,然后砸了几个杯子以后,终于消停了。

坐在那儿生了会儿闷气以后,看着眼前那一大叠奏章,原本最是勤政不过的朱元璋莫名的觉着格外厌烦。

干脆,直接一挥手道:“替朕更衣,咱出去逛逛去!”

一旁低眉顺眼的内侍们听到这吩咐才松了口气,赶忙上前帮着老朱忙活了起来。

他们伺候在老朱身旁,其实这几天已经摸到个规律了。

那便是只要皇爷出去走上一遭,那心情必然要好上不少。

眼下皇爷被那帮子朝臣们气得上头了,还是赶紧出去的好,不然待会儿就得宫里的下人们遭殃了。

老朱换好衣服后,背着手溜溜达达的来到了宫门口,打眼就看到了早就换好了便装的老四,正站在那儿等着呢。

这让今天受了一肚子气的朱元璋终于舒服点了。

“不错老四,你小子终于知道勤勉二字怎么写了!”

“还是你小子贴心啊!”

“走走走,咱们还是去老地方,赶紧走!还能多吃两口!”

说完就拉着朱棣主动上了一旁早就准备好的马车。

父子俩刚刚落座,马车便轻车熟路的朝着郊外驶去。

朱元璋没去管马车,那自有蒋等人照应,些许小事不用他操心。

他这会儿正在看老四呢!

嘶~

以前标儿在没觉着,如今标儿不在了,再一看的话,老四确实比那个读书读傻了的混账强不知道多少啊!

最要紧的是,老四有个好儿子啊!

若真是老四继位,那将来高煜大孙儿便能再续我大明一朝了。

祖孙三代雄主,何愁我大明不兴?

就冲着咱那大孙子,老四这小子都得给咱当个太子啊。

尤其是一想到老四那向往封狼居胥、重视军伍的性子,老朱面上也柔和不少。

只是,他脸色这么一变,朱棣心里慌了啊。

老爷子这是咋了?

看我的眼神为啥这么不对呢?

是不是又有啥事儿等着咱呢?

不怪朱棣疑神疑鬼,实在是这些年朱元璋在他面前威势太重了。

他一见朱元璋比老鼠见了猫还不如,连跑都不敢跑,就光在那儿瑟瑟发抖了。

朱元璋轻轻一巴掌拍在了朱棣肩上,拍得朱棣猛然一抖,却听到朱元璋轻轻夸赞道。

“老四,今天机灵了啊!”

“都知道提前到门口等咱了!”

“做得好!以后记得多顺着咱一点,咱反正没多少活头了,还不得让老子过几年松快日子?”

朱元璋这话把朱棣说得头皮直发麻。

老爷子这话到底啥意思啊?

莫非是说我不该有啥小心思,这几年老实一点?

还是说高煜那孩子那儿的事情终于犯了忌讳了,让我盯着点,别闹出事儿来?

到底啥意思啊?

总不能真是夸我吧?

朱棣这会儿真有心直接问一句老爹你啥意思,可他不敢啊!

最终,他只能装作听话的挤出一脸笑容赶忙答道。

“父皇放心,儿臣以后少犯浑,多听您的话,不让您操心了!”

听到老四这番表态,朱元璋心情也不由得好了不少。

没想到,老四这孩子还很挺听话的,以前倒是没怎么发现啊。

嗯,得多培养培养才行!

第五十九章 五禽戏

清早,昨晚体验了一把宿醉的朱高煜,正一脸严肃的站在院子当中练起了久违的五禽戏。

这玩意儿如今可是难寻了。

要不是当初他又是派人外出探访又是广撒银钱的,这正宗的五禽戏还真到不了他手上。

作为东汉末年一代神医华佗根据导引养生术归纳创新而来的五禽戏,在养生一道上可是真有效果的。

之前这种效果更多的还是靠着水滴石穿的锻炼才能看到效果。

当初朱高煜好不容易从一位传承许久的老医师手里花了高价学得这门五禽戏之时,倒也练了整整三年。

那段时间确实身子骨好了不少,尤其是前身是个病秧子,就是靠着五禽戏和食补才慢慢把身体调养了回来。

不然,如今的他那就不会是如今这个模样了。

但好处固然有,但谁骨子里还没点懒劲?

尤其是这五禽戏,只有养生功效,既不能增肌也不能抗敌,甚至那动作连耍帅都做不到。

故而随着身体保养到位以后,朱高煜就把这玩意儿束之高阁了。

可昨日里那场大醉,让朱高煜再次警醒了。

不行,这还只是喝酒就有些扛不住了,那以后身边多上几个漂亮小姐姐怎么办?

那不得天天六味地黄丸当饭吃?

然后四五十岁的时候就只能捂着腰杆空流泪?

那怎么行?

于是一遭警醒的朱高煜秉承着“喝美酒、睡美人”的美好愿望,一板一眼的练起了其实早就烂熟于心的五禽戏。

等到大半个时辰过去大日高悬时分,朱高煜才终于收功看向了一旁早就等候多时的管家老张。

老张是他当年第一次外出时顺手救下来的一个落魄秀才。

原本想着救了人那么留下点银钱,让人自己过活就是了,没想到老张居然死活要跟着他,说是没其他亲人了也不是读书种子,还不如入府。

既是报恩也是混口饭吃,总比以前朝不保夕要好。

朱高煜当时倒也没拒绝,只是把他放在外围观察了整整一年,然后才慢慢纳入麾下。

谁曾想,老张这人读书不怎么样,但或许是因为出身寒门的缘故,对钱财格外的敏感对俗务也颇为通彻。

尤其是被朱高煜教育了几番以后,就一路爬上了朱宅管家的位子。

只不过,朱宅可不止他一个管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一摊子负责的事务,老张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

至于为什么是管家而不是直接命名为管事,其实跟后世一些公司没有业务员只有业务经理差不多一个道理。

走到老张身旁,接过老张笑眯眯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随口问道。

“等了半天了吧,到底何事让你一路赶回来?”

老张似乎永远都在笑一般,顺口就答道:“回少爷,之前外出的船队又回来了。”

“此次出行因为还是老地方,倒没找着什么稀罕事务,只是挣了该挣的那一笔罢了。”

“老夫这次赶来跟少爷汇报的其实主要还是江南一带的事!”

朱高煜闻言点点头,一边朝着前面走,一边问起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新发下去的农具都学会怎么用了吧?”

“别又跟之前一样,好不容易弄出来的新东西都到了他们手上了,却当棒槌用,白糟践好东西了!”

老张似乎也想起了以前的趣事,嘿嘿一笑道:“这次当不会了,再有那样的蠢事儿,那高家兄弟估计能一头撞死自己,毕竟丢脸的事儿干一回已经难得了,再来一回他们兄弟俩就真没脸了。”

想着替自己在江南一带负责的高家两兄弟当初的蠢模样,朱高煜也不由得笑出了声。

那两兄弟都是对他忠心到极点的人物,若是交代他们办的事儿,就是豁出命去兄弟俩也得咬牙办好。

可偏偏脑子没其他人那么灵活,有些死板,故而上次出了大洋相。

这不老张这人就一直记着呢,每次见着面了都要嘲笑一二。

主仆二人又聊了聊海外、江南的一些布置后,朱高煜感叹道:“老张,海外之事都是你负责的,你可要多留个心眼。”

“海外不仅是你我的退路,也是咱们将来所有谋划之中最重要的部分,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老张闻言认真的点点头,但忽然轻声问道:“老夫明白,只是少爷,若是大明严令禁海了咋办?”

“眼下虽然抓的没那么严,可实际上咱也是偷偷摸摸来的!”

朱高煜撇了老张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你这装模作样的给谁看呢?”

“当初说起起事的时候你都没含糊过,如今不过是区区一个禁海令罢了,你会怕?”

“再说了,小爷我连造反的活计都敢提前准备,禁海令又算的了什么?”

“你好好干你的去!”

老张闻言没皮没脸的嘿嘿一笑,不再言语了。

倒是有下人来报,说是朱高煜专门命人打造的铁锅准备好了。

朱高煜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赶忙吩咐道:“既然如此,那赶紧去挑上几只肥美一点大鹅给宰杀了,待会儿有两个大肚汉,咱得提前准备准备才行!”

下人没多问,赶忙下去准备去了。

倒是老张仗着亲近随口问道:“少爷,什么人值得你这么对待啊?咱们这儿可是几年难得来一个外人哪!”

朱高煜没直接说朱元璋等人的身份,只是随口笑着答道。

“倒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不过是两个聊得投契的忘年交罢了。”

首节上一节42/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