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第68节

  华阳夫人薨,这些楚人失去了庇护者。楚国被灭,楚人失去了自己的母国。

  但是他们并没有死去,他们只是潜伏在朝堂中,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他们的希望,便是寄托在扶苏的身上!

  为何秦以法家立国,讲究严刑峻法,偏偏扶苏却以仁善之名传遍天下?

  因为他学的并不是法家,甚至都不是儒家。

  这年头儒家弟子尚配剑,连孔子当年都有怒诛少正卯之事,便可知儒家从来不是依靠嘴巴上说服别人。

  扶苏言自己学的是儒家,然而实际上,他学的乃是老庄之道!

  老庄之道,乃是楚国国学!

  只有清静无为,方能铸就扶苏仁善之名!

  扶苏是秦宫博士教导出来的,楚人能够插手始皇帝长子教育,将老庄之道不为人知地夹杂在秦宫博士的教导中,其势力之大,可见一斑。

  而且,既然学的是清静无为,以仁善为本,若是楚地有人反秦,扶苏当如何?

  齐地有人反秦,扶苏又如何?

  天下皆反秦,扶苏又如何?

  他可有天下人反秦,便杀尽天下人之魄力?

  是故,若是扶苏为秦二世,不是大秦被篡为大楚,便是天下重新大乱!

  扶苏越是贤,越是仁善,便越会如此!

  他只知,天下战乱已久,民需休养生息。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始皇帝却知,天下一统方才九年不到,九年时间,尚不足以让天下人忘记他们的故国!

  若要休养生息,必须要在当代人尽皆老死,天下人皆生而为秦人之后!

  至少要行威权三十年!

  始皇帝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胡亥身上,只能希望胡亥能够不肖而肖!

  至于神仙灵蛟之事……

  始皇帝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意。

  “吾儿扶苏,不是狼子野心之辈!”他轻轻地开口。

  “他不曾欺瞒于朕,相反,纵使朕以威权迫之,他亦不改其志,犹欲为朕寻找神仙,求取不死之药!”

  或许是因为身体已经极度衰弱,同时觉得自己将死,始皇帝心中难得柔软。

  世人皆言始皇帝不喜扶苏,连扶苏自己亦如此想。

  然而天下又岂有不爱儿子的父亲?

  始皇帝从未不喜过扶苏,他只是每次见到扶苏之时,都警惕扶苏身后那隐藏的楚国恶灵!

  一个奋而勇毅,贤而仁善的长子,始皇帝亦视其为骄傲!

  只可惜……

  “朕为始皇帝!”

  “创开天辟地之功绩,建万世之基的始皇帝!”

  “朕不仅仅只是扶苏之父,亦是天下人之君父!”

  “吾儿扶苏虽既贤且孝,却不知,此时天下乱象已现!当此时,身为君父,自当一言九鼎,以安天下之心!”

  “既然已令天下杀尽方士之属,那便只能进行到底!”

  “不能为朕所用之方士,亦为妖邪!”

  “世界哪怕真有方士又能如何?朕令已出,万难收回!”

  “非朕不信,而是,朕不能信!”

  秦始皇目视远方,似是能俯瞰辽阔江山。

  “大秦疆域之内,朕信则有,不信则无!!!”

  秦始皇目光冷然,时值暮年,眼见自己寿元无多,又见江山易倒,还未稳定之际,已然彻底不信方士之流。

  即使是真有方士,亦应在大秦部下!

  “来人!”他陡然发出一声厉吼。

  “传朕喻令,神仙灵蛟之说,尽皆虚妄!”

  “令胡亥不可动摇,速速斩之!”

  “传令羯,命其带卫尉军返行宫,随朕出行!”

  “朕要亲至琅琊台,看吾大秦铁血悍卒,为天下斩妖!”

  ……

  当卫尉羯奉始皇帝命令飞速赶往琅琊行宫,准备护卫始皇帝出行时,琅琊台东侧,徐福正在攀爬。

  琅琊台三面滨海,仅有西北侧与陆地相连,徐福所在的东侧则是一处悬崖。

  悬崖颇高,足足有十几丈,爬上去便到了第一层山道之所在。

  而且悬崖甚是陡峭,虽然不至于猿猴难登,但是悬崖上多大石,这些大石在不知道多少年的海浪冲刷下,已然变得光滑无比,根本无处下手。

  然而徐福却爬得很轻松。

  越是攀爬,他心中的惊异就越盛,心中的喜意同样越盛。

  他今年已然四十有一,在秦时,三十多岁便死的比比皆是,四十余已然算是暮年。

  而徐福于海上漂泊数月,更是耗尽了身体仅存的元气,他纵使不在螃蟹岛上饿死,亦最多只有两三年好活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全身都充满活力,竟然似是回到了少年时!

  不,不仅仅只是回到少年。纵使是少年时,亦不可能如此轻灵!

  徐福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口,似有一团清凉且生机勃勃的气,这团气让他有种时刻会要乘风归去的感觉。似乎自己此时若从崖上跳下,亦不会摔死,而是会直接飞走。

  当然,他自己都知道这是错觉,证据便是额头上多出来的一个大包,此时尚且还在向外渗血。

  这是他刚刚攀爬的时候忍不住跳下去时摔的,还好当时爬得并不高。

  “吾先前梦中所闻,必是神仙授法无疑!否则断无如此神异!”

  他此时满心的惊喜,又有一丝遗憾。

  “只可惜当时吾已然昏厥,无福得见仙颜!”

  “不知按照神仙的交代,去琅琊台上念一句口诀会发生什么?”

  他一边攀爬,一边情不自禁地想。

  十几丈的悬崖片刻便爬了上去,徐福小心翼翼地爬上第一层山道。

  入眼所及,便是厚重的雾气,头顶响彻战车车轮碾过山石的声音,徐福微微一楞。

  明明战车的声音就在头顶,他却觉得自己竟然无法分辨战车到底在哪个位置。

  眼前这道雾气,似乎有点古怪!

  “此处,已然算是琅琊台上了吧?”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

  他不知道这道雾气到底从何而来,亦不知道自己心中警兆到底是为何,但是他有一种感觉。

  自己若是还想着在琅琊台上随意乱走,恐怕会有迷途之忧!

  明明他对琅琊台已经极为熟悉,但是他就是有这种匪夷所思的感觉。

  “罢了,就在此处吧。”他站定在雾气中,闭上了双眼。

  几行篆字好似与生俱来,生而知之,陡然在他心头浮现,他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

  一句念出,有光芒自他胸口那块“寻仙使”的玉牌上亮起,毫光闪耀间,徐福身前的雾气开始翻涌起来。

  闭着眼睛的徐福丝毫不知道自己身前的异状,他此时全副心神都沉静在那几行篆字中。

  “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

  翻涌有如混沌的雾气陡然分开,徐福身前一丈处陡然出现一副奇景,一半雾气朦胧,一半清澈。

  “天地洞章,山川灵。”

  雾气陡然凝滞,然后呼啸着散开,有风雷声自琅琊台四周传来,竟似是为徐福之声而和。

  “混元乃始,一气化清。”

  整座琅琊台似乎都开始震动,山道上震天的兵车声悄然隐去,天地之间只剩下了徐福的声音。

  而徐福此时亦已经进入到了一种极为玄妙的境界中,那几行篆字似是漩涡一般,直接把他的心神吞噬了进去。

  他此时已经认不出脑海中那一行篆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又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

  所谓字字入心,却不入眼!

  他陡然发出一声厉喝。

  “日月星辰,听吾号令!”

  “混元一气阵,启!”

第75章 无声之处有惊雷!

  徐福紧闭着双眼,念动口诀。

  随着他一声“启”,他胸口玉牌上的毫光突然大盛!

  “大秦始皇帝寻仙使福”的玉牌,乃是始皇帝御赐之物。

  此玉乃是来自于传说中的昆仑神山,当地土人言其乃是天帝居所所用材料。与寻常玉不同,此乃暖玉,亦为软玉,白似象牙,故称牙牌。

  牙牌自古以来便是带着神性之物,再加上此玉出处之不凡,更是作为始皇帝特遣寻仙使身份标识的绝佳材料。

  当然,在秦天眼中,这亦是绝佳的材料。

  天地有灵,化而为精。精与晶本意相同,都是天地的精华。

  而玉石被称作石晶,也就是山石之精。虽然说所谓象牙玉乃是天帝居所所用之物实属无稽之谈,然而越是稀缺之物,其中蕴含的天地之精便越多,这确实是真理。

  而混元一气诀是观水气而悟,本就无常形,可符可法,亦可为阵!

  之前秦天便是封印了一个混元一气阵在徐福胸口的玉牌里,此时徐福念动的口诀,便是释放这个阵法。

  毫光自徐福胸口的玉牌中射出,直射天穹,笼罩琅琊台的雾气此时也开始卷动,有细小冰雪碎屑自雾气中形成。

  而这一切,徐福丝毫不知。

  他此时全副心神都已经倾注在脑海中的那几行篆字上。

  篆字飘逸古朴,带着一丝出尘之意。

首节上一节68/2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