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127节

刘备觉得就此烧了难免浪费,便留在了手里,珍至高阁。

他依稀记得,当初,就在这张堪舆图上。

军师在荆州之地,画了一个圆圈。

刘备心中惊异。

他猜想,该不会军师尚未出山的时候,便已经有了今日之决策了吧?

走进书房,他屏退下人小厮。

在书房中一同翻找,翻找得发髻凌乱。

终于在高阁之上,一个锦绣的木匣里寻到了。

摊开地图,立刻在上面寻找荆州的位置。

当看到荆州城关外,那一个大大的圆圈时,刘备双目圆瞪,怔在原地!

军师当真早有谋划!

这荆州之地,早便在军师计划当中。

那岂不是说,从军师出现一直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军师的谋划有条不紊地行进着?

军师步步为营,每一步谋划,每一步棋都走对了!

这……究竟是何等的通天才学?

刘备心中又惊又喜,同时又有丝丝缕缕的凉气在后背缠绕。

他惊喜在于,军师所展现出来的才学,远比刘备预想中的还要惊人!

后怕在于,幸亏当初他坚持不懈的将军师请出了山!

如若不然,若军师落在曹操手中。

那便是如虎添翼!

今日,能入主这荆州之地的,就不是他刘备,而是曹孟德了!

心中感叹,连连摇头。

诸葛明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又攀升了一个层次!

“我得军师,如有神助!”

太守府内,刘备前所未有的畅快与豪迈!

眼下,五路大军直取桂阳,荆州九郡六郡在手,其余三郡亦如囊中之物。

这才入主荆州多少时日,便能如此轻松地掌握实权!

一切,都多亏了军师妙计!

如今,喜上心头,刘备不禁回想起往事。

要想当初,尚在新野之时。

日夜提心吊胆,还要提防曹仁攻城!

而今,我已成荆州之主,手握九郡人丁钱粮,可堪称一方大诸侯!

在新野的日子,恍若隔世!

看着桌上摆放的堪舆图,刘备笑着说道:

“军师助我,以荆州为基,这匡扶汉室,指日可待啊!”

“报!”

“启禀主公,屋外孙乾等候。”

就在刘备心中感叹之时,牙卫小厮门外禀报。

孙乾?

刘备将桌上的堪舆图收起放好,整理了一番仪容。

这才是放人进来。

孙乾入府,三步并作两步,手捧着一封书信直奔书房而来。

待见到刘备,他双手奉上,开口说道:

“启禀主公,许昌徐庶来信!”

“徐庶来信了?”

刘备心中不禁大喜,他结果书信,拆开封条。

书信之上,是徐庶难以言表的欢喜:

“恭喜主公,拿下荆州,坐稳太守之位!”

“主公请诸葛先生出山,大汉当兴!”

“当初襄阳学堂,共有三十六子!皆人杰!徐庶不才,曾跟随先生学习,方能得到主公欣赏!”

“只恨徐庶身陷曹营,不能再为主公出谋划策了!”

看着徐庶的书信,刘备心中不禁惊愕。

徐庶曾经跟随先生学习?

而且先生还有三十六弟子?!

这三十六弟子究竟何人?又身在何处?为谁效力?!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刘备心中倍感惊讶。

他本以为,军师乃是通天大才学者。

可今日才知,军师乃是如司马徽一般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知为何,军师曾经说过的话浮现在刘备的脑海中。

当时,刘备只是感慨军师胸怀之宏伟。

今日才算是真个明白。

军师是知行合一!

“报!”

“曹操许昌誓师!封五子良将,八虎骑!士气大镇”

俗话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刘备此番骤然出击,直取桂阳。

虽是大喜,可却也有隐忧伴随其中。

许昌曹操岂会坐视不管,放任刘备一家独大?

刘备从欢喜之中惊醒。

他眉头轻蹙,将书信好生装好,转头对孙乾说道:

“我去见军师,不要叫旁人打扰!”

……

襄阳,军师府。

军师诸葛明久久伏桌于书案之上,不肯抬头。

这一坐,便是一个昼夜。

非是诸葛明明镜心悬,不觉困顿。

而是因为,荆州大局未定,北有许昌曹操大军伺时而动。

虽然桂阳入手已是板上钉钉。

可若是无法抵御曹操大军,那这夺来的荆州,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

军中,刘备可以欢喜,诸将可以欢喜,士兵可以欢喜。

唯独他诸葛明不能松懈。

只因他乃是首席军师,承载军政要务。

他要面对的,是曹操的谋士团,是天下所有谋士。

敌众而我寡。

虽有自视天下所不能及的才学,可也不能恃才放旷。

万不能做那伤仲永之流!

一旁抱着笔架,肥嘟嘟小脸撑在笔架上的书童猛的垂头。

从睡梦中惊醒的小书童揉了揉惺忪睡眼。

抬眼望去,先生居然还在伏案奋笔疾书。

小小书童不禁稚声说道:

“先生您要休息。”

诸葛明闻言轻轻一笑,他转头看向小小书童,笑道:

“怎么,让你背的弟子规全背下来了?”

“我现在便抽查考背,若是磕绊一句便罚你少食一顿,可好?”

小书童闻言立马噤若寒蝉,连忙摇头摆手。

“同是人,类不齐,后面是什么?”

诸葛明发问,小书童立马捂住耳朵,小心放好笔架,逃也似的离开了。

刚跑出书房,便看到来访的玄德公。

小书童停下身子,恭敬的行了一礼。

随后接着捂着耳朵,小跑着跑走了。

刘备见小书童如此模样,他走进书房,笑着问道:

“军师,又责难书童了?”

伏案的诸葛明一听到主公的声音。

他立马站起身来。

可由于熬了一夜,再加上站的太猛,竟有一瞬间恍惚。

刘备见状快步上前搀扶住诸葛明的双手。

抬眼观察,发现诸葛明面色憔悴,心疼埋怨道:

首节上一节127/2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