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150节

刘备望着糜芳被带走的身影,显露着冰冷的神情。

若不是军师留着糜芳还有大用,他立刻命人将其斩首示众!

不过眼下,军师的反间计,却是依旧需要实施!

……

樊城。

昔日刘备驻扎新野之时,樊城不过是个小城而已,驻军不过数千,人口也不过数万而已。

但此时,樊城已大不相同!

赵云白袍银铠,手提银枪,坐下白马,站在樊城的城头,眺望着远方。

城门下,五万精兵在文聘、魏延、李严、霍俊的带领之下,鱼贯而入,相继入城。

战甲呛呛,战马嘶鸣,杀气腾腾!

蒯越身着布衣,坐下枣红马,站在赵云身后,也被这雄浑的气势所折服。

自周瑜撤离长沙,蔡瑁张允授首之后,三大氏族所把持的南郡和章陵,便决心归附刘备,蒯越甚至入住了刘备的军师府,成为了赵云守把樊城的首席军师。

蒯异度,荆襄名士,颇有异才,昔日刘表初到荆州,若不是蒯越出马,替他铲除了当地的宗贼,刘表也不会如此安稳的治理荆州。

但此刻,看着漫天而来,不见头尾的兵马陆续入城,蒯越非但没有丝毫的兴奋,反而越发的紧张起来!

五万兵马!

已经占了荆州兵马的十之二三!

可是,若与曹操的五十六万兵马想比,却已经不足一提了!

三军过后,相继而来的,是从襄阳和江夏运送而来的粮草,以及守城的器械,源源不断,存入城中。

“樊城!百年了,还从未有过今日的这般壮大!”

赵云持枪而立,目光坚定,沉声叹息说道。

“五万精兵,多数已经入城,文聘负责打造守城器械,魏延负责兵马安置。李严则为钱粮的总管家,各司其职,都在忙碌,因此无暇前来和将军复命。”

蒯越站在赵云身后,看着城门下不断涌入的兵马器械,解释说道。

“不必,主公既然早已安排停当,你们奉命行事即可,等诸事办妥之后,在会议守城之事!”

赵云一抬手,并不转身,声音响亮。

“将军,此行,任务艰巨啊!”

蒯越沉吟良久之后,终于忍耐不住,叹息了一声,略有悲观之色。

就在昨日,在襄阳的太守府里,刘备和诸葛明军师大会群臣,分派战策任务。

所有的荆襄战将,皆列席在座,就连镇守江夏的关羽,也被军师星夜召回了襄阳,参加会议。

而安排给赵云的任务,则是固守樊城,拖住曹操大军,阻其南进!

以五万精锐,阻曹操大军五十六万!

赵云欣然领命,并无半分犹疑!

但随之起兵的文聘、魏延、李严等众将,已经颜色更变!

他们也是百战余生的老将,可是如这般的打法,还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但他们对军师诸葛闻德,一万分的信任,对主将赵云,更是信赖有加!

而赵云,笃信诸葛军师不会行无稽之计,既然如此安排,则必须执行!

“我奉命而来,自当与你等奋战一线,生死与共!”

“此一战,不论成败,你我都当名垂竹帛,传于后世!”

赵云仰首,看着天边的云朵,淡淡的说道。

他一身是胆,不知畏惧。但想起曹操部下五十六万兵马,五十多名能征惯战之将,也不由得风声鹤唳,心中掠过一丝忐忑。

但军师的给他的任务,是在此钉守十五天。十五天之内,绝不容许曹操往南进发,越过汉江。

“十五天之内,樊城有失,你子龙提头来见!过了十五天,樊城沦陷,荆州丢失,我当首罪,与你等无关!”

诸葛明交予他将印的时候,那坚毅果敢的神情,此刻又一次在他眼前浮现。

“纵然我五万兵马打光了,誓与樊城共存亡,必须拖住曹贼十五天!”

赵云忽然转身,满脸皆是汗水,双目却精光闪闪,看着蒯越。

“喏!”

蒯越被赵云的豪情所感染,神情激动,泪光闪烁:“此是我归顺主公之后的第一战,若不能成功,必然成仁。不拖住曹贼十五天,蒯越誓不回襄阳,不见主公!”

“好!有你蒯异度如此助我,天不灭我赵云,必能克竟全功!”

赵云朗声大笑,笑声遥遥传去,整个樊城的五万精兵,皆仰首眺望。那城头的银甲天神,似乎成了他们的精神领袖。

五万精兵,同仇敌忾,忘记了畏惧,忘记了死亡。

他们上下一心,只有一个目的,保卫荆襄,拖住曹贼十五天!

“将军,我先下城,布置城防,安置钱粮兵马。”

蒯越告辞下了城楼,会同文聘、魏延、李严诸将,准备守城事宜去了。

十五天!

五万对五十万!

赵云孤身一人,匹马单枪,伫立在樊城的城楼之上,又一次喃喃的重复了一遍。

既然投身戎马,生死不惧。只恐完不成任务,拖不住曹军,坏了军师的章程……

赵云虽有万千气概,但他并非有勇无谋的莽夫。他明白,这一战,只以结果论成败,不以牺牲多少论英雄。

只要能拖住曹军十五天,便是他与部下战将,五万兵马全部丧生,也是一场大胜!

“军师,主公!”

“我当以死报效,尽忠竭智。至于成败,成事在天了!”

赵云遥看着襄阳方向,喃喃说道。

……

而此时,襄阳的诸将,送走了赵云文聘众将之后,个个神情落寞,大有诀别之感。

但军令如山,不可违逆,他们也只好唯命是从。

大营里。

“我不明白,为何军师要让子龙去送死,五万大军,抵挡曹操五十万大军,还要坚守十五天!难!是真的难!”

张飞强忍着出了太守府,回到大帐,终于爆发了,大声抱怨着说道。

“子龙视死如归,毅然不惧,只这一份胆识,普天之下,我就没见过第二个人!”

陈到想起刚刚在太守府,赵云接过军师授予的将军大印时候那份坚毅恬淡的神情,佩服的五体投地。

“兵马虽不多,但将帅已经是我襄阳的半壁江山了!若成功,自然是大喜之事,万一有失,我荆襄折去一条臂膀……”

孙乾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赵云、文聘、魏延、李严……

除了镇守江夏的关羽一脉,其余众将,半数去了樊城!

诸葛军师,你这一计,也太吓人了……

用五万人博五十万人,却压上了主公的荆襄九郡!

……

大江之上,烟雨弥漫。

此时,天光已亮,东方的晨曦缓缓升起,那一抹红霞透过江面的雾气,射在大船之上,也显得暗淡无光,毫无生机。

大船疾驰而行,此刻已经地近江夏。

“父亲,一夜了,您还在这里。”

关平和廖化走出船舱,到了甲板之上,看到父亲关羽挺拔魁伟的身躯,依然站在船头。遥望着远方。

身后数尺之外,周仓全身贯甲,手里抱着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此刻他的眉毛胡须之上,全是雾气结成了露水。

若非有一双精光四射,不时眨动的眼睛,甚至认为这不过是一尊浮雕而已。

关羽长吁一声,沉默不语。

大战在即!

曹操五十六万大军,正日夜兼程,往荆州覆压而来。

这战前的威压,已足可令人窒息。

两日之前,关羽接到军师急报,带领关平、周仓、廖化等人,赶赴襄阳,参加荆州之战的战前军事会议。

各自将领,都有自己的任务。但关羽的重任,仍在江夏。

“江夏十万水军,乃是我荆襄的灵魂,也是生死所在!”

“十万水军,不可有事,江东一面,可保无虞!云长此去,务要掌管兵马,不可轻进,一切按我交代机宜行事!”

诸葛军师分派完赵云的任务之后,第二个便对关羽面授机宜,并令他立刻返回江夏。

“江夏重地,十万水军。军中不可无主,刘琦才疏,不可大用。你此去,可令他为副将,你为主将,所有军中大事,以你为主。”

诸葛军师面色凝重,叮嘱再三,亲自送到江边,方与他握手道别。

“父亲,曹操五十万大军,诈称百万,不过数日便要抵达荆襄。”

关平也是一夜未眠,此刻吹着江面的冷风,带着几分憔悴。

“军师令我们星夜赶到襄阳,却又丝毫没有透露具体的作战计划,让人费解。曹军奔袭而来,兵贵神速,若径奔江夏,你我如何迎敌?”

廖化虽然也参与了会议,但和关平一样,并非听到军师有什么明确的指示。在他们看来,军师让他们往来于襄阳和江夏之间,简直就是故弄玄虚,多此一举。

但军师从来神算不空,绝不做无用之功,因此难猜难测,不明其中的深意。

关羽依旧不说话,却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方锦囊,双手捧在掌心,唯恐被江风刮散,遗落水中。

“军师临别之时,交予我这只锦囊,嘱咐我自明日起,十日后打开锦囊,依计行事!”

关羽双眼微眯,胡须飘动,缓缓说道。

“既然让咱们星夜赶到襄阳,但有机宜,面授多好,何必故弄玄虚,要等十日之后,再行打开?军中风云变幻,不可预料,咱们若是固执于此,孩儿真怕贻误了战机。”

关平自小熟悉兵法韬略,素来所学,便是为将者相时而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却没想到军师反其道而行之,连十日之后江夏水军的作战计划,都已经设计好了。

“这十日之内,到底会发生些什么?天知地知!军师以锦囊授计,可以理解,不过是为了保密而已,但若固执于此,恐怕也非善策啊!”

廖化观点与关平类似,皆对诸葛明的锦囊之计,心存疑虑。

“你们错了!”

首节上一节150/2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