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3节

刘备点头上马,引领关张二人,继续往卧龙岗深处而去。

卧龙岗内,鸡犬相闻,树木更加茂密,因此热气顿无,凉意更盛。

村中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路面干净整洁,毫无杂乱。

家家大门敞开,毫无防备之心。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想到大治之地,却在这里!”

刘备佩服的说道,约束马匹,缓缓而行。

再走片刻,终于来到的茅庐之中。

院门大开,院中静寂无声。

刘备下马,将马匹交给两个推车的小校看守,带领关张二人,缓步进入院中。

“在下刘玄德,特来拜望诸葛先生!”

刘备长在小院中央,轻声喊道。

茅屋内一片安静,并无一点声响。

“在下新野县刘备,特来拜望先生,渴求一见!”

刘备略微提高了嗓音,重复喊道。

茅庐依旧无声,一直青燕被他声音惊动,从茅庐内飞出,窜上枝头,唧唧乱叫。

“诸葛先生?”

“莫非诸葛先生已经弃我而去了?”

刘备跌足惊呼,面色苍白。

关羽见中门大开,一个箭步窜入茅庐。

张飞则窜出小院,从小校手里夺过马匹!

晾卧龙一介书生,就是真的走了,也不会走远,凭借战马的脚力,想要追赶,并非难事!

“大哥!“

“大哥莫慌,你进来看!”

茅庐之中,关羽高声喊道。

刘备一边喝止张飞,不要轻举妄动,一边匆匆进入茅庐。

屋内整洁干净,铺设虽毫不奢华,却透着一股清新高洁。

“大哥你看,卧榻上的被褥还在,桌面上的茶壶里,水温还烫手!”

“卧龙先生应该不过是暂时离开,不像远走。”

关羽指了指床铺上叠的整整齐齐的被褥,和大堂中央木桌上的茶壶,安慰刘备说道。

“若先生真的离去,我必悔恨而死!”

刘备伸手摸了一把犹然温热的茶壶,心这才稍稍放下了一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忽然之间,一阵郎朗的读书声响起。

声音清脆,缓慢而整齐,虽然似乎有数十个声音混在一起,但每一个童稚之音,都充满着欢快和幸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声音再一次响起,其中夹杂着开心的欢笑声和调皮的戏谑声。

“先生,肯定是卧龙先生!”

又是一首闻所未闻,却又短小优美的小诗。

若非先生,山野之中,谁能作出这等境界的诗篇?

刘备看了看关羽,关羽也忍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刘备信步而出,循着朗诵之声,追寻而去。

“二哥,追吗?那诸葛先生,跑到哪里去了?”

张飞守在院门口,看着大哥刘备往院落后面走去,急忙扯住关羽的衣襟问道。

关羽不说话,摆摆手示意张飞安静,又指了指侧耳前行的刘备。

两人悄悄跟随,往茅庐之后走去。

茅庐之后,一片竹林,茂密葱茏,只有一条石的小路,蜿蜒曲折,可以穿行其中。

刘备放轻了脚步,缓缓前行,越是往前走,读书声越是响亮。

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

透过竹林,赫然有一座凉棚。

凉棚上青蔓缭绕,青蔓上悬挂着丝瓜、葫芦、牵牛花等各色花果。

凉棚内,一群六七岁的孩童,正整齐的坐在一条条长凳上,点头晃脑的跟着节奏朗诵着诗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孩童的面前,一个年轻的书生,手里捏着一支三尺多长的教竿,正指挥着孩子们有节奏的朗读。

书生的身后,是一张黑色的板子。

板子上面,正是此时孩子们口中所念的诗篇。

虽然短小,却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诸葛明正在教习这些儿童,识文断字。

此时诸葛先生,正凝神注视着底下每一个孩子朗诵诗篇,那张认真持重的脸上,除了英俊之外,更带着一种慈爱和博爱。

“我本以为卧龙先生是一介书生,善晓军机,谋算无双。却没想到先生还是个爱民如子,精于农桑的天才。”

关羽站在刘备身后,但他身材魁伟,高出刘备一头有余,视线丝毫不会受阻。

“这个卧龙先生,也真是的。咱们大哥,诚心诚意的前来拜会他,还带了如此多的重礼。”

“他非但不沐浴更衣,等待大哥到来,反而在这里舞文弄墨,跟这些小孩子们玩起了过家家!”

“难道咱们大哥,还不如这些孩童吗?等我吼他一嗓子,教他知道俺老张的嗓门!“

张飞等待了片刻,看那先生翻来覆去的和孩子们朗诵,丝毫没有要结束的意思,终于按捺不住,不耐烦的说道。

“不可!“

“三弟,休要惊扰了先生!“

刘备急忙转身,压低了嗓子对着张飞说道。

“只是大哥日理万机,新野县多少大事等着大哥处理,却浪费时间在这里听他胡叨叨!”

张飞烦躁的搓着手,不耐烦的说道。

“天大的事,也不如静待先生教学结束的事大!”

“你再敢无礼,我就让你二哥赶你出去,到卧龙岗外等我们!”

刘备怒声说道,却又不敢高声,唯恐惊动了先生,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话锋一转,隐隐乡愁。

刘备感慨万千。

“先生不但智计高绝,还是个至情至性的人!”

关羽丹凤眼微眯,也不禁叹息:“我们兄弟三结义,誓同生死,岂非也是至情至性的人?”

“先生与我们,不谋而合,若能朝夕相伴,共成大业,真是我等的荣幸了!”

第2章 玄德公,我不是卧龙,不过,我有破曹

之策!

又过了半个时辰。

正午。

日头当空而照,透过树荫的缝隙,洒在地面。

刘备虔诚,不为所动,站在那里,恭敬的等待先生授课完毕。

关羽定力惊人,站在刘备身后,丝毫不动。

唯有张飞,本就不是沉着稳重之人,如此在这里苦等,犹如坐禅一样,才真的是度日如年!

因此他抓耳挠腮,强行保持着安静,汗水却淌的最多;

“下课!”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

“你们回去,用餐之前,应该对爹娘背诵什么诗呢?给先生先在这里背诵一遍。”

凉棚内,诸葛明看着想要彻底放飞自己的孩童们问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数十个洪亮的孩童稚嫩的嗓音高声喊着。

其中夹杂着迫不及待的期盼,和依依不舍的留恋。

这些孩子们,既盼着放学之后的自由之身,又盼着再一次跟随先生学习的愉快。

“下课,都回家吧!“

先生将手里的教杆往面前的桌子上一放,高声说道。

犹如一个统领百万兵马的将军,下达了一道命令一般。

嗡!

孩子们随着欢笑之声,四散分开,往各自的家里跑去。

……

首节上一节3/2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