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第156节

  整个人定在原地,双眼瞪大的看着林枫,道:“子德,你的意思是说……纵火的这些人,是故意等到王县尉他们来了后才离开的,因为他们想让王县尉他们成为人证……他们想要陷害给谢放一家!?”

  林枫摇了摇头,缓缓道:“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些,但总归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的……”

  “而且如果真是这种情况……”

  林枫视线瞥了一眼站在原地未动的王鹏程等人,眯了眯眼睛,低声道:“那就又存在问题了……那些贼人,怎么就能知道衙门的人会什么时候来?怎么就知道衙门的人会从什么方位来?怎么就能保证在衙门的人发现了他们后,他们还能安然无恙的逃走?”

  孙伏伽眉头紧锁,他想了想,道:“可能他们提前准备好了逃跑路线和藏身之地,无论衙役从哪个方向来,他们都有准备。”

  林枫道:“这前提是衙役只能从街道的一面赶来,但如果说当晚……两队衙役正好从周府大门道路的两个方向一起赶来呢?我们也去过周府,可以知道,一旦衙役真的从两头赶来,这些纵火之人绝对没有逃走的机会。”

  “而刚刚我也问过王县尉了,他们的巡逻是没有固定路线的,当夜他们会怎么巡逻,都是临时决定的……所以那些贼人,怎么就能确保真的就没那么巧,两队衙役不会同时从两侧赶来呢?”

  “更别说……他们又如何确保,在大火烧起来之前,巡夜的衙役们不会经过周府呢?”

  林枫目中精芒闪烁,无数的思绪,无数的念头迅速涌动。

  他声音低沉道:“要知道……如果在火烧起来之前,衙役们刚好从周府门口经过,那就很可能会提前发现火灾,那样的话,或许就能及时救火了,那些贼人的计划也会直接失败……所以这些贼人,怎么就能确保在事发之前,不会被衙役发现?”

  孙伏伽的浓眉紧紧皱了起来,形成了倒八样子,他脸色凝重,内心也不由沉重了几分,作为林枫的搭档,他与林枫有着足够的默契,迅速就能明白林枫的意思。

  “你是觉得……”

  孙伏伽视线瞥向县衙的衙役们,低声道:“他们之间,可能有人在策应那些纵火之人?”

  林枫摇了摇,缓缓道:“我还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些……但我觉得,这些贼人敢放火杀人,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来,又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之夭夭……他们绝对谋划周密,绝对不是那种会将行凶成功与否,以及自己逃生希望放在不确定的概率上的人。”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确定四件事!”

  孙伏伽看向林枫,就听林枫道:“贼人是如何确保事发之前不被巡夜的衙役发现的?他们迟迟离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那三个衣着特征符合谢放一家的人,究竟是不是谢放一家?”

  “以及……”

  林枫视线看向前方的坟茔,道:“普光寺的凶手究竟是否是从火灾中逃生的周家人?”

  孙伏伽听着林枫的话,重重点头,表示赞同。

  他说道:“若能解开这些疑问,或许十年前的案子,真相也就要被揭晓了。”

  林枫点着头,两人不再说话,很快来到了坟茔面前,停了下来。

  只见眼前的坟茔,都被挖开了。

  一共二十五个坟茔,对应的是周家二十五口人。

  按照他们打探的消息,周家已经没有亲人了,全都死在了那场大火中,还是郑县的衙门,将周家人给埋了起来。

  站在坟前,看向坑内,便能看到一具具枯骨。

  十年时间,那些尸首都已经化作了枯骨。

  而他们生前都被烈火所焚烧,所以衣服什么的早就没了,因此这坟茔内,连一件陪葬品,连一件能辨认身份的衣服都没有。

  主人?仆从?

  在古代最重要的阶级之别,在此刻,罕见的被打破了。

  林枫视线从这些枯骨身上一一扫过,旋即看向仵作,缓缓道:“如何?”

  仵作忙说道:“根据枯骨的牙齿、头发和骨头的情况,可以大体判断出他们的年龄与性别。”

  “这二十五具尸首,经过小的查验后,可以确定,有两具不超过五岁的男童,有八个年龄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女子,有两个年龄十余岁的少年,有八个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青年,一个三十五到四十岁左右的妇人,以及两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一个近六十的男子和相同岁数的女子。”

  听着仵作的话,林枫眉头微微蹙起。

  孙伏伽迅速将卷宗打开,翻到了周家死亡名单的那一页。

  同时仔细对照死亡人员的年龄和性别。

  结果……

  他满脸的意外,道:“对应的上!”

  “这坟茔中的尸首情况,与卷宗内记录的周家人的情况,完全能对应的上。”

  一边说着,孙伏伽一边抬起头,脸上满是意外的看向林枫。

  他眉头紧皱,道:“子德,这尸首的情况与卷宗记录完全一致……没有少任何一个人!”

  “可这怎么可能呢!?”

  孙伏伽浓眉倒竖,眉头皱成了川字:“不应该啊……那凶手分明就是来帮周家报仇的人,他分明就是周家人,可是周家人的尸首都在这里了啊。”

  “而且周家没有其他亲人了,所有人都躺在这里……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普光寺的凶手,究竟是谁?”

  孙伏伽大脑彻底混沌了起来。

  赵十五也是满脸茫然,他知道林枫的推断,凶手就是为周家报仇的周家人,可现在的结果,却是周家的尸首都能对应的上。

  周家人一个没少……所以,难道是义父推断错了?

  赵十五不由担忧的看向林枫。

  而林枫,此时也眉头微蹙,大脑在这一刻,疯狂运转。

  周家的尸首没问题!没有缺少任何一人!

  难道普光寺的凶手不是周家人?

  那会是谁……难道,会是谢放一家?

  不对!

  当晚谢放一家留宿在周府,怎么可能会逃得掉?

  更别说贼人还专门假冒谢放一家,试图将所有的罪责都转移到谢放一家,他们既然敢这样做,就肯定笃定朝廷找不到谢放一家,谢放一家没机会为自己辩驳。

  什么样的人才能没机会为自己辩驳?毫无疑问,是死人!

  但这里也没有谢放一家的尸首啊?

  如果谢放一家也死了,那他们的尸首呢?

  难道被纵火的贼人给提前搬运走了?

  那些贼人之所以离开的迟,是在搬运藏匿谢放一家尸首时,浪费了时间?

  还是说,其实真凶真的是谢放一家?

  可也不对,谢放一家两男一女,但普光寺死的三个和尚都是男的,身份是对不上的。

  更别说,死的三个和尚的年龄,也没有二十来岁的,符合当年谢放儿子的年龄。

  而且如果凶手是谢放一家,那普光寺复仇者又是谁?

  周家人?可周家人并没有缺少的尸首!

  兜兜转转,又转回来了。

  就仿佛一切的努力,重回原点。

  林枫眉头紧锁,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肯定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要么是自己推断的环节上有问题,要么是现在得到的信息有问题……

  不可能存在无解的逻辑问题。

  他要冷静,要重新捋一捋。

  将自己得到的关于这个案子的所有信息,重新梳理一遍。

  孙伏伽见林枫闭眼蹙眉,便知道林枫正在思考这诡异的情形,他安静带着赵十五等人向后退去,给林枫留出思考的空间,不去打扰林枫的思路。

  寒风中,林枫衣衫猎猎作响。

  他的大脑,在此刻就仿佛是高速运转的计算机系统,不断的调取每一个信息……

  慢慢的,之前未曾注意的,未曾深入思考的一些信息,开始在脑海中浮现。

  他忽然想起在茶摊吃饭时,茶摊掌柜所说的一件事。

  茶摊掌柜说……周家出事后,郑县诡异的事就不断。

  他说……在周家大火的当夜,有人看到了死人从坟墓里爬出……

  死人,从坟墓里爬出!

  刷的一下!

  林枫的眼睛,陡然瞪大!

  瞳孔在这一刻,迅速收缩。

  他猛的转过身,大步向衙役们走去。

  孙伏伽和赵十五见状,两人对视了一眼,继而眼中都露出亮色。

  他们知道,林枫这明显有目的的行动,只能代表一件事……林枫已经想到了这些诡异的矛盾的事情中的关键了!

  两人没有耽搁,连忙跟上了林枫。

  随着林枫来到了王鹏程等一众衙役面前。

  王鹏程见林枫到来,忙说道:“林寺正,如何?”

  林枫看着王鹏程,直接问道:“王县尉,本官听说,在周家出事的当晚,有人说见到了诡异的事……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王鹏程皱了皱眉头,道:“这都十年了,和案子不相关的风言风语,下官还真的不记得了。”

  林枫又看向其他衙役,道:“本官听人说,周家出事的那个晚上,有人见到有死人从坟墓里爬了出来,这件事,不知道诸位听过没有?”

  这些衙役闻言,皱了皱眉头。

  忽然,有一个衙役道:“小的倒是听过这个传言。”

  林枫闻言,直接看向这个衙役,只见这个衙役正是当夜与王鹏程巡夜中的一个。

  林枫道:“传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这个衙役想了想,然后说道:“就是一个人,半夜经过乱葬岗的时候,发现乱葬岗似乎有什么动静,他仗着胆子大走过去瞧瞧,就发现,那个坟茔竟然出现了一个洞。”

  “然后一个前几天死去的、刚刚被埋进去的已死之人,竟然趴在洞口,看样子就好像是自己往出爬一样。”

  “这一幕,直接就将那人给吓傻了,吓得他拔腿就跑,之后他就到处说这件事。”

  林枫眯着眼睛,缓缓道:“那个乱葬岗,就是这里?”

  衙役点了点头,道:“没错。”

  林枫转过头,看向身后的乱葬岗。

  这时,县尉王鹏程忽然道:“这么一说……下官也有些记忆了。”

  “当时的确有这样的传言,甚至都让县令听到了,然后县令下令,让下官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毕竟当时闹得人心惶惶。”

  “所以下官就来查探,可结果,下官并未发现那个坟茔有什么问题,什么洞啥的,根本就没有。”

  “下官觉得是那个人看错了,但那人却言之凿凿,最后连被埋葬在那里的死者家人都心慌了,所以他们拜托下官检查一下,尸首究竟是否真的爬出来了。”

  “下官没办法,为了消弭百姓的恐慌,只能挖开了坟茔,最后发现……”

  王鹏程看向林枫,道:“那坟茔里的尸首,完好无损的躺在那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异样,那传言也就这样慢慢的停止了传播,到现在,早就没人说了,下官这才将其都忘了。”

  林枫听着王鹏程的话,想了想,看向那些衙役,经历过那件事的衙役们,也都纷纷点头,赞同王鹏程的话。

首节上一节156/4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