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57节

死的的确是满宠。

同时,满宠在北方与中原的名声不可谓不大,已经到了人人谈之色变的程度。

如果说,张辽是让江东的小儿止啼,那北方…只要念及满宠的名字,没有小儿还敢哭泣的!

甚至,就连曹操都说他是酷吏,是最像年轻时曹操的人。

《三国志》中评价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

短短的八个字,将他一生“内战”、“外战”辉煌的故事悉数囊括。

曹魏四朝元老;

抵挡关羽;

两度击退孙权倾国之兵。

这样一个人物,在历史上,可谓是享誉盛名!

只是谁曾想,这样一位未来在曹魏,势必发光发热的角色,就这么惨死于江夏,惨死于这样的夜晚,还是以如此惨状。

无论怎么看…

死的方式与他的名声,有着巨大的不符。

“哈哈哈…”倒是周仓颇为高兴,大声感慨道:“诛此满贼,远胜杀敌过万,此战…大捷!”

关银屏则提醒道,“若他是满宠,那岂不是说…如今的襄樊已经无人驻守了?周将军,我等是否应该趁势去夺襄樊呢?”

“不好!”

反对关银屏的不是周仓而是关索。

关索连忙劝道,“四哥总教我,贪心不足蛇吞象,且不说父帅那边局势如何尚未可知。单单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如今枯水期,要怎么攻?”

“怕是襄阳城枯水期之下的护城河…就要比云梯还要高?何况…如今优势在咱们这边,更应该稳扎稳打!劣势时才应该冒险奇袭。”

这话脱口…

关银屏微微鼓腮。

俨然…关索搬出了他四哥关麟,一下子堵住了关银屏的嘴巴,无力反驳。

倒是关兴好奇的问:“五弟,你方才说的这优势求稳,劣势以奇,也是四弟教你的?”

“是!”关索连忙回道,“我跟四哥在一起,他最喜欢说的就是‘稳住’、‘别浪’!”

“什么叫浪?”稳住,关兴能理解,可这别浪…一时间,关兴更好奇了。

“浪的话,四哥说…”关索直接张口:“四哥说,浪就是…划船时,完全不用桨,全靠浪!就是这个‘浪’!”

啊…

关兴一头雾水。

他发现,他就比关麟大两岁,比关索大三岁,可好像,他跟这两个弟弟之间满满的都是代沟。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嘛?

“哈哈哈…”倒是周仓笑了,“不论如何,这一次大捷,云旗公子居功至伟呀,就是不知道长公子那边如何?”

这话刚刚脱口。

“报…”

一名信使驾马迅速的赶来,看到周仓与诸位公子,连忙翻身下马,禀报道:“长公子浮桥设伏,大获全胜,全歼敌军,其中击杀魏将吕常!”

“啥?吕常?诶哟喂!”

吕常的名字一出,周仓下意识的一个哆嗦,很明显的向后退了一步,俨然,这个名字让他一阵心有余悸。

关银屏连忙问:“这吕常何许人也?”

“他呀…”周仓介绍道:“曾经,我在他手上吃过大亏…也罢,不提了,死了就好…死了就好啊!”

诚如周仓所言,曾经在涨水期,周仓走水路奉命进攻襄阳时,便是这吕常将襄阳城守得严丝合缝,没有半点机会。

反倒是周仓,差点被城楼上的箭矢射中,险象环生。

如今想来,尤自心有余悸。

周仓不住的喃喃:“死了好…死了好啊,死一个满宠还不够,又多死了出个吕常,哈哈,哈哈哈…如今这个时候死了,死的好,死的真是时候啊!”

俨然,周仓一下子变得颇为亢奋。

的确…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

水淹七军后,关羽依旧没能夺下襄阳,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吕常的驻守,这家伙…守城的本事堪称一流。

只是…谁曾想,这么一位曹魏未来的据守大师,如今也死在了这场“江夏之战”中。

魏将凋零,让人感慨!却并不惋惜!

说罢这吕常。

…天已经蒙蒙有些亮光,俨然…这是就要破晓的迹象。

风起云涌的一夜,总算要迎来象征着光明的曙光了。

此刻,关银屏的眼眸却朝南望去,她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倒是不知道,现如今…父亲那边的境况如何?”

她这么一说…

登时间,所有人都朝南望去。

那翘首以盼的眼神中,难免会多出几许担忧。

倒不是担忧父亲的一千骑,数量稀少,战斗力不足!

要知道…

只要有父亲在,一千关家骑兵打一万普通骑兵,根本不在话下。

只是…所有人担心的都是那战船…

文聘奇袭伏虎山就是为了烧那两百余艘战船,断了父亲与关家军涨水期时的攻势。

如今,父亲驰援而去,这战船保住了么?

又或者说,这战船保住了多少呢?

天已破晓,天地之间,仿佛有一抹光亮从寂暗的夜空中跳出,放射出淡淡的光芒。

伏虎山的山道中。

此刻,辣个男人,那个杀神,那个月夜下的修罗,那个勇武之气震荡伏虎山道的关公,他就伫立在那里。

他的铠甲上尤是敌人的鲜血。

就连那青龙偃月刀也被鲜血浸染,碧绿中多了一份暗紫色。

其实,赤兔马的身上,染上的血迹最多。

只不过…赤兔马出的汗本就是红色的,再加上那赤红的鬃毛,这些血迹反倒是平添了赤兔马儿的几分威猛。

那浑身的血腥味儿,更是让宵小之辈胆战心惊。

关羽早已翻身下马,他站在一处峭壁旁,负手而立,像是在沉吟、冥想着什么。

这一仗虽因为云旗的提醒打赢了。

也成功阵斩了敌将文聘的首级。

算是…

解决了他关羽的一大心腹之患。

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幸事。

从此,江夏以北的收服,再不是仅仅存在于理论上,难以实施!

诚如关羽对于荆州的重要性;

文聘对于江夏以北,有着相同的作用。

失去了文聘这个“江夏铁壁”,整个江夏以北,在关羽看来,唾手可得!

而一旦夺下江夏北境,那相当于…关羽可以撇开襄樊,开辟出第二个战场,能够随时北进南阳!

南阳是光武中兴之所,是整个大汉经济最繁华的所在,号称“南都”。

更是曹操的产粮、储粮的重地…

是其最核心、最关键的城郡之一,是北进中原的一个缺口!

文聘的死,对于打开这处缺口,对于进一步北伐,对于隆中对的实施,每一项都至关重要。

原本,这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偏偏…

就因为两百余艘战船被焚毁,关羽的心情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他不得不考量,就算如今攻下江夏以北,待得明年涨水期时,他又守得住么?

江夏打的是水战哪!

没有船,关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守不住,那意味着,这一处北上,去进犯南阳,实施隆中对的计划…又是只存在于美好的想象之中。

『唉…这该死的一把火!』

关羽心中重重的一声叹息,他的心情复杂的很,惆怅的很,也疲惫的很。

心累!

莫大的心累。

因为伏虎山谷口处的火尚未完全扑灭,关家军一行就暂且在这山道上歇息。

倒是距离关羽不远处,关家军的一名小校正在对这些俘虏的曹骑进行拷问。

“说?你们究竟烧了多少战船?用什么烧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

这些俘虏一脸懵逼。

有一个站出来回答道:“我们…我们没有烧战船哪!”

话说到一半儿,“啪”的一声,这小校一耳光扇在了他的脸上,“关公在此,还敢信口开河?”

言及此处,他望向另一个俘虏,“你来说!”

“将军,我们连谷口都没能过去…如何…如何能烧得了战船?”

首节上一节257/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