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76节

“我已经好了!”

张仲景双眸一张,他直接下地,稳稳的站立在地面上,他试着左右行走几步…虽腿脚因为长久的卧床有些僵硬。

但…无疑,他感觉浑身有力气了不少。

张仲景第一时间取来笔和一封《伤寒杂病论》的总纲,他在桌案旁坐下。

“药方是很什么,快说…为师要记在《伤寒论》中,让它造福世人。”

“还有这药方你们是从何得来?是哪位圣手名医…能找出此济世之方?”

这…

韦汛与杜度彼此互视一眼,还是韦汛张口。

“这药方…其实是出自一本医书,至于…这药方从何而来,是…是关四公子!”

关四公子?

张仲景一愣,恍然间,他觉得这个名字好生熟悉,似乎…就在嘴边。

噢…

他想起来了,此前掳走韦汛、杜度两位弟子的…便是这位关公的第四公子关麟。

张仲景还特别嘱咐,这世上哪有医者向登门求医问药之人问罪的道理?

那么…

张仲景一时间有些想不通这中间的原委。

杜度担心师傅的病情,连忙道:“师傅只服了两次药,按医书所言,今夜还需要再服一次,弟子去煎药。”

“为师也去!”张仲景的眼芒中满是迫切…

在他的世界里,他所患的烈性伤寒,那就是“伤寒”中最猛烈的一种,是让《伤寒杂病论》都无可奈何的一种。

而战胜了这一种,那无疑…《伤寒杂病论》就彻底的圆满了。

他张仲景就敢拍着胸脯讲。

大汉再不会被伤寒肆虐。

大汉再不用因为伤寒而十室九空。

这一幅药剂就是补写《伤寒杂病论》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笔。

“义父,你才刚刚痊愈…”貂蝉抿着唇,她在劝张仲景。“是不是…该先喝完粥,补补气力呢?”

张仲景精神大好,仿佛因为“神奇药剂”的驱使,他浑身充满了气力。

“粥就不喝了。”他轻轻的朝貂蝉摇了摇头。

旋即一本正经的吩咐杜度与韦汛这两个弟子:“关四公子给你们的方剂,每一个药,每一份剂量,都要让为师看清楚…若他有什么医嘱,你俩也要悉数告知为师。”

韦汛下意识的回道:“没有医嘱…关四公子只是给了我们八本医书,数万个方剂,让我与师兄全部背下来。”

这话脱口…

张仲景眸光一闪,心头“咯噔”一响,他宛若…听到了一件于杏林,于医者仁心无比重要的事儿。

他的语气变得严肃,变得一丝不苟,“八…八本医书,数…数万个方剂!那…那…”

短暂的沉吟后,张仲景连忙道:“关四公子让你们背的这些,为师要你们悉数默写下来…就现在,就现在!一个方剂也不许少!”

“…啊!”

韦汛一惊,这才意识到,似乎是他说错话了。

杜度着瞪了他一眼,连忙劝道:“师傅,默写不是什么难题,可…师傅要先服药。”

“好…好…”张仲景的嗓音都变得沙哑。

他感慨道:“想不到,想不到真正的杏林医仙竟…竟是关公的儿子!竟是关四公子,好…好啊…好啊,老天待杏林不薄啊!”

第185章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中药是神奇的。

基于阴阳、五行的调和,往往用对了药,身体内的阴阳迅速平衡,是可以做到药到病除的。

这就像是夫妻关系,男为阳,女为阴,一方太过强势,一方太过弱势,往往会导致整个婚姻家庭的不和谐,乃至于无法延续。

而双方“势均力敌”时,也就是阴阳平衡时,这个家庭也就可以为之存续。

比如张仲景的病情,便是如此。

说起来,两名弟子对他的用药,无外乎是出自于《肘后备急方》,而这本书本是出自南宋绍兴十四年。

其中记载的症状中,比张仲景这个“烈性伤寒”更严重几倍的也有。

而在南宋…

类似于张仲景这种病症,其实根本就不算什么大难题。

需知道,中医的发展,每一个朝代都是跨越式的。

若抛开“伟大”与各自的时代,孙思邈是可以吊打张仲景的,张仲景也可以吊打扁鹊。

不是说张仲景与扁鹊的医术不精,而是…医术的“广”与对药材的“精”达不到后继医者的水平。

此时,张仲景高烧已退,虽还有在视觉、听觉上的虚弱,但已经比之这半年卧床的每一天都要好。

原本还肚中空空,如今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骤然恢复了不少气力。

这不算是大病初愈,只能说是病情好转。

哪怕如此,也让他如获新生一般,精神格外的好。

此刻的张仲景听着两位弟子默背《肘后备急方》…

他问道:“这便是那关家四公子撰写的医书么?你们便是用这其中的方子救了为师?”

“是…也不是。”杜度连忙回道:“的确是这方子救了恩师,但…这方子却非关四公子撰写,按照他的说法,他也还是从一些山中医者的手中抄录来的…”

“山中医者么?”

张仲景眯着眼…他有些不信。

而此刻,除了听治疗他的方剂外,他还特地记下了《肘后备急方》中许多奇怪的方剂。

比如肚子疼…

方子就很简单,喝豆豉汤,喝吐了,就好了!

再比如得了疟疾。

方子是把蜘蛛一只放到饭里,一口吞了,或者是抱着公鸡,就能攘除一切疟疾。

还有疟疾发作的时候。

拿着一个石头站在水边,然后念咒语,急急如律令,之后把石头扔在水里,别回头。

这些…

还真有些山野郎中的味道。

不过…珠玉在前,张仲景能痊愈,就说明这些山野郎中的治疗方法虽然匪夷所思,但却未必是错的。

张仲景是越听越入迷。

听完了《肘后备急方》,他又让弟子背出来《千金方》…然后是《本草纲目》。

听那《肘后备急方》还没觉得什么,可这《千金方》与《本草纲目》一出,张仲景就意识到问题的不对劲儿了。

能写出这等医书的,医术水平定要远胜于他张仲景。

怎么可能是山野医者?

而能将这些悉数收集到一起,统统默写出来,那所谓的关四公子又岂会不是一个医学大家?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不是医学大家。

至少…也是一个药学大家。

如此说来…

这位关四公子何止是他张仲景的恩人,更是一位隐于世外的‘杏林领袖!’

念及此处,张仲景连忙吩咐道。

“你们不用背了…”

“义父要歇息了么?”貂蝉忙问。

“你们也都去歇息吧。”张仲景感慨道:“明日一早,们带为师去城中,带为师去叩谢这位关四公子!叩谢他的救命之恩!”

“你们也要一道去向他赔罪,特别是…是你,红昌!咱们杏林中人济世救人,可一些规矩需要牢记,有恩要报,有过也要偿还哪!”

张仲景意味深长的望向貂蝉。

貂蝉重重的点了点头,他知道…义父指的是那“登闻鼓”的敲响。

是啊…

她的确该好好的向这位关四公子赔罪。

要知道,这位关四公子的父亲十五年前救了她;

如今,十五年后,这位关四公子又…又救了她的义父。

这一对关家父子,如此恩情…

她貂蝉做牛做马也该报答呀!

貂蝉真的暗暗的下决心,哪怕是…是为奴为婢,哪怕是做牛做马,她也要…也要报答这位关四公子!

汉中,衙署正堂。

千呼万唤,好梦中杀人的曹操总算是从睡梦中被唤醒,他束发没有带冠,双眸凝起,看样子心情像是十分沉重。

他在正堂看到众官员,当即大喝。

“奏事!”

程昱忐忑的呈上军报,“丞相,方才接到急报,襄樊虎豹骑大败,曹仁、曹纯两位将军遇刺,情报十万火急…”

俨然,曹操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儿。

曹洪却忙不迭的张口:“大哥,那关羽暗箭伤人,其目的便是要将大哥骗回去,以此解他蜀中之危,大哥万万不可上当啊!”

“就是…”曹真也拱手道:“如今的蜀中人心惶惶,当此时机,南下攻蜀…千载难逢,错过不再啊!何况,襄阳城内满府君还在,江夏之地文聘将军还在,天人将军手下战将牛金亦有万夫不当之勇,吕常将军更是被人称之为‘兵不顿于敌国,坠不侵于四邻’,有他们在,纵是曹仁将军晕厥,那关羽却未必能占得上风。”

此言一出…

首节上一节276/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