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99节

驿馆的掌事是一名精壮的男子,其实也是丐帮的成员…

此前因为在缉捕江陵魏谍的过程中,立下过不小的功勋,晋级成为了三袋弟子,连带着家儿老小也能搬入沔水山庄,过上了有活做,有饭吃的好日子。

此刻的他接过飞鸽,看到上面的文字,当即不敢怠慢。

一封继续…传飞鸽往南送,这是传给洪七公他老人家的。

另一封则派快马即刻送往关家军的营寨…

十万火急。

好在…

这里距离关家军的营寨并不远。

许都城通往汝南的官道上,已经到了汝南城。

两匹快马一前一后迅速的行驶在官道上,前面就是汝南城郊,于禁驻扎兵马之所。

马上之人分别是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与王佐之才的刘晔。

他们方才从许都城回来。

如今的局势,襄樊、江夏岌岌可危,夏侯不得以启动了大哥曹操的第二套计划。

樊城外设伏。

十面埋伏擒关羽!

须知,在曹操的这份计划中,着重强调的不是十面埋伏,也不是设伏,而是擒关羽!

是一个“擒”字!

在整个计划中,关羽可以败,但却不能被杀,一来是曹操欣赏关羽,二来是如今这种局势下,杀了关羽,那刘备的仇恨会悉数涌到他曹操的身上。

孙刘联合…

就是他曹操夺下了荆州也守不住。

最理想的手段,是尽诛关家军,却放走关羽,然后放出消息给东吴,让东吴趁势偷袭荆州…

依着关羽的性格,就是单人匹马也绝不会退让!

如此,关羽死在东吴手上,就皆大欢喜了。

此刻。

魏将高览与黄须儿曹彰分别带许都驻军,去驰援樊城,

值得一提的是,曹丕竟守在高览的驻军之所,等待高览将军的回来,他无比真切的请求高览将军出兵。

随后他们一并往襄樊进发。

刘晔的任务是坐镇江夏。

而于禁的任务则是尽调汝南的兵驰援江夏。

恰恰…

问题就出在汝南城郊,于禁的驻军处。

这一刻,来到这里的于禁,整个人是懵逼的。

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可回来时,发现…兵都不见了!

有留守的士卒告知,于禁才知道,原来是曹植与杨修,不仅杀了他的副将,还假传曹丞相军令调走了他的兵!

究是于禁一贯持重,此刻他也有些绷不住了。

“我去把子健追回来”

于禁大喝一声就调转马头,想要去追。

刘晔则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文则将军稍安勿躁。”

“人死了,兵没了?我如何稍安?如何勿躁?”于禁浑身上下写满了愤怒,得亏他是于禁,自身修养不俗,若是换作其他粗鄙武将,保不齐直接就要骂娘了。

“算算时间,你这支兵怕是已经被植公子掳到樊城了?等你现在追上了,就到明日,保不齐那关羽已经中了十面埋伏,子健公子埋伏有功,还要受到曹丞相的奖赏,你那时…就是赶过去还能如何?”

“能如何?我告他曹子建!”于禁在说着气话。

“你告子健公子?呵呵,你告的赢么?”

刘晔展现出了他“大战略家”才有的明哲、洞悉的一面。

他与于禁关系不错,故而就想多劝几句。“别忘了,子健公子是曹丞相最疼爱的儿子,他还擒了关羽…如此战绩摆在那儿,你怎么告?”

“那…那就这么算了?”于禁愤愤然:“按照曹丞相留下来的部署,文远将军抵达樊城,我是要去守江夏,万一江东来犯,我还要去驰援合肥,若然江夏与合肥有个闪失,我…我…”

“放心…”刘晔劝慰道:“方才收到的消息,关羽已经下令明日一早就急行军强攻樊城,到时候他就会中了曹丞相的十面埋伏之计,势必被俘虏。”

“子健公子用你的兵,你也少不得一份战功,至于江夏…呵呵,咱们过去也就是安稳下人心,实际上…关羽何等傲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他一定会舍鱼而取熊掌也,因为熊掌更有价值!”

“故而…他是不可能攻江夏的!有没有你那兖州兵卒,于江夏不重要!至于合肥…那孙权何曾在枯水期主动进攻过?以前没有,现在…他江东兵早就被打破了胆,就更不会有!”

这…

听到这儿,于禁一愣。

他明明很想反驳,却发现根本反驳不了。

刘晔的这番话,说的有道理啊!

而作为曹丞相手下的重要谋士,刘晔这些年的战功,做出的战略,达成的效果,也是拿的出手,颇有说服力的。

且不说,官渡之战,作为“大发明家”的他制造霹雳车一举破了袁绍的箭楼;

后续的征战中,刘晔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料事如神,筹谋画策,又慧眼识人。

远的不说,就去年曹操征汉中时,与张鲁的弟弟张卫对垒。

曹军粮尽援绝…几乎要撤退,也是刘晔劝曹操不要后退。

果然…先扛不住的是张鲁那边!

可以说,张鲁投降,最大的功臣就是这位“大发明家”!

而刘晔的战略眼光,在整个曹魏,也是享誉盛名。

不夸张的说,自荀荀令君逝去后,刘晔已经是曹魏首屈一指的大战略家了。

“也罢,也罢…”

于禁无奈的挠头…他“唉”的一声长叹,“那现在怎么办?没有兵,我总不能单人匹马跟着你往江夏吧?”

“反正是躺赚的功劳?有何不可?”刘晔倒是爽然。

“我可丢不起那人!”于禁一摊手…

露出了一副为难状。

“哈哈哈…”刘晔笑了。“也好,那你就留在汝南,等着擒住那关云长,也等着子健公子送你的这份大功!这江夏的功劳,你不要,我就统统笑纳了。”

因为关系太好了,刘晔也适时开起了玩笑。

说话间,他勒转马头,就打算走。

可突然,他想到了什么,不忘又意味深长的补上一句,“文则呀,你莫要忘了,丞相今年六十岁了?可咱们得魏世子之位尚未尘埃落定啊…子健公子他…呵呵,也罢,也罢!”

就这么一句…

刘晔点到即止,当即驾马…往江夏去了。

却是留下于禁那恍然大悟一般的目光。

这边厢,在刘晔看来,这一趟江夏之行,不过是随便转一转。

关羽既不会打江夏。

这功劳,他就算是躺着赚下了。

那边厢…一匹来自襄阳城外驿站的快马,已经驶入了关家军的军寨。

面对军寨前的拒马。

马上的男人高呼:“急件!急件!”

“奉丐帮洪七公他老人家之命,求见关公!”

第196章 关羽:这臭小子,把他老子当棋子!

襄阳城南五十里。

关家军大帐。

似乎,因为关羽并未收回进攻樊城的决定,整个关家军士气低沉,上上下下均宛若被一层层厚厚的阴霾笼罩。

罕见的,这支铁骨铮铮的关家军中,

竟有的将士在啜泣;

有的将士顶着被惩罚的危险,想方设法托人替写家书。

有的将士们则在失望的议论。

“为什么非要打樊城?明明江夏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打下樊城,能直取宛洛,能逼近许都,赢回天子啊,是因为这个…所以关将军才会如此执着吧?”

“正是为此,曹军才会全力死守樊城的吧?”

就在这时,有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

“会不会是因为这是云旗公子反对的,所以关将军才会坚持,关将军是想要证明他…”

这句话说到一半,声音戛然而止。

也不知道是这个士兵觉得,这句话有些可笑,还是…接下来的话他不敢说了。

就在这时…

随着“嘎吱”的一声,寨门突然打开。

门外骑马的男人翻身下马,跟着几名守门士卒往寨内走。

这些士卒则第一时间寻到周仓,在他的耳边悄声耳语了几句。

哪曾想,周仓的脸色一变,当即带着这男人往关羽的大帐处赶。

此刻,关羽军帐的大门紧闭。

外面布满层层的重兵,关羽却是一身铠甲,执刀挺立,仿佛…他一如既往的执拗,一成不变的傲然伫立。

乃至于,他像是怀着不成功就成仁的决绝,肃杀地望着紧闭的大门。

首节上一节299/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