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11节

他沉吟了一下,闭上眼睛,神色极是疲累,唇边溢出一丝沉重的叹息:“恪儿与云旗公子年龄相仿,以后,就有劳云旗公子替我这‘伯父’去照顾他了。”

是“伯父”…

而不是“为父”。

一字之差,父子变叔侄啊!

“那是自然。”关麟唇边勾起一个邪邪的笑,继续道:“子瑜先生如此关心这位琅琊少年,我猜想如今的元逊一定也很担心子瑜先生吧?”

“你究竟想说什么?”

关麟直接摊牌:“这次推波助澜想必东吴与先生都没少出力吧?可最终,不说搬石砸脚吧?却是为我做了嫁衣,事儿办到这份儿上,先生回去要怎么向吴侯交代呢?”

“这就不劳关四公子费心了。”

“这次可没有儿子为你‘添字得驴’咯!”

关麟的话让诸葛瑾的心情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他的表情一下子就沉了起来。

他像是扛不住关麟这胜利者一般的口吻,他微微拱手,“若是四公子没别的事儿,瑾就先行一步了。”

说着话,诸葛瑾转过身,向前迈出两步。

关麟的声音接踵而出,“我送你一份大功如何?”

啊…

诸葛瑾脚步一顿。

尽管知道关麟势必是没安好心,可…他还是忍不住问道:“什么大功?”

“你们的大都督鲁肃不是重病么?你把他接来,我让仲景神医救他。”关麟脱口道。

而这一番话,让诸葛瑾一怔。

“你…你…”

“鲁子敬可是个好人哪!”关麟笑道:“若是死在这病床上,那可就太可惜了!”

诸葛瑾意识到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他急问:“你的条件是什么?说出来吧!”

“没有条件。”关麟一摊手。

他这次就是单纯的想救下鲁肃…

诸葛瑾的目光变得警惕了起来,“似乎,四公子与大都督非亲非故,且素昧谋面吧?”

言外之意,没有条件,怎么可能?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别装了。

关麟依旧是一摊手,眼眸如同湖水一般平静,“真没有…”

“你会这么好心?”

“如果是别人,自然不会,但鲁子敬…他是厚道的人,也是老实人,我必须得发发善心,救他这一次。”

关麟轻声的解释道:“孙刘联盟是他一力促成的,这些年也是他一力维护的,他对孙刘联盟,对吴侯都很重要,我有一种预感,只要他在,至少五年内孙刘联盟稳如泰山,可若是…他被老天收走了,那…这联盟也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关麟没有把话讲完。

可意思…却再明白不过。

诸葛瑾不可思议的望向关麟。“这便是你要救大都督的理由…”

“足够充分了吧!”关麟语气虽轻,却是推心置腹。

其实…

在救不救鲁肃的问题上,关麟犹豫了好久。

要知道,如今的大局势是三国鼎立,是孙刘联盟联合起来对付曹操,也可以说是老丶二与老三联合起来对付老大。

按照博弈论的原理与思路,只有在老丶二、老三同时不断壮大的时候,老大不断抽抽的时候,这份同盟的关系才会愈发稳固。

反之…

如果只有老大与老丶二打,那结果一定是…老三没了。

王老吉与加多宝打架,和其正没了。

可口与百事打架,“非常”没了。

统一与康师傅打架,今麦郎没了。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但关麟不能如此,现在的局势是老三要没了,无论是“孙”,还是“刘”,老二是打不过老大的…

矿的数量差着呢!

所以,一定时间内,也许是五年,也许是十年,最好,也是最稳固的局面依旧是三足鼎立。

在老大的势力被蚕食到一定程度之前,在“三足”势均力敌前,老丶二与老三不能内耗,必须精诚团结对抗老大。

当然,这说起来容易…

可整个三国中,能看懂这个“三足鼎立”局面的,也就那三个人。

刘备这边是诸葛亮;

曹魏这边是曹操的“子房”荀荀文若。

东吴这边,就是孙权的“荀”鲁肃鲁子敬了!

诸如吕蒙、陆逊、朱然之流的大都督,或许在统兵作战上有一手,但在大局观上,还是要逊色鲁肃一大截…

比如致使关麟老爹凉凉的“白衣渡江”事件。

若是鲁肃在,未必会发生。

因为水淹七军后,孙权与吕蒙的眼界只能看到关羽成长为中原最大的威胁。

可鲁肃,他是可以看到,张辽已经被曹操从合肥调走,北边与西边同时出现了机会。

之后,便是鲁肃在“白衣渡江”与进击“合肥”中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而鲁肃一定会选择进击“合肥”…

因为他只要活着一天,就绝不会允许老丶二与老三内耗!

当然,这是孙刘联盟层面上的分析。

如果跳脱这个领域,鲁肃的存在,鲁肃的眼界…在未来,真正三足鼎立、势均力敌的时候,将会是对关麟,对关羽,对刘备的一大威胁。

可…

那太遥远了。

当务之急,关麟要做的,还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得帮鲁肃这个老实一把,帮他打出去。

不拿下合肥,孙权就会一直惦记荆州,他犹如困兽!

可若是帮他打下来合肥…那局面就豁然开朗了。

曹操在淮南、徐州、青州…就将面对巨大的威胁,他必须得分重兵囤积于寿春,如此这般,就是有九个矿,战线拉长,多线作战的曹魏…压力就空前巨大了。

故而,关麟特地来寻诸葛瑾…

就是为了救老实人鲁肃;

只是,似乎没有想象的那般顺利。

呼…

诸葛瑾发出一声轻呼后,感慨道:“我知四公子好意,怎奈…吴侯是不会同意将大都督送来长沙的,除非四公子允许仲景神医随我一道返回东吴,若如此…我与吴侯定对四公子不胜感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关麟直接摆手,“诸葛先生,今日我对你坦诚,也希望你对我坦诚,华佗是怎么死在曹操手里的,你、我心知肚明,若是仲景神医去了江东,那他还回得来么?吴侯又肯放他回来么?所以…仲景神医赴东吴,我不可能答应!”

“那…此事就难办了。”诸葛瑾摇了摇头,“诚如你的担忧,吴侯又岂不会有如此担忧呢?”

心念于此,诸葛瑾遗憾的摇头,踏步继续向前…

眼看就要走远。

哪曾想,就在这时,关麟补上一句,语气颇为遗憾:

“如此倒是可惜咯,原本还想把合肥当成见面礼送给子敬大都督呢,唉…可惜咯,可惜咯!”

这次…关麟也扭过身,伸了个懒腰,作势要离去。

可诸葛瑾站住了,他心头那根“敏感”的神经,宛若一下子被触碰。

他刹那间跑了过来,他的眼神中饱含期盼,他一把拉住关麟的胳膊。

“关四公子留步!”

“关四公子”

关麟看着诸葛瑾这双望眼欲穿的眼睛,调侃似的张口:“不是诸葛先生要走吧!”

“不走了!”诸葛瑾语气郑重,“再也不敢走了”

三日前,诸葛亮从成都动身,今日…总算是赶至巴中。

他是来考察当地土著的商业,以及土地、田亩模式…

包括巴中地区各项赋税的交纳。

在关麟那封答卷的提醒下,诸葛亮已经开始着手于“商务署”的建立,以及推行“摊丁入亩”之前的调研工作。

只不过,巴蜀地区成分复杂,区域间差异极大,要想做到那两点并不轻松…

诸葛亮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自打今日来到巴中后,诸葛亮已经能感受到,此间田亩的分配,佃农的数量,豪门地主的强势,以及佃农年年的入不敷出。

…这些,每一项都是摊丁入亩这项‘国策’的巨大阻力。

“看起来,需要一步一步来了!”

“欲速则不达!”

站在一处田亩中,诸葛亮头戴斗笠…顶着正午的阳光。

马谡在一旁跟着诸葛亮,他饶有兴致的也查问着此间的商贾、农人。

他知道诸葛军师是来考察商业、农业的,也知道诸葛军师打算成立商务署,相当于专门的部分管理蜀中商贾。

可马谡并不看好…

他“吧唧”着嘴巴,口中喃喃:“也不知道军师是从哪听到的这提议?成立商务署?呵呵…论及充实府库,什么比铸小钱来的快?”

马谡的眸中放光,宛若已经找到了生财最快的办法。

就在这时。

一匹快马在官道上疾驰,似乎是因为看到了诸葛亮,他迅速的翻身下马,快步往这田亩里跑。

首节上一节311/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