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20节

『果然如此,可…这就难办了,总不能让着九千多人吃干饭吧?』

是啊。

这种事儿,若是换作曹操,保不齐为了防止无法归降的俘虏吃干饭。

他直接就屠了,一边屠,一边感慨:

“唉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什么鬼世道啊!”

可…关羽,或者说刘备这边。

有一条极致鲜明的规矩绝不屠城,更不能坑杀降卒!以人为本!

这也是为何,水淹七军后,于禁所部三万降卒,多数没降,但关羽却一个没杀,还拿本就不充分的粮食干养着他们!

“原来如此此曹孟德还真是狡诈呀!”

关羽深深的叹出口气,感慨道。

周仓的禀报还在继续,只是语气莫名的沉重了许多,“还有那刘晔,身为汉室宗亲,竟也执迷不悟…坚持不降!”

关羽问:“他的父母妻儿也有在北境的吧。”

“这个…”周仓挠挠头,“这个就不知道了。”

需要…

刘晔是有两个儿子的,其中一个比较嚣张的叫刘陶。

曾大言不惭说:“孔丘算个锤子的圣人,智慧之士,面对一群愚劣,却不能控制天下,圣什么圣!”

当然,他儿子说了什么,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只要有儿子在北方做人质,让刘晔归降也就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儿。

“呼!”

关羽不由得长长的吁出口气。

原本不错的心情,一下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关银屏感觉到了此间气氛的冷冽,连忙转移话题,“父亲,如此大捷…还没封赏我们呢?”

“是啊…”

因为关银屏的话,关羽的注意力转移,持续黯淡的心情多少收敛了几分,他当即道:“此战,诸位均有功勋,安国、维之、银屏悉数提拔为军校尉,各自增兵至千人…”

“多谢父帅”

关兴、关银屏、关索异口同声。

而随着这道声音的落下,关银屏与关索齐声补上一问。

“那…四弟(哥)呢?”

这次能兵不血刃的夺下江夏,关麟派廖化、诸葛恪千里奔来,拦截父亲攻樊城,立主父亲攻江夏,亦是功不可没呀!

不只是关银屏、关索这样想。

在关羽看来,这份功劳也仅仅次于那提供情报,告诉樊城有埋伏的“洪七公”了…

呼…

只是,如今提到关麟的奖励,关羽难免吁出口气。

其实…此前他已经决定,这次要重赏关麟的。

乃至于,算上以前的功勋,关羽打算为关麟加兵三千,且表奏兄长刘备,任命关麟为江夏太守。

而这除了对他的奖励外,也算是关羽对这个儿子的格外器重与委以重任。

可,这是建立在,江夏九千降卒归降的前提下。

如今…

这九千降卒…尚未归降。

若是再给云旗加兵三千,关羽拿不出来。

当即他犯难了。

周仓也拱手道:“此战四公子虽未直接参战,却是居功至伟啊…关公理应重重嘉奖,也让关家军将士们看到赏赐,立下表率啊!”

难得,周仓会如此不遗余力的为关麟请功。

其实,别看这仗打的顺利,城夺得轻松,可在周仓看来,现在想想尤自后怕呀。

探马已经传来情报,樊城是十面埋伏啊!

倘若此次没有云旗公子的劝谏,没有洪七公那泄露天机的信笺,关公执意打樊城,现在…这般庆功的又会是谁呢?

这事儿,细思极恐啊!

诸葛恪也拱手,“言必信,功必奖,赏必罚,晚辈也请关公重赏关四公子。”

大家都这么说,廖化也拱手附喝道:“末将复议…”

其实廖化心里在说。

『关公,你看过来呀…』

『其实,我…也有功劳啊!』

终于,千呼万唤。

关羽的丹凤眼再度开阖,他像是做出了某种决定,当即道。

“我即刻致信于大兄!”

“传关某令,任命关麟为江夏太守,此战所有江夏俘虏,包括九千余江夏水军,包括敌军将领,关麟关太守能劝降多少,关某悉数奖励于他!”

这…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如此奖赏,会不会有些“空头”的味道了?

毕竟如今的境况下…这九千余江夏水军似乎不像是能归降的样子。

难不成…他们不投降,还要云旗养着他们么?

诸葛恪也觉得有些不公,当即拱手,可正打算开口说话,却被廖化拦住,示意他…关公做出的决断,除非云旗公子劝,别人…还是洗洗睡吧。

诸葛恪却还是忍不住,张口说:“晚辈斗胆向关公请命,既四公子为江夏郡守,那晚辈毛遂自荐,做江夏长史,辅佐四公子!”

唔…

诸葛恪的话立刻吸引了关羽的眼眸,关羽淡淡的问:“你此来是过继于诸葛军师,尚未入蜀,如何做这江夏郡长史?”

诸葛恪宛若料到了关羽会这么问,当即回道:“久闻家父诸葛一心为公,如今新夺江夏,北望南阳,东望淮南,正是荆州用人之际,晚辈当致信于家父,家父势必谅解孩儿之不孝,势必允准孩儿历练于此,且以孩儿为荣。”

这…

关羽眼眸微眯。

他迟疑了片刻,方才吟出一个字:

“善!”

其实,关羽对儿子关麟的期待,何止是任诸葛恪当长史辅佐于他。

关羽更希望,这个儿子能像以往那般,创造神奇!

这九千余俘虏,或许在别人看来,是无解难题,是粮食吞噬者。

但在云旗的手里。

关羽笃信,这儿子能做到“能人之所不能”!

他一定会以“不可思议”的方法,让这九千余俘虏均成为他的部曲,为他效力,要知道,这已经不是云旗第一次创造神奇了!

除此之外,诸葛恪能做秩俸六百石的江夏郡长史,辅佐关麟。

那刘晔?

这个月旦评的“佐世之才”,他能辅佐曹操,缘何不能做秩俸六百石的江夏郡丞,也辅佐麟儿呢?

关羽眼眸微眯。

他的心思急转,眼神坚毅且笃信。

『关某的麟儿,能人之所不能,谓之麒麟儿!』

Ps:

(早上写完马上就发了,没顾得上检查错别字。吃了早饭才检查了一遍。)

(错别字多…就多刷新一遍哈。抱歉。)

第206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屠尽天下断章狗

在汉代。

一个人从单打独斗,变成一方势力,乃至于再成长为,别人无法忽视的实力。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开府。

所谓“开府”是指,建立府署并拥有自选随员的权利。

往往是很高级的官员,才被允许。

在这特别是“东汉”,这个所谓“二重君臣关系”格外看重的年代,尤为重要。

在二重君臣关系中。

皇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重君主,这是“帝臣”关系;

第二重“君主”则是所谓“辟主”或者“府主”,也就是所谓的“辟属关系”。

而之所以关羽要以“江夏郡守”来奖励关麟,他的目的是,让关麟以郡守的身份开府。

从而,郡守下的属官,就都与关麟建立起辟属关系。

不夸张的说。

如今,关麟展现出的能力、见识、眼界…已经达到了一种让关羽都不得不郑重其事对待的地步。

在他的眼里,关平、关兴、关索,可堪为将。

关平甚至有往“帅”发展的潜力。

可唯独关麟,他与这些兄弟都不同,他展现出的是多方面的才华。

有谋略,有见识,有胆识。

若不是那“叛逆”的性子,关羽都觉得这儿子是照着“诸葛孔明”的方向发展的,是未来下一代的肱骨。

首节上一节320/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