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31节

刘桢提醒道:“李藐的这份《九品中正制》我也看过,起初时也如子桓这般惊诧连连,可是越想,我越是细思极恐…”

“理论上中正选拔人才是公平公正的,但事实上,中正也是人,也有家族,而中原与北方的家族盘根错节,如何又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呢?也正是因此,一着不慎,就有可能变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选出来的就都是氏族的子弟,氏族的门人了,如此,可就与这‘选官法’的初衷相悖了!”

刘桢说了一大堆。

“不…”曹丕的眼眸却在放光,“公干你这么一说,我反倒是觉得这位李先生更厉害了!”

“啊…”刘桢一愣,连忙问:“这是为何?”

“公干你想…”曹丕感慨道:“自从父亲称公后,清河名士崔琰反对,然后死了,荀令君反对,也死了,荀攸军师郁郁而终,各地氏族反对父王的行动日趋严重,一连三年,北方消停过么?而父亲的目的又岂只是一个魏公?终有一天,父亲是要称王的,乃至于…他…他还会…”

“称帝?”刘桢惊道…

曹丕却是起身,把门窗全部关好,方才坐回竹席上,一本正经的说:“父亲总说他所图无外乎是一个‘汉征西将军’,可这些年…时局所致,父亲称公,开国,用天子仪仗…这岂是征西将军能做的?父亲早晚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只是…”

曹丕顿了一下,将手中的《九品中正制》放置于身侧的案几上,却依旧将手按在上面,像是生怕他跑掉一般,他继续道:

“父亲怕是也没想到,只是称了一个公,就能引起这天下氏族如此的反抗,怕是称王之后更甚,称帝…想都不敢想!”

言及此处,曹丕缓缓站起,他指着这《九品中正制》的竹简,“而这一切,都会因为这一封《九品中正制》戛然而止,只要这个在,废旧立新,氏族就能看到希望…看到其掌握巨大权利的希望,而只要希望在,他们的利益在,他们何必去关心是汉家的王,还是曹魏的王,到时候…父王无论是称王,还是称帝,就能得到这些氏族的支持!这三年北方的动荡也能彻底终结。”

事实也的确如此…

曹操称个“公”,荀都要死要活的拼命反对,都能引起整个中原与北方氏族的大动荡。

可在曹丕朝时,受天子禅让,他都称帝了,但氏族中,却鲜有反对的声音。

就是因为这“九品中正制”,何止是让氏族看到了希望,乃至于让氏族们都看到了“氏族王朝”的希望了。

果然,刘桢提醒道:“可…氏族支持,是因为他们能从这选人制度中受益,但曹氏宗亲势必是反对的,他们怎能忍受‘中正’去定曹氏子弟的品级?这不是…不是变相削弱了宗室的利益么?”

“两利相权择选其重,两害相权择选其轻…”曹丕感慨道:“除非父亲不打算称帝,否则…他必须对氏族做出让步…因为…”

“因为什么?”

“因为宗室更听父王的,因为宗室无论怎样,也不会反抗父王!”

这一刻,刘桢看到曹丕眼中的光,他顿时懂了,他感慨道:“子桓是想利用这个赌一把,去争夺‘世子’之位么?”

“哈哈…”曹丕笑道:“有你刘桢,有此李藐,还有司马仲达助我一臂之力,这世子之位,有何不可?”

说到这儿,曹丕继续道,“方才收到子丹(曹真)寄来的书信,父亲就要回来了。”

“公干,尽早安排我与此李先生见面,我有一种感觉,他会助我青天凌云,助我振翅高飞!不过…”

“不过什么?”

曹丕的眼眸中多出了几许担忧,“我是在想…李先生这等文采斐然者,子健也必定很是喜欢吧?”

“植公子…”刘桢像是想到了什么,面色一下子阴郁了起来

曹丕一下子就看穿了他的心意,“公干你放心,昔日父亲责罚你去江陵做苦,并非你平视我那妻子‘甄氏’之果,乃是因为父亲太喜欢子健了,他要用你来威慑于我!”

“可如今…时局不同了,子健闯大祸,要倒大霉了,你回来的正好,你将此李藐带回来,更是对我,对父亲,对曹魏…大有裨益!”

刘桢闻言连忙拱手,行了个大礼:“子桓公子过赞了,为子桓公子,桢总是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

就在这时,曹丕走到了刘桢的身后。

“你在江陵日子苦,身体势必也损毁了不少。”

曹丕迅速的将他的衣衫取下披在了刘桢的身上。“如今外面小雪,天气冷,你多披件衣服!”

一时间,刘桢的眼瞳中满是晶莹泪目。

月入眉梢,驿馆的李藐躺在床上。

他回忆起了,此前在江陵,秘密与关麟见面时,关麟对他的嘱咐。

“你要接近曹丕,也要接近曹植,一明一暗,只有这样才能更灵活,更能够影响时局,当然这很难,对你的考验极大!”

“你更知道,对于曹丕、曹植,曹操是他们的父亲不假,却更是枭雄,他就是从这大争之世中杀出来的,所以,他需要的继承人也是能在这大争之势中杀出来的,他不会介意儿子去争,也不会介意,儿子去建立自己的势力,他只会选择最强的,让最强的人继承这份江山!”

“不过,曹魏的世子之位千万不能太早尘埃落定,得让他们斗,让氏族与宗室分别站队,斗的剑拔弩张…斗的越凶残越好,斗的两败俱伤!”

那时候的李藐,听着关麟的话,只觉得此行凶险…

不过,他喜欢这种凶险,越凶险才越能见证他的价值。

不是么?

“呵呵”

浅笑一声,李藐轻轻的道:“这《九品中正制》一出,曹魏的氏族与宗室就要分别站队了吧?好一个世子之位,好一个关四公子的妙计,好一个从大争之世中杀出来…”

因为此前的总总,李藐对关麟的话一向笃信。

事实上,关麟已经为他布好了一个个局,只等他一步步的往里深入了…

当然,此间凶险,此间刀山油锅!

可过去了…

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想想他李藐追求的,不就是这些么?

只是…

突然间,李藐的语气暗淡了几许。

“如今那曹子建闯下大祸,势必受到那曹操的惩罚…这《九品中正制》又赠给曹子桓,一升一降…世子之位不会尘埃落定了吧?”

心念于此,李藐不由得有些担忧。

曹植私自调动汝南兵马,致使江夏沦陷,这是李藐不曾预料到的,自然也是关麟不曾预料到的。

而这一条小插曲,又会不会…引发出曹魏世子之位的尘埃落定呢?

担忧,李藐的心头无比担忧!

“咳…”

轻咳一声,李藐收敛心神,已经不早了,不能再想下去了。

他当即就打算睡觉…

身处敌后,需得时刻保持警惕,保持精神,更得保证睡眠。

不过,在睡觉之前,李藐往往会拿一块儿黑布捂住自己的眼睛,这是一项固定的事儿,每晚…他都会如此做。

而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眼睛漆黑一片的同时,嗅觉与听觉会呈现无数倍的放大。

恰恰,利用嗅觉与听觉,是关麟传递给他任务与情报的一项重要手段。

当即…黑布捂住眼睛,李藐就躺下了,就像是寻常的那些夜晚一般。

哪曾想。

突然…一道道银铃的般的敲击声,像是从地底传出。

极清脆,又极是细腻!

这是…

这是用木槌轻轻敲响在土中埋着的瓮的声音,这声音从地底可以传播的很远。

当然,单纯的从这声音,李藐无法听出具体的内容。

但他知道,一定是关麟那边发来任务了,亦或者是传来了重要情报。

他迅速的穿好衣衫…照例往茅房的方向走去。

却见一身破烂装束的鲁有脚正在搬运木桶,像是在清理茅房。

两人是刻意的约见。

可真的彼此间遇到了,却一如芸芸众生中的陌生人一般,就连一个多余的眼神交汇都没有。

“淅沥沥…”

李藐尿的并不多,他还特地抖了抖,然后拍拍手掌,与文人形象十分不契合的拿手在墙上杠了下。

再然后就一身轻松的走了…

宛若与鲁有脚没有半点交集。

可他的手心中,却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封小纸条,待得回到驿馆内。

李藐迅速展开纸条。

上面一行是:

『东吴已出兵奇袭合肥,务必使曹子健驰援寿春,将功补过。』

俨然,这一句是关麟的任务!

而下面补上的字,则是鲁有脚写的,那犹如狗爬的字眼一般。

『曹子建在醉仙楼!』

呵呵…

看到这儿,李藐就乐了…

果然,曹植闯祸失江夏…这类的突发情况,并不用他去太过操心。

云旗公子都替他想到了。

“东吴奇袭合肥是么?呵呵…对于曹子建,倒是个将功补过的好机会!”

李藐就要将这字条点燃,可随着眼芒的下移,字条中还有一句。

『千万小心那杨修杨德祖』

唔…

这字是关麟写的,是一行篆体小字,是意味深长的提醒。

李藐的眼睛刹那间凝起,一抹凶光乍然呈现。

这已经不是关麟第一次提醒他,小心那杨德祖!

关麟的原话是,“曹丕那边,只要《九品中正制》呈到他的面前,他一定会对你推心置腹,但要千万要小心司马懿;”

“而曹植这边,只要你熟背这《诗词三百首》,那就有一万种方法能接近他,不过…却要十分小心那杨德祖!司马懿、杨修,此二人…远比曹丕、曹植更危险!”

呼…重重的呼出口气,李藐咬了下嘴唇。

能让关麟几次三番提醒,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他从心底深处,已经对这两个人足够重视。

不过…

李藐突然想到了什么。

『这次曹子建闯祸,总是需要一人去顶罪的!』

『如果这顶罪者是杨修杨德祖?那…那岂不是皆大欢喜?』

首节上一节331/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