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39节

“去找云旗”

随着张星彩的这一道声音,转过了一个回廊,张星彩彻底消失在了张飞的视线中。

张飞无奈的摇头,沉吟了半天,方才感慨道。

“闺女大咯…诶呀,竟还有些舍不得。”

莫名的,这个粗中有细的汉子,竟添得了几分感伤。

不过很快,张飞再度被那两篇故事吸引,目不转睛的盯着上面的文字。

这么栩栩如生的故事,张飞感觉他还能再看一百遍。

一边看,一边嘀咕着。

“原来…当年俺当阳桥下一声吼,这一计是叫‘树上开花’呀?俺竟然自己都不知道!”

“诶呀…那要按照云旗这样写的,这最后一回俺竟有‘三十六计’传于后世,诶呀…如此,俺岂不比那诸葛孔明更足智多谋了么?不行不行,得少点儿,让云旗减个一半儿,多少给孔明几分面子,俺也得稍微低调点儿啊。”

突然间,张飞就变得爱思考了起来。

俨然,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正悄悄的在张飞的心头生根萌芽。

人嘛,就怕瞎七八琢磨!

空气,就怕突然安静了下来。

莽夫嘛,就怕遇事儿先思考!

关麟所在的书房十分安静,他静静的看着廖化呈上来的信笺,这是关麟的老爹关羽亲笔所写。

江夏北境攻陷。

俘虏九千四百余人。

俘虏曹魏的江夏代太守刘晔。

蒋干、王粲、阮等人归降。

看到这里时,关麟还觉得很正常,算是他一封提醒后,老爹的常规操作了。

可再往下看,画锋就有些突变了。

…首先是九千四百余俘虏,因为顾虑北方的家眷,悉数不降;

再是刘晔,一个汉室宗亲,却坚持他自己是魏臣,说食的是魏禄…

丫的,都不说自己是汉臣了。

还特喵的誓死不降。

看到这儿,关麟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

好像这江夏是攻下来了,可一大堆破事…都没解决。

而接下来…在关麟巨大的目瞪口呆中,他看到了老爹任命他为江夏太守!且这九千四百余俘虏,这刘晔,这些降将悉数归他关麟。

顿时…

关麟就想向老爹爆粗口了。

『你大爷!』

有这么坑儿子的么?

有这么不要脸的么?

江夏这么个重镇,三面环敌,你让我当太守…我就忍了!

谁让我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可你一不给我兵,二不给我将,就把这一干降将、俘虏给我?

这是玩呢?

有那么一瞬间,关麟觉得…丫的,他爹关羽…真是三天不打,上房…啊呸,错了…是三天不骂,他就以为我关麟是好欺负的,是软柿子了。

当即,关麟都想撂挑子了。

都想杀到江夏,杀到他老爹身边,指着关羽的鼻子大骂。

“爹?你还要不要脸了”

关麟内心中这个想法很剧烈。

倒是诸葛恪,似乎是看出了关麟不太高兴,连忙补上一句,“关公对云旗公子治理江夏颇为期待!从今往后,在下就是关太守麾下的长史曹掾了…太守但有驱使,恪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诸葛恪先是表态。

廖化也连忙表态,“太守是能开府的,在下斗胆毛遂自荐,也愿意为关太守效力…只是…”

“只是什么?”关麟顺着问。

“在下此前担任的乃是关公的主薄,是文职,可在下心头的愿望是上阵杀敌,所以,希望太守能任一武职于我,哪怕是一个曹掾。”廖化的眼芒无比期待,他补充道:“比起某…在下还是更希望在关太守面前自称‘末将’!”

提到“某”与“末将”的称呼。

在军营中,凡是谋士、文官,在下级向上级对话的过程中,统统要在自己的姓氏后面加上一个“某”字。

而武官,则简单一些,直接以“末将”相称。

这是军营里的规矩。

但这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关羽就喜欢自称“关某”,似乎这样的称呼很是“装逼”!

当然,这不重要…

关麟从廖化与诸葛恪的眼眸中,他能感受两人对加入他麾下的那种炙热与期盼的心情。

还有…

『开府是么』

关麟不由得遐想起来,虽然江夏太守,在老爹这么一封信笺下,简直是个悲催的光杆司令,兵靠自己,粮靠自己,啥玩意都靠自己。

可架不住…能开府啊!

开府的诱惑太大了!

一旦开府,就能培养自己的团队,就不再是单打独斗,无疑…这对关麟是极具诱惑的。

那么…

关麟眼珠子一定,他张口道:“廖主薄既有意做武职,那正好…江夏不还差个都尉么?有劳廖主薄…不,是有劳廖都尉替我执掌江夏兵马了,当然…”

关麟一摊手,“当然,似乎现在看来,江夏没什么兵马。”

这…

廖化的眼帘下垂,他拱手低沉的劝道:“关太守…”

倒是诸葛恪抢先一步:“关公将这九千余俘虏赐给太守,某倒是觉得是个机会,只是不知…在太守看来,这九千四百俘虏?这刘晔…能降么?”

“还有…那蒋干、阮、王粲…这些降将,能用么?”

一连两个问题。

关麟鼓了鼓了嘴巴,眼珠子一定,当先回答第一个,“这九千四百俘虏,或许…能降吧…只不过,需要用一些不太光明的方法。”

此刻的关麟,已经开始琢磨起,一些“极致黑暗”的手段了。

“至于…这些降将。”关麟摇了摇头:“他们…没法用吧?”

是啊…

蒋干、阮、王粲…这

都是一些文人哪!

蒋干尽管没有盗书,可历史记载的,也就是一个英俊的“喷子”形象,所谓有辩才,有仪容,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至于阮、王粲…这是建安七子啊。

阮曾受学于蔡邕,有过诗集,一篇《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文采斐然。

文笔丝毫不亚于“陈琳”!

特别是对音乐方面颇有造诣。

说起来,他儿子、他孙子比他名气还大阮籍、阮咸,乃是竹林七贤之一!

至于王粲,善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

在北方文坛…是能与曹植并称为“曹王”的存在。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写小说”的“狗作者”!

这样的人?

在太平盛世搞搞文学创作,恰个烂钱还行!

真让他治郡理政,咋用啊?

一想到这儿,关麟不由得摇头…

倒是唯独…这位刘晔!

提到他被俘虏。

关麟眼睛放光。

这可是个胆识过人、筹谋画策的大发明家…

在关麟看来。

无论是未来的秦弩大阵;

还是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

亦或者是考虑到黄承彦那老头的身体,考虑到…随着这老头年龄的上涨,工房中,不得以…需得为这老头减负。

如此说来,刘晔对关麟,对蜀汉“科技树”的发展与进程是至关重要的。

心念于此,关麟直接吩咐:“这样,明日我处理下长沙的事儿…后日,咱们就启程返回江陵!”

廖化与诸葛恪拱手,齐声应喝道。

“喏”

正巧,张星彩姗姗来迟,听到要返回江陵,她连忙问:“是要回去了么?”

不等关麟回答。

“公子…”一道声音从门外传来,是糜阳,脚步很急,语气也颇为急促。

关麟朝张星彩眨眼,示意他先忙正事儿。

旋即,关麟招呼糜阳进屋,连忙问。

“让我猜猜,是医署出什么事儿了?还是那江东的大都督鲁肃出什么事儿了?”

首节上一节339/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