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59节

可以说,南阳表面繁荣、中州粮仓的背后,是无数被压迫百姓的最极致、最无声的痛苦。

聊到江夏兵,这些南阳兵难免感同身受。

“唉…比起曹丞相,江夏的关四公子真可谓是仁德了…”又一名俘虏感慨道:“试想一下,他只要把我们俘虏在安陆城,只要拖得几个月,因为《征寡令》,我们的妻女就会被地方官征召再嫁,那时候…我们如何能不归降?可…偏偏,他没有这么做呀,他生怕酿成如此惨状,所以竟…竟将我们放回来了!以往只是听说刘玄德惟贤惟德,是个仁义的人主,如今一看他手下的关四公子,就能体会到几分刘皇叔的风骨了,有时候真不懂了,这乱世究竟要终结于怎样人的手中。”

似乎是因为说到动情处…

另一个俘虏道:“一说到这个…就忍不不住…”

话没说完,眼泪却是“吧嗒”、“吧嗒”的流了下来。

其实,这些关麟放回的俘虏里,只有极少数回了家乡,大多数还是再度回到军中。

说到底…回到家乡倒没什么。

可…繁重的徭役、赋税,家里又多了一口人,多了一碗饭,本就不多的口粮,还能支撑家里人活得下去么?

这是极其现实的,是他不得不考量的。

“爹…”就在这时,距离这篝火不远,营帐后的朱术小声提醒父亲,“爹,他们说的…”

原来,朱灵与朱术一早路过这里时,听到后勤军中的将士们说话,默契的停下脚步,藏在帐篷后偷偷的听…

这不听不要紧…一听之下,只觉得…军心浮动啊!

这是大事不好,是不妙的先兆。

“回去说。”

朱灵轻吟一声,然后快步回了他的军帐。

一入帐,朱术就忍不住开口:“这一仗,于禁将军损失惨重啊…折了将近万人不说,就连董衡将军也被敌将廖化阵斩,整个曹军士气低落…再加上现如今那关麟将俘虏放回,局势已经陷入了极端不利的境地。”

“这些不用担心。”朱然冷静的分析道:“于禁将军乃是五子良将之首,他的兵之所以厉害靠的是严明的军纪,不是个人的勇武,一次败仗影响不了大局,更何况,如今的南阳兵还没动…乐进将军的三万兵还没到!倒是…”

“倒是什么?”

“现在是咱们父子极佳的立功时机!”

“啊…”

朱灵的话让朱术惊讶。

朱灵眼眸突然眯起,他细细的向儿子解释道:“你想啊?三千俘虏,他关麟说放就放?这是因为什么?”

“仁德?”

“仁德个屁!”朱灵摇了摇头,露出几许对儿子的失望之色,“战场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仁德,那都是胜利者编纂出来的,关麟之所以放着三千俘虏,是因为他要的不是这一场仗的胜利,而是整个江夏全局的胜利。”

“这种时候,虽比不上他落败时渴望逆风翻盘的决心,但…对于咱们父子,依旧是立下大功的机会!”

这…

朱术好像懂了,“父亲的意思是?咱们近日赶去安陆城?献上那封粮仓的布防图?开始咱们的计划?”

“不是近日…”朱灵眼眸凝起,“是今日,是现在,事不宜迟!”

交州,苍梧郡的治所广信城已破。

陆逊趾高气昂的率军进城,他来到了吕蒙的官署中,望着那花园里一地凋谢的梅花,不知为何,他感觉这些梅花出现在他的眼瞳里,都是黑色的,是与白鲜明对立的黑。

他甚至注意到官署内风雅的布置,以及桌上一摞摞的书籍。

俨然,哪怕是在交州,吕蒙依旧保持了读书的好习惯。

陆逊漫步走进,轻轻的提起一本书籍,是《春秋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是,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同其胞弟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呵呵…

陆逊浅笑一声,他露出一抹轻蔑的眼神,将《春秋左传》抛到了一旁,口中轻吟道:“还‘郑伯克段于鄢’,呵呵,如此鼠辈,不配读《春秋》!”

不一会儿,吕蒙与儿子吕睦被一干副将与幕僚押了上来。

吕蒙肩上中箭,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处理,箭伤让他痛得直哆嗦…

一旁的副将们齐齐跪下说道:“末将拜见陆将军!”

陆逊淡笑着说:“诸位将军、诸位军师大义灭亲,我陆逊不胜感激…”

“不敢!”

众人齐齐的拱手,压低脑袋。

“都拿下”

却听得陆逊一声呵斥,登时,一个个陆家军闯了进来,将这些副将与幕僚纷纷擒住。

“陆将军我…我等有功啊?”

“有功?”陆逊笑了笑,“吕蒙陷害于我,使得我与三万兄弟险些葬送于郁林,葬送于那大火之中,尔等若有功,就该在那时劝你们将军收手,现在城破拿人献降,还有何意义?先是助纣为虐,后又背叛主人,罪加一等,直接拉出去斩了!”

啊…

众人大惊失色。

可陆逊的眼眸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

他的眼睛里尤自一片黑蒙蒙的,这是与“白”鲜明对立的“黑”!

暗黑陆逊!

或者是魔陆逊!

不多时,就听到衙署外,“啊…啊…”的哀嚎声…

待得处理掉这些杂碎,陆逊方才走到吕蒙与吕睦的身前,他微微蹲下身子,“接下来,该你们了!”

吕蒙怒目圆瞪,“陆伯言,你是吴侯的将,却不思忠君,投了那交州?你让吴郡陆家蒙羞,如此不忠不义…我…我…”

“哈哈哈哈…”不等吕蒙把话说完,陆逊大笑了起来,“吕将军,你跟我说不忠不义么?”

“哈哈…”陆逊还在笑,“昔日孙伯符进攻庐州,城破之日,我陆家被他们孙家杀了半数有余,我陆逊带着剩下的族人苟延残喘,何其艰难?我为了振兴陆家,我不惜改名,我让‘孙’字在我名字的上面,我陆逊驮着他走…我娶仇人的女儿为妻,我顶着族人的愤怒与孙家大和解,我就差认贼作父了…我陆逊这些年为他们孙家屡立功勋,多少次以命相搏?你说我不忠?”

陆逊站起身来,他颇为潇洒的转身,那被鲜血染的更殷红的披风,泛出的是森森的寒意。

这寒意刺骨,一定是遭遇到了极大的悲怆,才能让一个人如此这般的心灰意冷。

“是,我是不忠?”陆逊接着说,“因为我现在才悟了,忠心这东西,最终只能让我像是徐琨将军,像是太史慈将军,像是周大都督一般,让我命丧黄泉,让我饮恨而终!让我错付!”

“吴侯的授意,你吕子明的背刺,不正说明了这点么?呵呵,曾经的陆逊可以忍气吞声,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家族的繁荣卑微的活着、听话的活着,托着孙家受尽屈辱的活着!”

“但你们若将我视为蝼蚁,然后狠狠地踩在脚底…弃之如糟粕,杀之而后快,甚至都不眨一下眼睛,我凭什么对你们忠心?我陆逊的忠心,他孙仲谋配么?哼…我陆逊的‘忠’就是喂了狗,也绝不可能再属于东吴,属于那孙仲谋!”

“你”不等吕蒙张口。

陆逊直接吩咐,“将吕蒙押入大牢,今晚本将军亲自问候!至于这个儿子,放他回东吴…”

陆逊的眼眸转向吕睦:“你告诉那孙仲谋,他但凡敢动吴郡陆家一人,我就在吕蒙的身上捅上一刀,再北上屠杀他东吴一百人!他若敢动我陆家一百人!那就等着吕蒙与他一万个东吴子民的头颅好了”

“我陆逊一点也不介意北上打到吴郡,让他孙权也尝尝,被手下将军狠狠背刺的滋味儿!”

一番重重的话语总算脱口。

陆逊的这番话让吕蒙陌生。

这…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温文尔雅,谦逊有礼的陆逊么?

“陆伯言?你…你变了!”

吕蒙不解的道。

陆逊瞪向吕蒙的眼神,流露出的是锥处囊中的锋芒…

是寒气四溢的杀气;

是历经绝望后才有的大彻大悟,“我是变了,我多么庆幸我是现在变了,以前的那个‘谦逊’的陆逊已经死了,现在的陆逊,心中只知道八个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陆逊的身姿挺直…

他的一双眼瞳瞪得浑圆硕大…

那从心头悠然升腾,如连珠炮般怅然的话语,让他宛若彻彻底底的释放了一般!

“呵呵…说到这儿,我还要感谢那个人教会了我!”

“让我懂得…大丈夫生于世,心不狠则站不稳,让我懂得被人背刺的痛苦,也让我懂得背刺仇人时的喜悦!”

这一刻的陆逊…就像是一夕间入魔了一般。

不疯魔,不成活!

第278章 此诚东吴,危急存亡之秋也!

第二七九章此诚东吴,危急存亡之秋也!

合肥城,东吴大营内,孙权高坐帅位,诸将肃立,整装待发。

拿下合肥城后,孙权与逍遥津大败时候的他,判若两人,意气风发的许多,也更加的稳重威严。

究其原因…

这是因为底气!

东吴作战靠水,北伐也必须靠水。

故而,理论上存在的北伐一共有三条水路,分别为中渎水、汉水、濡须水…

其中,中渎水因为受季节影响太大,无法全年通航;

汉水,则是因为需要占领襄阳才能使用,恰恰主攻襄樊的是荆州的关羽;

于是,东吴军北上的水战路线只剩下濡须水这么一条。

濡须水北经巢水湖入施水,再经肥水入淮河,所以只要占领了合肥,涨水期时东吴水军就可以从长江入淮河,不仅可以发挥水军威力,还足以保障后勤。

简单点说,如今占据合肥的孙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拖过这枯水期,熬到涨水期。

那时候,东吴与曹魏的攻守就要变换了!

就在这时…

有探子冲进来,“报!曹操派人来约战,三日后于肥水中游,欲与主公一决雌雄!”

“肥水?中游?”孙权沉吟了一下,他轻吟道:“如今的肥水可无法行船,曹操是要约孤打陆战!”

甘宁站出一步,他一脸兴奋,嘴角勾出弧线,“陆战就陆战,末将昔日百骑便足以劫曹营,打的他们抱头鼠窜,如今曹贼既敢约战,末将请率五千军,痛击敌军,让那曹贼见识见识,我东吴军不仅水军厉害,步战也丝毫不惧他北方兵马!”

一旁的徐盛显得冷静一些,“这已经是曹贼的第三次约战,若是再拒绝,传出去还以为我江东子弟怕了那曹贼,动摇军心,故而…这一战,末将以为,不能再躲着了,该打!末将请战!”

甘宁与徐盛这么一表态…

首节上一节459/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