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70节

孙茹的话让陆逊一阵感动,他沉吟了片刻,方才张口道:“若非那孙权授意吕蒙,背刺于我,那这个秘密我只会永远深埋在心底,无论如何威逼利诱都不会说出…可现在…”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孙绍的情绪已经显得有些激动。

他将陆逊的话完全在脑海中又过了一遍。

明白了!

现在全都明白了,一切的疑点全部都解开了。

孙绍抬起头迎上陆逊那有些疲倦的目光,他问道:“姐夫,我要感谢你,替我娘,替我姐,替所有江东的百姓感谢你,是你让这真相浮出水面…让那孙权的无耻行为浮出水面!”

说到这儿,孙绍的语气更添得了几分严肃。

“诚如我姐说的,这与你无关,我们的仇人只有那孙权一个,是他选择杀戮、罢黜那些追随父亲的兄弟,是他将东吴的血彻底染红,也是他选择讨好吴郡的世家大族,所有的杀戮…若有一个人该去负责,该去承受我等的怨恨,该去死…那…那一定是这孙权!”

孙绍这么说…

太史享重重的点头,他没有说话,可表情与动作已经表明,他坚定的要在覆灭“孙权”这条路上继续的走下去!

陆逊当然明白他们的决然,他缓缓起身,又深深凝望了孙茹一眼,旋即走到了窗边去眺望那寂暗的天穹。

他心里还有话…可今天说的已经够多了。

“姐夫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不如…加入我们鸿雁,咱们一道去推翻那孙权的统治!让着恶人有恶报!”

孙绍突然的一声提议。

『鸿雁?』

陆逊迟疑了一下,却是深深的摇头,“听我一句劝,孙权或许不擅长统兵作战,可他的心计,他的权谋之术,他的制衡之法,他的心术…远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厉害百倍,要心狠手辣百倍…单单是鸿雁,若是没有其它外部的支持,与孙权对垒不亚于蚍蜉撼树,自掘坟墓!”

“那姐夫?你的打算?”

孙绍又一次问出这么一句。

陆逊幽幽的说,“如今的我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我的打算,呵呵…”

说到这儿,他话语间露出几许自嘲:“我的打算,该是是某个人…希望我的打算吧”

这某个人自然指的是关麟。

陆逊的眼眸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明哲”。

从孙权授意吕蒙的那把大火起,他陆逊,这三万陆家军,那遥遥还在吴郡的十万陆家的族人、家眷…

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的福祸安康…早就不是他陆逊能决定的了!

『唉』

『唉』

深深的幽叹声从陆逊的心头响彻而起。

他也想知道,接下来…他与陆家军要做什么?

又能做什么

倒是孙茹,因为夫君的话,她突然想到了什么。

她的一双瞳孔睁大,她望向自己那疼爱的弟弟,“伯言方才说鸿雁背后若是没有支持,那将是蚍蜉撼树,自掘坟墓!可…”

孙茹抿了抿唇,她按捺了一下情绪,“谁说鸿雁的背后没有支持了?若是他…他可以支持鸿雁哪!”

“他?”孙绍与太史享一脸的茫然。

孙茹坚定的说,“是关四公子关麟关云旗,如今…娘就在江陵,在他的保护之下,若非因缘际会,我如何能碰到娘呢?”

孙茹望向陆逊,“早晚,伯言也是要投那关四公子的,不如,鸿雁也一并投奔关四公子如何?对付那孙权,如果是他…一定更有把握!”

『关四公子?』

这一刻,孙绍与太史享彼此互视…

他们眼眸中的精芒所透漏出的是:

『只要能让孙权身败名裂,只要能让他恶人终获恶报…至于投奔的是谁?一点儿也不重要!』

就在这时。

“哐哐”的敲门声响起。

“陆将军,云旗公子带信过来了,一封明着的信,一封按着的信…”

是韩玄…

哪怕是隔着一扇门,哪怕是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的声音依旧嘹亮且铿锵。

“从现在起,老夫也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云旗公子派来助陆将军救回十万族人的身份,还有一个,是替孙刘联盟与陆将军谈判的使者!”

“呵呵…老夫的鼻子与耳朵,应该可以保住的吧!”

第284章 狮子大开口,这是将孙权往死里整!

废墟中的洛阳城已经有了城楼。

此刻,城楼上传出一声“铿”然的钟响,撞钟之人一边撞,一边用袖子抹去满脸的汗水。

紧接着,正午那些民夫饱食一顿后,宝贵的休息时间结束了,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筑城,浩荡的钟声引得整个洛阳城上新修筑的钟楼发出齐鸣,震荡了苍穹。

这就仿佛一种讯号,告诉这里所有的民工,洛阳城的筑城时间紧迫,谁也不许偷懒。

目睹着一个个民夫挥汗如雨,曹丕正带着刘桢、吴质从一派忙碌的筑城景象中走过。

曹丕一边走,一边问。

“今日正午吃的什么?”

“每人两个面饼,还有菜食…”吴质连忙回道。

按理说,这已经是不错的饭食,曹丕沉吟了一下,他环望着这周遭无数面容枯黄,露着菜色的民夫,“没有肉食,这些民夫能有力气么?”

“前线战事紧张,有限的粮食多供给前方了。”吴质感慨道:“就是这徭役的征召,都是费了不少功夫…百姓们对那‘征寡令’,还是多有抱怨哪!”

说起徭役…汉时民年二十开始服设,至五十六免役,可到曹魏时期,“老耄须侍养者,年九十以上,复不事家一人!”

意思是,年纪大的人也要服役,直到九十岁以上才可以免役。

至于路上的盘缠,车马费用,悉数都是由徭役者自行承担。

甚至是饭食…

曹丕是为了调动民夫的积极性,这才开设凿子…可…

看着这些民夫骨瘦如柴的模样。

“唉…”曹丕叹出口气,眼瞳中含着的是深深的悲哀,“父亲的眼中只有宗室、氏族、兵户…寻常百姓的命,他素来并不那么看重,从这比汉朝时还严苛的徭役就能看出一般!”

就在这时,一只野狐狸从民夫中穿梭而过,一个民夫眼疾手快,一把将它拿住,双手宛若钳子一般,牢牢的握住狐狸的嘴巴,他大笑道:“总算有荤腥了,今晚烤了吃…”

曹丕看着他一脸欣喜的模样,勉强的笑了笑。

倒是一旁的吴质,他眼珠子一定,琢磨出一些别的味道来,“不对呀,狐狸白日里应该在打深洞,何况还有这么多人,怎生…会突然窜出来!是有人挖到了它们的洞穴么?”

吴质这么一说,刘桢想起了什么,他连忙望向曹丕,“子桓公子,方才我还想禀报,近来李藐先生私自征召了一批民夫,别人都是在铸城,他却是在挖壕沟,且这壕沟并不是在城墙之外,我在想…他挖那么深的壕沟作甚?难不成是要挖掘一条贯通这洛阳城内外的地道么?”

刘桢的话立刻引起了吴质的警觉,“地道?他为何要挖地道?这是掉脑袋的行径?这是谁授意他的?子桓公子,这李藐有鬼啊…”

刹那间,吴质的表情就凝了起来。

他是曹丕的智囊之一,准确的说,是除了司马懿之外,首屈一指的智囊。

昔日,曹操出征乌桓,曹丕与曹植均前去送行。

曹植称颂功德,发言有章,吟出的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白马篇》,其中“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让曹操大赞。

曹丕觉得被比下去了,自惭形秽,那时便是吴质对曹丕耳语让他伏地痛哭,一边哭一边表达出对曹操的不舍。

看到曹丕的泪水,曹操亦是感动不已,甚至包括荀、钟繇都用赞赏的眼神望着曹丕,大臣中也多有唏嘘叹息感动者。

一时间,一次小小送行的博弈,曹植与曹丕的行为高下立判,曹丕稳居上风。

这都是吴质的功劳…

不夸张的说,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曹丕能争上世子,司马懿自是居功至伟,可离了吴质也不行!

此刻,吴质就发现了李藐行为的诡异连忙提醒曹丕。

曹丕却给吴质、刘桢两人示意,两人随着曹丕走到了一处无人之所,曹丕方才郑重其事的转身,朝他们一本正经的道。

“一些话,我不能说的太清楚,那会将我,也将你们置于险地,你们只需要知晓,李先生的行动我是知道的,并且授意他这么做的,没有任何问题…从今往后,再不要提及这些,甚至一些时候,要帮他遮掩,不许寻常的民夫靠近他‘筑城’的地方!”

这…

刘桢与吴质都不是傻子,特别是吴质,曹丕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他登时全懂了。

果然,李藐挖的哪里是什么壕沟?这分明就是密道啊!是连接洛阳内外的密道!

至于这密道是为了做什么?

既是曹丕授意…那…怎么少得了争夺世子呢?

伴随着“咕咚”的声响,刘桢与吴质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再往下想就太危险了,不能继续想了。

倒是这事儿,唯独李藐能做!

他是狂士,天不怕地不怕,这是杀头的事儿,别人谁又敢呢?

那边厢,浩日当空,深沟中李藐衣衫褴褛,正在艰难的跟一群“苦力”一起搬石头。

这些苦力约有六十多人,其中半数是“鹦鹉”的杀手,自从“鹦鹉”找到了“金主”,不用再为谋生而去执行暗杀的任务后…

这些杀手本无事可做,如今正好加入这筑城的行列。

其它的三十余则是江陵城丐帮中的帮众,均是与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的…

这个筛选的过程,是需要经过至少两次的“政审”,到李藐这儿均是信得过的人。

这也就罢了…

偏偏,这些人筑城一个个是不遗余力,他们比所有人都清楚,这一条地道的挖通…能为未来的刘备、关羽…乃至于曹魏的覆灭,曹操的身首异处带来何其大的机会!

未来可期!

自然,他们对李藐这个“带头大哥”也极是尊重。

“李先生,你是文人做不了这体力活,让我们来吧…”

“是啊,李先生在一旁看着就行,我等不会耽搁进度的。”

“李先生,洪七公他老人家需要的是你的脑子,可不能因为这体力活累坏了呀!”

呼…李藐吁出口气,心头一阵莫名的感动。

这就好像深入敌后,经过了漫长时间孤军奋战的他,突然身边就多出了许多亲人,这种感觉让他一阵沉醉。

他哪里舍得就坐在一旁看着呢?

他要与这些“亲人”并肩作战哪!

首节上一节470/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