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5节

果不其然,关麟又睡过了。

本打算一大早就把他制作的那吸水、防侧漏的“棉垫”送到三姐关银屏的手里。

可一睁眼,已经“巳”时了,这个时辰,三姐多半在军营了。

唉…

躺在床上的关麟叹出口气,他替三姐感慨,又是无法防止侧漏的一天哪!

当然,在关麟看来,睡过了,这不能怪他。

古代叫醒人的方式都是公鸡打鸣,要么是打更人…这些对他基本免疫。

草草抹了把脸,穿好衣服,关麟伸了个懒腰,打开门。

他揉了揉眼,心里正嘀咕着:

『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哪!』

突然哪里不对…

感觉身前冷飕飕的,抬眼一看,这才发现…

就在他的门前,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正用无比犀利,几乎能把人杀掉的目光,直勾勾盯着他。

两个男人是大哥关平与二哥关兴。

一个女人,则是三姐关银屏。

这…

啥情况啊?

关麟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他琢磨着,他不就是两天没回家,不至于这样吧?

怎么感觉,这兄、姐的眼神有点凌厉呢?

关麟莫名的紧张了起来,这种心情,就像是穿越前,出去玩了一夜,第二天回家,父母拿着木棍守在门前一样。

呃…一模一样。

“咳咳…”

关麟轻咳一声,当先张口,“大哥、二哥、三姐…早上好啊,你们是昨晚没睡好么?咋都凶巴巴的!”

沉默…

面对关麟的话,关平、关兴、关银屏三人沉默不语,可目光犀利如旧。

“你们倒是说话呀?啥情况?”关麟觉得越来越人了…

他有一种,会被眼前的这些亲人给吃掉的感觉。

终于,关平当先张口,“四弟,府邸中那些值钱的东西,都是你偷出去的吧?”

尽管语气已经极尽和缓,可关平言语间的怒火根本抑制不住。

呃…这个呀!

关麟抬眼,他总算懂了,这俩哥,一个姐,是来兴师问罪的。

“大哥,这个得听我解释。”关麟正想狡辩。

关兴那怒不可遏的话接踵而出:“我与大哥、三妹的青龙刀,也是你偷得吧?”

很明显,关兴的言辞比关平激烈多了。

关家府邸内部是有一处“武库”的,专门放置一些兵刃,这里面就包括几位公子、小姐的青龙刀。

关兴一心向武,偷他的刀…那无异于夺他的命。

“二哥,你这话可就不好听了。”关麟继续狡辩道:“我也姓关,咱们都是一家人,自己家人的事儿,能算偷么?”

“你…”关兴握起拳头,他知道自己说不过关麟。

这四弟,武功不学,但伶牙俐齿、胡搅蛮缠诡辩的本事可大着呢!

看到关兴握拳,关麟赶忙躲到关平的身后,“大哥,咱娘可说过,兄弟间当和睦互助,不可拳脚相向!”

“大哥…你看二哥,呃…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最后这一句,关麟是下意识脱口的。

特别是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太超前了。

关平、关兴、关银屏哪里听过?

不过,受父亲的影响,关平也读过《春秋》,道理知道一些,这句话的含义也能理解,再加上胡夫人也的确提及过,兄弟间和睦互助,不可争执斗殴,伤了感情。

当下,他拦在关麟的面前,朝关兴摇头:

“二弟,不可动手!”

得…

“唉…”关兴无奈的叹息,“大哥,你就任凭四弟这样胡闹么?这次他为了下赌注,能把关府中的器物偷了变卖,把咱们的青龙刀偷了变卖,下次…他是不是要把父亲的赤兔马也偷出去变卖呀!”

此言一出…

关麟脱口:“二哥怎么知道,我本打算典卖赤兔马的?”

这…

关平、关兴、关银屏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四弟,你还胡说!”关银屏看似责骂,实则替他解围。

赤兔马,这可不兴卖啊!

“呃…是,我是胡说的!”关麟也不嘴硬,只是挠挠头。

其实他本来真打算把赤兔马也给典当了。

要知道,这赤兔马典当的价格,把整个“府邸”都更值钱。

当然,典当的规则,关麟是很明白的,“活当”嘛…几十日之内,可以将器物赎回,只需要多掏两成的粮钱即可。

再加上,这是关府典当的,他爹是关羽,怎么着,整个江陵城谁还敢据为己有?

这是关麟有恃无恐的原因。

只不过,他单纯了,莫说是这些典当房压根就不敢收,就是关麟在面对赤兔马时,都吓了一哆嗦,这马的小腿比他大腿都粗,脾气比他爹都差。

关麟丝毫不怀疑,这赤兔马,一蹄子就能把他踹飞。

珍爱生命,远离赤兔!

“四弟…你拿我们的也就罢了,可…你万不该把父亲的龙舌弓给典卖了!”

关银屏开口道,言语间还有一丝担忧。“那龙舌弓是父亲的心爱之物,父亲本就在生着你气,这下…唉…不论如何,你先把这弓赎回来!”

“什么叫先把这弓赎回?”关兴不忿道:“我们的青龙刀,这关府的器物他都要赎回来…否则…我…”

眼看着关兴又剑拔弩张,关平当即道:“二弟…你这不为难四弟么?他把钱都投到那糜家赌坊,这还赎得回来么?”

说完这些,关平转过头,凝着眉劝关麟,“四弟,听兄长一句劝,无论如何先把龙舌弓赎回,这龙舌弓乃是昔日吕布辕门射戟时的弓箭,便是黄忠将军向父亲借用,父亲都未曾让他动分毫。”

“我打听了,你此番典当押了重注均是东吴败,算算日子,昨夜那吴侯孙权的十万兵马已经兵临城下,等合肥攻陷,那一切就都覆水难收了!”

当关平的话说到“父亲关羽归来”,说到“孙权兵临城下”…

关麟突然抬头,“啥…”他打断道:“你是说,父亲今夜归来?等等…我这记性,怎么忘了?合肥昨夜就已经兵临城下了呀!”

关麟轻叩了下脑门,好像想通了什么…

他立刻转身,“诸位兄姐在此稍候片刻,弟有要事,去去就回!”

说着话,关麟就往关府外跑…

“你去哪?”关银屏急喊一声。

恰恰是她的声音,让关麟脚步一顿,差点又忘了一事儿,关麟将昨夜就准备好的包裹,递给了关银屏。

关银屏斜睨向其中,她看到了一个像是…像是“月事带”的物品,还有一对很可爱的小翅膀…登时,联想到她的侧漏,她的面靥一下子骤红。

关麟也顾不得解释太多。

“三姐,送你的,待会儿不妨试试…弟先走了!”

一个瞬间,关麟就快步跑远了。

“四弟?你干嘛去?”

这次是关平喊得。

关麟一边跑,一边扬起手,大声喊道:“太阳出来咯,该去收米咯!”

第66章 一个真敢说,一个真敢打

马良与马秉各自坐一张桌案。

面前各自都摆放着一封封竹简、文书,两人聚精会神仔细的看。

尽管马秉只是“贼曹掾府”的“主记室从事”,是一名三百石俸禄的小官,可马良经常唤他一道处理政务。

马家五常,在荆州名声显赫…可马良的三个兄长“马伯常”、“马仲常”、“马叔常”无心官途,能够在未来担起马家重担的,除了马良的弟弟“马谡马幼常”外,也只剩下马秉这个儿子了。

尚未及冠,马良已经开始教授他如何处理政务。

眼前的这些文书,是各郡县送来的,马良看的很快,一份稍稍看几眼,就批复过,然后扔于一边。

马秉则看着父亲的批注,揣着下巴,琢磨着父亲这般安排的缘由。

两父子就这么奋战着。

终于…

当马秉看到了一封,是有关荆南四郡的税赋、田赋时,马秉一惊,忍不住叹道:“想不到,每年长沙、桂阳送抵江陵的田税、军械竟这么多!”

听到儿子惊叹,马良收起了眼前的文书,解释道:“如今,我们所处的江陵城,地处两个大平原之间,本是适合农业的,可却偏偏是曹、孙、刘三家疆域的交点,是兵家必争之地。”

“江陵是军事要塞,于此大肆发展农田、商业,显然并不适宜,故而,昔日孔明与我商议,便把农业、商业的中心转向荆南。长沙与桂阳皆是肥沃土地,多产钱粮,又盛产兵器!”

“特别是长沙,其地利位置,输送军资极其便捷,一旦落入别人之手,那无异于‘扼江陵之咽喉’,使江陵成为无源之水。”

马秉回想起了长沙的具体位置,顺着父亲的话补充道:“孩儿倒是觉得,这长沙不仅是扼江陵咽喉,更是吴蜀咽喉,扼控蛮越,束带长江上游,可襟带万里!”

是啊,一个长沙郡连接江东、交州、荆州、巴蜀,又是粮资、军械供给的重要之所,其扼要程度可见一斑。

“吾儿说的不错,这也是为何东吴一定要逼使我们交出那长沙三郡的缘由,只是…”前一息,马良还为儿子小小年纪的真知灼见而欣慰,后一息,马良的面颊就沉了下来。

他是想到了如今的时局。

是啊…

如今,一是孙权与张辽的合肥战场,二是关公单刀赴会,抵鲁肃设下的那“鸿门宴”,时局的变幻瞬息万变!

极有可能,一夜之间,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就要变化大王旗。

首节上一节55/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