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78节

他从不在乎迁徒的过程中死多少人,只要有一个百姓迁徒过来了,那就赚了,哪怕代价是死了九成的百姓,那也无所谓,死的本也不是他曹操的百姓!

此刻,诸葛亮凝视着地图,凝视着张劫掠百姓的路线,也凝视着张的布防图,不由得面露担忧之色。

“这张不愧是名将啊,能将地形利用到如此地步,就是四百年前的韩信也不过如此了。”

的确…

整个地图上,张占据的“宕渠”、“蒙头”、“荡石”这一地形奇特至极。

渠江从此间盘旋而过,唯一可通往其中的,西北道路最窄处只有五百米左右。

道路中有山峰,因常年云雾缭绕,称之为“八蒙山”,“蒙头”是八蒙山的最北端,这里的地形极其陡峭,只有三条小路可通往山上,一条在南,一条在西,一条在北,最可怕的是这小路只有一人宽!下雨天还要攀爬才能通过。

而八蒙山围绕的中间,那圆形丘陵区面积则是五里左右,张把所有掠夺的人口悉数集中在八蒙山当中圆形区域,只要守住出口,就能保证百姓不能四处逃跑,然后分批送回汉中。

这已经是将地形运用到了极致…

而张的兵马分别安插在八蒙山内圆形区域、蒙头以及瓦口,互相驰援,互为犄角,是最严密的布防。

不过,哪怕是张如此利用地形,诸葛亮还是从舆图中窥探到了张部署的弱点。

那就是“瓦口”!

心念于此,诸葛亮眼眸凝起,他的手重重的指向瓦口的位置:“只有以突袭之举,雷霆之势攻下瓦口,即可彻底封锁住整个八蒙山!让那张困于其中,再难逃遁,只不过…机会只有一次!”

诸葛亮提及机会只有一次,是因为,如今刘备与法正、张飞名义上出征荆州。

实际上是要要分出一支骑兵过阆中,急行军赶至宕渠,突击此瓦口驻守的魏军。

这是“关羽诈死赚襄樊”的那封信笺,留给他们的战机,利用巨大的信息差,一闪即逝的战机。

呼…

心念于此,诸葛亮眼眸微眯,他喃喃着轻声感慨:“奇袭瓦口,法孝直应该能看出来吧?”

哪怕法正的谋略,诸葛亮是信得过的!

可当真的要打这场至关重要的大战时,诸葛亮难免心头还是怀揣着无限的担忧。

就在这时…

“哐哐”的敲门声响起,与之同时传出的是黄月英的声音。

“夫君,妾可方便进去?”

听到是夫人敲门,诸葛亮亲自去敞开了门,一如既往看到的是蒙着黑纱的夫人。

说起来…自打成亲后,夫人就鲜有褪下这黑纱的时候。

至于缘由,在于她面颊上的那块胎记…

这也是坊间屡屡恶语重伤她的原因,说她相貌丑陋,说她不得孔明欢心,故而才生不出孩子的原因。

这些恶语中伤,诸葛亮知道…纵是解释也是越描越黑,也是徒然!

为此,诸葛亮无比内疚。

“夫人来了…”

张口时,诸葛亮突然发现夫人身边还有一人,是夏侯夫人…

诸葛亮连忙变得郑重了几分,连忙就去备茶,诸葛亮不喜欢被人服侍,府中也无仆役,哪怕是备茶这种事,往往是马谡、杨仪代劳,若是两人不当值,他也会亲力亲为。

“不想夏侯夫人来此。”

“诸葛军师不用如此忙碌。”夏侯涓有些不好意思。

黄月英却开门见山:“夫君忙碌,我与阿涓来此,是有事要告知夫君一声…我们打算去趟荆州!去见见那关家四子关麟关云旗!”

唔…关云旗?

夫人黄月英的话让诸葛亮微微一怔。

要知道,上一次的考验也才过去两个月,他诸葛亮是否收关麟为弟子,至今还没有个定论。

怎么夫人…还有夏侯夫人,她们也要去见这个“神奇”的关麟呢?

“进来说,细细说…”

诸葛亮引二人进入正堂…

寿春城,司马懿进入了曹操的屋中。

哪怕只是过了短短的半刻钟的时间,可司马懿感觉到,眼前的魏公仿佛苍老了十岁。

“说说你的点子吧!”

曹操凝视着司马懿,司马懿最终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他应该当先保全的是自己,他应该想办法先得到关麟手中那“解药”,而不是解救大魏的顽疾。

正是基于这一层想法,司马懿侃侃道:

“关羽诈死赚襄阳,此一对关家父子突出奇兵,其目的是打通许都以迎天子,许都距离樊城实在是太近了,若是让天子与这对关家父子内外勾结,则大魏危矣!”

“尽管樊城如今尚有数以五万计的兵马,有曹仁、于禁、徐晃、庞德四位将军的坐镇,可遥比当年曹纯、满宠、文聘、乐进又如何?这一对关家父子能让子和将军,能让满府君他们占不到便宜?现在子孝将军、文则将军不过也是其手下败将,又能守住樊城么?何况,樊城远没有襄阳城坚固,护城河的宽度、城楼的高度,坚硬程度也比不过襄阳城的一半儿!”

“可若是放弃樊城,则许都门户大开,亦难驻守…臣思虑万千,痛定思痛,发觉…只因天子在许都,这才让许都成为了那关家父子牵制丞相的棋子,造成如今不敢弃,又不能守的尴尬境地,那么…不如釜底抽薪将天子搬离许都!”

曹操倒吸一口气,司马懿的想法却是让他惊喜,也让他警惕。

“哦?那将天子搬往何处?”

司马懿缓缓说:“两个地方,其一是邺城,邺城地处河北,远离前线,丞相在北境还有彰公子的数万铁骑,迁天子于邺城,避开这一对关家父子锋芒,孙、刘只能望尘莫及。”

“邺城不行,邺城乃是孤的属国,孤当日就是为了避开天子,摆脱朝廷的控制,这才将邺城周围十郡封为孤的属国,若是把天子迁到邺城,那孤居何处?”

司马懿指了指地图,“其实还有一处,丞相其实早就发现,邺城地处东北,是丰饶战守之地,却非一统王霸之地,所以,还有一地可以迁都!”

“哪里?”

“洛阳!”司马懿侃侃道:“三千年前,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提及‘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由此…中国几千年来以来,能称之帝都的唯有两地长安、洛阳…洛阳地势居中,河山拱戴,有汉代二百年基业,王气兴盛,易于掌控天下!”

“洛阳周边共计八个关口,形势险固,扼守八方,进之可攻,退之可守。洛阳城四邻河南尹、陈留国、陈国、梁国、颍川郡、汝南郡、南阳郡、弘农郡、河南郡均可就地征兵,随时驰援,补给线也更短。”

“况且,若迁都于洛阳,纵是襄樊战场失陷,那尤有宛许战场,宛许战场相较于襄樊战场,那避开的正是大魏最不擅长的水战哪!这几年襄樊战场打的无比艰难,不就是因为那水战么?”

这…

随着司马懿的一番话,曹操不由得深深的凝起了眉。

他下意识的问了一句,“孤重修洛阳,征召了十几万民夫,如今,洛阳已经重筑两个月了,造的如何了?”

司马懿连忙回答:“父亲昨日还送家书来,说是再有一月,洛阳城便能重修完毕…”

曹操感慨道:“看来子桓与那李藐差事干的不错!”

俨然,这一句就有些话中有话的味道了。

在联吴对抗关家父子,还是迁都洛阳…这两件事儿中!

很明显…曹操更倾向于后者!

而随着他最后一句话落下,他眯着眼,目光凝在那地图上,开始了良久的不语!

黄昏将至,夜幕降临,蜀军驻地。

同样的,一封张的布防图也摆在了刘备与法正的眼前。

刘备发出了与诸葛亮如出一辙的感慨:“张不愧是曹魏五子良将,如此布防,迁徒人口,简直将地形利用到极致。”

“是啊…”法正望着那八蒙山感慨道:“只要将劫掠的百姓放入这八蒙山中,然后分批运输…那百姓跑无可跑,避无可避…可见曹魏迁徒百姓的决心何其大?”

“曹操吃过这方面的亏…”刘备感慨道:“昔日曹操欲迁徒淮南十余万百姓往中原,不曾想,因为没有经验,让百姓疯狂逃窜,反倒是十余万百姓齐齐的逃往东吴,曹操可谓是作茧自缚,搬石砸脚!”

说到这儿,刘备幽幽的感慨道:“这次…他可有经验多了,把百姓困于八蒙山中,只要守住出口,一个百姓也溜不走!”

“不过…”就在这时,法正的眸光一闪,他也如诸葛亮一般,看出了张如此部署弱点与破绽。

而不等法正张口,刘备笑着道:“不妨我与孝直将想说的计策悉数写在手上?一起亮出如何?”

好基友嘛…

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玩法。

法正笑了,取过笔墨,他在手上写了两个字瓦口!

刘备亮出时也是两个字瓦口!

这下,算是好基友所见略同了…

当然,奇袭瓦口只是第一步,而目的在于封锁住谷口,但事实上,这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比如…这如此狭窄的谷口怎么守?敌军从山峦上向下冲,是有优势的,如何抵挡?

如何救出谷中的百姓?又如何彻底的击溃敌军?

这种战斗,尽可能的越早结束越好,迟则生变…

哪曾想,就在这时。

“哐”的一声,帐门被猛地推开,刘备与法正转头,却正看到张飞乐呵呵的闯入了这大帐。

他不知道是从哪得到的消息…

一脸的大笑,“原来,大哥与孝直是骗俺呢?二哥没有死,二哥是诈死赚襄樊呢?…大哥你既知道,何不早些告诉俺呢?害的俺这一路上火急火燎的,这心在肚子里‘噗通’、‘噗通’的都快蹦出来了!”

唔…

刘备与法正正惊愕于张飞怎么知道了?

可哪曾想,张飞看到了两人桌案上摆放着的舆图,他挠挠头,立刻凑了过去:

“这是啥?”

那豹眼圆瞪,当看清楚舆图上写着的“布防图”、“张”几个字时,张飞恍然大悟,“原来…大哥与孝直是琢磨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着救荆州,暗中取这八蒙山中张的首级啊!”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着救荆州,暗中取张!

刘备与法正更惊讶了。

这些字,这样的句子是张飞能说出来的?

只不过,更惊讶的还在后面,张飞饶有兴致的看着这舆图,他灵光一闪,仿佛骤然在脑海中想到了什么。

没错,是关麟写给他的《斗战神张飞本传》中,第二十五回的“粗中有细,假痴不颠,诈作醉酒,诱蛇出洞,梦中擒贼!”

就是这么一个章回,整个张的布防与关麟那图文并茂绘制的《斗战神张飞本传》中第二十五回的一模一样。

就连地图都一模一样…

张飞哪里知道,这《斗战神张飞本传》本就是关麟按照历史上的事件去编纂的,只是把那些还未发生的敌人的名字做出了一些更改。

比如这“第二十五回”,张的名字,关麟改成了“何章”,故事嘛,也稍稍的添油加醋,但不违背战略中原本的轨迹,只是更突出了几分张飞的勇武与粗中有细。

不过…

如今张飞看到这一份张的布防图,他可来劲了,这一章…他读了何止一百遍!

首节上一节578/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