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85节

别说,在听到儿子关麟借士武言出的这一番话时,关羽的心情颇为荡漾。

一贯亘古不变的面瘫脸此刻竟露出了展颜笑意,“哈哈…”他大笑着道:“云旗还是有孝心的呀!当为孝之楷模!”

一贯“不孝”,一贯被称之为“逆子”的关麟,第一次被关羽称作“孝心”,还要当孝之楷模,当然,这是关羽刻意这么说的。

他心里想的是:

『云旗这小子,还算是有那么一丁点的良心!』

当然,当爹的,看到儿子这么出色,绝不会只这么轻松的送出一份战报,让大兄嘉奖儿子就算完了,关羽从包裹中将襄阳太守印取出,交还给了士武。

“这汉寿亭侯、荡寇将军印是陛下封的,关某若擅作主张,此为大逆不道之举,可这襄阳太守印是大兄赐予的,关某做主就不收回这印绶了!”

啊…

关羽的话让士武,也让周仓吃惊。

不等他们开口,关羽的话还在继续,“我以将此事报于大哥,哪怕是大哥,也定然会同意让云旗担此襄阳太守之职,主导北击樊城!”

说着话,关羽又将战报交给了周仓,“此为襄阳战报,七百里加急送往巴蜀,五日内,关某要让大兄看到这封战报,也见证吾儿之神迹!”

这…

周仓还是有点懵,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关公,句句不提自己的神武,句句都在赞扬着儿子,如果这事儿放在半年前,不,哪怕是三个月前,周仓都会觉得匪夷所思,这太过匪夷所思了!

士武则深深被关羽流露出的对儿子的关心与器重所折服…

可他心里难免嘀咕着…

『怎么听着,这关家父子的关系与传言中,不太一样啊!』

一晃五日,蜀中通往荆州的官道上,一袭马队正在驰骋,为首一人年逾七旬,一缕雪白的长髯迎风吹拂,坐下一匹黄骠马,在他的驾驭下也显得虎虎生威。

最惹眼的当属这老者身后背负的重于四十斤的大弓…

此弓名为八宝麒麟弓!

又称“麒麟弓!”

当年关公战长沙时,黄忠一箭射中关羽的头盔,险些让关羽丧命,就是靠着这柄大弓,寻常人的弓弩最多射出百步(50-70米),所谓百步穿杨!

可诸如吕布、黄忠、太史慈这样的神射手,寻常的百步,根本不是他们的极限。

吕布能辕门射戟,太史慈能猿臂善射,弦不虚发,黄忠的百步穿杨更是保守了,因为他拉弓的力量、弓的重量,他能射出两百步的距离,且箭无虚发。

此刻,他一马当先,周围两百余骑士护送着当中的马车,一行人已经行至夷陵…

再行一两日,前面就是水路,那便更快一些。

“大伯…如此速度,还要几日才能到荆州?”沿途修整之时,黄月英走到黄忠的身旁恭敬的询问道。

诚如她对黄忠“大伯”的称呼,黄月英与黄忠是本家,他们都是东汉大名鼎鼎“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里,太尉黄香的后人。

后世《三字经》中也提到香九龄,能温席!

要知道,黄姓是我华夏第七大姓,其郡望在南阳,在黄香那一代家族能量到达巅峰,而黄香有八个儿子为“黄氏八宗”,随着时代的推移,黄香八裔分别迁到了各地。

比如黄承彦这一脉就迁到了沔南,黄盖这一脉迁到了零陵,黄忠这一脉迁回老家南阳,黄权这一脉这还是迁往蜀中巴西,还有黄皓…那个刘禅身边的宦官,他是黄权兄长的第二个儿子,算是黄香的玄孙。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黄月英作为黄香的曾孙女辈分儿还是很高的,黄承彦与黄忠是堂兄弟;

黄盖与黄祖是堂兄弟;

这么说吧,用诸葛亮来论,他是黄承彦的女婿,是黄忠的侄女婿,是黄盖与黄权的妹夫,甚至后面一直与诸葛亮闹别扭的黄皓,两人也是亲戚,诸葛亮是黄皓的姑父!

故而,黄忠称呼黄月英一声“侄女儿”,黄月英也唤其“大伯”

此刻,黄忠听得侄女儿的询问,他略微算了算,回答道:“按照现在的速度,还得十日方能到荆州的江陵城!”

“噢…”黄月英微微鼓腮,她觉得有些慢了,又或者说…是她太迫切了,对沔水山庄太迫切,对关麟太迫切,对那些神奇军械太迫切!

倒是黄忠,他回了黄月英一声后,不由得眯起了眼…表面上没有任何波动,可内心中,黄忠对此行却是颇为不屑!

他回想起的是他接到这个任务后,第一时间去见了诸葛孔明,意思很简单。

不过是送人去江陵?这么多将军都能调派?

何必让他去呢?

诸葛亮也没有以“路途熟悉”、“武功盖世”去搪塞黄忠,他直接说了一句,“关家四子擅制弓弩,老将军又为天下第一神射手,神射手配神功劲弩,此不为相得益彰!天作之合?”

“哈哈哈哈…”黄忠当时就笑了,孔明这么夸他,他也不好意思再推脱这个任务。

只是,一路上他南面有些不屑。

在他看来,关麟,一个十几岁的小子,又不懂武艺,他知道什么是“神弩劲弩”?

说到底,因为情报、信息有限,黄忠并不好看关麟这个小子…甚至,不夸张的说,黄忠觉得出自这小子之手的“强弓劲弩”那就是个笑话。

黄忠与关羽都是尚武之人,一辈子胸腔中激荡的都是勇武之气?

关麟,一个手无缚鸡,都拉不起弓的年轻人,他能造出什么“神弩劲弩”?

当然了,黄忠哪里知道…

在后世,还有一位伟人,打了一辈子胜仗,却从未用过枪!

不照样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351章 一力降十会么:燕人张飞在此!

黄忠与黄月英正说着、正聊着,也心里正琢磨着,不懂武的关麟,手无缚鸡的这位关四公子,他能制出什么样的弓弩?

突然,有兵士问道:“那是什么人?”

只见山下小道上,远远来了一队人马,马蹄声动地,烟尘蔽日,仔细去看,十几个骑手统一穿红色的软甲。

说起铠甲的颜色,刘备自诩汉将军,汉是火德,故而汉军的战袍也均为红色。

曹魏以土德自居,崇尚黄色,战袍也以黄色为主;

孙权则是以木德自居,取木能克土(曹魏)之意,崇倡青色,战袍也以青色为主。

由此可见,疾驰而来的红色骑队是蜀军,或者荆州军的人。

“黄姐姐快看…”夏侯涓对这些颜色极是敏感,她提醒道:“好像是荆州来的信使。”

黄月英微微颔首。

黄忠却连忙翻身上马拦在了这马队的正前,“吾乃黄忠,尔等是从荆州来的?”

听到黄忠的名字,一干骑士连忙勒马,纷纷向黄忠拱手。

“拜见黄老将军…”

“可是云长又寄来了急件?”黄忠一捋长髯,其实他是想提醒这些信使,若是急件的话,需一份送往成都,一份就送至这夷陵,因为如今主公刘备正率军驰援襄阳,算算路途应该到这夷陵附近!

不曾想,黄忠还没来得及提醒,信使直接道:“此行送来的并非单单二将军信笺,乃是公安城的傅太守、江陵城的糜太守,还有二将军的两封战报…”

“战报?”黄忠重复了一声。

事关战报,那便是机密,他不该问…可信使却颇有兴致的张口道:“二将军诈死赚襄阳,襄阳一战大捷,关四公子制造并训练的四万蹶张弩手一个时辰歼灭了庞德三万五千兵马,无一生还,关四公子监制的八牛弩、霹雳十牛弩更是助糜、傅两位将军轻取襄阳城!”

啥?

听到这儿,黄忠怔了一下,毕竟前面,他还在质疑那关四公子关麟制的弓弩能用么?

可现在…乖乖的,这小子是手无缚鸡,是一袋米抗不到五楼,可架不住他制成的蹶张弩,一个时辰就射杀了三万五千曹军?

等等…三万五千兵?

黄忠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他寻思着…这三万人就是站在那儿当靶子,一个时辰也射不完吧?

这是啥箭哪?

难不成,曹军都傻了,就站着不动?就连个盾牌,掩体都没有?

一时间,黄忠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了…

他射了一辈子箭,没见过箭弩威力这么大的呀!

越是想不通,他越是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与好奇之中,疑惑的是这弩,好奇的是关麟!

『这小子,有点儿能耐啊!』

其实,因为这战报,对关麟陷入深深疑惑与好奇的,又岂止是黄忠一人呢?

只是那么一番话的时间,黄月英与夏侯涓自然对关麟变得更好奇了。

前者是好奇这失传了几百年,传说中的“秦弩”;

后者则是感慨于,她这位准女婿,这么厉害的么?甚至…都,都连二叔也比下去了?

黄月英与夏侯涓彼此互视了一眼,还是黄月英张口问黄忠,“大伯,咱们的行程能不能更快一些呢?”

黄忠没有回答,只是…他怀揣着对关麟巨大的好奇,当即吩咐。

“现在起急行军,今日不再休息”

现在的黄忠也对关麟是望眼欲穿哪!

他就琢磨着,诸葛亮那句『关家四子擅制弓弩,老将军又为天下第一神射手,神射手配神弓劲弩,此不为相得益彰!天作之合?』

突然间,在黄忠的心头…诸葛亮这句话的份量一下子就重了起来!

黄忠不由得心头连续的轻吟:

『关云旗,关云旗』

巴西郡向南三百里处,八蒙山,这里是张将所有要迁徒的百姓暂时看管、藏匿的地方。

八蒙山的出口处,是一处硕大的军寨,此为蒙头寨,张便驻军于此。

在蒙头寨以南五十里与西百里处,分别还有两处曹军的大寨,分别是瓦口寨和荡石寨!

三寨看似互为犄角,实际上,因为八蒙山道路狭窄,真的想要支援,又要翻山,又要过水,并不轻松。

张原本也打算将荡石寨的兵马更多迁往瓦口寨一部分,以此堵住蜀汉进攻此间的唯一一条路口。

只不过,一条最新传来的情报打乱了张原本的计划。

关羽奄奄一息,命悬一线!荆州危如累卵!

刘备与张飞带着军师法正,出动五万人驰援荆州,如今已经抵达夷陵。

正是这一条情报,让张笃定…成都不可能再派出额外的兵马前来进攻瓦口,他可以将更多的兵士去迁徒百姓。

此刻,张正站在山峦之上,看着一队队兵马,或者迁来数十,或者将数以百计的百姓迁往八蒙山内。

首节上一节585/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