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89节

这…

黄忠一惊,经过侯音这么提醒,身为南阳人的黄忠还真的回想起来,的确是有一号人物,宛城太守…就是叫做侯音。

此番,侯音自报家门,没有说那么多…黄忠还以为他是沉默寡言,又或者是关麟委派给他什么新的任务,黄忠也没细问,现在…再琢磨一下…

现在的他们就在宛城境内,一个在宛城做官二十多年的老太守,他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我想起来了,你的确是宛城太守,只是那时候我已移居至荆南…否则,我定能认出你。”

黄忠一边捋着胡须,一边说道。

侯音点了点头,“光武中兴时,云台二十八将…南阳就出十一个,这里本就是豪门大族的地盘,只是谁曾想…因为战乱,就连这些大族都无法保全,更莫说…此间的百姓了,我在这儿为官二十余载,这里变苦了足足有二十余载,特别是近年来…曹魏…”

俨然,说到最后,侯音不知道是何缘由突然止住了。

这中间,藏着他许多无法言诉的秘辛。

要知道,在曹魏屠城的记录中,宛城…也是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诚然,那次曹仁的屠城是因为侯音的反叛,可曹魏怎么就能逼反一个学过圣人之道的儒将呢?

南阳是曹魏剥削土地、粮食、强征士卒最可怕的地方,这里太苦了,苦不堪言!

沉吟了片刻,侯音微微挥手,“不说了…你们只需知道,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宛城,也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里百姓的艰辛与困苦,这里的百姓…甚至是守军,都苦曹魏久益,他们缺的唯独是一个信得过、能引领他们的人去振臂高呼!”

侯音的语气坚决…

也正是这一番话,让大家伙儿都猜到了…侯音来这里的目的。

一定是这“羊山”上有他的人,能帮他混入城中,然后…里应外合。

“呼…”

这一刻,黄忠不由得长长的吁出口气。

他原本以为,他是这次行动绝对的核心与主力,没曾想…现在看来,主力另有其人哪!

这时,诸葛恪连忙问:“那你如何进入宛城?”

“哈哈哈…”这个问题直接让侯音笑了,“我在这里二十多年,城楼下,哪里是盲点?哪里有狗洞?难道我还不知道么?再加上…”

侯音的语气颇为自信,“我带出两万南阳兵投诚于荆州,可不代表我在宛城只有这两万兵…”

说到这儿,侯音顿了一下,昂起了头,感受着这正在徐徐降落的热气球,也望着那羊山群山环绕下的一片平地。

他的话再度吟出:“当初云旗与我互通的第一封信起,我便定下了一个计划,特地留守在这宛城中七千心腹,就是想等着有朝一日,能内外夹攻,将此宛城收复,也救这方百姓、这方黎庶脱离苦海!”

侯音的语气不重,甚至还有些沙哑,可莫名的他的声音传在每一个人的耳中,振聋发聩!

说起来,侯音本是一个小人物;

是一个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一闪即逝光芒的小人物。

这样的人物,原本不会被人铭记,但…依旧不妨碍这样人身上散发绚烂的光芒。

面对暴政,人人都不去反抗,那这世道,那这万千黎庶,还有希望么?那这世道比就变成了一个比烂的世道么?

很快…

热气球就降落了下去。

藤筐没有着地,侯音是顺着缆绳下去的。

临下去之前,刘晔不忘提醒。

只是,因为目标很大。

很明显吸引到了羊山这边一些人的注意。

起初这里的人看到这热气球,还以为是什么天降灾害,一个个躲得老远,藏在石阶后,偷偷的观察。

可当看到有人从其中滑落下来时,他们才壮着胆子慢慢靠近。

侯音下地后,热气球开始准备再度升腾。

这时,热气球的周围突然想起一道道声音。

“哪里来的贼人在此故弄玄虚!”

一时间,无数火把点亮…

这让藤筐中黄忠、诸葛恪都紧张了起来,前者握紧长弓,后者已经将手按压在剑柄上。

尽管,只要他们想,可以随时升腾起热气球,这些人不可能追上他们,可…就如黄忠说的,执行这次任务,他们五个人都是同袍!

这种时候,怎么能弃同袍于不顾?

随着火把越靠越近,黄忠、诸葛恪都紧张到后背冷汗直流。

黄忠小声朝诸葛恪道:“准备动手…我拦住他们,你来救人…”

他的想法是先把侯音救回这藤筐中再说。

哪曾想,就在这时。

“侯大哥…”

一个靠近的火把下,一道清脆的声音传出,紧接着…

这些火把下,都开始大声喊道,“真的是侯大哥…”

“侯大哥,你总算回来了。”

“这段时间,兄弟们都担心你啊!”

整个场面突变,画风也突变…从贼人变成大哥了!

这也让黄忠、诸葛恪等人的情绪…从紧张一下子变得目瞪口呆。

『这?啥情况?』

『自己人?』

“回来了,回来了…”这时侯音张口。

“侯大哥,弟兄们想你啊…”

“侯大哥到了荆州,弟兄们日日夜夜都盼着荆州兵派兵打过来呢!”

“侯大哥…”

一道道的声音,一个个铮铮铁骨男儿,却因为久别重逢而泪染长衫。

场面…就快到流泪满面了!

这时…侯音没有慌着回答这些弟兄们的话,而是朝刘晔、黄忠等人招手,示意让他们飞上去。

而看这架势,是侯音找到亲人。

这些弟兄们找到“组织”了,刘晔也就不再停留,再度加大火油罐子,热气球已经作势要腾空而起。

只是,最后的腾空前,刘晔不忘小声提醒侯音。

“侯兄弟,莫忘了云旗公子的交代,若是在白日的战场,能吟出‘九五二七’的人,是自己人,你千万交代弟兄们,要予以帮助!”

闻言,侯音郑重的点头。

说话间,热气球已经飞高了。

“侯大哥?这大球是啥?”

“咋…咋还能飞起来呀?”

“侯大哥,你咋从天上掉下来的?侯大哥上天了?”

面对这有一连串的疑问,侯音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说话。

“时间紧迫,一些问题路上我再回答你们,我且问…咱们通入宛城的地道还留着么?宛城内的兄弟们都还在么?”

“留着…在…”这些兵士几乎是异口同声,一个最亢奋的直接扯着嗓门大喊了起来,“弟兄们就等着这一天呢!咱们总算熬过那些苦日子了!”

一时间,侯音眼前出现的是一个个蓄势待发,磨刀霍霍,却又异常坚毅的目光。

这注定是风起云涌的一夜。

转眼,晨曦微明,关羽手下将近万余兵马赶至宛城城下之时…

关羽询问身旁的周仓。

“什么时辰了?”

“还差半刻钟就到辰时。”

随着周仓的回话。

关羽颔首点头,距离那约定的“辰时”只差半刻钟了,他那平静的表现下,内心中也开始变得紧张了起来。

他不由得抬起头,他要从天穹中去寻找那热气球的影子。

这种时候,那热气球能带给他许多安全感。

更能带来云旗的行动!

但,整个天穹之上,热气球并没有看到,倒是看到了城楼上早已严阵以待的一干魏军兵马。

遥遥可见,刀枪剑戟林立森举,擂木箭石一应俱全。

这都是为攻城所准备的。

最重要的是…关羽看到了城楼上一个熟悉的人影。

“怎么是他?”

关羽愣了一下,徐庶也抬起头,轻声吟道:“想不到,宛城的守城大将竟是夏侯元让?”

人的名,树的影…

虽然夏侯战绩不佳,可架不住他早年也是威名赫赫呀。

他十三岁一言不合就杀人;

荥阳战场击杀董卓部将徐荣;

濮阳之战击退吕布;

平定并州,更是他与钟繇一起完成。

这些都是傲人战绩。

转折点出现在…他的眼在濮阳下被射瞎,从那时候起,他就不经常上战场了。

可他的统率,兼之声望的加持,依旧是曹魏宗室将军中排名前三的存在。

或许野战,他不是关羽的对手,但守城的话,有他在…曹魏军士万众一些,这城固若金汤!

而自从看到夏侯的一眼起,关羽的心一下子就凉了一截。

一时间,他握起青龙偃月刀的手更用力了几许,心里嘀咕。

『这宛城…怕是不好拿下了?』

『夏侯元让,吾儿又是否算到这一回?』

首节上一节689/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