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744节

他又提到自己什么?

这些疑问方才浮现于脑门,马超就被张飞后面的话拉去了思绪。

头功?

封赏是么?

马超顿了一下,他抬起头望向张飞,语重心长又意味深长的说,“翼德?你说主公会信任我?重用我马超么?”

这…

张飞都惊愕于马超这么一问。

这是得经历了什么?

经历了多少?才能如此这般的不自信?

张飞又是下意识的挥掌,又是猛地一拍马超的肩膀,他咆哮着张口:“大哥怎么用俺张飞,那便怎么用你马孟起,俺张飞统多少兵,你马孟起也统多少兵!除非俺大哥与孔明瞎了眼,否则必重用你马孟起”

张飞这像是宣言一般的话语,让马超心头一阵悸动。

他突然发现,张飞那拳头…似乎也没那么痛了,因为看到了希望…他这身子骨,还扛得住!

江州,诸葛亮风尘仆仆的赶到这边。

他此前本在都江堰,他在实地考察,寻求粮食的增产之法,为未来…一定会来到的汉中之战积攒充足的粮草。

诸葛亮甚至预料到,汉中一战一定是一场持久战,考虑到魏军可以通过祁山,源源不断的从下辨城运兵支援汉中。

那么。

汉中的博弈,比的就不止是双方的排兵布阵,更是后勤的保障与运输能力。

粮草至关重要。

原本,都江堰粮草增产的问题就够难了。

可谁曾想,刘备提出了新的要求,下辨城局势危如累卵,两位上将军身处下辨,生死未仆,刘备要出征。

于是,诸葛亮风尘仆仆的赶至江州,就近筹粮。

蒋琬也是风尘仆仆的赶来,刚刚进城,就直奔诸葛亮临时办公的衙署。

“怎样?”

看到蒋琬,诸葛亮忙不迭的问。

蒋琬如实回禀:“按照军师的吩咐,所有粮库均已摸底,除南中外,几乎所有粮库均未有半分存粮…南中的话又是南蛮部落之地,无论是商务署,还是摊丁入亩均涉及不到那边,从那边征集粮食颇为困难,那些蛮王颇为抵触。”

“南中么?”诸葛亮眯着眼,他轻轻的抚额,“南中虽名义上臣服于主公,可事实上,他们一直没有按年月缴纳贡粮,从那边调粮…暂时不要考虑了,就说现有的城池,哪一座还能挤出些许粮草!”

诸葛亮为了刘备的大军北征几乎是操碎了心。

他不是巧妇,可他却真的在做“无米之炊”…

这个…

蒋琬也知道,下辨战场局势的瞬息万变,他凝着眉,神情亦是颇为凝重。

倒是诸葛亮身旁的马谡提议道。

“其实,还真有一部分粮草…”

诸葛亮骤然回头,蒋琬也把目光望向马谡。

马谡则解释道,“商务署对整个巴蜀的商贾予以管辖,其若是售卖粮草,则需在粮仓中转过度,便是为此,我们的粮仓中其实是压着一批商务署的粮食,这些是商贾之粮,倒是可以拿来应急…只是…”

马谡的话讲到关键的地方,突然戛然而止,他没敢说,这样做的后果。

事实上,这样做,后果很严重。

要知道,严格意义上,商务署压得这批粮食,只是例行的检查,这些粮食都是商贾的,商务署是没有资格随意调派的。

一旦商贾收不到粮,那商务署的声望将一夕间坠地,甚至…再无商贾愿意加入商务署,支持商务署。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诸葛亮哪里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阖着目,“下辨城,若能攻陷,那对于北攻汉中将至关重要,可如今…两位将军深陷其中,生死未仆,足可见,这下辨城攻陷的难度,我又听闻,曹休率三万精骑赶至下辨城驰援,事急从权…主公也必须第一时间支援,否则翼德与孟起就凶多吉少了。”

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大番话,却是咬着牙苦涩的张口:“可是,商务署的粮,不是我们的,是商贾的…好不容易因为云旗提出的‘商务署’约束商贾,稳定物价,这等局面来的何其不易?现在,要因为这下辨一战,让这一切都打回原点么?”

听着诸葛亮的唉声叹气。

马谡道:“比起商贾,无疑…下辨城更重要,数以万计的蜀军更重要,两位将军更重要!”

蒋琬没有说话,他能理解诸葛亮的心情,可这种时候,必须做出抉择。

自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是啊…”诸葛亮有些感慨:“翼德与孟起还是太心急了,图谋汉中当一步一个脚印,可三巴战场打的太顺利了,因为那云旗的《斗战神》,这几乎将一年的战场浓缩到了一个月,这也给了翼德,给了孟起过多的信心!”

一时间,诸葛亮也迷惘了,突然他不知道,这雷厉风行的攻下三巴,然后马不停蹄,继续北上攻下辨城,这一切…是对是错?

是不是太急了?

对他而言,蜀中的治理既已废除人头税,推行摊丁入亩,那就该以人为本…可现在的局面,是在挖蜀中治理的根哪!

“我无法定夺,此事…还是问过主公,由他决定吧!”

诸葛亮挥手,“商务署的存粮就在江州,现在,咱们一起动身往梓潼,面见主公,亲自向他禀明此事,要鱼还是要熊掌…唯主公可以抉择。”

说着话…

诸葛亮就转身往门外走去。

就在这时。

“报”

一名信使迅速的闯入此间,将一本书籍呈上。

“这是?”

诸葛亮好奇,这种时候…谁会送来一本书呢?

却听得这信使道:“此乃襄阳关太守与建安名士王粲合作编纂的《英雄记》…说是已经完成两人的记传,请诸葛军师过目。”

英雄记?

两人的记传?

诸葛亮微微一怔,他连忙接过这书籍,拿在手中,赫然…书籍的正面写着《英雄记》三个字。

诸葛亮翻开第一页,赫然…一个名字出现在他的眼前。

是马超,马孟起!

而属于他的章回有一个醒目的题目:

《英雄记:从雍凉庶子马儿到汉神威将军》

在这题目的下一列,一行篆体小字凌然于眼前。

不忠?不孝?不义?

不,这只是西凉马儿搞砸了而已!

神威天将军,从来重情重义。

他永远值得信赖

今儿就这一章,诸位读者老爷莫等了。

莫名其妙,脑袋有一种要裂开的感觉。

这是中暑么?

第440章 驾人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梓潼,一张巨大的地图铺展开来。

法正正在向刘备讲解进军路线。

“下辨位于祁山道与陈仓道之间,是逆魏输送兵马、粮食往汉中的重要来源,如今的情况,是马超进入了下辨城,张飞也率大军驰援,而下辨城内有曹洪、杨阜、赵昂,还有马孟起的克星,那个叫做王异女人的驻守,更兼之雷定七部氐人坐镇,外部,则有曹休率三万精骑驰援,按照现有的情报,如今的局面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刘备与法正并不知道下辨城如今的战况。

他们还在做北上进军的准备,分析种种可能。

“孝直接着说。”

刘备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地图。

语气虽是平静,可心中的紧张感却是油然而生,呼之欲出。

法正接着分析,“为了守住下辨城,魏军可谓是不遗余力,现在的情报,其一,翼德与孟起均被围于下辨城中,其二则是两人被困于山峦之中,其三则是两人分别被围于不同的地方,若是前两点还容易救援,若是第三条,则尤为麻烦”

说到这儿,法正手指从下辨城顺着东侧的“河池城”滑动到“陈仓道”,再从“陈昌道”顺着往下继续滑,滑动到勉县、滑动到关城,滑动到阳平关。

法正的语气中也透着担忧:“况且,救援下辨城,不止是需要制定击败曹洪、曹休的计划,更要防范魏军汉中的兵马随时驰援,出兵若是少了,很难救下两位监军,出兵多了,万一夏侯渊神速下关城,从那边,直杀至葭萌关…如此三巴门户大开,若杀至剑阁,则梓潼危矣!剑阁若失,则我军就没了退路,粮道也彻底断了!”

法正细致的分析,其实就是想表明一点,现在的局势,去救下辨城,无异于虎口拔牙,是九死一生。

刘备脸色阴沉,其实,法正提到的这些,他如何想不到呢?

要知道历史上,三巴、下辨、汉中这一系列的战斗是在足足一年之后才开始打响。

这多出来的一年,刘备需要全力组织生产,调整益州官员结构,消化入侵占领的民心问题,还有最重要的,征兵与筹粮。

毫不夸张的说,张飞“三巴”拿下的太顺利了,这让整个征讨汉中的进度加快了不少,但同时,对后勤…是巨大的考验。

纵刘备有诸葛亮这等万世难得一遇的治国、内政奇才。

可现在的刘备,他的储备,他的底蕴,依旧是经不起一场大败!

任何一场溃败,都会让整个蜀中的防线、士气、战意…还有那新兴的政令,一切的一切都会瓦解。

故而,法正把困难都摆明,就等刘备做决定。

沉吟…

良久的沉吟。

终于,刘备艰难的睁大眼睛,这一次的北伐,他还是义无反顾…

他还是那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刘备。

且不说马超。

单单三弟张飞一人深陷那鬼蜮莫测的战场,他刘备就必须救。

“我知孝直说这些的目的,可我请教孝直的是如何进军,而非进军的困难,而非战败的后果,孝直只说行军路线即可。”

刘备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一番话的。

首节上一节744/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