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877节

关麟的话,一下子让陆逊的眉头凝起,他忍不住道:“曹操在许都城治了将近二十年,可给你的时间只有五天,五天…又能游说多少人?留下多少人?”

战争…争的是城池,却也是人口。

在农耕时代,一个人口往往就意味着一定的生产力,就意味着田税、粮食…是战争的双方必须争夺的。

这也是为何曹操的战略中,凡是边境之地的百姓,悉数迁徒往内地,哪怕迁徒的过程中会死一多半,但只要有一人迁进来,那对曹操而言就是赚的,因为…那死掉的一多半人,不会成为敌人的生产力!

这是一门残酷的数学,以及…建立在百姓尸骨上的运营啊!

“云旗…你有把握留下来三成的百姓么?”

陆逊见关麟不说话,又郑重其事的补上一句。

关麟则是沉吟了一下,微微闭上眼睛,像是在计算与冥想,过了一会儿,眼睛徒然睁开,然后开口。

“三成哪够?我最多让他曹操迁走三成”

像是一下子,关麟的语气就变得一丝不苟与不容置疑了起来,这事儿,他像是心里早已经有了底儿!

江陵城,关家府邸。

今日,胡金定,这位关羽的夫人,这位诞下关兴、关索、关麟的关家女主人,她一扫前几日的阴霾,总算是笑了。

至于缘由,千挑万选…总算是选到了样貌可人,彬彬有礼,有颇有家教的女子。

没错,胡夫人正在为四子关麟挑选填房丫鬟。

说起来,这已经是胡夫人第五日的挑选,自打江陵城…吴军灰溜溜的逃走后,选填房丫鬟…这项被耽搁了许久的事儿,又一次被胡夫人提起,并且付诸于行动。

之所以,她一连几日…面颊上阴霾阵阵的原因。

则是…坊间听闻是胡夫人为四子关麟挑选“填房丫鬟”,故而…报名的极多,多到每日都需要胡夫人从几十个中去挑选。

但…一连四日,胡夫人是越挑,心里越是失望…越是落差大。

这都是什么呀?不是歪瓜,就是裂枣,好不容易有个相貌过得去的,可一张嘴…那臭味儿,直接让胡夫人差点干呕出来。

胡夫人也是心累了…醉了!

当然,填房丫鬟嘛…就不是成亲过日子的,传授技巧的任务是要大于长相、皮肤的,可一来…是自己儿子,胡夫人恨不得按着挑媳妇的标准去选…

二来,胡夫人太了解这个儿子了。

他可是连父亲关羽都会针锋相对,一点面子都不给的孩子呀!

…他的眼光定然是极高的!

若是随便挑选一个,那别说传授技巧了,怕是…还没上床,直接被他光溜溜的踢出房间,都很有可能。

故而,胡夫人也是提高了要求。

但古代,知书达理、保养好、身段好、气质佳的女子不是没有,但多出自大家闺秀…

哪个家族也不会让大家闺秀做填房丫鬟!

可若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儿,往往营养不良,脸上都是菜色…皮肤也粗糙的很,单单胡夫人这关就过不去。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胡夫人选到了,还是一对姐妹,年龄虽然小了一点,但是…皮肤细嫩,样貌也可人、好看,特别是嘴巴…姐姐的嘴巴甜的不得了,妹妹则显得拘束一些,但那股子淡雅如含苞待放的感觉,胡夫人喜欢极了。

唯独…就是小了点儿,比关麟年纪还小…这让胡夫人有些担忧。

『这一对姐妹…到底能不能教了云旗啊』

心念于此,胡夫人问:“你们可知道来这里是做什么?”

站在胡夫人面前的一对姐妹,年龄大一点儿是姐姐孙鲁班,小一点儿的是妹妹孙鲁育…

“回禀夫人…”孙鲁班当先开口,“我与妹妹原本也是官宦之家,生在庐江,只是…家人死于战火,我与妹妹便迁徒到了江陵城,这些年虽再没有受到过家门的教导、熏陶…但几年前,还是从几名姨娘那里学到一些的,知道…知道…该如何…”

孙鲁班本是大大咧咧的性子…

此刻竟故意拘谨了些,乃至于把那关键的地方描绘的闪烁其词,可越是这样,反倒是越让胡夫人相信。

“那你说说?你姨娘是怎么教授你的?你若做了填房丫鬟…能如何传授给本夫人那儿子?”

这…

孙鲁班本想在装一下,可这种事儿,她明明就知道,心里更是藏不住。

“先…先…”她尽量克制的说,“先用手,然后用嘴巴…最后…”

不等她把最后的话吟出,“够了…”胡夫人已经喊停,能说到这里…差不多,就是懂的,是受过老婆子…或者说是她姨娘教导的。

胡夫人很满意…

“那你们准备一下,本夫人做主了,从今天起吃住便在关府,待得吾儿归来后,便由你们侍奉…不过,吾儿的性子…你们多半也略有耳闻,要循序渐进,不可…太过鲁莽,吓到他!”

随着胡夫人的这番话。

孙鲁班与孙鲁育彼此互视,可眼中却是截然不同的眼芒。

孙鲁班像是在告诉妹妹:

『我就说嘛,凭你、我的姿色,进这关府…做个填房丫鬟,轻而易举,小菜一碟…』

妹妹孙鲁育眼神中则有几许迷惘,像是再说。

『这…这就进关府了么?那…那等关麟归来,我与姐姐要如何服侍呢?若按照姐姐说的,要靠近那关麟,万一…万一…』

不等两人继续四目相对…通过眼神传递心中所想。

已经有关府的管家领着两人去熟悉院落,安排她们的住所。

倒是胡夫人不慌不忙的打开名册,看到两人的名字,小声吟道:“大茹,小茹…倒像是书香门第的女儿,这一对姐妹的父母倒是给她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就在这时…

“哎呦喂…”随着一声粗犷的声音,帷幕后的糜芳、马良走了出来。

方才发出粗犷声音的是江陵城的新英雄糜芳。

倒是马良在走出后当先开口,“夫人唤我二人前来…就是为了给云旗公子选这填房丫鬟么?”

胡夫人颔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与云长也并不年轻了,所图…唯有看到孙儿这一辈啊!故而请你们来做个见证…”

胡夫人的心情,马良理解。

只是…

糜芳挠挠头,“按理说,这是三弟的家事儿,我不该过问,三弟的年纪与身份,有几个填房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如今这大战在即的,云旗又操持着此间的局势,顾得上…学这些个么?”

随着糜芳的话,马良也开口:“是啊,事急从权…如今的一切都以大业为重…这等事儿…”

不等马良把话讲完,胡夫人直接脱口,宛若提前就想好了反驳他们的话术。

“昔日刘皇叔喜得阿斗也是在战乱之时,那时的刘皇叔尚是朝不保夕…翼德诞下张苞、张星彩似乎…也是多事之秋吧…”

说到这儿,胡夫人不失礼数的笑了,“古人有言,一阴一阳谓之道,男儿征战沙场本是无可厚非,可也不见有谁…征战沙场,就耽误了这子孙传承之事,再说了…昔日我为兴儿安排时,便是你们阻挠,现在…兴儿都不在了,却都没有尝过这个中滋味,更是没有留下一子,此…我为人母,只觉得痛惜万分哪!”

其实。

胡夫人还想说关索…

看看这孩子,没有给他安排填房丫鬟,整个心就静不下来,整日里与那鲍三娘、王桃、王悦混在一起,娶又不娶?那些小丫头的肚子也不见大…

简直…没有半点消息…没有半分动静,这可急坏这位胡夫人了。

关兴、关索…这样的故事不能发生在云旗身上啊!

胡夫人还指望着云旗…让她抱孙儿呢!

正所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500章 荀令留香,一出好戏,粉墨登场!

司马防正在指挥小吏将《迁都令》挂在城门边的城墙上,一大群百姓正在围观。

司马懿与弟弟司马孚背着菜筐,提着鸡,也来到了人群外,他们本是来采买,今日要做顿丰盛的,给家里人补补。

可看到了父亲,两人均是一怔,司马孚连忙说:“二哥,快看爹…”

司马懿嘘了一声,“别打扰爹的公事…”

说罢,他认真的看着那封《迁都令》。

一个文士打扮的人为大家念着,“……许都故好,不如洛阳,如随陛下迁都洛阳者,丈量家中田亩、宅院,至洛阳双倍返还,予以安置,如留恋家乡不愿北迁者,魏王尊崇人望,特此下令,从上到下不得强求,予以便利”

一名百姓听到这儿,嚷嚷着:“这是要迁都么?若是迁都,居然给双倍的田亩、宅院…”

旁边的人接话,“我可听说洛阳修的可比这许昌大多了,也气派多了,一山之隔,迁过去到也无妨?”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这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迁都了呢?”

当即有人回答:“这不明摆着,襄樊溃败,宛城已失,如今…荆州军距离许都仅仅百余里,朝发夕至,这要不迁都,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大王这也是无奈之举。”

这时,一个混混挠挠头,“你们说这么多,可…到底咱们是迁还是不迁哪?”

这…

随着混混的这一句话,众人都沉默了。

北迁还是留守,这是一个问题。

若是北迁,那自是意味着追随曹操,追随大魏;

可若是留守…刘备那“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关羽那“神武盖世,爱兵如子”似乎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近年来,自打那关家逆子一鸣惊人后,曹魏就鲜有胜绩了…

这种时候,任凭谁都会有一种感觉,曹操是大势将倾…若跟着他北迁,是不是有种一条道走到黑的既视感?

司马孚看过这《迁都令》后,也大为震撼,“大王…大王他竟真的会迁都?二哥…难道大王已经被那一对关家父子逼迫到这般地步了么?”

司马懿一边看,一边不住的叹息点头,他却没有直接回答司马孚的疑问,而是反问:“这几日夜晚,三弟可举头望过夜空中的星星?”

啊…

司马孚一怔,没想到二哥会如此问,他回道:“没…没有,可这星星这与《迁都令》又有何干系?”

司马懿悠然看着《迁都令》,淡淡的提示:“今晚你不睡觉,就盯着天穹上的星星看,明早之前,你的疑问就能找到答案…”

疑问,自是司马孚那一句“大王已经被关家父子逼迫到这种地步了么?”

而解答的话,再没有什么,比看到夜空时…许都城上空那飞球漫天的“震撼”一幕…更让人心有余悸。

司马懿喜欢看星星,倒不是因为擅长看星象,而是这多事之秋,他根本睡不着。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偶然发现,许都城、魏王、他司马氏一族,还有这许都城万万千千的军民,这些命…早已掌握在那关麟的手里。

只要他愿意,他可以随时一声令下…然后,就能成为被历史铭记的第二个武安侯白起,第二个杀神。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这种感觉,司马懿反正是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

首节上一节877/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