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111节

“可……。”

俞和欲言又止,心想,这事我又不是没有提过,可你们批准了吗?只是以俸禄是太祖所定,乃是常例来推脱。

地方官有火耗,踢斗等来补足,京官有下面孝敬的常例,都察院本来就是负责弹劾天下官员的,他们孝敬谁,也不会孝敬都察院啊!要不然清水衙门是怎么来的?

现在出事了,就把事推到我的头上,这让我怎能心服?

李阶看着俞和那不服气的样子,叹了口气,“俞大人,这事也不能怪你,这俸禄乃是太祖所定,我等也没有办法。

这事还是以后再谈,现在要谈的是都察院的事。”

俞和破罐子破摔,双手一摊道:“事已至此,我听诸阁老安排了。”

崔进坚定的道:“都察院是我们的,决不能让给那边,都察院在手,就能限制王权,并震慑百官。”

王波道:“崔兄,话是这么说,但那边抓住了这个机会,拼命攻击俞大人,就是想把他拉下马。

王上也有意没意的表示了这个意思,我们压力很大。”

李阶道:“那就只能弃车保帅了,工部我们就彻底放弃吧!换来俞大人继续执掌都察院。”

“那边会同意吗?”

“应该会同意的,他们也不想朝堂动荡过甚,那会影响到王上的征服魏国的计划。”

两人沉吟了一下,也只好同意,“那好吧!工部那边已经输了,继续纠缠也没有意义,就给他们吧!”

三人达成意见,李阶道:“俞大人,位置我们给你保住了,不过会降职,罚俸,不过,有机会你还是能升回去的。”

俞和大喜,“多谢三位阁老。”

“去吧!”

俞和走后,崔进咬牙切齿的道:“没想到孙诚那小子年纪这么小,竟然那么老奸巨滑,此次是我们失算了。”

“我们输就输在他身上,以后可不能将他看做小孩子了,应将他放在与我们同等地位上考虑。”

李阶点点头,“是要重新考虑他了,不过此次我们元气大伤,不宜再生事端,我们要隐忍,等待时机。”

“李兄说的是,我们要忍。”

…………

三人将卫轩,童敬请来,关上大门商议,过了一会,卫轩两人笑眯眯的走了出来。

刚才在谈判中,两人大获全胜,不但将工部全部拿下,还将孙诚的人,佥都御史常生升为右副都御史,这可是都察院的三把手。

这也是便宜了常生,孙诚可是拿下工部的首功之臣 ,为了奖励他,当然要给他好处。

翌日,朝会中,本来两派为了都察院的事都要打破头了,可随着内阁诸阁老的谈判,事情很快的缓和下来。

结果,工部被保王派拿到了手,工部尚书被孙尚推荐的户部左侍郎方平担任。

本来,宁王是想让孙诚担任的,但孙诚以年纪太小,人心不服而拒绝。

他想的是,我本来就是享福的,你们让我不断的升官,这是什么意思?

我还没到弱冠之年,我还小,你们就要我当工部尚书,这样压榨我的劳力,这天理何在?

孙尚也不同意,他对宁王道:“我儿资历不够,一个二十不到的人担工部右侍郎已经是破例了。

要他担任工部尚书,众人不服,他年龄太少,骤升高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如果是壮年树木那也罢了,风再大也不会损他分毫。

但这树太嫩,树虽高,但主干枝干都弱,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还是让让方平担任工部尚书,他在后辅助为好。”

宁王深以为然。让方平担任了工部尚书,孙诚还是担任工部右侍郎,主管军工四司。

世家派为了保住都察院,放弃了工部。保王派也没有穷追猛打,放了俞和一马。

但卫轩还是在都察院中插下一个钉子,常生被提为右副都御史,成为了都察院的三把手。

如果这要是以前,那是想都不要想,从来没有人升官那么快过,一年多时间,就从七品升为三品。

但为了保住都察院,世家派也不得不吞下这个苦果,在常生升官时未提出异议。

常生在知道自己升为三品,从绯袍升为了紫袍,当时就惊的目瞪口呆。

他可是才升的官呀!还是破格提拔,从七品提为四品,这还不到一年,又被升为三品。

要知道,四品升为三品这是一个坎,四品为绯袍,是中级官员。三品以上为紫袍,为高级官员。

这其中的难度,可比七品提升为四品还难。他觉得脑子晕晕的,以为自己在做梦。

要不是周围人拉他一把,估计不愣个一盏茶的功夫,他还醒不过来。

当年常生被选入都察院,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这位置非刚正廉洁、忠直敢言之人不能充任。

当时他弹劾不法、匡黜邪除佞、伐奸扶直。不管是保王派还是世家派,只要有过错,都被弹劾。

这引起了都御史俞和的不满,被排挤出都察院,去了街道司扫地,通下水道了。

要不是孙诚拉了他一把,估计他这辈子也就是个通下水道的命,哪会成为今日的三品大员。

第一百七十三章 孙诚收了一个学生

常生虽然耿直,但也知道没有孙诚的帮忙,他是成为不了三品大员的。

他也经过意气风发,贬谪,蛰伏,遇到贵人,又升迁这一系列的事件。

他也明白了,做官上面是要有人的,上面没有人,哪怕你有惊世之才,你也出不了头。

现在有人欣赏自己,与自己三观契合,还是大红大紫的兴盛侯,那自己为什么还拜于他的门下呢?

但一个四十岁的人了,拜到一个未到弱冠之年的少年门下,这让他又有些羞愧。

但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抱负,也是为了百姓福祉,他还是去了。

于是,常生生平第一次花了三两银子,买了一些礼物,前来拜见孙诚。

孙诚正在府上奋笔疾书,边上几位小妾一个递水,一个擦汗,一个给他磨墨。他一边写,一边嘴里发牢骚。

“真他妈的倒霉,事怎么越干越多?本来就是给军工出出主意,造几种新式武器。

没想到碰见了那些贪污犯,自己一冲动,就把他们给办了。

结果就是整个军工瘫痪了,需要我重新建立,这几天忙的,脚都不沾地,白天到处巡视,晚上还要做计划。忙的身上骨头都散架了,累死我了。”

依柔手捂樱口,吃吃笑道:“老爷,你现在可是朝中最红的人,别人羡慕你羡慕的眼睛都发绿了。

你还在这里发牢骚,要是让那些人听见了,岂不是要骂你矫情?”

孙诚背靠在椅子上,“谁稀罕干这事?这样干下去,我起码得少活好几年。

来,老爷我累了。你们给我揉揉肩,还有我的腿也给我揉一揉。”

“是,老爷。”

如烟,依柔熟练的将孙诚的靴袜脱掉,一人一只将脚抱入怀中,给他做起了足疗。钱蕊也伸出玉手,给他揉肩。

孙诚将头往后一靠,靠在一片温香软玉中,当然,脚也是一样,舒服的让他哼了起来。

“这样才是生活啊!”

还没享受多久,门就被人敲响了,“老爷,有人来访。”

孙诚不悦,他最讨厌的就是自己享受时,有人打扰。

他眉头一皱,“谁呀?”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常生。”

“常生?他来干什么?那个愣货,他不会过来是给我送礼的吧!”

“老爷,好像他是带了礼物。”

孙诚有了兴趣,“他真的给我送礼了?这倒是要去看看,让他去客厅等我。”

“是。”

孙诚穿上鞋,三位小妾一人亲了一口,这才来到客厅。

常生正在客厅等候孙诚,见到孙诚,马上行礼,“见过兴盛侯。”

孙诚摆摆手道:“常兄不必客气,今日来我府上,不知有何事?”

“特来致谢,一点礼物不成敬意,请笑纳。”

“想不到常兄竟然也会送礼?”

常生尴尬的笑了笑。

“谢我什么呀?”

“下官有自知之明,没有侯爷成全,下官可当不上副右都御史。”

孙诚一愣,我可没有推荐他呀?但一想,估计是我以前给他说了几句话,让他升了官。

卫轩、童敬两位阁老都认为他是我的人,所以将他提为了副右都御史。

这时候常生一咬牙,跪在地上道:“下官愿拜入门下,为侯爷效犬马之劳。”

孙诚苦笑,他以前推荐常生,只是认为他体恤百姓,能为百姓撑腰,可不是想让常生拜在门下。

人家拜入你的门下,当然会为你办事。但他出了什么事,你也要给他撑腰,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组合。

可孙诚本来就懒得当官,最怕麻烦,他也不想收什么人入门下,扩张势力。

何况常生此人生性耿直,不畏权贵,说话又是直言不讳。

他也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犯了律法,他就会弹劾,管你是哪一派的,要不然也不会被人排挤出都察院。

要是将他收了,后面的麻烦事肯定是一堆一堆的,到最后,搞不好自己没享受到他的便利,自己还会像保姆一样到处为他擦屁股。

“快快请起。”

孙诚扶起他,对常生拜入门下这事,不免迟疑,“这个……,这个……。”

常生眼神一黯,看来兴盛侯不愿收啊!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侯爷不愿收下官于门下?那下官告辞了。”

常生知道自己认死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也传遍朝中,孙诚不收自己,估计也是怕麻烦。

但自己的性格已养成,再说自己已经四十了,想改变也是不可能,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孙诚看着他的背影,想起他爬上屋顶修缮房屋的情景,也是叹了口气。

怎么说他也是一位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我要是不收他,以他的性格,估计不到几个月,就会被人架空,那百姓可要失去一个好官了。

何况都察院就像现代的纪委,要的就是他这种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人。

“常兄请留步。”

常生回头,疑惑的道:“侯爷还有何事?”

孙诚叹了口气道:“我收了你了。”

常生眼睛一亮,“这是真的?”

孙诚没好气的道:“真的,既出此言,绝不反悔。”

首节上一节111/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