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116节

专利司立刻派人让他停止侵权,不得使用此项技术。如果要使用,对不起,请付专利费。

这让老刘头大喊冤枉,这项技术明明是自己发明的,已经用了几十年。

而告他们的张氏刀剪铺是近十年才开业的,明显那技术是自己先发明的。

只不过是他们先申请专利的,就认定专利是他们的,自己用自己研究出来的技术,竟然还要付专利费。

这样天理何在?公道何在?王法何在呀!老刘头是怎么也想不通?他竟将专利司告上顺天府。

顺天府哪敢接这样的案子?以民告官,要去大理寺为由,将老刘头踢出去了。

没想到,那老刘头头铁,竟然又跑去大理寺去告了。

大理寺可不想接这个案子,专利司的司长是最近红的发紫的兴盛侯,一个小老百姓想告他,你告得赢吗?别让人给弄死了。

于是,大理寺又以不接收民间诉讼为由,将他又踢回顺天府。

这下,老刘头就像个气球一样被人踢过来踢过去。当时就在大理寺门口嚎淘大哭起来,引起了众人围观。

众人听到老刘头的哭诉后,也认为专利司做的有些不对,明明是老刘头先发明的技术,自己要使用,却还要给别人专利费,这在哪里也说不过去啊?

在某些人的挑动下,舆论渐渐的对专利司不利了。

一个讼师跳了出来,声称要帮老刘头免费打官司。他替老刘头写下诉状,直接送到了都察院。

俞和也抓住这个机会,在朝上参了大理寺一本。在世家派的压力下,大理寺不得不接下这个案子。

孙诚在常生那得到消息,他知道又是世家派在捣鬼,但这件案件是专利法实行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

在他那个时空,有些人对专利并不重视,认为是我发明的那就是我的,这明摆着的事,还要申请什么专利?

结果吃了一个大亏,许多专利都被人抢注了,弄得自己还要交专利费。

这虽然对个人不合理,但为了鼓励人们发明创造,也为了鼓励人们将技术拿出来供别人使用,先到先得对于国家来说,还是合理的。

为了宣传专利法,孙诚决定亲自应诉。

大理寺,谢沧一拍惊堂木,“带原告。”

随着衙役的威武声中,老刘头被带了上来,后面还跟着一位文人。

“堂下所跪何人,因何状告专利司。”

老刘头是老实人,从没打过官司,在别人唆使下,也是因为自己确实冤枉,这才头脑一热,告了专利司。

可到了大堂了,他看着周围环境,还有那一声堂威,他已是紧张的说不出话,只知道连连磕头。

这时,他边上的讼师站了出来,“禀大人,学生乃是老刘头聘请的状师,姓丁名意,学生可以代他回答。”

谢沧点点头,按规矩,状师是可以代委托人诉讼的。

“老刘头状告专利司,不顾事实,将原本是老刘头先发明的技术,让张氏刀剪铺申请了专利,老刘头竟然还要给他付专利费,这不公平。”

“你的诉讼目的什么?”

“希望专利司撤消发给张氏刀剪铺的专利,将专利还给老刘头并道歉。这是讼状,请大人明查。”

谢沧看向孙诚,“兴盛侯,专利司对此有何辩解?”

“我专利司所做符合专利法,不能撤消专利。”

丁意冷笑道:“可兴盛侯你知道这技术是老刘头先发明的吗?”

“本侯当然知道。”

“你知道他发明这项技术,却还要让他交专利费吗?”

“本侯也知道。”

“那你认为这合理吗?”

“很合理。”

众人大哗,他们没想到孙诚会这样说,按照他回答讼师的问话,这不就是欺负老实人吗?

讼师笑了,“兴盛侯,你说的合理,不知道合理在哪?”

“要是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专利司确实是不合理,不该将专利给张氏刀剪铺。

但专利司已经实行一月了,他为什么不去申请专利?专利司已经说了,同样的专利,谁先申请?谁就得到专利。”

“可你也承认,那技术明明是老刘头先发明的?”

“专利法也说明了,专利有纠纷,一般是两种原因。一是有人恶意抢注。

这个只要你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这技术是你发明的,抢注的人是盗窃了你的技术。专利司核实后,专利可以取消。”

“那为什么不取消张氏刀剪铺的专利,反而要老刘头付专利费呢?这是不是说明专利司管理不善,其中有漏洞,让人钻了空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宁国需要五年

孙诚冷笑,“丁讼师,说话要有证据,可不要用猜测。

不然可就是诽谤了,要受割舌之刑,就是你是仕林中人,也得被贬为庶人。”

丁意一惊,他这才明白面前的是兴盛侯,虽然有人请他为老刘头打官司,并保证他的安全。

但兴盛侯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为了给下属出气,敢砸郡王府的狠人。

要是真得罪了他, 他都不用动手,只要使个眼色,自然有人会为他办好的。

他马上讪讪的笑笑,拱拱手道:“学生是说的有些不妥,还请侯爷恕罪。”

孙诚见他服软了,这才放过他,“刚才说了第一种情况,第二种就是像老刘头这样的情况。

同样技术,如果他不是盗用,是自己研究出来的,那专利就是谁先申请归谁?

专利司已经查过,张氏刀剪铺申请的专利是他自己发明的,与老刘头无关。

按照专利法,专利归他所有,任何人想要用,都必须付专利费,哪怕是老刘头。”

“要是这样,老刘头不是亏了吗?”

“那也没办法?要是他一直不申请专利,那别人就不能申请吗?工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不能让某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众人听了,这也有些道理。你发明了这种技术,你不申请专利?难道就不准别的人发明吗?别人也想发财呀!

丁意一听,这舆论好像转过来了。“可法不外乎人情,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分?”

“知道法的原则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老刘头的事,既然有法可依,那就有法必依,不能更改,专利是别人的,专利费必须要交。”

老刘头心中叹了口气,我为什么不申请专利?我糊涂呀!我交了专利费,挣的钱就少了,日子过的就没有以前舒服了。

“你说的法不外乎人情,这是判决之后的事。

我专利司与张氏刀剪铺经过协商,让他免收了老刘头的专利费,毕竟这技术是他先发明的嘛!”

老刘头大喜,连连磕头,“多谢兴盛侯。”

外面的百姓也认为兴盛侯做的好,既维护了法的尊严,也为老刘头找到了后路,纷纷夸赞孙诚。

丁意见事不可为,也只得偃旗息鼓了。

此次事件后,专利司的运作彻底走上了正轨,申请专利的人又来到一个高峰。

他们也怕自己发明的技术,别人也有。自己申请专利要是落后了,那可就倒霉了。

许多工匠将手中的技术申请为专利后,也不怕人偷窃了。纷纷去军工四司应聘,军工四司的人员到达了饱和。

军工生产不但恢复从前的产量,新技术的应用,也让质量大幅提升。

在孙诚的技术革命下,铠甲司的铠甲,已不是鱼鳞甲,被改成板甲,用水力冲床生产,即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防护。

兵器司的兵器,用上了夹钢工艺,两层软铁夹着一层钢,不停折叠锻打。

这既保证了刀刃锋利坚硬的同时,又能保持刀身强韧,不易折断。

再加上水和油配制的淬火液,让刀刃更加坚硬,刀身也更加坚韧。

火器司的虎蹲炮已经研制完成,羽林军已经开始试用,火铳也开始研制。

唯独火药司却进展不大,天天生产的还是传统黑火药,主要是没有研究火药的人才。

这孙诚也没有办法,他也只懂黑火药,一硝二磺三木炭,要想制造新式火药,那必须要有人懂得化学。

现在的几个工匠都是从烟花店里找来的,让他们造黑火药是没问题,但要让他们研制新型火药那可就难了。

古代最早的化学家,就是方士,后又是道家,道家分两派,丹鼎派和正一派,丹鼎派炼丹,所以懂得一些化学知识。

清风观是正一派的,根本不懂炼丹,也就帮不了他。

孙诚也曾问过张月,宁国为什么没有丹鼎派道士?

张月道:“丹鼎派在以前可是非常兴盛的,他们痴谜炼丹,讲究服食丹药,羽化成仙,夏族历代帝王也都为他们所蛊惑。所以……。”

“我明白,就是丹药吃多了,羽化升天了。”

“前朝就是这样,一连四个皇帝都吃药没了,造成天下大乱。

结果就是夏族故地被分成魏国和宁国,两国为此,将丹鼎派列为邪教,大力剿灭。

不过,据师父说,还有一些丹鼎派的人隐入了民间。不过,在哪里他就不知道。”

“原来是这样,看来,这火药司想发展难了。”

火药司虽然发展慢,但另三司却快速发展,羽林军头一个开始换装。等到宁国军队全面换装完毕,宁国就可以开始统一大业了。

孙诚将军工四司拉上轨道后,又发懒了,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为名,将工作分配到下面,只是十天视察一次。

自己只紧紧的抓住了财权,只要他们不贪腐,就坏不了什么大事。

孙诚又回到以往的舒服的日子,成婚都快一年多,张月还没怀孕,父母也很急,他要努努力了。

…………

宁国的巨大变化,魏国的千牛卫也报了回去,这让魏国的有识之士忧心重重。

魏国最近这几年,天灾频频,再加上北方匈奴频繁劫掠,人口、军力、国力均有减少。

而宁国是蒸蒸日上,要是宁国这样发展下去,不出五年,宁国就将全面超越魏国。

到那时,魏国受匈奴、宁国两面夹击,恐有灭国之危。

于是,经过商讨,魏国决定,趁军力还占上风时,逼宁国妥协。

简单的说,就是撕毁以前的合约,重订新和约,新和约大大提高议和费,以削弱宁国国力。

如若宁国不愿,那就开战,目的就是,一定要打断宁国的发展,压制住他们。

于是,魏国鸿胪寺寺卿顾闻亲自过来谈判,随他而来的还有魏国最精锐的玄甲卫,一共五十人,这是来炫耀武力的。

但最具震慑力的还是魏国报国寺大师兄了然,他可是先天高手,能在宗师高手面前杀人,还能在宗师高手几个月的追杀下逃得性命的猛人。

宁国得到了消息后,也是严阵以待。大家也都知道,只要给本国五年的发展时间,魏国的威胁就不是威胁了。

第 一百八十二章 玄甲卫

宁国京城,城中守卫的羽林军看见远处出现了一条黑线,正当他们疑惑的时候,

首节上一节116/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