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141节

一个时辰后,一匹战马向着宁军冲了过来,背上的骑兵身中数箭,趴在马上。

他的后面还有一些魏军骑兵追杀,只是见他快要进入大部队了,这才拔马后撤。

这人是斥候队长,身中数箭,奄奄一息。陈泰听闻,也是大吃一惊,他来到斥候身边,大声询问出了何事。

斥候队长经过军医治疗后,勉强提起最后的一口气。

“安……,安国公,我……,我们上当了。前面还有一只魏军,竖起来的帅旗是蒙字,追……,追杀我的是玄……,玄……,玄甲……。”

他的头一歪,断气了。但大家都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帅旗上是蒙字,那就意味着这支部队不是廖福那支。

是魏国骠骑将军蒙毅带领的,最后的那一个字就是卫?连起来就是玄甲卫。可蒙毅不是在匈奴边境防备他们吗?

陈泰的脸色突变,他知道自己上当了,估计后面已经被魏国骑兵包抄了。

这个计划一定是蒙毅干的,也只有他能抓住自己的心理,用一万多魏国士兵的伤亡给自己设下了这个局。

自己一辈子谨慎,就这么一下没抵挡住诱惑,就被蒙毅抓住了机会。

自己身死不要紧,可自己率领了这支三万部队要是被全歼了,那杨柳城也就完了。

牛山,高水两城守将也因我的命令出城追击了,蒙毅也不会放过他们。

三城一失,绵清防线就完了,绵江以北地区全被魏国吞下,那宁国就危险了,自己家族也会因为此败被宁王诛灭的。

陈泰还是要挣扎一下,自己这支部队是跑不掉了,但能拖一下时间就拖一下,尽量杀伤魏军。

让宁王有时间可以调派部队增援杨柳城,以尽量减轻自己的罪孽。

“来人,命令全军以前面的小山坡集中布阵。”

众将也知道情况不对了,搞不好自己已经被包围了。

“遵命。”

“马将军,后面说不定还没有被兜住,步兵是跑不了了,你们骑兵说不定可以冲出去。”

“安国公,你还是跟我一起走吧!”

“你认为我还能跑吗?就是我回去了,等待我的也是满门抄斩。

如果我在这里战死了,说不定还能保全家人。

你是我们手中唯一的一支机动部队,你们冲出了,还能威胁一下魏军,让宁王能有时间调整部署。

别罗嗦了,你们快走,迟了你们也出不出去了?”

他又对清风观派来保护他人道:“关道长,华道长你们也回去吧!你们也不用保护我了,我的命要留在这里。”

关净心,华明济长叹一声,虽然自己二人是后天高手,但在这十几万大军中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还想救一个人出来,那是妄想。何况这种情况救他出来又有什么用?

救他出来,他也是死,而且还要拖累家人。还不如让他战死,以保全家眷。

骑兵统领马经也不罗嗦了,与关、华两人向着众将行了一个礼,率领骑兵往杨柳城方向冲了过去。

魏军方向,蒙毅见溃退的魏军有了指挥,陆陆续续的有序撤了回去,不禁一叹。

边上一将道:“大将军,何故叹息?”

“陈泰估计已经知道他们上当了,不然在他们的追杀下,那些溃退的士兵也不会这样井井有条的撤退。”

“那不是好事嘛!我们可以少死不少士兵。”

“他们没有追杀,肯定是在集中布阵了,在他们有组织抵抗下,我们的伤亡反而更多。

我倒希望他们四处追杀,等到后面骑兵迂回到位,我们步兵都不要动,只是凭着骑兵一次冲锋就能将三万宁军全歼。

算了,毕竟陈泰也是宁国的安国公,也是宁国的大将啊!仗打到这个程度,他应该明白自己上当了。”

这时,斥候来报,溃退的魏军已全部撤出战场,在阵后休整。

宁军的骑兵向杨柳城方向急进,步兵则在战场中央结阵。

“陈泰果然知道上当了,不过,他明白过来太迟了。我们的骑兵有没有迂回到位?”

“回禀大将军,还有二十里,就迂回到位了。”

蒙毅在地图上算了算,发觉宁军骑兵行动要是迅速的话 ,迂回的骑兵不一定能兜住。

“骑兵跑了就跑了吧!他们也就三千人,对战局影响不大。

主要的是这三万步兵,把他们干掉,绵清地域就是我们的了。命令,部队加快速度围上去。”

“遵命。”

第二百二十一章 杨柳大捷?

宁国京城,天安城。

飞羽信使送来军报,一路上都在喊:“杨柳大捷,安国公阵前击杀魏国大将军廖福,魏军损失惨重已经溃败。”

百姓们听见飞羽信使的喊声,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们心想,要是说我们击退了魏军我还相信。要说击杀魏国大将军,击溃魏军这怎么可能?

但信使一路上不断的喊,让百姓也不得不相信,因为假传军报可是要杀头。

安国公他都这么大的官了,应该不会,也不敢哄骗王上。

于是,京中一片欢腾,这可是宁国第一次击败魏国啊!

军报传入宫中,一名羽林士兵手托军报,一路上大声喊道:“绵清大捷,阵斩魏国大将军廖福,击溃魏军。”

宫中也欢腾起来,宁王正在批阅奏折,听见了外面的吵闹声,他眉头一皱。

这时,一名小太监快速的来到宁王面前,扑通一声跪倒,手举军报。

喘息的道:“王上,绵清大捷,绵清大捷。”

宁王一愣,又反应过来,着急的喊道:“快,快拿给孤。”

汪恩接过军报,呈给宁王。

宁王看了,也是有些茫然,这是真的吗?安国公击退魏军我还相信,要说阵斩大将军廖福,这个可信吗?

安慎思也来了,他拿出内卫司的情报,“王上,据杨柳城内卫情报,魏国大将军廖福被三弓床弩射杀,魏军营中已升白幡。”

“拿来我看。”

宁王将内卫的情报看了一下,见与安国公的军报差不多,这才相信了,哈哈大笑起来。

几位重臣也来了,他们也得到了消息,在看了军报后,也是大喜,纷纷庆贺。

众人一通马屁,让宁王听了有飘飘欲仙之感。

这时,镇国公张计打断了众人的马屁,他有些疑惑。

“王上,怎么说廖福也是员老将,而且善于防守,三弓床弩的射程他会不知道?

他怎么就跑到三弓床弩的射程内呢?这不合逻辑啊!我认为此事还是要继续查探。”

崔进阴阳怪气的道:“镇国公,这可是整个杨柳城的人都看见了,你说安国公谎报军情,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你……。”

说完,还嘿嘿两声,这意思就是说张计是妒忌安国公的军功。

张计大怒,“你这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你……。”

宁王挥手道:“好了,别说了,查还是要查的,不过孤相信安国公应该不会谎报军情的。”

“还是谨慎些为好,王上要下旨,命安国公守住杨柳城就行了,不必出击。”

崔进冷笑,“连我这个文官都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不趁胜出击,取得大胜,那岂不是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镇国公,你还敢说自己不妒忌安国公的军功啊!你挑唆王上,强令安国公不许出击,这不是妒忌,又是什么?”

“我这是为了谨慎,安国公要是出击有个闪失,造成杨柳城陷落,那魏军可就打到绵江北岸了。”

王波也道:“镇国公,我也知道,安国公取得大胜,已经压过你了,你不太高兴。

这个我们都理解。但这是国事,还望你以国事为重。”

“你们……。”

宁王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卫轩拉了拉张计,让他不要说了,没看见你女婿的脸色都不好了吗?

张计心中也是长叹一声,希望自己是过虑了。

在使臣住处,顾闻听着外面的欢呼声,还有屋外讽刺他的声音,心中也是洒然一笑。

心想,你们高兴吧!尽情的高兴吧!过不了几天,你们可就笑不出来了。

…………

圣道山战场,马经在魏军骑兵迂回到位以前,险险的冲了出来,往杨柳城而去。

陈泰的三万步兵可是跑不掉了,被围在战场中央。

好在他们已经结了阵,要不然他们就会被魏军骑兵一冲就崩溃了。

可就是这样,也只能拖时间了,他们没有任何援兵,在这里也只是垂死挣扎而已。

蒙毅下令,步兵从中央徐徐的压过去,命令骑兵 以剥皮的战术两侧进攻,玄甲卫找准机会,冲击中军大阵。

随着战鼓声响起,双方开始厮杀起来。

首先步兵接战,宁军弓箭手齐射,魏军丝毫不惧,举起盾牌还是往前。

三轮弓箭过后,双方长枪手开始战斗,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双方都是五米多长的枪,互相攒刺,不时有人被刺中倒在地上。

魏军骑兵开始进攻了,首先是轻骑兵,他们手拿弓箭,开始了骑射。

一片片箭雨射了过去,宁军弓箭手也是反击。但魏军是骑兵,行动迅速,根本不好瞄准。

而且通过马的加速度,可以增加弓箭的射程,这更加影响到宁军弓箭的准度,距离又远,跑的又快,只能用覆盖性的射击了。

而宁军的部队是不能动的,只能硬生生的在这里挺着。

互射了一段时间后,宁军先头部队损失惨重,阵脚也松动了。

此地的主将准备将他们换下来,免得他们崩了,冲击自己的阵营。

在换防的时候,阵形有些混乱。一排轻骑又冲了过来。一排排弓箭射去,让宁军更加混乱。

离方阵八十米时,轻骑突然分开,露出来的是重骑,他们的装备比玄甲卫要差。

人有重甲,但马没有马甲,可就是这样,那也是重骑。

在宁军换防之时,冲了过去,一时势如破竹,将挡在前面的宁军撞飞,方阵被冲散。

后面的轻骑也拿着马刀冲了过来,步兵没有结阵,那就是骑砧板上的一块肉,任他们收割。

重骑冲散这一个方阵后,接着就碰到另一个方阵,这个方阵部署在后方,还没有受到打击,长枪也举了起来,以防重骑冲阵。

重骑并没有冲过去,而是绕过一道弧线,又杀了出去,形成一个圆圈。

首节上一节141/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