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197节

“还有一点,我们现在就要派人,潜入包围圈,将我们的计划告知他们,这样才好配合,将他们接回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们在被围的时候就开始向东突围,如果他们还在那里一动不动,坐等别的部队救援的话,那他们就完了。

魏军会将包围圈建的结结实实,那时我们就是计划传过去,他们也突不出来了。”

宁王道:“你那意思是还要碰碰运气?”

“不错,只有碰运气了。可如果我们不赌一把,那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别的人我不清楚,但我相信张宇和杨次是绝对不会在那里坐以待毙的,他们一定会突围的。”

张计一脸希夷的望着宁王,“王上……。”

“那就赌一把,按兴盛侯的计划办。不过,这计划是兴盛侯制定的,那就由他亲自带领部队接应。”

孙诚吃了一惊,“我!王兄,我是文官,文官呀。”

“都这时候了,管他什么文官,武官,就是你了。要是成功接回大军,孤会挑几位美人,送到你府上。”

“这个……。”孙诚汗然,怎么现在的人都认为我风流成性,都要送女人给我。

“就这么怎么办了,下去吧!”

众人退下之后,宁王对汪恩耳边说了几句话。

众将一边商议,一边往大都督府走,现在形势紧急,要在大都督府尽快做好计划。

汪恩在殿外叫住了孙诚,“兴盛侯止步。”

孙诚回过头,“汪公公何事?”

汪恩咳嗽一声,众将明白,先退下了。

“兴盛侯,王上说了,只要你能接应回大军,王上不光赏你几位美女,还会和月夫人说说,让她不要太过约束你。”

孙诚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以后可以奉旨逛青楼了。”

孙诚是哭笑不得,“汪公公,这个我可要说一说了,在我的侯府,是我做主的,我想去哪就去哪,谁敢拦我?

你们那些都是谣言,我这几年之所以没有逛青楼,因为逛的多了,没什么兴趣了。”

汪恩笑眯眯的道:“咱家明白,咱家明白。”

孙诚看那老货的脸色,就知道他根本不信,还是认为他是怕老婆。

张月当年可是号称胭脂虎,打遍京城无敌手。

她嫁给了一个好色之徒,那男人马上青楼不逛了,只陪家中的妻妾,还持续了好几年。那这里面的情景还要人说吗?这不是明摆着吗?

孙诚知道这怕老婆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他也只能说上一句,“爱信不信?”

说完孙诚拂袖而去。

整个宁国为了救援突围大军,已经全部动员,港口的船只是只能进,不能出。

来一艘,海军就扣下一艘。不管是谁的船,哪怕是别国的船只,也是一视同仁,一律扣下征用,不光是船,连水手一并扣下征用了。

这让商人是怨声载道,世家也有船只,他们带头闹事,特别是郑家闹得更凶。

世家本来就不想北伐,要是成功了,就会让宁王称皇称帝,都称皇了,那时候世家就想反抗也不行了。

现在北伐大军被围,正合他们的心意,可以趁这个机会,在政治上给宁王以压力。

他们对召集船只,援助大军回国,当然是不怎么积极,更何况还征集了自家的船,自己家的船难道不做生意了?

所以世家暗中鼓动商人抗议,无非就是官府贪索民财,这些船收走以后就不会还了,最多也就给两个小钱意思意思。

世家的背后活动,宁王当然是明白的,平时,他能将世家和普通商人分开,分而制之。

但现在时间紧,任务重,已经没那么多时间了,只能用武力镇压。他也知道,用武力镇压,会对自己的名声不利。

可十万大军与自己的名声,这之间的孰轻孰重,他还是明白的。十万大军损失了,可就真的损失了,而名声以后还是能挣回来的。

宁王下了诏书,宁国境内三日内,所有船只和水手必须让海军管理,如敢有违抗,必抄家流放。

孙诚也给宁王出了个主意,让宁王发出诏书,主动交出船只有好处,会给你一幅义商的牌匾。

以后经商,朝廷也会给予方便。就是这次救援船只受损,朝廷也会按价赔偿

不主动交,朝廷也会强制你交。但强制后朝廷会对你怎么办?你可以自己想想。最少是船只受损,你想赔偿那是不可能的。

这时,孙夫人做为京中商界大佬,率先将所有的船只捐了出来,并连夜四处游说,说服了大批普通商人,让他们也把船交出来。

商人一想不管怎么样,这船反正都要交,那干吗不主动交出来?最少也能捞个义商的名头。

第三百三十一章蒙毅忽略了海河

这样,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就把普通商人和世家商人分开了。

孙诚再发动舆论,这下压力一下子到了世家这边。

普通商人交出了船只,交出船是为了救援自家的士兵,宁王又给了他们义商的匾额,这让百姓对商人无不交口称赞。毕竟救出来的人,也是他们的家人呀!

世家不交船只,那就是奸商,为了经商赚钱,连我们的家人都不救了,这还是人吗?

通过大妈的口口相传,再加上点眼泪,流言迅速流传开来,让世家也不得不妥协,交出了船只。

有了朝廷和百姓的支持,海军仅过五天就动员完毕,率先出动。后面的民用船只只要准备好,也跟着出发了。

孙诚做为救援主帅,当然乘坐舰只出发了,经过几天行驶,到达魏国东部沿海。

海军出发的都是老舰,新舰已经去了普加岛,以防斯图亚特国。但就是老舰,也对魏国水军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毕竟,北方不善水战,就和南方不善骑射一样出名。

在海上,海军击退了魏军水军,就发兵攻打魏国沿海港口。但魏国骑兵早已在此等候,宁军冲上岸还没站稳脚跟,就被骑兵赶下了海。

于是孙诚派了少量舰船在海上游弋,拖住魏军骑兵。

自己则亲率海军主力悄悄的来到海河出海口,趁夜派出了几百名陆战队士兵,从后面摸向要塞。

而在此时,冯卫率领着部队已经攻到了涯城,为了保证行军的速度,他们抛弃了重炮和攻城器械。

这使他们在攻涯城时,没有大炮和攻城器械的掩护,只能采取蚁附攻城,伤亡十分惨重。

蒙毅派出的骑兵,利用骑兵机动优势,率先到达了涯城,他们兵分两路,一部骚扰攻城的宁军,让他们不能集中全力攻城。

另一部到了东边的港口,只要宁军海军上岸,就把他们赶下海。

这样的部署,让宁军陷入了绝地,他们的粮草还够,但火药已经不够了。

好在蒙毅不想强攻,要是拼死强攻,宁军估计就要灭了。但他不想强攻,强攻之下,宁军也会拼命反击,这样魏国也会损失惨重。

要知道魏国国力差宁国太多,恢复军力远比宁国慢,所以他只是慢慢收紧包围圈,挤压他们的空间,等到他们粮食耗尽,自然而然就会投降。

冯卫几人在大帐中,一脸愁容,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动,蒙毅就猜出了他们的行军目的,派骑兵把他们死死堵住了。

弄的他们现在困于坚城之下,要是再不能破城,这十万大军就全都完了。

张宇叹了一口气道:“没想到啊!我们才一动,蒙毅就发现了我们的企图,这次是我误了各位。

明天我带人攻城,攻不下来,我就不回来了,我张家可没有被俘之将。”

“我也去,咱们兄弟一起上,或许能攻下涯城!”

“算了,明天还是我亲自带人攻城,是我将部队带入了这个困境,我必须赎罪。”

几人争执起来都要攻城。

这时,亲卫来报,内卫来了。

“他来了?叫他进来吧!”冯卫苦笑,心想,这应该是宁王训斥我的,搞不好现在就把我斩了。

“参见冯都督。”

“算了算时间,你应该是从都城来的吧!大都督府有什么计划接应我们回去吗?”冯卫随意的道。

“有计划了,是兴盛侯制定的。”

众将站了起来,“兴盛侯制定的计划?”他们有了希望,多智近妖的人应该不会让他们失望吧!

“快说说他的计划。”

“兴盛侯已经是救援部队的主帅,他的计划是往东,攻涯城。”

众将齐叹一声,如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又坐下了。他们现在正是向东,想攻破涯城,进而来到海边,乘船回国,可关键的是崖城攻不下啊!

张宇苦笑,“夫的计划和我一样,我们是想到一块了。但我们共同失误的是小看了蒙毅,他已经增援了涯城,我们攻不下来呀!”

“兴盛侯如果只想到这一点,他也就不是兴盛侯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兴盛侯命你们攻击涯城,是为了拖住魏军。这个时候,他应该已经率海军突破了海河,在海河码头修建工事了。

只要你们在这吸引住魏军两天,海军陆战队就会将工事修好,你们就立刻转向,向东北部海河码头急行,这个距离只有八十里。

只要你们到了这个地方,就能上船,兴盛侯己经调集了全国商船来接应你们。”

众将大喜,张宇跳起来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有他在,我们死不了。

这次要是能回去,非得请他逛一逛青楼,让他好好潇洒一把。”

杨次白白眼,“你妹怎么办?”

“怕什么?最多被她打一顿?连他的那一顿打,我也给替他挨了。”

“也是,算我一个。”

众将汗然,不愧为是京城三大纨绔,开口闭口都是青楼。

第二天,宁军发动了更为凶猛的进攻,让涯城守军渐渐招架不住。

蒙毅也不紧张,他已经知道宁国海军在沿海游弋,几次登陆都被骑兵赶下海去了。

这样涯城就不会遭到两面夹攻,至于涯城顶不住,那也没关系,派人增援就是了。

像这样凶猛的进攻,宁军也坚持不了几天,只要弹药耗尽,他们手中大杀四方的火枪就变成了烧火棍。那时,随便一支部队也能在宁军中杀个七进七出。

宁军疯狂的进攻,让蒙毅忽视了海河要塞,本来为了保护河口,魏军曾在河口修建了要塞,并放置了投石机。

本来要塞是要二天报一次平安的,但要塞被被陆战队全歼,自然消息就传不过来了。这就让这个计划有了破绽。

但蒙毅这时也忽略了,他将注意力集中到崖城方向,对于要塞没有报告平安,他都不知道忘到哪里去了。

孙诚方向,海军舰只已经进入了海河,为了防止消息走漏,河上不管是商船,还是渔船一律扣押。

海河的码头不是商船码头,是渔船码头,这里有个渔村。

孙诚在岸边放下陆战队,让他们迂回,将渔船的渔民全部控制起来。

然后所有陆战队登陆,在村口修建工事,在此之前,只要有人来到渔村,都会被软禁,他们只有两天时间修建工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沉船建码头

海河河面上,已经聚集了大批船只,等突围的宁军一到,就能上船回国。

这时,海军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码头大小。这只是一个小渔村,只能停泊小渔船,让那些能出海的大商船根本靠不上码头。

首节上一节197/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