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218节

“那就让王上亲自裁定吧!”

“什么?你亲自去?这不可能?”宁王也是断然否决。

“王兄,你听我说。袁焕可是魏国大将军,掌握着四个卫。如果将他拉过来,魏国四分之一兵力可就归附我宁国了。”

“这四分之一根本比不上王弟,孤宁愿不要这四分之一,也不能让你有危险。”

“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危险,我会在边界见他,也会调动部队接应。

如果他去了,那就表示他真的愿意归附,他要重臣与他联络,也就是看我们重视不重视他。

如果他不去,那我连边界都不会去,我又有什么危险呢?”

宁王想了想,也确实有道理,如果真的让袁焕归附了,那灭掉魏国也会轻松很多。

“这样,神机营你带走,还有北方边军全归你调度,一定要保全自己。安慎思。”

“老奴在。”

“你在内卫司中,选拔高手与兴盛侯同去,防止袁焕暗杀。孤再请安国郡主与你同去,这样应该就无忧了。”

“王兄,你把师姐也叫去,这未免也太兴师动众了。”

“要,一定要的,以你的身份再多的安全措施也不嫌多。”

孙诚有些感动,“多谢王兄!”

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焕的条件

孙诚与女扮男装的大师姐朱寒香带着神机营来到边界,见到了内卫司发展的下线于乐。

孙诚道:“于先生,你说袁焕有机会归附?”

“是的兴盛侯。经我的游说,他心中有些意动,但必须要一位重臣与他相谈才行。”

“你看本侯可行。”

于乐一惊,他没想到孙诚会亲自前去,“侯爷当然可以,不过我不能保证没有危险。”

“为了表示朝廷重视此事,我亲自来与他联络。不过不能去他的防区,要在边境谈。”

于乐有些为难,“这……。侯爷。袁焕一向惜命,想让他冒着危险到边境谈判,他不一定会愿意。”

孙诚淡淡一笑,“说句不好听的话,我是超品侯爵,又是王太后的义子,又是宁王的连襟。

父亲是阁老兼户部尚书,岳父是大都督,你说我这些身份与袁焕相比应该也不差吧!

我都不怕,他怕什么?你与他说,信任是相互的,他怕我诱捕他,我还怕他诱捕我呢!所以必须在边界会谈,不然大家一拍两散。”

“那好吧!”

于乐又回到魏国这一边,将孙诚的条件告知袁焕。

袁焕惊道:“什么?宁国的兴盛侯亲自来了。”

“是的,他要在边境与你会谈。”

“我同意了。”

于乐有些吃惊,“袁兄,你怎么答应的这么快?”

“于兄,你不懂。宁国自从有了兴盛侯,国力大增。又在战场上屡挫我军,这样的人才乃是国士。

我魏国要是有此国士,何至于变成这等模样。宁王将他派来与我会谈,那是真的重视我了,我不能不识抬举。”

“那好,我去传信。”

为了瞒过千牛卫,安慎思在魏国国内弄出了一场民变,将千牛卫统领刘卫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以保证会谈顺利。

孙诚命神机营潜入边境接应,这才由朱寒香和内卫高手陪同,来到边境。。

袁焕说是这么说,认为宁国不会诱捕他,但事情没有绝对,他也派了部队布置了一些后手,才向边境而去。

双方见了面,寒暄了一下,手下各自散开警戒,每人只带了一人陪同进入房中。

孙诚带的当然是朱寒香,袁焕带着他的族中高手,袁家毕竟也是千年世家,有个高手也很正常。

两人各自坐下,孙诚道:“袁家主,我也不藏着掖着了,只要你愿意归附,助宁王一统夏族故地,那你就是我夏族的英雄,宁王不会亏待你的。”

袁焕要的是实际利益,不是这种口头上的利益。不会亏待我,那怎么才是不会亏待呢?

给一个虚名,再给点钱也算是不亏待。给一个重臣之位,有实权,也是不亏待,所以必须有个标准。

“兴盛侯,我虽然与曹家不和,但我毕竟还是魏臣。

要不是新王曹靖倒行逆施,引起上天震怒,连连降下天灾,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我才不会到这里。”

孙诚见他顾左右而言他,就知道他要明确的利益,也就是说他想将自己卖个好价钱。

“袁家主果然爱民如子,不愧为千年世家。此等人物正是我宁国需要人才,只要你肯归附,一个三品重臣之位还是有的。”

袁焕一听三品,就不满了,我在魏国可是大将军,一品。归附宁国,怎么就从一品降为三品了。

他还是不满意,又道:“这些天,我看街上流民遍地,饥饿蔓延,而新王却不思赈灾,却穷兵黩武,让我不胜唏嘘。”

“袁家主,二品。”朱寒香一惊,在孙诚耳边道:“师弟,这二品官员可是由王上亲授的,你擅自给了他,王上那……。”

孙诚闻着耳边的幽香,“师姐,我心中有数。”

袁焕见这两人窃窃私语,不禁一愣,孙诚边上一脸英气的男人是谁,难道不是他的护卫吗?

按说一个护卫在这个情况下,是没有资格说话的,而他居然说了,并且孙诚还向他耐心的解释一番,那这人的身份就耐人寻味了。

又看见孙诚深吸了几口,一脸享受的模样,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嘛!

袁焕还是要先顾着自己,“想我袁家,历代皆有名臣,就是到了今时今日,门生故吏也满天下。”

孙诚单刀直入,“袁家主,二品已经很高了,毕竟你是刚归附,若是提拨过高,也会让朝中有些人不满。”

袁焕一想也是,宁国与魏国皆有四大世家,这八大世家自前朝覆灭,分别辅佐两国。

若是魏国被宁国所灭,自己归附过去,就得到一品,宁国那四家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我也是为了魏国百姓,哎!想当年,我袁氏祖先为了百姓,追随第一任魏王,建下了魏国。

现在我又要为了百姓,而归附宁国了,不知史上要如何评价我呀?”

孙诚心中冷笑,这个大尾巴狼,你要是真为百姓,一见面就归附了。何必让我给了你一个二品官才归附呢?这还不是为了权利。

“袁家一向爱护百姓,为了百姓而归附,史上会给袁家主以公正的评价,我相信是正面的评价。”

袁焕放心了,“惭愧啊,惭愧。”

刚才袁焕要的是利益,现在就是要名了。说的好听的,他是归附来的。说的不好听点,他就是叛国之臣。

如果宁国不参与舆论引导,任由魏国士人骂袁焕是叛国之臣,那他可就要名声扫地了。

现在孙诚发话了,会在正史上给袁焕正面的评论,那些人就是写书发泄,那也是偷偷的写。

而且那些人还要小心,如果被官府抓住了,那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孙诚见满足了袁焕条件,那自己就要提条件了。

“袁家主,我满足了你的条件,那你是不是要表示出一点诚意?”

袁焕明白,这是要投名状了。

他想了想,魏国有什么秘密可以出卖。

“上次北伐,你们左路军差一点被围住,好在连夜撤退,逃出了包围圈,这个事你知道吧?”

“这我是清楚的,是提督陈浩带领的骑兵。”

“他的手下有一人,是他蛊惑陈浩追击的,是谁我不知道,但他是千牛卫发展起来的。”

孙诚眼神严肃起来,“真有此人?”

“却有此人。”

孙诚不知道这件事有没有牵涉到陈浩身上,如果只是他手下的人,那还好,只不过是失察而已。

他现在还是在戴罪立功之中,如果牵涉到他,那估计他陈家就得满门抄斩。估计应该是不会的,毕竟他的父亲可是死在魏国手中。

“我知道了,但这个还不够?你说的这个人地位不够高。”

“魏国太仓的粮食只有四百万石。”

孙诚眼睛一亮,“只有这么多存粮吗?”

袁焕苦笑,“年年受灾,年年赈灾,加上宁国议和费也没有了,太仓的粮食还有这么多,不错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袁焕误会了

孙诚大喜,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最主要的就是粮食,没粮食还打什么仗?

魏国现在只有存粮四百万石,这四百万石还包括军粮和百官的俸禄。

除去这些,那赈济灾民的粮食就不多了,灾民无粮,就不是灾民了。那就是暴民,都活不下去了,那只有抢了。

这样一看,明年魏国要是还受灾,太仓就撑不住了。他总不能拿军粮和百官的俸禄去赈济百姓吧!

如果那样,军队和百官都会反的,国家崩溃的会更快。曹靖最好的办法,也只有出动军队去镇压那些灾民。

“这个秘密诚意够了,那袁家主,我们会派人和你联络的,只要时间一到,你就可以归附了。”

“以后还要兴盛侯多多提携。”

“这话说的,都是同殿为臣,共扶社稷。”

袁焕心想,自己放出魏国存粮的秘密,自己已经回不去了,那归附宁国之后,总要有一个靠山。

兴盛侯虽官位不高,但他在宁王心中的分量,可是比内阁的首辅,大都督府的大都督都要重。

如果能傍上他,那袁家无忧矣!可他有权有势,又有钱,可怎么才能让他罩着我呢?

他忽然看到了女扮男装的朱寒香,想到刚才孙诚嗅她体香的情景,不由眼前一亮。

兴盛侯最大的爱好不就是好色吗?他府中是有几位美人,但这种美人,他好像还没有,估计是他的夫人厌恶这种事。

如我送他几位,他应该会对我另眼相看的。毕竟有些文人士大夫不就喜欢这个调调吗?还说这是一件雅事。

孙诚见事已谈的差不多了,正准备回去的时候。

袁焕道:“兴盛侯,且慢。”

孙诚回头疑惑的道:“袁家主,还有什么事吗?”

“这次蒙兴盛侯亲自来见,令我不甚惶恐,所以送兴盛侯一点薄礼,望侯爷收下。”

孙诚以为袁焕要贿赂自己,让他在宁王面前给他美言几句。可他不缺银子,也懒得干这种事。

“这个不用了,你也知道我不缺那个。”

“这不是那金银等俗物,是侯爷喜欢之物。不过这件物品不在身边,我会让人送到兴盛侯指定的地方,不会让夫人知道的。”

孙诚一愣,送什么东西不能让我老婆知道,他有了兴趣,“那是何物?”

“象姑,我魏国士大夫也喜此等雅事,所以象姑盛行,我会找几名绝品,让兴盛侯享用。”

首节上一节218/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