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246节

袁方掀开一具尸体,她的身下被压着一个小孩,身上已然中了一剑,已经死了。

孙诚一看就知道这云妃不想儿子被杀,想用身体护着孩子,但还是被杀了,看来这王后与这云妃关系不太好呀!都要死了,还争风吃醋。

“你们真的不知道两位王子去哪了吗?”

“这个我们确实不知道,大总管应该知道,但他……。”

他们看了看旁边自刎的一个老太监。

孙诚一挥手,亲卫们把几人拉下去严刑拷打,他虽然相信他们不知道,但也要拷打一番,万一他们骗了自己呢?

可是就是把他们打昏过去了,他们还是不知道。

逃走的两人可是曹氏嫡系后代,旁系的无所谓,若是嫡系的跑了,长大之后造反,也是一个麻烦。

为了防此这件事,要不就将他们攥在手中严加看管,要不就来个意外,一了百了。

这时,一个亲卫急匆匆的跑来,在袁方耳边说了几句。

袁方一惊,来到孙诚身边,“侯爷,那两人找到了。”

“在哪?”

“在天道宫隔壁的国丈府中,不过他将两位王子交给了内卫司。”

孙诚苦笑,那个国丈真是个蠢货,若是交给自己,说不定还能保下他们的命,付出的代价只不过软禁一生。

但内卫司获得了这两位王子,那就是斩草除根了,交出自己外孙的国丈也得被灭口。

不过,死了就死了吧?这样的国丈,为了保命连自己的亲外孙也不要了,这种国丈要来何用?

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内卫司魏国分舵舵主关雄见过侯爷。”

孙诚心中叹了一声,果然来了,“说吧!有什么事?”

关雄左右看了看,孙诚挥手,让亲卫退下。

“魏王一家的事就交给我吧!侯爷还是装作不知道的好,以免坏了名声。”

“是王上的意思,还是安公公的意思?”

“这有区别吗?”

孙诚叹了一口气,“是没有区别呀!安公公会处理好的,王上根本不用吩咐。”

沉吟了一下,又道:“你准备怎么干?”

“这个……。”

“我并不会阻止你,只是怕你把事弄的太大,不好收场。”

关雄想想也是,“我们准备烧了伪王后的寝宫,做出他们故意自焚的样子,当然那两人也一起带来了。

至于国丈一家,我们也要灭口,晚上我们会扮作溃兵将他们灭口。”

“不行,宫中建筑太过密集,你要是放火,一不注意会将整个天道宫焚毁,你知道这宫中有多少珍藏吗?把你们内卫司卖了都赔不起。

再说了,现在焚毁寝宫也已经晚了,我们都冲进宫多时了,你再放火,不是明摆着这火就是我们放的吗?”

关雄一惊,自己计划确实不妥,“请侯爷指点。”

“你找十几个太监溃兵,就说是他们为了抢劫财物,遭到伪后阻拦,为了金钱,一不做,二不休,就……。”

“我明白了。”

“国丈家别全部杀光了,溃兵进来是抢银子的,不是来杀人的。你把人全杀光了,一个不剩,这不是明摆着是来灭口的吗?

只要把知道那件事的人干掉就行了,别的人还是放了他们吧!

还有,别只杀国丈一家,找几家贪官污吏,还有奸商,顺便把他们一起解决了。”

关雄恍然大悟,“多谢侯爷指点。”

“那两个孩子下手轻点,别让他们太痛苦。”

“遵命。”

孙诚看着魏王后挂在梁上飘荡的尸体,再看看地上的尸首,叹了一口气。

“下辈子希望你们不要嫁入帝王家了。”

第三百八十九章 蒙毅归附

孙诚刚出天道宫不久,一个消息就传了过来。在宁军进宫之前,一群太监和溃兵强闯魏王后寝宫,搜寻钱财。

遭到王后和众嫔妃的制止,那群太监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来了个杀人夺财。

将宫中所有人全部屠戮殆尽,上至魏王妃,下至小王子,还有嫔妃无一幸免。

宁军进宫之后,将这些人全部抓获,而且这些人供认不讳,承认这些事都是他们干的。

孙诚知道那些人在内卫司手中,是只求速死,让他们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这一点,内卫司还是非常有把握的。

晚上,几伙溃兵和地痞流氓又冲进几名官员,富商之家,将家中财产洗劫一空。要是有人阻止,就会受到他们的屠杀。当然,国丈一家也在其中。

孙诚听闻大怒,调集兵马在城中又来了一次清扫,抓了一大批地痞流氓还有躲藏的溃兵。

然后,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马上就将城中的秩序恢复。

这样一番行动,在百姓看来,魏王全家应该是在改朝换代之中被溃兵所杀,不是宁军所为,因为在菜市口,那些溃兵已经亲口承认了。

这样百姓对宁军的抵制也淡了不少,何况宁军把那些盘踞在城中的地痞流氓全部给处理了,让幽燕城的秩序比以前还好。

有些聪明人却知道,这里面有猫腻啊!就说一点,魏王全家都被灭了,一个不剩,这事却推到一群只想抢银子的太监,溃兵身上,这事谁信,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毕竟魏王后掌管后宫,身边难道就没有亲信吗?别的不说,保住自己的命还是可以的。

可这疑问谁敢提出来,难道不要命的吗?魏国已经被灭了,谁还在乎魏王一家是怎么死的!

…………

幽燕城之战后,魏国现在只有蒙毅的山海关防区没有纳入宁国的统计。

宁军休整了十日后,准备出兵,必须要逼蒙毅将手中四卫交出来,予以改编,不能让他们成为藩镇。

本来是想让张齐的南方边军去的,但现在已经九月了,若是牵连日久,别说到冬季了,就是拖到深秋,南方边军也受不了。

这样,也只能让陈浩的北方边军上了。可陈浩的父亲安国公就是被蒙毅给击败的,安国公也因此而殉国。

这次派兵不是要剿灭蒙毅的,而是逼蒙毅接受改编的。要是让陈浩去了,他要是头脑一发昏,让两军打了起来,那可就弄得一地鸡毛了。

再说他是都督,统帅北方边军,自己调北方边军作战,却不让他们的都督去。

这让陈浩怎么想?这让他的属下怎么想?让别人怎么想?他以后还有威望统军吗?

孙诚想了想,让人将陈浩叫了过来,“见过大帅。”

孙诚挥挥手,“不必多礼,这次叫你来,不是因为公事,还是以朋友相称吧!”

“这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只是朋友之间聊聊天而已。”

“那好吧!”

“陈兄,明天我要去蒙毅那了,我要调动你的部队。你与蒙毅之间有些……,所以我想让你留在幽燕城。”

陈浩脸色一变,一听到蒙毅的名字,心中的怒火也上来了,一时间脸色通红,就连颈部的血管也鼓起来了。

孙诚静静的看着他,他若是能收起自己的脾气,那他以后大有可为。若是收不住,这都督之位看来要换人了。

良久,陈浩还是慢慢的平静下来。

“孙兄,我知道蒙毅的对朝廷非常重要,他若乖乖归附,那就罢了。但他若是想当藩镇,孙兄该当如何?”

“想当藩镇自然不行,必举兵讨伐。”

“那好,孙兄,我在这里放下一句话,我是北方边军的都督,北方边军作战,我是一定要去的。

蒙毅若是想凭手中四卫,想当藩镇,请让我率兵剿灭他们,我要新账老账一起算?”

“若是蒙毅同意归附呢?”

陈浩停了一下,“我当以同僚待之。”

“那好,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第二天,孙诚带着捧日军,天府军还有神机营,重炮队前往山海关。

孙诚认为蒙毅是能看清时势的,现在魏国已灭,就凭他手中四卫想抗拒统一,那是绝不可能的。

大军进入山海关防区,孙诚看见了蒙毅,他并没有带领大军,只带着亲卫迎接孙诚。

孙诚松了一口气,蒙毅果然脑子没晕,以为手上有了土豆,有了粮食,就敢当藩镇。

陈浩看见了,脸上却有些失望,他是希望蒙毅对朝廷来个听调不听宣,那他就能率大军平了他,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蒙毅催动马匹,来到孙诚面前,孙诚昂然端坐于马上,等着蒙毅下马参见。

只要蒙毅先下马行礼,那就表示他的地位比孙诚低,就是要归附了。

蒙毅看了看孙诚,偏身下马,单膝下跪,“参见兴盛侯。”

孙诚连忙下马,双手扶起蒙毅,“蒙大将军,不必多礼。”

两人寒暄了几句蒙毅领着大军前往山海关,进入山海关,来到大将军府。

蒙毅在府中大摆宴席,给孙诚接风洗尘,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诚看见陈浩阴着脸,只是在那里喝闷酒,谁敬酒他也不喝。

孙诚朝着蒙毅使了个眼色,嘴向陈浩那里努了努。

在路上,孙诚就与蒙毅说了,当年被他击败的安国公公子就在军中,还身居都督要职。

蒙毅马上就明白了,自己归附宁国,说到底自己就是一个降将,如果不与宁军大将交好,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所以他也想找个机会,与陈浩缓和缓和关系。

蒙毅端起一杯酒几杯酒来到陈浩面前,“陈都督,当日交战,各为其主,致使安国公战死殉国,令我不胜唏嘘,还请陈都督原谅则个。

这一杯,我干了。”

说罢一饮而尽,亮出杯底。

陈浩脸色阴沉,端着酒杯的手也有些发抖,他是真想一刀杀了蒙毅,以报父仇。

现场就这么僵住了,蒙毅手下的将领见陈浩这么不给面子,脸色也沉了下来,蒙毅可是他们的大将军,不给他面子就是不给我们面子。

连这点表面上的面子都不给我们,那我们归附宁国还有好日子过吗?

孙诚脸也沉了下来,心想,这陈浩不给蒙毅面子,那就是不给我面子。当时说的好好的,蒙毅要是归附宁国,就以同僚相待。

可现在,同僚向他敬酒,他竟然还敢摆谱子,这不是出尔反尔吗?

宁军将领也急了,都督给不给蒙毅面子我们可不管,大不了开战而已。可兴盛侯要是因为此事怒了,那都督可就完了。

第三百九十章 宁王巡视中原

孙诚见陈浩还是举杯不饮,脸也越来越沉,蒙毅可是魏国的大将军,深得军心。

首节上一节246/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