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272节

因为草原缺水,根本种不了粮食,要从后方运输,那成本就大了,所以不得不退回。

看来现在的皇帝已经明白了,要与我们和谈了。

“那你为什么找上了我?你应该去找冒顿,他才是匈奴可汗。”

“可汗不是要对我宁朝用兵吗?他是绝不会同意的。”

“所以你们就找上了我?”

右贤王心中有些不快,这意思是拿我当备胎了。

“到了这个时候,右贤王你还能怎么办?尽管可汗没有了萨满教的支持,兵力也与你差不多。

但他毕竟是可汗,他会通过种种手段打压你,你要是不与我们合作,迟早你的结局和狼怒一样。

所以皇上派我来了,想与右贤王合作,我们帮你登上可汗之位。右贤王要与我朝签订合约并互市,两族从此世代交好。”

右贤王沉默了,他也确实感觉到冒顿对他的打压,最近几个牧场都被划到可汗本部去了,这让他的部下非常不满。

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军力是与冒顿差不多,但冒顿有可汗之位,要是打起来,他是可以调动其余诸王的部队。

自己若是没有强力支援,根本不是冒顿的对手。但现在他有了一个机会,宁朝皇帝想和谈,冒顿拒绝了和谈。

于是这个机会就给了自己,现在草原上几乎年年有灾害,人口年年下降,各王都苦不堪言。

自己若是有了宁朝的后勤支持,那各王还不得靠向我。到那时候,我有各王支持,冒顿的汗位岂不是……。

想到这里,右贤王心中大动,但他马上反应过来了。宁朝和我们交战千年,他怎会突然要与我们和谈?

他要是真想与我们和谈,他们也不会灭了萨满教。应该还是离间计?想让我们兄弟互相残杀,以削弱我匈奴的战力。

右贤王头曼脸色一沉,朝着卞科冷笑,“好一个离间计,差点上了你的当。你们夏人一贯狡诈,怎会突然和谈?

这还不是离间计,想我和冒顿兄弟相残!以削弱匈奴。来人,将这个说客拉出去五马分尸。”

几名卫士上来,就要拖走卞科。

“慢。”

狼怒焦急的道:“安达,我觉得他说的不错呀!你为什么……。”

“狼怒,我念你是我的安达,当年你被冒顿追杀,我没有帮你,我也有愧,所以我才放过你。

你要记住,你是匈奴人,要站在匈奴的立场上,要是你站歪了,我不介意插兄弟一刀。”

狼怒一时语塞。

“拉下去,五马分尸。”

卞科在内卫司训练中,针对这种情况,早已做了预案,所以并不是太着急。

“慢,右贤王能让我最后再说一句话吗?我都要死了。最后的要求总要满足我吧!”

“可以,那你快说,说好之后赶紧上路。”

“可汗要出兵攻打我们,右贤王是一定会参加的。但我们夏族有句话,要解决内部的矛盾,对外战争就是最好的办法。”

“说完了。”

“完了,右贤王,在下去也。”

说完,迈起了四方步,从容的往帐外走去。

虽然卞科步伐从容,但他的心已是剧烈跳动,要是礼部,内卫司众人研究出来的话术没用的话,那自己可真要五马分尸了!

头曼看着卞科的背影,眼神复杂,想起他说的,要解决内部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战争。

冒顿这个时候要发动对宁朝的战争,难道他真的要趁这个机会削弱我吗?要是他真的要削弱我,那我该怎么办?

“等一下,先让他在营中住下,不要怠慢了他。”

“是。”

卞科松了一口气,想不到他们研究的话术真的有用。他双手一揖,随卫士退下了,

狼怒道:“头曼,你这是……。”

头曼叹了口气,“他虽然是说客,说的也是离间的话,但我不能不承认他说的有些道理。

若是冒顿真的要对我下手,我不能不留下一条后路,他是宁朝使者,杀了他,后路可就没了。”

“安达,你说的对,这场对宁朝的仗可以打,但是一定要保证后路。”

…………

匈奴可汗大帐中,可汗冒顿召集众王开作战会议。

他看着诸王道:“萨满教教主回到大神身边了,大家都知道吧?”

众王表面上都是脸色阴沉,但有的人心中却是有些窃喜。

萨满教一向偏向可汗本部,对其余诸王多是打压,特别是对可汗有威胁的王,这让诸王当然有些不满。

“这一定是宁朝干的,我们一定要反击,不然腾格里大神见他的仆人被异教徒杀害。我们却无动于衷,一定会给我们匈奴降下灾祸的。”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为什么不用推恩令?

诸王虽对萨满教不满,但萨满教可是匈奴信仰。要是不教训一下宁朝皇帝,那手下的牧民就要闹起来了。

于是诸王都同意要给宁朝皇帝一点颜色看看。

冒顿见诸王都同意了,马上下达命令,“在秋高马肥之季,各王必须在山海关至玉门关一线全线发动攻击,让宁朝疲于防守。

至于攻击重点放在山海关一线,只要攻破山海关,就能直取幽燕城。

那曾是魏国的都城,周围百姓众多,而且富裕。只要拿下他,以后五年都不愁吃喝了。

右贤王头曼看着这粗糙的计划,眉头紧皱。心想,冒顿他可不是傻子,难道不知山海关是蒙毅亲自坐镇的地方吗?

想攻下山海关, 不能说是白日做梦,也可以说是异想天开了。

这时候不是应该避实就虚,从小路突入宁朝境内抢劫百姓,这样既能教训宁皇,也能获得一些物资,为什么非要在山海关和蒙毅硬扛?

诸王也有些疑惑,他们都是打仗打老的,自己有多少斤两他们自己知道,野战他们精通,攻城他们可不拿手。

冒顿又道:“左右显陆王攻击玉门关一线,左右朔方王攻击河套一线,由本可汗亲领本部与左右贤王攻击山海关一线。”

这计划一出,头曼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他的部族在河套一线,要说攻击也应该和左右朔方王攻河套啊!为什么要自己横跨一千多里到山海关作战?

他马上提出了异议,“可汗,我部在河套,攻击河套一线正好,如果去山海关那边距离太远,不说后勤补给困难,劳师远征也会损失战斗力。”

“右贤王,在我匈奴中,战力最强大的就是可汗本部与左右贤王部,我集中最强大的战力攻击山海关一线,难道不对吗?”

左贤王道:“右贤王,萨满教被宁朝攻击,元气大伤。可汗想为教主阔阔出复仇,难道你不愿意吗?”

“我当然愿意,但我认为应该……。”

“不要说了,就这么办,难道你不想为萨满教主复仇吗?还是想违本可汗的命令!

不过我也知道,你们横跨一千多里,来到山海关,补给是有些困难。

所以你们就不用带补给了,由可汗本部负责供给,这总可以了吧?”

头曼欲言又止,这里是可汗本部,若与冒顿公然冲突,他要是将自己扣下来,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遵可汗令。”

“右贤王,这次战争事务繁忙,我一人很难协调,你就留在这里帮帮我,调兵就让你的部将去就可以了。”

诸王一惊,这是要软禁右贤王吗!

头曼也没办法,现在身边也只有一千人,身处可汗本部,想跑都跑不了,也只能让部将调兵了。

他心里也懊悔,以为冒顿身为匈奴可汗,怎么会在匈奴这么艰难的时候,不一致对外,还要打压自己降低匈奴的战力。

是不是自己过高的估计了冒顿的格局?希望是自己错估了冒顿,冒顿是真想自己帮他,而不是要软禁我。

要是宁皇听到右贤王心中想的话,肯定会对他嗤之以鼻。对于君主来说,臣子有能力威胁到自己的时候,那他就必须压下去。至于外部威胁,那都是在其次。

俗话说的好,攘外必先安内。

…………

双方知道萨满教一灭,必定是要发生战争,不然匈奴可汗脸往哪搁?

所以宁朝也做好了准备,虽然出击草原困难重重,但守住边境还是可以的。

到了秋季,双方都做好了准备。

头曼的十万骑兵也千里迢迢的来到了山海关一线,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最近他在冒顿面前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他找自己麻烦。

手中没兵心里慌呀!现在自己的十万骑兵来了,他当然要松一口气了。

可他还没松一口气,又来了两个王,左右独鹿王,这两位加上左贤王都是冒顿的手下,这就让他被两倍兵力围住了。

可当初开作战会议的时候,并没有说他们也要来呀!难道冒顿真的要打压我?

头曼的心又提了起来。

在冒顿帐中,他正与左贤王和左右独鹿王商量头曼的事。

左独鹿王道:“可汗,干嘛弄这么麻烦?把头曼扣下,然后下令将他的部族分给他几个儿子,他兵力一分散,不就威胁不了我们了。

“你说的是夏族推恩令吧?”

“就是那个什么推恩令,阔阔出教主曾经说过?我觉得可以啊!何必弄个这么大的阵仗,还要我们给他提供粮草,你也知道现在粮草大家都不足。”

“你不懂,那推恩令必须有个条件,就是中央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谁敢不从,就能以中央的名义讨伐他。

可现在,头曼自己手下就有十几万人。他来之前应该肯定安排了哪个儿子继位。

我要用这个计划,其余诸王也会警觉起来,搞不好还会与头曼儿子合兵一处,逼迫我们放了头曼。

到那时,我们怎么办?难道我们真要出兵吗?那匈奴可就要内战了。可要是放了头曼,我的威信就全没了,到时候谁还听我的。”

“原来是这样,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我们攻击山海关,让头曼的队伍上,最艰苦的战斗都让他们上,消耗他的兵力。

只要消耗到一定程度,那我们的目地也就达到了,也就可以收兵了。

这样既向宁皇展示了我们匈奴的实力,也让头曼知道谁才是可汗。”

“如果他不愿意打头阵呢!”

冒顿冷笑,“这里可是我们的地盘,他离开他的老家河套,我们手上也有两倍于他的兵力。

还有一点,你以为我免费给他提供粮草是为了什么吗?就是掌握他们的粮草供应。

他要敢违令,内无粮草,外有两倍的兵力震慑,我看他敢。”

“妙计,妙计呀!”

山海关,蒙毅通过情报,已经知道匈奴可汗在山海关区域集中了近三十万兵马,现在已完成集结,正在向山海关进发。

战云密布,他马上命令各部开始烧荒,这是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老办法。

就是让士兵将山海关纵深一百里的牧草全部烧掉,让匈奴不能放牧喂养战马。

这就必须从后方运来牧草,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后勤压力。

所以每到秋季,山海关至玉门关都有熊熊燃起的大火。

首节上一节272/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