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59节

保王派群臣面面相觑,孙尚书都这么不要脸,他们也没脸给他求情了。

世家派群臣更是攻击的更加猛烈。

“一个纨绔,竟然敢媲美神农,真是好笑。”

“孙尚书,怎么说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怎能做出此事。”

“王上,臣建议将孙尚全家押入诏狱,由大理寺审理其欺君之罪。”

…………

…………

站在最后面的崔元看着朝堂上的混乱,心中却大喜过望。

这下孙家不说满门抄斩,最少也得被贬为庶人,等到孙家变成庶人以后,那孙诚还不是任我拿捏。至于那如烟,嘿嘿……。

武将见文官们吵成一团,他们也不参于,只是兴致勃勃的在那吃瓜,好久没有见过文官们吵得这么凶了。

这时,宁王见时间差不多了,朝镇国公张计微微的点了点头。

张计吸了一口气,这下该他上了。

张计从武将班中闪了出来。

“臣可为孙尚书证明,孙诚发明的肥料技术确实能增产,而且最少一倍。”

大殿中顿时鸦雀无声,文武百官们都盯着张计。他们心中想的是,孙尚书脑子糊涂了,难道镇国公也糊涂了吗?

难道孙尚书真的得病了,而且这个病还能传染,让镇国公也中招了。

还是孙诚会巫蛊之术,在家施法,蛊惑孙尚书和镇国公,不然镇国公怎么会为他证明这种不可能的事呢?

几位阁老互相看了看,他们也对现在的情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李阶做首辅,率先缓过神来,“镇国公,此事可是关系国运之事,你真的要证明?”

“那当然,那是我亲眼所见。”

李阶脑子有点晕,又停了一下,想起早朝时,孙尚是带着他的儿子上来的。

“王上,请宣发明人孙诚上殿说明此事。”

宁王点点头。

汪恩叫道:“宣孙诚上殿。”

“孙诚上殿。”

“孙诚上殿。”

…………

声音一个接着一个传到宫外,孙诚正在那里啃炊饼,他肚子饿了。

正啃的欢,声音传来了出来,孙诚将最后一口吞了下去,擦了擦嘴,整理了一下衣服,昂首踏入太平宫。

孙诚一进入勤政殿,所有大臣都看着他。众人心想,他纨绔才子的名声已是京城皆知。

作诗词那不用说,是绝顶的。但他能发明增产粮食的事,怎么看也不靠谱?你看他嘴边还挂着饼屑没有擦干净呢?

崔元看着孙诚,见他还是那么胸有成竹,心中忽然觉得有些忐忑,他不会真的能增产粮食吧?

“拜见王上。”

“平身,据孙爱卿道,你发明的肥料技术能为我国增产粮食一倍,不知可否是真?”

“当然是真的,草民不敢欺君。”

崔良站了出来。

冷笑道:“不敢欺君?不过我看你们两父子胆子可不小,竟然增长一倍这种鬼话都说的出来。”

“这位大人是……。”

孙尚笑眯眯的道:“都察院佥都御史崔良崔大人。”

孙诚随意拱拱手,“原来是崔大人?看着眼熟,好像见过一面。你姓崔,估计也是崔家的人吧!”

“我是谁家的人?和这件事没关系。”

“当然有关系,因为你和崔元一样,就是我的恩人。如果没有你们俩的鼠目寸光,坐井观天,我怎能发明这种肥料技术?”

说着,还对两人一人一记长揖。

殿中所有崔家的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孙诚为什么这么说。你既然说他们俩是恩人,那后来为什么又骂他们呢?

宁王也是苦笑,他已经知道孙诚和崔家的崔元关系不睦,所以孙诚想趁这个机会恶心他一下。

崔进眼睛圆睁,露出一股寒光。崔元也是大怒,但还能忍住,毕竟这可是勤政殿。

崔良压住心中的火,“既然你说本官是坐井观天,那你能说一下你是怎么发明肥料的吗?还能增产一倍。”

“这件事说起来的可就长了,让我慢慢道来。”

第九十章 说重点

群臣一愣,也是苦笑,心想,孙公子,这里可是勤政殿,又不是说书场。

你还弄出一个慢慢道来,那是不是说到一半,还要来个请听下回分解。

孙尚也是满脸尴尬,怒喝道:“长话短说,捡重点的说。”

孙诚讪讪的笑笑,他清了清嗓子,“这要说到上次太学之事,崔元说天下财货皆有定数,不在官,则在民。”

群臣一听,这很正常啊!

“但我认为,天下财货没有定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要有了科技,财货会不断增长。”

崔元快要忍不住了,心中暗道,你说你的,把我带出来干嘛?

崔良道:“荒谬,上次太学的事我也有所耳闻,你说的什么科技?不过是奇技淫巧,旁门左道,上不了台面。”

“难道粮食增长一倍,也是奇技淫巧,旁门左道?”

崔良一愣,他当然不能说这是奇技淫巧,旁门左道。

“这个……。”

“让他继续说。”崔进阴着道。

崔良这才安静下来。

孙诚继续,“这是我在道家书籍中悟出来的一个理论,但没有实例,太学大儒不信,判我输我也没办法。

但我是心里总不服气,总想做出实例来证明,可思虑良久,也没有头绪。”

崔良哼了一声,嘴里轻轻的说了一句,“故弄玄虚。”

孙诚看了他一眼,“那天正好上街,却踩上了一团清粪队的骡粪,这让我大为不快。

所以要求那骡子的主人粪头道谦,他却视若无睹,坚持不愿。”

群臣是一头雾水,你踩上了骡粪和你发明肥料有什么关系?

孙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有很多大人是知道我的性格的,这我哪能忍?”

群臣心中暗诽,什么性格?不就是纨绔吗?人家得罪了你,还不是要打回来,不知道那粪头在床上躺了几天?

“可我是读书人,君子动口不动手,所以我决定,准备他清粪的活包下来。”

群臣心想,这不是比打他一顿更狠,把人家吃饭的业务都抢走,让他直接失业了。

崔良不耐烦的道:“孙公子,你说了半天,和粮食增产有什么关系?”

“快了,快了。别急啊!马上就轮到你了。”

崔良一愣,这关我什么事?

“所以我去了街道司,与司长常大人签订协议,准备低价承包清粪的业务。

可是崔大人来了,夹枪带棒的讽刺我,让我一时冲动,就免费给百姓清粪了。”

群臣这才明白,孙家免费清粪,原来是他在后面挑动的。

崔良有些不好意思,他已经四十了,下套子给个十八岁的青年,这未免有些胜之不武。

“我回到家,我才就知道我上当了。但事已经干下了,我既然给百姓免费了,我就不能反悔,所以我孙家硬着头皮接下了。”

孙尚也对着群臣四处拱拱手道:“没办法,犬子纨绔,但只要他答应百姓谋福利的事,我孙家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人无信不立嘛!”

张计也帮了一下场子,“好,为了百姓,不惜倾家荡产,真乃信义之家。”

武将们见镇国公开口了,也都说了些钦佩的话,也为孙家帮帮场子。

孙尚父子也对那些武将连声道谢。

李阶看不下去了,咳嗽一声,“说重点。”

“后来我接了这项业务,我孙家虽然有点钱,但这费用太大的,要不了多久我孙家就得倾家荡产。

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用这些粪便赚点银子,以补贴家用?”

群臣顿时觉得心中有些隔应,鼻子中也好像闻到那股臭味。

心中叹道,用那污秽之物赚钱,你脑子怎么想的?你也不嫌它臭。

“经过我几日不眠不休的苦思冥想后,终于在一本道家书典籍中发现了一句话,让我有所领悟。

就是用粪便肥田,这样田地不但不用休耕,还能增加产量。”

群臣又私语起来。

“荒谬,用那污秽之物浇到田地,那还能吃吗?也许你们敢,但我们世家大族是不敢的。

你还说什么道家之书,你虽是天师之徒,但你怎么当上的?我们都知道。你读过几本道家典籍?还领悟?真是好笑。

各位大人,什么用粪便肥田,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我想我们不用听这小子在朝堂上胡说八道了,以免我等让人笑话。

还是将他押入大理寺,治他一个欺君枉上之罪。”

卫轩见孙诚说的条条是道,忽然觉得这事搞不好是真的。就是不是真的,也要让他把话说完。

于是,他好像没有听到崔良的话。

“孙诚,你说你在道家书中有所领悟,不知是哪一句话让你领悟了。”

崔良说了半天,见卫轩毫不理会,也是有些尴尬。

孙诚对卫轩一拱手,“卫大人,是万物归一论。”

接着就把那个万物归一,又拿出来了。

“所以根据这个理论,弄了一亩试验田,据估计,亩产量已达到六百来斤。”

群臣听了,万物归一也有点道理,但是不是真这样,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要是真有效,产量真能达到像孙成说的那样,那这孙诚搞不好还真是神农在世呢!

卫轩考虑了一下,“孙诚,听说你弄了一亩试验田,已经验证了你的理论,那能不能让我们验证一下?”

“当然可以。”

首节上一节59/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