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68节

所以,这一次,在立世子的问题上,都察院要带头劝谏,把面子找回来。

正在御史们摩拳擦掌,要拿出呕心沥血写的谏书上奏时。

武将那边先禀报了,边境来报,有一伙魏国士兵侵入国境,已经抢了好几个村子了。估计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魏国有可能要撕毁和议,入侵我国。

顿时朝中大哗,魏国要入侵,这个事可比要立世子的事大,都察院还没发话,就被憋了回去。

于是,朝中就议论起魏国入侵的事来,先是质询魏国派驻的使臣,使臣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予以否认。

在有些大臣的带动下,魏国使臣越否认,大家就觉得越有可能。

然后,又是派使臣去魏国询问,又调兵,调粮积极应对。

看这样的情形,一个月之内,立世子的事就不用提了。

两个月过去了,安慎思试验中的夫妇,没有一个有孕,可王后也没怀孕。

现在剩下的时间还有一个月,不管试验中男女有没有孕,只要王后没有孕,那就是失败。

宁王也不得不死马当作活马医,准备试一下孙诚说的前七后八。

…………

两月过去,市场已经建好,剩下的就是让小贩入驻了。

在这两个月里,孙诚展开了游说工作,最好的游说人,不是文人,更不是官员,那是中年大妈。

俗话说得好,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买菜的大多是她们,如果她们说好,那就是好。

于是,孙诚拿出银子,招揽了一些三姑六婆,让她们在街头巷尾的情报站,将菜市场的好处宣传出去,吸引客流量。

又在菜贩中开业大酬宾,入住的头一个月,不光不用付钱,进驻的菜贩一天还有钱可拿。

开始菜贩们并不相信,给我们搭建雨棚让我们卖菜,不光不收钱,还给我们钱,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可一听是孙诚说的,那大家都信了。人家当初可是被人挑唆,免费给百姓们清粪。

他后来虽然知道上当了,但还是拼着倾家荡产也要干的人,他怎会骗我们。

这样有客流量,有充足的货源,菜市场马上红火起来。

百姓可以货比三家,买到更新鲜的菜。卖菜的小贩也能有更多的客流量。

而且在菜市场卖菜、买菜可以避雨、避暑,得到了众人的欢迎。

当然,也有些奸滑之人,缺斤短两,可在公平秤下,无所遁形,两次以后就被驱逐出去,这让缺斤短两的现象大为减少,更赢得了客户。

在这么大的客流量下,孙家的生意更加兴旺,流水比同时期要翻了一倍。

一个月过去,菜市场开始收管理费了,补贴虽然没了。但菜贩们都获得了好处,这是没有补贴,他们也不走了。

大多数菜贩都在菜市场,百姓买菜当然也想到菜多的地方去买,一是可以货比三家,买到更便宜的。二是这里有公平秤。不会被菜贩坑了。

这样街道上的菜贩生意就越来越差,在街道上卖菜的小贩逐渐减少。

这时,街道司开始清理小贩侵街的问题了,因为有了菜市场,清理的过程十分顺利,百姓也都理解。

十几天后,京城的不但卫生好了,小贩侵街的问题解决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清理违章建筑了,这也是最困难的,因为这些违章建筑大多数是官员和权贵的。

孙诚要等一个机会。

…………

边境魏国入侵通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查清这是一伙边境盗匪,假扮魏国士兵实施的抢劫活动,已经被边兵剿灭了,

都察院又要开始劝谏了,好在这一回没有干扰了,经过一番力谏,王太后也亲自下场,世家派众臣跟着一起劝谏。

尽管有保王派的阻拦,宁王也支持不住,毕竟他都有三十多了,长子也快九岁了。

到现在还没立世子,也让一些郡王蠢蠢欲动。为了保国本,确实这世子该立了。

宁王为了保证他的改革成果,而且他与王后伉俪情深,他不想废王后,所以还是以要去太庙告知先祖为由,还是要拖下去。

宁王在三省殿已是一脸疲惫之色,这一天天躲那些御史,又要躲王太后,确实非常辛苦。

他现在只有一个希望,希望孙诚的推论是真的。

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在门口被人挡住,争执超来。

宁王眉头一皱,汪恩立即出去,低声喝道:“你们在干什么?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每人去慎刑司,一人领三十廷杖。”

一个太监激动的道:“汪公公,我是王后宫中的,有天大的喜事要禀报王上。”

汪恩一看,这人确实是坤宁宫,“什么事?你也知道王上最近心情不好,若是没有大事,你打扰了王上,后果你是知道的。”

那太监上前在汪公耳边说了一句。

汪恩双目圆睁,用颤抖的声音道:“真的。”

“确实无误,陈泰陈院使亲自确认了。”

“快,随我进殿。”

进殿的时候,汪恩自己都差点被门槛绊倒了。

宁王又被声音打扰,见汪恩不但没有制些噪音,还又带了一人进来,眉头皱的越发深了。

一进殿,两人同时跪下,“恭喜王上,贺喜王上,王后有孕了。”

宁王猛然站起,“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王后有孕,我宁国有嫡子了,是太医院院使陈大人亲自确认的。”

宁王这下听清楚了,“摆驾坤宁宫。”

说着马上往坤宁宫而去,过门槛时,也绊了一跤,因为激动,掉了一只鞋子也顾不得了。

只有汪恩拿着鞋赶忙喊,“王上,鞋,鞋。”

但宁王已经顾不得了,汪恩只得拿着鞋追去。

他一边追,脑子里还想,没想到兴盛伯的推断真是对的,而且那前七后八也被证实了,也不知道他从哪本书上看到的,真不愧为绝世天才。

第一百零四章 必须灭国

宁王旋风一般冲入了坤宁宫,看见王后正躺在凤榻上,边上还有陈泰在给其把脉。

“王后,你真的有孕了?”

王后张嫣也带送泣音道:“王上,臣妾最近感到有些疲乏,请陈院使诊治,才发现的。”

陈泰见宁王到了,马上道:“恭喜大上,王后确实有孕了,已有两月了。”

宁王这才舒了一气,自从王太后大寿以来,他承受了极大的压力,现在王后终于有孕了,这才放下了心中一块巨石。

“陈院使,你干的不错,以后,王后的身体健康,由你亲自负责,孤不会亏待你的。”

“谢王上。”

陈泰下去后,宁王坐在榻上,抚摸着王后的肚子,又趴在上面听听动静。

王后笑道:“才两个月,你听什么呢!”

宁王不好意思的笑笑,将王后抱在怀中,“看来兴盛伯的推论是对的,我们吃的东西确实有问题。”

王后脸色一变,“这些东西都是梅贵妃推荐的,皇上这些年只生下了一位王嗣,她就是罪魁祸首。”

宁王对安慎思道:“外面的实验怎么样了?”

“无一人有孕。”

宁王眼中寒光一闪,“看来确实是她动了手脚,你放心,孤不会放过她的。”

王后又道:“臣妾能有孕,兴盛伯功不可没,王上不可忘了他。”

“有功必有赏,孤会奖赏他的。说起来也是奇怪,他前十几年,就是一个纨绔,让孙尚书可是受尽了同僚的嘲笑。

自从去年被崔家那位打破了头,醒来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不但诗才绝世,也学富五车,什么都懂,不但发明了肥料,让国家国力大增。

竟然女人前七后八容易怀孕都知道,也不知道他从哪里知道的这种千奇百怪的知识。”

王后好奇的问道:“什么前七后八。”

宁王在她耳边说了一句。

王后大羞,用手轻轻的捶了一下宁王胸口,“你胡说什么,羞死人了。”

宁王冤枉道:“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兴盛伯说的。”

两人说了几句,忽然,王后好像想起了什么?

“王上,好像兴盛伯已经十九了,还没有成亲,他可是三代单传啊!孙尚书可是有点急,王上何不为兴盛伯指婚,以笼络孙家。”

宁王考虑了一下,“指婚?倒是可以,可没有合适的人家啊!世家之女是绝对不行的。

王室中的郡主倒是可以笼络他,可要是郡主下嫁,按规矩说,他就不能当官了,那孤岂不是损失一位干才?

如果不指婚一位地位尊贵的女子,又不能体现孤的笼络之心。”

“王上看臣妾的小妹怎么样?她年龄与兴盛伯相仿,长的也是花容月貌,也与兴盛伯相识,关键还同是天师之徒。”

宁王眼前一亮,“小妹倒是可以,她身份正合适,也属于皇亲国戚了,正好指婚兴盛伯。”

孙诚在家突然打了几个喷嚏,他揉揉鼻子,喃喃自语道:“谁又盯着我呢?”

宁王又道:“不过,这事要等一等,要先把梅贵妃事解决了再说。

她一个女人,这么大的事,她干不了,肯定有人背后指使。不将她身后之人查出来,孤寝食难安。”

…………

内卫司在南越国查到的消息的,已经到了宁王的手上。

宁王召集了重臣和孙诚,将王后有孕的事告知他们。

保王派大喜,纷纷击掌而庆,特别是镇国公张计,更是高兴,这下家族算是保住了。

世家派表面上虽是为宁王高兴,但心中还是失落的,本来可以镇国公拉下马的,现在不行了,王后有孕,反而让他更加获得宠信。

宁王道:“这次多亏了兴盛伯,要不是他,还揭露不了梅贵妃的阴谋。”

孙诚也知道拍马屁了,臣子干的好事,都是在宁王的领导下。

“这就是王上洪福齐天,运筹帷喔,才让梅妃露出了她的真面目,微臣只是在里面稍微帮了一下忙而已。”

宁王笑了笑,心想,看来他对为官之道领悟的很快呀!

“兴盛伯,有功必赏,孤也不会忘了你的功劳,等此事结束,孤会好好赏赐你的。”

孙尚也是抚着胡须,一脸欣慰。

世家派众臣也用复杂的眼光看着孙诚,想不到这么好的机会,能大大的打压一下保王派,却让一下纨绔给破坏了。

张计脱离险境,对造成这个险境的梅贵妃是恨之入骨。

“王上,梅贵妃的此种行为,已经是罪大恶极,必须满门抄斩,以正国法。”

众人也都称是,就是世家派也同意,一个小国之女,竟敢插手大国国本之事,若不惩戒一番,如何能震慑众小国。

首节上一节68/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