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窃国之贼,白衣秀士! 第34节

走吧,我等去吃饭,这里有唐斌兄弟看着就好!”

王伦点点头。

对着杨志等人打了声招呼,就跟林冲回大厅吃饭去了。

杨志看着几人的背影,眼神很是莫名复杂。

虽然鲁智深遮遮掩掩,可是杨志不是傻子,从那喊声震天的口号中,就能猜到他们的用意。

而唐斌等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本就是贼寇。

此时看到林冲,鲁智深等人居然有如此雄厚的资本,有心想要看看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

说白了,没人是傻子。

林冲,鲁智深如此大张旗鼓的训练精兵,只要脑子没坏的,都能猜到一些事情。

而大家不点明,还奋力帮忙,都是想要看看究竟能不能成事。

或者说他们想要看看,这条路能不能走的通。

如果能走,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上车。

如果不能,到时候他们也可径直走人,全身而退。

所以鲁智深,林冲在他们跟前装糊涂,他们也乐的装不知情。

一顿午饭过后,吃饱喝足的几人,一边吃着水果醒酒,一边闲聊。

王伦事无巨细的再次嘱咐了俩人一番。

略微休息了一会,就带着卞祥跟钮文忠,直接上路了。

第一站,王伦选择的依旧是大名府!

为何要去大名府?

只因刚刚跟林冲和鲁智深讨论了战马的问题。

另外就是水浒里面隐藏的俩大究极隐士!

上次来大名府,匆匆路过,王伦也满脑子都是找肌肉大汉,根本没想起这些隐士。

虽说王伦已经准备大干一番了,凭借他现代的眼界,以及对于历史知识的熟知,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可是光论脑子,智商!

他不认为他就比古人厉害的多。

他有自知之明,别的不说,就单单是拿出吴用来跟他单挑,他都不一定能赢的了人家。

再加上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必将有良才辅佐,才能成事。

这个良才可不单单是猛将帅才,更重要指的是一个能在主角身边,出谋划策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数遍华夏五千年历史,也是寥寥无几的存在。

然而不论哪一位成名的人物,其都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

水浒传中,说起军师,也有很多,光是梁山泊就有三位,公孙胜,朱武,吴用。

王庆的李助,田虎的乔道清,方腊的汪公老佛以及吕师囊!

这些都是军师。

可是纵观整个水浒中,真正能称之为军师的,也就吕师囊和吴用,还有朱武了。

剩下的李助,乔道清,汪公老佛,以及公孙胜都是极具魔幻色彩的人物,不可信。

可是就算称之为军师的三人,在王伦看来,也就朱武,吕师囊能够上得了台面。

剩下的吴用,更多的还是从人性方面出谋划策。

纵观水浒中,吴用给宋江出的计谋,几乎都离不开人性中的贪,痴,嗔,慢,疑这五大毒!

这么一看,似乎吴用特长很明显,更应该被王伦重视才对。

然而,不要忘了品性这个底线。

王伦虽然穿越过来成为了土匪,可是他并不是真正的土匪。

他只是一个22世纪穿越过来的五好青年罢了。

当土匪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只能快活一天是一天。

当皇帝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俗话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读书多是负心人。

这话用在吴用身上在合适不过。

作为跟晁盖这么多年交情的发小,他都能眼睁睁的看着晁盖去送死。

这样的人,早已失去了作为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底线。

是下流的,低俗的,更是丧失人格的。

所以虽然从客观方面来讲,吴用确实有其独特的优点。

但是,王伦绝对不会用这样的人,为自己做事。

如果不是水浒中,梁山泊是主角,吴用那些计谋,能够成功的顶多一半!

剩下朱武,是非常正派的军师,就是那种堂堂正正,摆兵布阵,互相厮杀的军师。

你让朱武去搞些阴谋诡计,他绝对搞不了。

再加上,兵在奇,身在正,不在众也!

朱武只领悟了身在正,却没有领悟兵在奇。

所以朱武用兵,就在一个排兵布阵上面。

最后的吕师囊,此人乃是明教教主,(又称摩尼教)本是一个大财主,因为为人慷慨豪迈、仗义疏财,常常散金于人,被人称为“吕信陵”。

后来被所在县城知府用计陷害。

不得已召集教众,杀了知府,夺了城池。

后又投奔方腊,把教主之位让给了方腊,而他也成为了方腊的左膀右臂。

其中夺城池,杀知府的时候,吕师囊一出擒贼先擒王的计策,算是异常的出色。

此人熟读兵书阵法,又皆武艺高强,是一个难的的将帅之才。

卞祥跟钮文忠对视一眼,看着自从出了二龙山,就一路沉默的王伦,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此时王伦却在脑中盘点完这些出名的军师人物后,想到了那俩名绝顶的隐士。

无论从身份背景,还是从出场描述来看,俩人都是那种风轻云淡的雅士。

不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武艺强横,更为难得的是兵法,谋略都是绝世之才。

PS:新书数据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还能过的去,麻烦动动手指,评价票,月票,鲜花,亦或者三言俩语的评论,都是对本人的支持!

谢谢!谢谢!谢谢!.

第44章 王伦:你这厮,净学我说话!

尤其其中一位还精通契丹,女真,党项,吐蕃,高丽,蒙古语言。

以及各国地形地貌,实为难得的超级军师人物!

他此次出来野心很大,因为他估摸着这次出来最少一年半载的,等到再回去的时候,就是跟宋江见面的时候了。

到了那时,他就不可能在跑出来悠哉悠哉的收揽人才了。

尤其是宋江有诏安之心的情况下,王伦有预感,他离开梁山的时候,就是他跟梁山翻脸的时候。

至于霸占梁山?

王伦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别看梁山吹牛八百里水泊,有天险可拒。

然则,一旦造反,内陆岛屿想要成事,几乎不可能。

朝廷光是耗就能耗死你!

俩天后。

一行三人来到了大名府。

随意找了一家客栈,先把行李放好,然后吃饱喝足后,洗漱收拾了一番。

来大名府,王伦要找的就是俩位隐士高人其中的一位!

此时已然日落时分,王伦却精心打扮了一番。

不光马尾梳的溜滑明亮,就连纯银打造的鹊尾冠,都用布条好好擦拭了一番。

同时让卞祥以及钮文忠,把贴身武器宣花开山斧和三尖俩刃刀留在了客栈。

一路打听双林镇的方向以及距离。

最后无奈的回到客栈,这双林镇距离大名府有点距离。

现在天色已晚,只能明天再去拜访了。

晚上回道客栈,吃饱喝足后,王伦兴致勃勃的带着俩人逛起了夜市。

说起来,大宋朝真的是最像现代的一个时代。

不光吃的用的应有尽有,还有夜市可玩,而且可以一直玩到三更天。

到了南宋时期,更是通宵达旦可以玩,没有了宵禁之说。

王伦如同土包子一般,游走在熙熙攘攘的夜市中。

毕竟之前他虽然领略了古代的风土人情,可是终究没有来过这种大都市。

而大名府作为北宋第二大首府,自然比之东京,开封的繁华,亦不惶多让!

勾栏瓦舍,街头小贩,酒肆客栈,卖艺的,卖唱的,比比皆是。

更有各种小吃零嘴,让人目不暇接。

王伦一样品尝一些,觉得好吃就多吃一些,不好吃的直接扔给后面的卞祥和钮文忠解决。

走的累了,正好看到一座青楼老鸨正在招客。

春香楼!

王伦跃跃欲试,卞祥跟钮文忠也有点走不动道了。

于是在老鸨一声招呼下,三人丝毫没抵抗,就走了进去。

王伦好奇的打量着古代的青楼。

只见大厅摆放着很多桌凳,前面竖着一个硕大的舞台。

上面有舞女正在随着曲乐翩翩起舞。

首节上一节34/1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