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甄家嘲讽,我杀穿河北 第139节

“遵命!”典韦抱拳,立刻将马车上的十坛美酒抱了过来。

郭嘉顿时就精神了,自己坐起身来到了石桌前,直接打开了一坛美酒。

“丞相,来来来,我陪你喝一碗!”

曹操苦笑着上前落座,感慨道:“奉孝,你这当真是嗜酒如命啊!”

“哪里,哪里!”郭嘉满了两大碗酒,然后问曹操道:“丞相来寻我,想必是有要事吧?”

“嗯!”曹操点头:“子良去辽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心中焦虑无比!”

郭嘉端起酒碗饮尽,笑着道:“辽东之事,丞相大可不必忧虑!”

“何以见得?”曹操追问郭嘉。

郭嘉说:“子良是百年不遇的良将!”

“百年不遇?”曹操惊讶,没想到郭嘉对曹硕的评价这么高。

郭嘉点头:“曹硕勇猛胜过当年楚霸王,不出十年,曹硕的功绩一定盖过韩信,吕布追之不及啊!”

曹操摇摇头:“这才是我最忧虑的事情!”

郭嘉问道:“他姓曹,丞相也姓曹,有何忧虑啊?”

曹操苦笑道:

“不瞒奉孝,我一直在调查曹硕的身世!”

“这孩子极有可能是我曹家的子嗣!”

“近期,我找到了当年和曹硕一起逃难的教书先生!”

“此人早年受刘氏父亲之邀,到兖州教导曹八两!”

“曹八两?”郭嘉惊讶。

曹操点头:“八两是曹昂弟弟的乳名,因出生时足足有八斤八两,我便为他取了八两的名字!”

郭嘉又追问道:“那教书先生怎么说?”

曹操苦笑:“教书先生说,曹八两的确是我的儿子,只要他看到曹八两,一定就会认出来!”

“好啊!”郭嘉道:“请此人到邺城相见,曹硕身份大白啊!”

“是啊!”曹操点头:“可此人不愿来邺城,也不愿到许都,非要去带曹硕去荆州见他!”

郭嘉很惊讶:“一个小小的教书先生,如此大的口气?”

曹操道:“他叫庞德公,是荆州隐士!”

郭嘉点点头:“那我就明白了!”

“哦?”曹操好奇。

郭嘉解释道:“昔年在河北时,我曾与庞德公促膝长谈,受他的点拨,我脱离了袁绍,在那之后便遇到了丞相!”

曹操道:“既然奉孝认识庞德公,可有办法促成他与曹硕相见啊?”

“没办法!”郭嘉摇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大才,性格更是古怪,他愿意做曹硕的先生,一定是看中了曹硕!”

“是啊!”曹操点头:“越是如此,我越是心急如焚!”

郭嘉给曹操满了一碗酒:“我能理解丞相的心情,您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曹硕到底是不是曹八两!”

“没错!”曹操点头。

按照庞德公的口述,曹硕十有八九就是曹八两,曹昂的弟弟,曹操的亲儿子。

但这位教书先生的身份还是存疑的。

曹操曾经和教书先生有过一面之缘。

不过当时教书先生用的名字并不是庞德公,而是龙行。

这也是曹操一直没有找到这位教书先生的原因。

对于曹操而言,庞德公是否真的是龙行,还有待确认。

多年前,见过的龙行的人并不多。

哪怕是曹昂,也没有见过龙行。

就冲庞德公不愿意来北方和曹硕相认这一点,足以让曹操多疑。

只有确认了庞德公就是龙行,再由庞德公确认曹硕的身份。

这样一来,曹操就能和曹硕父子相认了。

如此,才算是名正言顺。

可庞德公不愿意来河北,无疑是在曹操的心头悬了一块大石头。

“哈哈哈!”郭嘉忽然大笑起来。

曹操不悦:“奉孝,为何大笑啊?”

郭嘉说:“丞相何必如此啊?我可以断言,曹硕就是您的亲儿子!”

曹操惊讶:“奉孝是如何断定的?”

郭嘉道:“直觉!”

曹操:“呃……”

郭嘉道:“我的直觉一向很准,就想我料到袁绍会败,丞相一定能平定河北一般!”

“我明白,奉孝是在让我安心!”曹操摇头:“但你知道,我是个多疑的人,不见到庞德公,我是不会和曹硕相认的!”

郭嘉点点头:“我相信,丞相很快就会见到庞德公了!”

“何以见得啊?”曹操惊讶:“奉孝是有了办法请此人到北方来?”

“还是没有!”郭嘉点点头,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我相信子良从辽东平安回来以后,并州弹指可破,来年丞相便可挥师南下定荆州,到时候自然会见到这位庞德公了!”

“一年啊,整整一年啊!”曹操摇摇头,感觉百虫挠心。

这时,曹昂快步进了小院内。

“父亲,辽东传来消息了!”

“如何啊?”曹操追问道。

曹昂道:“袁熙伙同公孙康谋反害死了公孙度,还要嫁祸给子良!”

“什么?”曹操变了脸色:“子良现在情况如何?”

曹昂笑了:“这袁熙和公孙康内讧,子良率五十人大破两千幽州军,张文远八百死士大破辽东三千兵马,我军平定叛乱,斩下袁熙首级定辽东!”

曹操闻言,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郭嘉感慨道:“不愧是曹硕,当真了得,了得啊!”

曹昂又说道:“此刻,曹硕已经从辽东动身了,三五日内应该就会到蓟城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曹操点头。

曹昂便问道:“父亲,我刚刚在门外听到您和奉孝先生聊到了子良的身世?”

这一瞬间,曹操变了脸色。

第144章 曹昂、曹硕成婚,吕布是真的郁闷了

“你对曹硕身世一事,很上心吗?”

曹操眼神里透露着一丝杀机。

“父亲,是我失言了,我去府外等候您!”曹昂拱手,赶忙退出了府,还关上了府门。

郭嘉笑了:“丞相,即便曹昂就是您的子嗣,也不必急于相认,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是吗?”曹操再次惊讶。

可郭嘉却没有解释,而是指向了自己的偏院。

几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已经入了院。

接下来,便是郭嘉享受快乐时间。

“多注意身体,酒色要人命!”曹操拍了拍郭嘉的肩膀,转身出了府。

“丞相慢走!”郭嘉恭送曹操离开,笑眯眯的走向了偏院。

府外,曹操上了马车,长子曹昂就恭敬的站在马车外。

曹操撩开马车帘子,问曹昂道:“你是希望曹硕是你的弟弟,还是不希望曹硕是你的弟弟呢?”

“当然是希望了!”曹昂点头,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曹操笑了:“如果他是你的弟弟,未来的曹氏基业,由你继承还是由他继承啊?”

“呃?”曹昂不会说话了。

曹操已经明白了郭嘉的话。

若曹硕是曹昂的亲弟弟,他曹操的亲儿子。

以曹硕在军中的威望,明显更适合作为曹家的继承人。

未来,曹硕甚至可能会和曹昂相争。

这并不是曹操想看到的。

曹操又问曹昂道:“你常与子良亲近,可有什么发现吗?”

“没有!”曹昂说:“我曾提起过八两这个名字,他毫无波澜!”

曹操道:“他到底是失忆,还是一直在装傻呢?”

曹昂摇摇头:“应该不是在装傻,失忆肯定是真的!”

“知道了!”曹操点头撂下马车帘子,令典韦赶车回大营。

三日后,曹操率大军撤回邺城。

半月后,曹硕一家人也终于过幽州,入冀州,重新回到了邺城。

安顿好家眷以后,曹硕便到邺城曹府去见曹操。

自邺城被攻破以后,曹操不仅将自己的家眷迁到了邺城,还将曹营文武的家眷也迁到了邺城。

许都名为国都,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邺城。

在曹昂的带领下,曹硕一路来到了书房。

“使者曹硕,向丞相复命!”曹硕双手抱拳。

曹操点头,笑着道:“辽东的详细战报我看过了,干得漂亮!”

“谢丞相夸赞!”曹硕嘴角露出了几分笑容。

这种笑容,以往很少出现在曹硕的脸上。

首节上一节139/2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