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15节

想来是沛城一战后,他们也担心自己秋后算账吧,再加上有陈家造势,顺水就投奔过来了。

“好哇,太好了,八千人,可有战马?”吕布兴奋的站起身来回踱步。

“不到两百匹。”张辽有些悻然。

“可以了可以了,有就好。”

吕布搓着手表示不在意,反正都是送上门的,“今晚设宴接待他们,到时候我会表臧霸为琅琊太守。”

“喏。”

后面的禀报大多是无关痛痒的人事敲定、纳粮调税,吕布也没听的太认真,一颗心都沉浸在了喜悦当中。

直到陈宫和张辽离去,他都没缓过神来,“我知道战胜曹操后肯定会得到一些好处,可我怎么也想不到好处竟然这么大,允文这小子看的是深远啊。”

稍后就要给臧霸他们设宴了,吕布觉得还是应该换上战甲才能彰显自己的霸气。

回到隔壁的将军府,院内一名英姿飒爽的少女正拿着一杆紫色长戟挥舞的唰唰作响。

她身披暗红色的皮甲,身后挂着白色披风,脸如凝脂、肤如白玉,十六七岁的年纪却已波涛汹涌,显然伙食很不错啊。

“父亲!”

见吕布进来,吕玲绮放下方天画戟跑了过来,“有什么好事吗,父亲看上去很高兴啊。”

“嗯,有好事。”

吕布露出慈父的笑,自从战败曹军后,确实是好事没停下来,不过最大的好事,还得是收获了个奇才女婿,于是他又收起笑容,郑重道:

“玲儿,淮南呢,可以不去,袁家也可以不嫁了。”

“真的?”

吕玲绮闻言笑靥如花,连忙欠身行礼,“多谢父亲。”

“虽说可以不用去淮南了,但你也不能成天躲家里,多去找找他吧,这门亲事,我准了。”

“他?谁啊?”吕玲绮一脸茫然。

“从小到大有哪件事你能瞒过父亲啊。”吕布扬起头颅四十五度角望天。

“孩儿不知父亲所指,还请明示。”

还装呢?

吕布无奈的笑了笑,“平福街,丁字号,林墨林允文,还需要父亲说下去吗?”

平福街?

林允文?

什么人来的?

还有,父亲刚才说跟他的亲事准了,到底是何意。

“啊,从小就是个男孩子性格,没少给我惹事,但这件事办的确实不错,允文这小子真是个旷世奇才,今后我想在徐州站稳脚步,甚至图霸中原,少不得他的辅佐。

你也算花了心思了,连真实身份都没告诉他,我去找他的时候,他还以为我是温县人,这个谎撒的有点意思。”

吕布笑了笑,拍了拍女儿的肩头,点头道:“不过你不可因为他是贱籍身份瞧不上他,更别因为他不懂武便太过强势,这宝贝女婿吓跑了,我可没地找。”

说完,也不管吕玲绮还在怀疑人生,径直的离开了。

父亲说的到底是什么人,吕玲绮走到一旁的檐下,缓缓坐下后美眸半蹙。

听父亲的语气好似已经认定了这个叫林墨的男子为我夫婿,他能辅佐父亲图霸中原

不行,得去调查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最了解吕布的,当然要属同为并州人的张辽了。

毕竟是关乎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一刻也不想等。

扬州,九江郡,寿春城。

官拜右将军的袁术此刻穿着编织了金丝的紫色锦服以葛优躺的方式靠在宽大的坐椅上,他双手捧着碧绿色的玉玺,双眼泛光。

仿佛,这玉玺能赐予他无穷的力量。

而他的面前,是一名七星袍的短须男子,男子双手捏着古意盎然的龟壳,上下左右摇晃,龟壳里面发出金属碰撞声。

须臾,男子将龟壳倾斜,六枚铜钱落了地,他蹲下身子,认真打量着。

连葛优躺的袁术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看着地上的铜钱。

“先生,卦象怎么说?”许久不见张说话,袁术忍不住开了口。

张是河内有名的卦师,把他请来可花了袁术不少心思。

他没有回袁术的话,依旧在对卦象进行分析。

许久,终于站起了身子,对着袁术躬身行礼,“禀将军,乾卦,九五,飞龙在天,上上大吉。”

“九五,飞龙在天”袁术嘴角发颤,重复着张的话,慢慢的,整个人都跟着抖动起来。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他想称帝,没有玉玺的时候他就想,代汉者,当涂高也。

后来,有了玉玺就更想了。

再后来,曹操把刘协接到了许昌,这件事就从想不想变成了必须执行。

但是,他需要一个契机,就是眼前的乾卦,九五,飞龙在天。

“劳烦先生将此事宣扬出去。”袁术没有忘记最关键的问题。

“遵将军令。”张作揖。

就算袁术恨不得明日便登基,有些事情他也必须要做的。

比如宫殿的落成、百官的分封、吉日的选定。

但有一件事,比这些都重要,那就是舆论。

他必须要让百姓知道并支持这件事,最关键的是让那群心里还向着腐朽汉庭的士子转变观念。

张的名气是很大的,以卦闻名,听说找他算过卦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准的。

除了让张帮忙算卦,袁术也是看中了他的名气。

只要他去宣扬,大家才更愿意接受自己天命所归的事实。

毕竟,称帝可不是看哪天天气不错,龙袍一穿就完事了,这等改天换地的壮举,是需要造势的。

第21章 林墨的降维打击

“受兹明命,既寿永昌。刘备自提领沛国以来,忠心护国,保境安民,朕心甚慰。今特命为豫州牧,督查豫州二郡四国之地,并封左将军,拜武邑侯。”

小沛城太守府内院,一名身着内侍服的宦官手捧着圣旨高声宣读。

刘备惶恐的跪在地上,低头埋地。

圣旨如见驾,仰面视君,刺王杀驾,自然是不能直视的,作为自诩的正统皇室后裔,当然要在这个礼乐崩坏的大势之下,更加重视礼节了。

“臣刘备领旨谢恩!”刘备挺起胸膛后,双手恭敬作揖。

接旨后,刘备看向一旁的糜竺,“子仲,带天使下去休息,好生招待。”

“喏。”

内侍离开后,刘备表情凝重的走到一旁的廊下,手里紧紧攥着圣旨,一言不发。

“大哥,朝廷提了你的官职,为何你好像不高兴啊?”一旁的张飞嘟囔着看向关羽。

这不是应该开上几十坛子美酒庆祝的事吗,怎么跟丢了魂一样。

“三弟,拜将封侯提州牧,依礼大哥是要去朝廷面见天子谢恩的。”半眯着丹凤眼的关羽冷冷说道。

“什么?”

张飞大惊失色,直接摆手道:“不去,定是那曹操使的坏,先前让大哥去打袁术,大哥奉命而去,结果吕布偷袭了徐州,朝廷也坐视不理。

俺看啊,这八成就是曹操想扣住大哥!”

刘备依旧沉默,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手中的圣旨。

这个时期的曹操,还没有杀害贵妃,也没有搞什么围场春猎,除了徐州屠城的污点外,身上围绕的都是刺董、勤王和救驾的光环。

刘备不想去,可是他找不到任何的理由拒绝。

“大哥,不若托病?”想了半天,关羽只憋了这么个主意。

“没用的”刘备脸上浮现一抹苦笑。

“为何啊大哥?”关羽和张飞面面相觑。

这不是诸侯们常用的路子吗,如果一张圣旨这么管用,他曹操还不早就统一天下了。

刘备长叹了一声,摇头道:“我若与其他诸侯一般称病不朝,那么曹操就会指责我身为汉皇后裔却不遵朝廷礼法。”

他没有四世三公的底蕴,也没有刘表、刘璋那样有实力的父辈,这些年来立身之本无外乎两样,仁义和中山靖王之后。

不少人,其实也确实是冲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招牌投奔他的,刘备心里有数。

远的不说,当初在涿县的时候,关羽和张飞不就是听了这来路后当即认为大哥了嘛。

所以,他还真不能不去。

刘备明白,这就是曹操的权术,明晃晃的刀都被他藏在了那道圣旨里。

“可万一去了后,曹操对你”

关羽没有说完,刘备就摆了摆手,“不会的,曹操把天子绑在身边,就是要以天下正统自居,若杀我,则寒天下人心,这笔账,他会算。”

不去,自毁立身之本。

去,固然危险,但只要演好了,活着离开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刘备眯着眼,紧攥着圣旨的手终于松开,去,必须去,因为他也确实需要去一趟许昌。

这些年,质疑他皇室后裔身份的人太多了,这一趟,顺带把这件事坐实了,未来,才能跟那些底蕴深厚的诸侯抗衡。

“大哥若要前往许昌,那我陪一起。”

“俺也一样。”

刘备看了一眼二人,温和的笑道:“你二人都随我去了许昌,谁留在沛城看护?”

“糜家兄弟在这就行了。”

对于关羽的提议,刘备默不作声。

尽管娶了糜贞,尽管糜家倾尽财力支持,可他打心底里相信的人,自始至终就只有关羽和张飞。

其他人,不成。

就算是到了后期,五虎上将的赵云,口口声声的刘关张赵四兄弟,同样没法拥有这样的待遇。

过了许久,刘备吐出一口浊气,似在心里下了重要决定。

“我们三兄弟,一起去许昌!”

首节上一节15/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