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193节

过了一会,林墨发现这话有点不对劲,才瞥向徐盛骂道:“我谢谢你,我还不想死呢。”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的徐盛嘿嘿直笑,挠了挠头,“不是,公子知道我嘴笨,我是说我愿意为公子拼命的。”

“这还差不多。”

林墨没好气的冷嗤了一声,随后灌了一口酒,想起昔日种种,也感慨了起来,“我也愿意为你拼命。”

这话听的阳光大男孩不好意思的脸红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马延甚至都扎好了三座大寨也没见吕营的人来偷袭,一时间觉得对方也没多大能耐啊,一天天的自己吓自己。

而赶到前线的袁谭看了这情况也是心急如焚。

“贤弟,为何此来多日却不动手啊。”

袁谭也不好点破,他的粮草可耗不过袁尚,不能老这么对峙,“对了,叔父呢,何以不见叔父?”

来到前锋大营,只见到了林墨,加上他们都提前了半个月就抵达夏津却迟迟不动手,一时间让袁谭疑心大作。

“我岳丈大人突发疾病,如今正在帐内休养,还请将军稍待几日,只待我岳丈大人身体稍好,便可为兄长破敌。”吃人家的嘴软,那人家的手软,军中三千战马,两万人的粮草用度,可都是袁谭买单的,林墨的态度当然是极好的。

“严重吗,叔父患病,我自当前往看望,贤弟请带路。”听说吕布病倒,袁谭还是很紧张的,这可是他现在唯一的仰仗了,万不能有事。

“过些日子便会康复了,医官瞧过了,此时不能吹风,所以兄长的好意便是心领了。”

林墨不急不缓,好让自己的话更有信服力,“请兄长稍待几日,半月内必有交待于兄长。”

“好,如此我便不多叨唠了,若有差遣可到后方大营知会。”袁谭拱手抱拳后,很痛快的转身离去。

没办法,现在只能是让他相信老岳父就在军中,这样,便是得手了也有不在场的证据。

毕竟灭司马一族满门,这件事若是传开了,只怕以后也别想在中原站稳脚跟了。

林墨举目朝着西南方望去,已经去了八天了,照计算还有七天就能抵达温县。

返程就不需要这么久了,八天足矣,所以,自己还得撑上半个月。

半个月.

岳丈大人、子龙,务必平安归来。

能看到这里的都是我的衣食父母,希望大家理性讨论,不要在书评里骂人,作者也是希望写出大家都满意的内容,可很多事情,我也没办法做到尽善尽美。

如果有让你们不舒服的地方,作者道歉。

最后,感谢大家的月票支持。

204.第204章 第二百零三 林墨的选择,唯一的

“吕布是当世无敌的骁将,戎马半生,沐风栉雨,怎么可能在这个节骨眼生病,这事我瞧着不对劲啊,他不会是有意在赚我军马吧?”

回到中军大寨的袁谭有些不安的来回踱步。

在林墨的面前不好点破,吕布病了这件事他是怎么也不相信的,八成是赚了三千军马,然后就开始撂挑子了吧。

反正粮草又不需要用他吕布的,两万大军好吃好喝的供着,所以他可以肆无忌惮的拖延战期,他也不心疼!

“不像。”

郭图捻着短须摇头,“此番他已带着两万大军进入北国,眼下袁尚的中军也陆续抵达,立刻就会形成僵持,想抽身也难,不可能光为了三千战马把两万大军都给搭进来。”

“先生的意思是吕布当真病倒了?”袁谭脸色有些难看。

郭图神色从容,尽显高人姿态,玩味一笑,“非也,正如公子所言吕布戎马半生,早不病晚不病,为何偏偏这个时候病倒,这里头只怕另有乾坤。”

“所以,先生以为这里头到底有什么乾坤。”袁谭耐着性子给郭图捧高高。

郭图对此很受用,立刻就不当谜语人了,“如我所料不错,吕布许是诈病,想诱使马延来袭。”

吕布能有这样的城府心术?

这个狐疑只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袁谭立刻就想到了在先锋营里见到的林墨,虽是神情有些疲累,但举止从容自若,完全不像是岳父病了的模样,八成是他的主意啊。

他可是出了名的善谋。

必是,必是啊!

“也不对啊。”

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袁谭不解道:“诈病也需要有人把消息传给马延吧,他会用什么手段传递这个消息?”

郭图微微一笑,“公子,吕布北上青州助战,在袁尚看来必是我们重金贿赂的结果,所以在下猜想,袁尚只怕在我们到来之前,已经派了使者悄悄面见吕布了。”

闻言,袁谭瞳孔骤聚,心头怦然,立刻就想起了林墨说过的话,激动的右拳重重击打在左掌上,“定是如此,所以他才会说半个月内必有行动,先生果然是才思敏捷!”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粮草还有很多,叔父尽管诈病便是。

辛家兄弟也对视了一眼,都觉得郭图所言在理,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了。

“公子过誉了。”郭图有一种璞玉显世的畅快感。

在这里,不会有人指责郭图所言乃匹夫之见,虽然这句话过去大多数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但不可否认,现在三大谋士之间的合作是很愉快的。

其实,就内心而言,郭图也好,辛家兄弟也罢,肯定是希望己方能胜出的,虽说他们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选择吕布还是袁谭,但这件事总是以己方取得胜果为基础进行的选择。

这也是他们能够高度默契的原因。

袁谭凌乱的内心终于得以宁静,他长舒了一口气望着帐外袁尚军寨的方向,眸子里充满了斗志。

安丰,一座府苑内,此时挂满白锻,悬了两个白灯笼,进出府苑的人尽皆披麻戴孝。

院内的大厅处,中间放着一块灵牌,上书:兄长张稚叔之灵位。

张辽头绑白布,身披麻衣,跪在灵位前,面无表情,凝视着那块灵牌。

从并州出来的兄弟里,就属他、张杨和吕布三人的感情最深,三人都是一起快意恩仇,一起杀敌建功,一起夜袭妓馆,男人能一起做的事,三人就没落下过。

张杨死了,张辽不会比吕布的难过少一点。

所幸的是,他得知的消息就跟吕布初听时一样,只认为是眭固做的,而眭固又已经死了,所以张杨的仇理论上来说是已经报了的。

否则,他未必不会像吕布一样敢带人去河内跟司马懿玩命的。

生死袍泽之间的情义,是真的可以拿命去拼的,这一点,张辽跟吕布一样,早就深深的烙在了心底。

他的身后,曹性、宋宪和成廉三人也如张辽这般披麻戴孝的跪着。

三人中,曹性是兖州人,成廉是荆州人,宋宪跟吕布他们一样是并州人,不过从军的时候并不是在一起,只是跟着丁原清君侧的时候才跟吕布熟络起来的。

但三人都跟张杨有着较深的感情,早年间都是跟着吕布两度逃难到河内,可以说张杨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大家相处的时间不算多,可张杨性格好爽,也没拿他们当部将看,常以兄弟相称,这一点他们是铭记于心的。

远了不说,就说这次,如果不是张杨开口,估计他们仨还是马夫呢。

“吃吧,特意让庖厨做的并州家乡菜,都是你爱吃的。”

张杨的灵位前摆放着许多的菜式,张辽苦笑着说道:“还记得三川河那次吧,我们打匈奴的时候都断粮了,就还那么几只羊,你还非跟我抢那羊腿今天特意给你留了,不跟抢了。

不过你这人生来就喜欢抢,好像是中平五年吧,太原不是来了一批中原歌姬,你都敢跟奉先抢女人,没把我给乐坏了,也就是你张稚叔啊,能从奉先的手里抢走歌姬。

也不知道当年太原妓馆的那个老鸨是不是还活着,跟着丁刺史去关中的时候,还相约到时候要回去继续闹腾呢。”

张辽自顾自的喃喃自语,一会大笑,一会哽咽,看起来有些失心疯的模样。

往昔浮现,终于还是没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你走了我就觉得我的心里被什么东西挖了一块,稚叔,来世别改名字,我还找你做兄弟.”

张辽就这样跪了一整天,从白天到深夜,以至于周遭来奔丧的人都离去了,整个大厅里就剩下曹性他们几个人。

张辽这才深深的叹了口气,“值此乱世,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别便成永隔,其实我还很多话想跟你说都没来得及,所以,做兄弟的,有什么话别藏在心里,有什么难处都可以说,不要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才来后悔.”

说完,张辽转身看着曹性他们几人,眼眶湿润,声音嘶哑的问道:“我们是兄弟吗?”

这一问把曹性他们仨给问懵了,几人面面相觑,都默契的认为张辽应该是伤心过度吧,宋宪率先开口道:“文远,你说的什么胡话,我们当然是兄弟。”

张辽沉沉点头,“我也相信我们是最好的兄弟,从关中到中原,我们一起血战了多少回,所以.”

张辽环视着三人,语重心长的问道:“你们有什么想跟我说的吗?”

三人这下断定,张辽肯定是乱了心神才会胡话不断,但现在好像真没什么话要说,只能讷讷摇头。

张辽咬着嘴角,苦笑着摇了摇头,“行了,你们都回去吧,让我跟稚叔说说话。”

曹性他们也跪足了一整天,虽说大家都是武人体魄,可毕竟比不得辽神,已经很疲乏了,他们叹了口气,缓缓起身,之后对着张杨的灵位鞠躬作揖三拜,最后才不舍的离开。

直到整个大厅里,只剩下张辽一个人的时候,泪水再次从眼眶涌了出来。

其实张辽这样的铁血男儿对眼泪是极其陌生的,上一次哭的时候,还是当年在雁门鲜卑劫掠杀了他的爹娘。

今天,他好像把这么多年积攒的泪水一次性给释放了出来。

“稚叔,大家都是兄弟,多少年来患难与共,多少次身陷重围也悍不畏死的并肩作战,我不想杀他们,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要逼我,为什么!”

张辽歇斯底里的怒吼,右拳狠狠地击打着自己的胸膛,整张脸因为愤怒而扭曲,“稚叔,你教我,你教教我到底该怎么办!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兄弟,不想再有人死了,他们为什么就是不明白!”

这一刻,张辽承受的痛苦,只有他自己能明白,不能与外人说道。

这些日子以来,他过的一直很压抑,但没办法,他身为一方主帅,一人身系三郡安危数万将士的性命,还有吕布的厚望,他不能感情用事。

今天在张杨的灵位前,终于还是没忍住的宣泄了出来。

他抱着张杨的灵位哭的像个孩子。

最后,他直接侧倒在了一旁,目光有些呆滞,抱着张杨的灵位喃喃道:“就算允文手段过激了一点,他们受了委屈可以跟我说,那小子还不敢不听我的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绝路,难道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他们都可以置之不理吗.”

张辽就这么在大厅内,呢喃自语中,沉沉的睡了过去。

或许,他也期待故人入梦吧。

温县,张府。

作为县丞的张汪,其实府邸并不算大,也就是比寻常的富户家要大一些,年俸禄两百石而已。

一个县里,上有县令、世家豪强压着,同级别的还有功曹史、县尉、少府等等,当然是实力有限了。

不过对于张汪而言,眼前这一切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原本曹操是要他老命的,要不是司马家全力相保,同时司马懿亲赴河内除了张杨,只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不容易啊。

欠了司马家一个大恩,张汪自然是打算以后好好报答的,反正自己也是司马家的门生,以后自然唯他司马家马首是瞻呗。

至于其他的,张汪也不敢再有过多的想法了。

曾经他是想过自己有机会做一个县令的,眼下看来是没什么机会了。

就算是司马家,能从曹操手里保下自己的命也是出了大力气,再想谋官,那就是异想天开。

除非,自己能跟司马家绑一起。

不过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司马家是什么样的存在,他张家是什么样的存在,张汪还是拎得清的。

“大人,有你的信。”家丁跑了进来,捧着一面被火漆封好的帛布。

“拿来。”

张汪随手接过后,家丁便转身离去,他小心翼翼的揭开火漆,深怕弄烂了帛布。

这个年代已经有纸了,但纸的质量极差,根本无法书写,大多数时候是用竹简的,就连那些书籍都是记录在竹简上,很多世家大族转运这些书籍甚至需要用马车来拉,所以有了学富五车的成语。

而能够用帛布作为传信的,那必然是非富则贵,寻常的世家都舍不得呢,张汪当然要谨小慎微了。

首节上一节193/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