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251节

“多谢司空,多谢司空!”斥候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心里悬着的巨石终于可以落地了,对并州的弟兄,自己总算有个交代了。

吩咐完这一切,曹操双手负背黑着脸离开了城头之上。

“司空.”郭嘉想挡住曹操的去路,却被曹操直接无视了。

如果,连郭嘉的话他都听不进去,其他人更是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望着曹操坚定的步伐,郭嘉只能长叹了一口气。

“被林墨算计了.”过了许久,走马道上除了值守的军士,只剩下的郭嘉和荀攸了,后者似乎终于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脸的懊恼。

“往萧关、小沛增兵,本就是为了迷惑我们,精锐确实在北国,这一点倒没错,问题出在张燕的身上。”郭嘉也低沉的回应了一句。

在大战前夕,林墨在萧关和小沛故布疑阵,但他们都坚信这是为了更好的拿下幽州而已,毕竟张燕盘踞太行山,吕军是不可能翻越太行山去进攻并州,所以才会放心大胆的建议曹操抽调并州两万军走。

没曾想,张燕会在这种关键时候忽然反戈,事到如今,没人再关心林墨到底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黑山贼给瓦解的,只是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中了林墨的计,他从头到尾目标就是并州啊。

所谓的增兵,不过就是为了把并州的兵马调走两万而已,自诩谋略过人的颍川二人组,竟然都没能察觉他的心思。

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夏侯的死,二人都是要负上一定责任的。

大概是完全的洞悉了林墨的计划,两人的脸色更难看了。

至于幽州,再没有任何的想法,不管是张燕还是并州的夏侯,本来就是袁熙最后的救命稻草,如今齐齐倒下,如何还能有信心抗衡吕布啊。

原本以为荆襄兵不血刃的到手,同时增兵十数万,只要困龙升天局能暂时的稳住北国局面,那么适当时机北上,是可以给吕林翁婿致命一击的。

谁曾想,荆州刚到手,并州又出了这种状况,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直以为林墨善于心术算计,尤其是两军对垒之际,他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想不到战略大局的把控,也是如火纯青,真乃旷世之才。”郭嘉仰头望天,叹声感慨。

兴许,这一刻,他有一种既生墨何生嘉的苦涩吧。

大概是年龄上来了,荀攸倒是要沉稳许多,只是皱着眉头沉声道:“依着林墨的用兵习惯,他既然把手伸到了并州,那么就一定还有应对援军之策,我们再去找一趟司空吧。”

郭嘉瞳孔骤然一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林墨敢于忽然调转方向对并州下手,那么就会算计好后面一系列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他林允文。

郭嘉相信,如果曹操真的决心率军北上,尤其是急行军状态,那必然还要吃一个大亏。

两人赶忙下了城关,来到襄阳将军府的时候,却直接被人拒之门外了,说是曹操不见客,任何人都不见。

二人皆是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已经折了个夏侯了,不能再败了。

好巧不巧,夏侯渊也准备去找曹操,当然也是被拒之门外了。

可是,这些人能挡得住郭嘉和荀攸,却挡不住一心为夏侯报仇的夏侯渊,直接就把他们给推开了。

“我去过军营里,里面兵马纹丝不动我就知道有问题,你二人是何居心,司空早已下令,你二人却置若罔闻,不去军营调动兵马,莫非要违抗军令吗?”

进入内院后,看到像门神一样站在曹操寝房门外的典韦和许褚,夏侯渊上前就是吹胡子瞪眼的厉声质问。

要是搁以往,这哥俩的火爆脾气,那也是一点就着的,管你什么军职,直接就开怼了。

但是今天,他们两人都默契的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妙才,非是我等不动,司空不赐我等虎符,如何调遣骑兵出营啊。”

“什么?”

夏侯渊闻言很是诧异,蹙眉道:“司空人呢?”

二人朝着里屋看了一眼,夏侯渊便会意的推门而入。

屋内,曹操跪坐在台案旁,背对着夏侯渊,他的面前摆着两盏酒杯,可自始至终都没有拿起酒杯。

夏侯渊当然也是很急的可面对曹操还不至于敢放肆,他直接单膝跪下,哽咽道:“大兄,各部都准备好了,为何不赐虎符,难道元让的仇你不打算报了吗?”

曹操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他一眼,大概已经清楚的知道夏侯渊一定是会来质问的吧。

他没有解释一句,只是拿起酒杯在对面空荡荡的坐席上的酒杯上砰了一下,随后一饮而尽。

“大兄,你这么做就不怕寒了弟兄们的心吗?”夏侯渊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曹操为什么能对夏侯的死无动于衷。

明明在城关走马道上他还暴跳如雷要带领大军北上,可是这一刻,他却陌生的像是一个不认识的人。

终于,曹操站起身来,他走上前把夏侯渊搀扶起来,二者对视的时候,夏侯渊才发现不知何时曹操已经泪眼婆娑了。

“兄弟勿怪,不是我不想为元让报仇,而是我现在还办不到。”曹操的话充满了无奈。

可夏侯渊却不明白,他摇头道:“如今荆襄各郡驻扎兵马汇聚有近二十万人,抽调五万人如何不成?”

曹操长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去重新跪坐下,苦涩道:“妙才,你知道吗,那些并不是我们的兵马?”

“什么?”

夏侯渊一脸惊愕,“大兄的意思是,蔡瑁带领的荆州军是诈降?”

“却也不是。”

曹操自顾自的斟着酒,解释道:“蔡瑁之所以会甘愿投效我,只是因为眼下大局而言还是选择站在我这边对蔡家最为有利。

可一旦他知道了元让战死,并州易主立刻就会生出反叛之心,若是此时我率军离开,再想回襄阳可就进不来了。”

夏侯渊不语,他在细思着曹操话里的玄机。

可曹操却不管他是否明白,继续说道:“妙才,虽然我们入主了荆襄,可时下人心不稳、世家不附,我需要时间,只有把荆州彻底吸纳为我们的力量,到了那个时候,才有机会为元让报仇。”

这么一说,夏侯渊反而清晰了不少。

从前在许昌的时候,光听蔡家如何权倾荆襄,可这次进来见到他,并没有觉得他有多耀武扬威,更多的时候甚至都挺谦厚的。

那是因为己方实力雄厚,正如曹操所言,铺开天下的局势,也只有曹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但,那是在此之前了。

如今夏侯一死,如果己方兵马离开了襄阳城北上,蔡瑁说不定就真的会亮出他的爪牙。

想明白了后,夏侯渊便萎了下去,哭丧着脸走到曹操面前的空位上坐了下去,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而且,林允文这小子心思深沉,既然选择了先拿并州开刀,一定留有后手,此时我若急行军救援晋阳,一定会着了这小子的道,若是败上加败,莫说是荆襄士族了,就连我们的根基颍川也会被动摇的。”

曹操的双眸有些浑浊,却依旧在苦笑,“妙才,此时北上,无异于飞蛾扑火,你能明白吗?”

许是真的谅解了曹操的良苦用心,夏侯渊深知并州已成死局,不由攥紧拳头,指甲甚至都嵌入了掌心,哽咽道:

“所以大兄在城关上说的话,只是为了让晋阳城里的弟兄们抱有一丝希望继续死战,以便拼杀更多的吕军.”

曹操不语。

这当然就是默认了。

夏侯渊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大兄啊,子丹也还在城里,伯宁也是对大兄忠心耿耿的,还有一万多手足兄弟难道我们就只能坐视他们战死而不管不顾吗?”

曹操眸子阴沉,呢喃道:“我能做的就是尽快将荆州稳住,再伺机收复湘南三郡之地,只要最后哭的人不是我们,那就是我们的胜利。”

其实,夏侯死了,曹操自己也是痛彻心扉的,可他却不能恣意妄为的带着大军去报仇。

因为这一去,很可能就会一战把曹氏的基业都给葬送了。

晋阳到最后一定是会失守的,现在唯独是寄希望让他牵制吕军的时间更长一些,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不管怎么样,只要完全的消化了荆州这块肥肉,拥有了天下之腹作为战略后院,在将来的对峙中,自己未必会处于下风。

更何况,郭嘉部署的棋子生效还需要一些时间,过去种种来看,吕林翁婿不生间隙终归是太难对付了一些。

一旦这枚棋子收得奇效,纵然坐拥北国与徐州,吕布也必败无疑。

曹操缓缓闭上双眼,元让,你一定会理解我的,对吧。

261.第260章 第二百五十九 虽千万人吾往矣

自从中原大战开始后,北国的战乱就没有停下来过,吕布势力的扩张速度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当然,曹操在得到了荆州六郡之地后,实力的提升也是肉眼可见的。

哪怕是穷途末路的刘备,现在都拥有了湘南三郡之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来看,其实刘备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毕竟就算是从前他领过徐州牧和豫州牧,但最强大的时候也不过是拥有彭城和下邳两个郡,兵马在两万左右。

可现在,手握湘南三郡之地,兵马已经突破四万,文有诸葛亮,武有关张、黄忠、魏延、霍峻等人,也算的上是中原大战利益的瓜分者了。

毕竟,如果不是曹吕之争中走了下风的曹操入主荆州,他们没这么容易能拿到桂阳,将湘南连成片的。

当然了,孙策也是借着这段时间得到了宝贵的休养期和消化期。

他虽然也如愿的拿下了交州,但整个过程可远不如刘备这么顺利。

交州这里本来就复杂,除了雄踞苍梧的吴巨外,士燮在这里待了这么些年,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地理环境,都了然于胸。

所幸的是这两股力量并没有纠缠在一起,进入交州地界后,孙策依照周瑜的计策,与吴巨交好,再陈兵于南海,跟士燮的四万兵马形成对峙局面。

孙策进入交州起,就注定了士燮不可能据城而守的,毕竟这一带的城防能拿得出手称之为坚城的可没几个,一旦江东子弟选择围点打援的掠地方案,情况会变得极其被动,甚至有可能引发内乱。

士燮无奈下只能让儿子士、士徽和侄子士匡提领四万大军陈兵于野,毕竟士燮年过花甲了,又不是廉颇,不可能再亲自上阵。

士燮四兄弟就占了交州四个郡,单纯论家族底蕴的话,还真不见得能比北方那些超级豪门差多少,至少在交州这一亩三分地里,士家绝对是一呼百应的存在。

自然,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士家几兄弟都不算膏粱纨绔,相反无论是兵法还是勇略,都是有些建树的。

当然了,这只是在交州这里能为士燮分担压力,面对拥有智囊周瑜的小霸王孙策,这几兄弟就不够看了。

仅是用了几招左出右进的疑兵之计,再来一手虚张声势的围点打援,就把交州兵马打的满地找牙,连士和士匡都被俘虏了。

所幸孙策没有下杀手,周瑜便趁机用这两人为质,派出使者面见士燮,晓以利害,进行招降。

士燮说到底已经六十有五了,就连只有五十多岁的刘表都自觉天命不永而无心霸业,遑论是偏安交州的士燮呢。

在孙策把士、士匡两人归还后,他非常果断的选择了投诚。

得到士家几兄弟的支持后,孙策陆续的接收了交趾、郁林、合浦与南海四个郡。

至于苍梧的吴巨,他并没有急着下手,而是力求先稳住到手的四个郡。

在这方面,孙策算是投入了巨大的心血。

一方面他不敢离开交州,甚至拿出了从前没有的耐心,经常到各郡县去走动、招揽人心;另外一方面,交州的富裕程度又远远比不得中原,急切需要利用曲辕犁和龙骨水车来开发。

四个郡需要投入的曲辕犁和龙骨水车,估算了一下就要五万金,这是一笔天文数字,孙策可没钱。

而且士家治理交州的时候,生活极其奢靡,出入的阵仗堪比藩王,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府库的存金只有几千。

不得已下,又只能向四大家族开口了,先前为了发动吞并交州的战斗,已经让出了四个郡的太守位置,现在又想要这笔巨款,可就没什么能拿来置换的了。

且不说四大家族的人现在肯定是不愿意立刻就到交州任职的,刚刚到手的地盘孙策也不敢像林墨那样大刀阔斧的改革。

能怎么办,又得让张昭和张舔着脸去求四大家族借呗,不过这次跟以往不一样的是打了胜仗,虽也磨蹭了一些讨价还价的时间,到底还是把钱给凑足了。

接着便是开始大力的督造曲辕犁和龙骨水车在各地投入开荒,交州这里的林木太盛了,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好开垦,再加上沿海地带又不能种植,所以这样的投入与产出肯定是远远不及中原一带的比例高。

可交州自是有交州的优势,这里渔业、茶叶和香料闻名天下,总归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农业嘛,现在先满足自给自足吧,后续再谈发展。

抚民、开发、整顿兵马、拉拢世家、剿灭山越这几项工作就耗费了孙策大量的时间,效果很直观,民心开始凝聚,江东外人身份也逐渐被接纳,甚至连吴巨都动了归顺的心思。

毕竟士燮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这对于吴巨很有吸引力,他自己也明白,四郡之地稳固下来后,孙策是不可能对苍梧置之不理的。

所以吴巨也写了信给孙策,表达了臣服之心。

一切本来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谁曾想孙策派出文官去任职的时候,却被吴巨赶了出来,这还得了,孙策感觉自己被戏耍了,当即就要带兵去干翻吴巨。

吸纳了交州军后,他的兵马可就达到了八万人众,唯一的缺陷只是没有战马而已,但你苍梧的治所广信也谈不上坚城,强攻的话,十天之内就能破城。

“吴巨一介匹夫,不可能会在这种时候突然出尔反尔的,定是刘备拿下了桂阳后,他动了歪心思,听闻刘备与吴巨是旧友,此间两郡又毗邻,所以他想临阵改弦易辙。”周瑜冷哼了一声,分析道。

首节上一节251/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