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264节

“多谢侯爷!”

郭淮大概没想到名动天下的林允文是个毫无架子的人,对于初出茅庐的自己也能以礼相待,心里还是有一种被赏识的满足感。

他看向一旁的男子说道:“禀侯爷,我收到伯宁兄的信后并没有立刻出发,而是邀请了伯道一同前来。

伯道一直在太原,虽未有实战,可多年来一直精研战法,尤其对守城之法有独到见解,望侯爷纳之。”

“在下郝昭,字伯道,见过侯爷。”

啊这

这这这.

没有实战经验,一直拜读兵书,这话让颜良听来总是有一种纸上谈兵赵括的既视感。

可只有林墨知道,这特么又是一员大牛啊。

最著名的陈仓防御战了,郝昭手头上就一千多人,蜀军呢,三万多啊,日夜围攻数日也没法攻破,要知道那可是诸葛亮亲自指挥的,又是几十倍兵马的差距,士气问题就要人命了,可郝昭竟然能在这种逆境下把蜀军挡在了陈仓城下,守城的能力有多强,可以想象。

“郝伯道。”

林墨拍了拍他的肩头,笑的很开心,“放心,没有实战经验没关系,只要是有才华的人,在我军阵营就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多谢侯爷!”

实话实说,这两人的名气呢,当然不能跟二十四名将相比,因为他们可能还欠缺了一点独当一面统帅的气质。

但就中层来说,这两人绝对是最拔尖的一戳人。

好哇,自从挖了赵云、老阴货这拨人后,林墨就一直在治理内政或是跟着出去打仗,已经很长的时间没有挖人了。

不是他不想,而是有些事情真的记不住,又不是谁都能像赵云一样冲入万军丛中就大喊‘吾乃常山赵子龙!’,尤其是这些中层武将,他们扮演的角色,注定不会太过耀眼的。

可这不代表他们能力不足,恰恰相反,以目前吕营的情况来看,一流的武将不说碾压曹、刘、孙三家,但要说拎出来单打独斗,只怕也没人是对手。

而中层这一块,刘孙两家比不过吕营,但曹军肯定是在吕营之上的。

想想吧,曹真、曹休、曹纯、李典、乐进、李通等等,这特么杀了多少人啊,而且一个个都是历史留名的猛人,即便这样,曹操的武将底蕴也还能支持他与吕营抗衡,足见曹营中层的强大。

现在好了,一口气增加了两员中层,林墨觉得心情大好,地盘这么大,兵马这么多,没有这些人,如何能做到兵发多路呢。

“伯济、伯道,你二人可愿入我麾下,若有战也好让你们历练一番。”原本呢,颜良其实并不是很看好这两人的。

因为当时满宠说那番话的时候他又不在身旁,再加上郝昭这种连实战经验都没有的人,他就更加没放心上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林墨表现出来的兴奋已经严重超出了一方主帅对于新人的上限。

来到吕营的日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关于林墨的传言可没少听,都说他有慧眼,能识英才,是实打实的名将伯乐。

赵云他们几个,不就是让他从阡陌中提拔起来的嘛。

能让他这么兴奋,一定是这两人身上有一些自己看不见的东西。

“诶,颜兄,他们来之前我就已经跟伯宁说过了,要让他们跟在我麾下慢慢历练,也好让他们兄弟聚首啊。”赵云当然不答应了。

“子龙啊,这做人可不能忘本啊,伯宁是怎么入我军的,你可别忘了呀。”颜良幽幽的说道,眼神中带着妙不可言的传神。

赵云眉头微蹙,我当然知道是靠你啊,问题是我现在缺副将不行啊,你们哥俩又不可能一直跟着我的,所以,赵云不打算退让,看向林墨说道:

“允文,军权在你手中,你定吧。”

“侯爷,咱们哥俩可没开口求过你什么,要两个人,不过分吧?”

“对,侯爷,把他们给我们哥俩吧,一定好好调教。”文丑赶忙开腔。

郭淮和郝昭都蒙了,我们这么吃香吗?

来的路上还一直担心吕营人才济济,刚过来又没有军功,只怕要从队率做起,但是吧,能跟着满宠就行了。

谁曾想,刚进来就被赵云和颜良文丑争夺,这三人,哪一个不是名动天下呀,当真是受宠若惊了。

“要不,一人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军中最忌远亲近疏的,尤其是林墨如今的位置,更不允许他刻意去偏袒赵云了。

“伯济跟我吧,你既有作战经验,当拜军侯!”赵云很大方呢,一开口就给了郭淮五百军士。

颜良冷嗤了一声,“伯道,虽然你没有作战经验,可刚才都说你精研战策,你就在我麾下做个司马吧,不算委屈你吧?”

“这将军哪里话,必不负将军厚望!”郝昭直接单膝跪地作揖。

好家伙,人家给个军侯,你就给个司马要大上一级,这就有点斗气的味道了。

郝昭只是个新人,一上来给个司马很容易出现压不住部下的情况。

而且,也容易造成军心不服的局面。

不过现在这支军队里,以北国军为主,颜良文丑的威望在那摆着,他一句话,估计也真没人敢闹事。

要说实力、功勋、战绩赵云当然是把颜良文丑兄弟压的死死的,问题是在北国军中的威望,赵云还真比不过这哥俩。

所以,他有资格胡闹的。

“放心伯济,只要你是有才华的,莫说司马,将军也有你做的。”赵云安慰着郭淮。

“伯道啊,跟着我们哥俩呢,别的没有,军功还是有你赚的,拿出点本领给我们看看吧。”颜良大概是属斗鸡的,连这也要跟赵云置气。

他们几人在阴阳怪气的揶揄彼此,林墨好气又好笑。

罢了,你们闹吧,大军用兵方略已经定下,有颜良文丑在,袁熙的旧部也能很快融入这个集体。

张燕,他的崽子们都在并州,所以不担心他不老老实实的戍边。

幽州这头,差不多了。

该启程回邺城了。

271.第270章 第二百六十九 曹操:你救了我,

作为益州的门户汉中,这些年来一直是在张鲁的统治之下。

不过,与其他州郡不同的是,这里施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法度。

毕竟张鲁的爷爷可是道教祖师张道陵,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张天师,排下来的话,张鲁是天师教第三代传人。

这是为后世所熟悉的身份,但其实张鲁能够从刘璋的统治下脱离出来独立于汉中,并且多年来与之周旋而不败,除了天师教能够吸纳人外,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张家人的底蕴。

张鲁,可是大汉开国元勋张良的十代孙,在这个讲究门第出身的年代里,这个身份赐予了他耀眼的光环。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政教合一的法度深入人心,这个身份开始逐渐的被人遗忘,天师教主成为了标识性的身份。

在川蜀一带,张鲁的天师教号召力是非常强的,又因为入教需要缴纳五斗米,所以又称之为五斗米教,甚至很多益州其他郡的百姓都慕名而来加入。

这直接就让张鲁的政教合一推行的更加顺利。

顺利到什么程度,汉中这里除了需要对朝廷上报和纳贡时候称呼一下太守、县令的职务,在当地是没有这些职别的。

在这里,只有三类人,以张鲁为首的教主和其兄弟张卫等人的系师,第二种是祭酒,第三种是鬼卒。

所有加入五斗米教的人都是鬼卒,包括平头老百姓、寒门士子乃至于军中的军士。

而管理这些鬼卒的人不是什么县令、都尉、校尉,是祭酒。

不同的祭酒管理不同的人群,军中祭酒是一个类别,政令推行的祭酒又是一个类别。

可想而知在整个汉中天师教的传播到了什么程度。

在这个年代里,用教条信仰管理百姓,当真比用政令法规要方便的多。

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奸令祭酒负责召集一群鬼卒写下罪己状,也就是你在这段时间里做了什么坏事,譬如欺负他人,不讲礼仪,偷盗甚至劫掠,只要你写了,还是可以从轻发落的。

你要是不写又被告发了,那就不好意思了,妥妥的要被抓去祭天的。

别说,这一套在汉中推行下去后,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治安类的案件绝对是大汉治下最稀少的郡。

弊端也很明显,在这里没有大夫的,生病了就去求教主赐符水,喝了符水肯定都能好起来。

好不起来呢?

那肯定是的罪己状里有隐瞒,该死啊你,天也不会放过你的。

因为鬼卒这一块没有清晰的界定,所以张鲁对外宣称的时候就是拥兵十二万,因为他真的有十二万的青壮鬼卒,但真正的军士,其实只有三万多人。

这些年来,张鲁痴迷于传播教义,对方外的夺权争地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天师教的福泽。

所以,当曹操的战书送到的时候,张鲁心里并没有太大的震动,大不了投降就是了,反正他也说明了自己依旧可以在汉中继续传教,甚至还可以把天师教传到其他的地方去。

可是他弟弟张卫不干啊,曹操是什么货色?被吕布打的满地找牙的人,现在去了荆州还不能驱赶刘备反倒是把心思打到了我们汉中来,真当手底下那群鬼卒都是摆设?

那就打!

于是,张卫就带着三万多人开赴阳平关,准备跟曹军在这里死磕了。

阳平关北连秦岭山脉,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又有嘉陵水断道,曹军要攻克只有中间这么一条路走。

虽说比不得剑门关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曹军在这里兵马优势发挥不出来,每次进攻容纳不超三千人。

唯一的弊端,就是不能让曹军翻越秦岭山脉从而绕了道。

所以,张卫是把五千人马留守在阳平关,他亲自率领了两万八千人在阳平关北面的秦岭山脉驻扎了三个大寨,呈品字形排列。

这样一来,阳平关你打不进去,翻秦岭绕后的路也走不通,虽只有三万三千人,但足以抵达二十万大军。

如果把各处军队集结起来,再算上荆州军呢,曹操还真是凑的出来二十万人的,但你又不是吕布,你只是张鲁而已,犯得着吗。

于是曹操带了五万大军就风风火火的来到了阳平关。

这五万人里,其中两万是他从许昌带来的老班底,三万是荆州军,毕竟他不能都带自己人,也不能都带荆州军,这样的配置也算是深思熟虑了。

并州已经丢了,他亟需一场胜利来稳住荆襄人心,汉中是不二选择。

因为汉中一旦到手就可以直接威胁益州,不仅方便后期的扩张,同时也给人一种实力暴增的错觉。

以关中十部入关东三郡钳制吕布,自己再取汉中扩充势力、稳定荆襄的同时争取了战略主动权,这是曹操在夏侯死后把自己关闭起来苦思冥想的战略方针。

他自己也坚信是唯一破局的办法了。

同时,对于拿捏张鲁,他也有十足的信心,毕竟自己的部下这几年败仗是打了挺多,可也算是精锐之师,反观张鲁的鬼卒,多年来除了写罪己状少有参战,能有什么战力可言。

倒是跟刘璋打过几次,不过都是互有胜负,想想吧,跟刘璋这种蠢货都能打成五五开的军队,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所以,曹操是志得意满、近乎带着一种蔑视的亲临阳平关了。

只不过到关前一看,他就懵了。

但见阳平关城高四丈有余,关前地势狭隘能容纳的人不过两千上下,北面的秦岭陡峭险峻,遍插‘张’字大纛,南面的嘉陵水湍急如洪,让人望而生畏。

这特么怎么打,光看就知道是易守难攻之地啊。

“早就听闻川地艰险,今见果然啊!”曹操打眼望着雄关,忍不住扼腕叹息。

说实话,如果允许,他真的想调头回去算了。

可现在的情况是,这一战非打不可,而且是非胜不可,因为荆襄那头还等着他的佳绩呢。

不能再败了。

“司空,末将请命带人攻关!”看着曹操愁眉苦脸的样子,典韦忍不住拱手作揖。

“我也去!”虎贲双雄从来都是同进退的,许褚也站了出来。

曹操缓缓摇了摇头。

首节上一节264/349下一节尾节目录